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京报》这个视频,让我们看到一个不折不扣的、真实到骨子里的余秀华​!​!

人民作家V作者 人民作家 2021-05-10

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文学访谈

她的诗,放在中国女诗人的诗歌中,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里一样醒目——别人都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白纸黑字,闻不出一点汗味,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间,还有明显的血污。

——《诗刊》编辑刘年如



在这里,读懂余秀华

 


01诗人简介

余秀华,1976年生于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诗人。

余秀华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使其行动不便,说起话来口齿不清。高中毕业后,余秀华赋闲在家;2009年,余秀华正式开始写诗。


02主要著作


《月光落在左手上》  2015年1月  广西师大出版社

《摇摇晃晃的人间》  2015年2月  湖南文艺出版社

《我们爱过又忘记》  2016年5月  新星出版社

《无端欢喜》  2018年6月  新星出版社

《且在人间》  2019年2月  湖南文艺出版社  


03最新诗作


余秀华最新情诗选(点击本标题欣赏)



04创作特色

1.爱情欲望

余秀华的诗歌中有许多爱情诗。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身体带有残缺的女人,她对爱的缺失有着极为深刻的体验。她的爱情诗并不满足于对爱情欲望的诗意呈现,而是极力展现出丰富复杂、个性鲜明的女性主体形象。

2.性别诗学

余秀华的诗歌创作在某种意义上体现出“性别诗学”的特点。余秀华诗歌也重视身体性的写作,但她诗中的身体不再限于埃莱娜·西苏所说的用来创造自己言说领域的身体,而更接近于梅洛·旁蒂所说的:

“构成了一个可以作为一切可以被语言和艺术表达之物的那个紧要、无声且神秘背景的东西的中心例证和象征;一个在反思性的思想或再现中可以被有意识地把握的一切东西的非反思性的源泉。”

对于诗人而言,疼痛、残缺、摇晃的内在身体经验,既是诗人创作的心灵之源,是观察、探询自身和万物的诗性起点,也是对现实进行追问和反思的基点。

3.起点较高

余秀华诗歌创作的起点较高,她的诗作既有古典诗歌的意趣,又有现代诗歌的抒情性,创作主体的真实意图通过富有意趣而灵动的语言传达出来。她的诗作没有凌厉的性别对抗姿态,也没有回避女性生存之痛,而是以鲜活的身体经验和生命经验客观地表现底层女性的生存之痛,以强烈的主体精神去展示人的价值和尊严。


05争议事件


余秀华及其诗歌在2015年年初的诗坛乃至社会范围内掀起了一阵不小的风波,评论声音众多,却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余秀华"脑瘫"患者的身份,而部分诗人、学者对余诗所做的批评各执一词,在缺乏对余诗整体把握的情况下得出了偏激的结论。

事实上,余诗源于日常经验,是对其个人体验的坦率书写。面对这些批评,余秀华希望人们更多地去关注其诗歌本身,她对自己所经历的人生有着严肃的认知和体察,在当今这个"风"一样的社会流行中,余秀华呈现着一种定力,而这定力的核心就是写诗。


06最新专访


最近,余秀华因为在网上向一个男明星示好和写作“我们一起到后山大干一场”再次引进争议。为此,《新京报》派出记者前往采访,谁知,记者和她联系时,她竟说……这个视频,让我们看到一个不折不扣的、真实到骨子里的余秀华!!


欢迎点击视频观看~~


栏目主编:陈劲松

责任编辑:王兆嘉

实习编辑:黄雪倩


每周一期      周日发布

(点击眉头上“人民作家”可任意阅读)

本期目录⊙ 文学访谈
1、在这里,读懂余秀华⊙ 缅怀先辈2、忆海笑
上期回顾

(点击文章标题即可阅读)

⊙ 本刊活动

1、《人民作家》举办2020金秋高端论坛

⊙ 文学评论

2、小词,见大雅(江苏|邵玉田)


投稿须知

投本平台的稿件谢绝在其他微信平台发表。两周之内没有接到拟采用通知的可他投;投稿前请加关注认真阅读本平台的投稿指南,按要求式样发稿;读者七天内打赏金的一半做作者稿费。文章发布后,十天内没有领到稿费的请主动与总编联系;点击量较高或留言评论较多的作者稿件优先采用。本刊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中国现代文学馆B座213室联系方式:18861952100(微信)投稿信箱:renminzuojia@163.com


如果您认为文章还可以,在转发分享的同时在文章后点“在看”和留言,以示鼓励!

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

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