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是豆的秋季豆

人民作家V作者 人民作家 2021-08-31



想起了


    奶奶炒的秋季豆



江苏|王素巧

   





现在市场上食物丰富,就是小零食也是品种繁多,家里长年零食不断,想吃点什么只要打开手机,足不出户就能送食上门,很是便捷。

也许是人到中年容易念旧,每年秋天我都会想起奶奶炒的秋季豆,我们小娃儿坐在古铜色凉床上吃秋季豆的场景,那就是一个字“爽”。

秋季豆不是豆制品,而是用面粉做的小零食,据说小娃儿吃了秋季豆,身上不会长秋疖子。

奶奶制作秋季豆的过程依稀还记得一些。

先是将面粉用糖精水和好,使劲揉捏基本达到三光(面光、手光、盆光)后,将面团放在盆里用纱布盖好醒一下,三四个小时后取出面团用擀面杖压碾成条状,然后用菜刀把面条切成一个个黄豆般大小的菱形,奶奶会将这些面豆子放在铁锅里炒。

奶奶说:“炒秋季豆火候很重要,先要文火慢炒,让热气慢慢将面团炒熟,然后大火快炒,直到炒到面豆焦黄,秋季豆就炒好了。”

香喷喷嘎嘣脆的秋季豆只有娃儿们能咬动,奶奶是咬不动的,大人们也舍不得吃,在那个缺油少糖的年代,这一锅秋季豆就是娃儿们最好的零食了。

奶奶炒好秋季豆凉透后用塑料袋装好扎紧,挂在娃儿们够不着的房梁上,我家娃儿多,奶奶一次给每个娃儿分十颗。

由于面豆是手工切的有大有小,几个娃儿常常为分到的秋季豆大小吵的不可开交,有一次分秋季豆我和老表打了一架,不小心脸颊撞在大门边划了个大口子,至今脸上还能看到疤痕。

 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鱼肉已成为普通菜肴,珍馐美味也能时而尝之。

可看到朋友圈里所发的关于立秋的祝福,立秋的习俗,我最怀念的还是奶奶炒的秋季豆。

奶奶已离开我们二十年,这辈子是吃不到小时候那种味道的秋季豆了。



栏目主编:陈劲松

实习编辑:杨   越


 

文/王素巧

笔名:书晓,江苏南京人,有作品在《南京日报》《青春》《乡土》等报刊发表。1990年,言论《对水的忧虑》被评为南京日报言论征文佳作奖,新闻《移风易俗,放录相代替生日宴》被南京日报评为二等奖。1992年在企业从事管理工作至今,现是一名职业经理人。

诵/李英玉

黑龙江哈尔滨人,深圳市阅读会副秘书长,南山图书馆领读员。曾在企业从事过广播员、会计工作。热爱生活,挚爱朗诵,喜欢陶醉在文字的海洋里,聆听心声,感悟生活。


每周一期      周六发布
(点击眉头上“人民作家”可任意阅读)

  本期目录  

封面文章

低下头捡拾岁和月(福建|郭翠平)

诗歌

秋凉处梦也痛(山东|张新锐)

散文

记忆中的被窝(江苏|杨曙明)

想起了奶奶做的秋季豆(江苏|王素巧)

生命的主题(山东|靖培生)

河南|

  上期目录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封面文章

两米的距离——希拉克周年祭(北京|王露露)

诗歌

在秋天(山东|陈俊玲)

遇见(北京|豆瑞霞)

散文

说红团(福建|游荔生)

小说

一念(河南|原静雅)

靳森刻字(浙江|王九如)


投稿须知

投本平台的稿件谢绝在其他微信平台发表。两周之内没有接到拟采用通知的可他投;投稿前请加关注认真阅读本平台的投稿指南,按要求式样发稿;读者七天内打赏金的一半做作者稿费。文章发布后,十天内没有领到稿费的请主动与总编联系;点击量较高或留言评论较多的作者稿件优先采用。

本刊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中国现代文学馆B座213室 

联系方式:18861952100(微信同号)

栏目编辑:18105113751(微信同号)

投稿信箱:renminzuojia@163.com

如果您认为文章还可以,欢迎在文章后点赞和留言,以示鼓励!

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

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我就知道你“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