查看原文
其他

迷上戏曲是因为她太有魅力

人民作家V作者 人民作家 2021-07-16

点击上方图片发现更多美文

击上方图片发现更多美文

>>>何  敏  翔  在  线

迷上戏曲是因为她太有魅力,一出戏、一抹装、一颦一笑、一抬手一投足,一段声情并茂的演唱便演绎了一段厚重的历史沧桑。



戏曲杂谈

兼聊时尚昆京


 


江苏|何敏翔





(点击绿标收听和和诵读)‍



可能由于环境的影响,从小就喜欢戏曲,那时候住的地方离戏曲学校不远,时常跑过去玩。

当时最深的印象是那些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真是太苦了,天天一个接一个翻筋斗,一遍又一遍咿咿呀呀地唱。

每个老师都很凶,手上拿着根舞台上用的那种哨棒。老师可不是吓唬,翻得不好,表演不对那可是真抽。这也就断了我想当个演员的念头,尽管我并不羡慕这个职业,但耳濡目染地却也让我喜欢上了戏曲。

迷上戏曲是因为她太有魅力,一出戏、一抹装、一颦一笑、一抬手一投足,一段声情并茂的演唱便演绎了一段厚重的历史沧桑。

我也不太在意什么剧种,就是那么呆听,大戏也罢小戏也罢。听多了便有些许的着迷与感悟。

戏曲曾鼎盛一时,今天也许已经繁华不在,在当年可是国人的主要娱乐项目。眼下受众不是很多,以后会不会多很难说。

年轻人更喜欢的还是流行音乐之类,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戏曲仿佛是一个远去的艺术形式。

平心而论,词短音长的戏文,一句话可以咿呀呀唱好久,唱词难懂,节奏缓慢,表演程式化,不象现在的流行歌曲,直接的情感倾诉,明快的现代节奏,时尚而新潮。

说实话便是中年人真正的戏曲受众也并不多,虽然有很多人喜欢所谓“样板戏”。

但中年人们对它的那份情有独钟,于听于唱也未必是戏,而是他们过往的青春。

在那个年代,人们把“样板戏”也是当流行歌曲来唱的,因为根本没有太多允许唱的歌曲。

话虽这样说,但从内心里,即便今天,人们对戏曲多少还是有着一份仰之弥高的尊重,哪怕不会唱,然而只要听到谁唱得有板有眼,有韵有味,都会毫不吝啬报以热烈掌声。

这种情景,我们在一些聚会场合大概都见过。

传统戏曲中那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那“唱念做打”富有功力的表演手段,以写意为主的表演形式,既让受众感到精彩,也从心里生出敬畏,但前提是你得有足够的兴趣,有心走近它,否则往往把它看成阳春白雪的象牙塔敬而远之。

我们现在说的戏曲一直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儒家所谓“礼乐教化”,其中的“乐”就是载歌载舞的,即表演与歌唱融合在一起的简单的戏曲形式。



《乐记·乐象篇》中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它被用来推广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礼乐文明美的形式是为了表达善的内容。


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目的就是引人向善。

戏曲诞生伊始,便与精神文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几千年来,不管戏曲的形式是如何发展,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化功能从来就没有被弱化。所以后来所谓“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提出,也只是这种教化功能的一种继承或是延伸罢了。

这种“寓教于乐”教化功能可以让穷乡僻壤的不识字老农民给你谈帝王将相,谈朝代变迁,谈才子佳人的故事,它可以成为一种启蒙教科书,它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普及着中华传统文化。

即便同是中华传统文化,戏曲也表现出中国历史所形成的人文地理上的南北差异。

我不知道所谓南腔北调一词从何而来,是不是也指南北唱法的区别,然则以长江为限,南柔北刚的风格在戏曲中是显而易见的

历史上,南方各地的南戏所唱的称为南曲,北方的杂剧演唱的称为北曲。南曲的“字少而调缓”,北曲的“字多而调促”。南曲的伴奏以笛、箫为主,北曲的伴奏以丝弦为主。


这在今天,我们从京戏和昆曲也能感受到这种伴奏风格。南曲是五音,无半音,有入声字,北曲为七音,有半音,无入声字。可见北音表现出草原民族潜移默化的影响。

今天的昆曲也有南北昆一说,基本上一如南北曲之分。

如果粗略比较,我以为昆曲与京剧倒是沿袭着南北戏曲发展的脉络,各为南北代表。相对于南北其它也很有影响的剧种,京剧与昆曲的文化影响力属于绝对强势的地位。

能被后人曾称之“官剧”的恐怕只有昆曲和京剧这两个剧种。



昆曲本是江苏昆山一种地方戏。昆山有个叫做梁辰鱼的剧作家,于明代隆庆末年,编写了一部叫做《浣纱记》的昆曲,这出戏传入北京以后,轰动了北京城,按我们现在的说法,成为北京当时最流行的时尚剧,因此在全国名声大噪,在之前昆曲虽然也颇有影响,然而首都成了昆曲的影响倍增器。

至此,数百年的发展,昆曲在“四大声腔”的竞争中一支独秀,占据了“正声雅乐”的至高地位,所谓“四方歌曲,必宗吴门”(明徐树丕《识小录》)其盛极一时,并传布各地,终成百戏之祖。

但是,由于昆曲格律比较严格,文辞也孤傲典雅,和北方的世俗社会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清中期以前昆曲盛极一时的局面,终为大量拥入京城的其它平民剧种所替代。

如果说明朝时期走红了昆曲,清朝则捧红了原来叫做皮黄的京戏。

清乾隆末年,安徽四大徽班陆续进京,承袭昆曲、汉戏、弋阳、秦腔等剧种衍化成为京戏。至此,在北方昆曲的优势地位逐渐丧失,清道光以后,京戏基本取代了昆曲原有的位置。

京戏是得天独厚的,直接受到晚清皇室的追捧,上有所好,下必甚之,迅速从京师扩张并在全国普及,遂成中国之“国粹”。

尽管如此,昆曲退之一隅,以苏州为根据地,在南方的优势明显,至今依然。

对于京戏与昆曲我都极其钟爱,两者春兰秋菊各领风骚,无高下之分。但如果要比较的话,我认为京戏它师承中国包括昆曲在内的各优秀剧种,集中国戏剧舞台美学要求之大成,气象宏美,韵味醇厚,音域宽广,博大精深。

而昆曲曾高居中国戏剧盟主,影响了整个中国戏曲的进程,被誉之为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所曾创造的最瑰丽、最奇妙的文化现象之一



京戏雍容华贵,大气磅礴,昆曲娴雅温润、迤逦曼妙,载歌载舞;


京戏剧本与表演形式杂揉各门各派,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昆曲的剧本多是正宗中国戏曲“传奇”“杂剧”之类,唱词为诗化的曲牌,作者多为文人学子,格调典雅;


昆曲自明时发达,至今旋律仍多为南音五声音阶,京戏兴起于清,则承北音为七声;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都属于中国那种写意的艺术体系,所谓“三五人千军万马, 六七步四海九州。”


用简略的手法来描摹现实生活,提取物象中最本质的东西加以渲染,不求其形,只求其神,演的是故事,追求的是“意境”。

自发展初期开始,它们为了追求观众的最大化,使用都是带有当时通语特点的“中州韵”或“湖广韵”,在戏中,是凡有正面人物或身份者,使用的都是韵白,也就是官语,而丑角或下等人念的都是京白或是苏白,也即方言。不过,中国戏剧普遍都是这样道白的。

戏曲其实从来一种与时俱进的艺术,眼下人们疏远它只是因为看起来这种形式似乎离我们太远,其实不然。

我曾很好奇,为什么我们中国的现代歌剧与西方歌剧大相径庭,最直接地表现就是唱法。我们所有被认为著名的、大众喜爱的中国歌剧唱出来的都是戏曲化的。

如延安时期为了宣传大众和鼓舞大众,运用民间的说唱形式,赋予革命的内容,出现了《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白毛女》,解放以后出现的《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洪湖赤卫队》《红珊瑚》《红霞》《江姐》《刘三姐》等歌剧,(后来就没有什么可以冠以“著名”的歌剧了,更谈不上大众喜爱。)唱起来无不具有戏剧色彩。

我觉得这也不奇怪,中国特色的音乐表现,影响着后来的戏曲表演,形成中国特有的音乐欣赏的审美取向,并且它一直在努力地适应着当时的观众,迎合他们的趣味,汲取那个时代的时尚因素。

这种影响在今天开始转化成一种更为入世的经济行为,人们在古老的戏曲中寻求艺术动力,我们看到,服装设计师现在在旗袍和汉服中开掘灵感,艺术家们也不断地在京剧或者昆曲中挖掘时尚元素,明星们亦然。

“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这句出自昆曲《牡丹亭》的名句在王力宏的《在梅边》中得到了全新的演绎。

周杰伦在《千山万水》《霍元甲》中大秀京剧,表达了对这种艺术的神往,李玟《流转》苏州方言Rap,都借用许多昆曲的抒情意境,台湾白先勇编了个青春版的《牡丹亭》,在全国引起轰动。

对这一类努力采用戏曲包装或是重新打造现代音乐的尝试,我们近来已经屡见不鲜。是凡希望戏曲在今天社会中焕发生命力的人们,都会很高兴地接纳这类关注戏曲的文化现象。






京剧或是昆曲对我来说,它是一种升华的美。

一种凝聚了中国文化精神,包含优美的曲词、优雅的旋律,华丽的身段与舞姿,无不充满了魅力的美!

它有文学、舞蹈、歌唱、有飞扬的文采,有厚重的历史,有悠远的意境,它气韵生动,活力无限。


时代在前进,戏曲观众的年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十几年或者几十年之后,戏曲的观众将是现在的年轻人。

戏曲中厚重的文化积淀会影响中国人一代代地喜爱自己的戏曲,拯救传统将通过戏曲时尚元素的不断发现并转化为现实经济行为,从而更好地把它们保护起来。


往期目录(点击标题可阅读)




偏门说风水

抽烟与莫合烟

巴里坤时空意象

老苏的不甘

男人容颜与体型

老友老刀

诗意的风灯

妻随夫姓之泛谈

市唱

我们与小麻雀

巡夜

掌声停不下来

誓言解读

都市里的臭虫

庙会练摊记

罗马座上一坤包

什么样的人是作家

隐形的翅膀

经家门前那颗棟树

孤旅




栏目主编:李建丽

实习编辑:张亦怡



文/何敏翔

南京人,江苏作家,新华日报报业集团资深新闻工作者,原江苏省报纸副刊编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任《雨花》杂志青少刊主编,江苏省作家协会青年创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出版《歌罢桃花扇底风》《眷念列车的车站》《落英撷珍》《牧农笔记》等图书及主编出版《江苏散文年鉴》《江苏报纸副刊论文选萃》《百个符号看江苏》等江苏重点文化书籍工作。作品在全国及江苏省多次获奖,其作品《锁》曾被收入中学生语文辅导教材,并收入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试题。

诵/和晋霞

笔名和和。陕西人,会计师、高级物流师、青少年语言艺术培训教师,获全国青少年语言表演艺术测评教师资格证书。文学作品刊登于《陕西日报》《深圳特区报》《深圳晚报》《深圳青少年报》等或网络平台,朗诵作品见网络平台。福田文化馆“悦读星期天”义工,就职于深圳报业集团。《人民作家》特约主播。



每周一期 周二发布



本期目录

朱步楼在线

劳动是硬道理(江苏/朱步楼)

王喜根在线

江南老行当之:踩高跷(江苏/王喜根)

何敏翔在线

戏曲杂谈兼聊时尚昆京(江苏/何敏翔)

邹秉南在线

寻找大金国(江苏|邹秉南)

熊梅生在线

问世间扇为何物(江苏|熊梅生)

王明皓在线

背牵(江苏/王明皓)

陆道夫在线

失窃之信案中案(下)(广东/陆道夫)


上期回顾

辜堪生在线

父爱重于山子悔亲不待(四川/辜堪生)

王喜根在线

江南老行当之:卖金鱼(江苏/王喜根)

何敏翔在线

孤旅(江苏/何敏翔)

邹秉南在线

遇险甘南(江苏|邹秉南)

熊梅生在线

煤油灯趣事(江苏|熊梅生)

陆道夫在线

失窃之信案中案(上)(广东/陆道夫)

王明皓在线

游泳紫霞湖(江苏/王明皓)







名家在线稿约

不管您是不是文坛名家,只要您有一定数量、质量的文学作品可供每周一篇发表,您在这里就是名家!一般文学作品也可,尤其欢迎中篇、长篇小说。好作品有人读才有价值,点击量低于200或连续3篇点击量低于500的将停止刊发;读者反响较好、留言评论较多的可以参加“《人民作家》文学奖”的角逐。

本刊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中国现代文学馆B座213室 

联系方式:18861952100(微信)

文稿统筹:18105113751(微信)

投稿信箱:renminzuojia@163.com







如果您认为文章还可以,转发分享的同时,在文章后点“在看”和留言,以示鼓励!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

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