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永新,"最具人文气质的市长"!

人民作家V作者 人民作家 2021-08-31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人民作家

点击上方图片发现更多美文

陈贻林在线



主编:李建丽

编辑:张亦怡

播讲:卞   渝

原国家文化部部长王蒙在《我认识的朱永新先生》(序)中写道:“全国范围,人们是越来越重视教育了。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多矣,这样有头脑、有心灵、有创意、有理论、有实践,有文采的教育家我所知有限。朱永新先生是其中一个。”

—— 题 记





朱永新,江苏大丰人,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原苏州市副市长,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中国新教育实验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朱永新是一位传奇人物。

有人说他是“拼命三郎”、“傻子”、“疯子”,有人说他是“敢于说话的人”、“提案猛人”,还有人说他是“身边的亲人”、“自家的兄长”,更有人视他为 “为理想打工”怪怪的“异类”、“在官场上说学者的话”等等。

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欢迎继续收听著名作家陈贻林老师的中篇报告文学:









    至    爱     

(三)


北京|陈贻林





“最具人文气质的市长”


点击绿标即可收听卞渝播讲) 

朱永新做过许许多多色彩斑斓的梦:诗人梦、作家梦、学者梦……从年少一路追梦走来,可就是没有做过想当什么官、什么市长一类的梦。

1997年12月,三十九岁的他,脱下“蓝衫”穿上“紫袍”,走马上任成为苏州市副市长,分管政府文教卫等领域的工作,职位可谓不低。

如何适应这一新的角色,作出新的贡献,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殷切期望?

他觉得肩上沉甸甸的。

苏州,且不论它是属于我国现代化程度水平最高的城市,也不论它是全省乃至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经济、外贸、金融、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中心城市,更不论它是名闻全球人杰地灵,山水秀丽、园林典雅,古韵今风的“人间天堂”,单是其代管的四个县级市经济实力均列在全国百强前五位。

可见苏州在当今中国也是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样得天独厚的地方担任副市长,工作中的迎来送往相应多起来,“诱惑”也多了起来。

在一些人眼里,这简直抓着了天上掉下来的一块大馅饼,任其呼风唤雨,吃香喝甜,快活得跟神仙一般。

他却掂出肩头的份量,认真地说:“作为一名党外干部,同样要遵纪守法。处理不当,不仅会变得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甚至会身败名裂!既为公仆,当以主人翁姿态,‘为生民立命’,严于律己,勤政为民,勇于实践,敢于担当,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广大市民的每一件事

他注重个人形象,一般不参加与工作无关的吃请聚会,不拉帮结派,不搞庸俗的关系学。在原则问题上从不含糊,做到襟怀坦白,干干净净做人。

他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在分管的领域内尽可能快地成为行家里手。他在行政管理中引入科学管理的理念和开拓创新的机制,提高决策水平和行政效率;他遇事和群众商量,力求不办糊涂事和愚蠢事,少走弯路和回头路。

他清楚自已分管的教文卫体和城市管理,与广大市民群众日常生活休戚相关,要增强群众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了解真实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多办些实事、好事。

特别是对群众的来信来访,他有一个不移的信念:

是说明群众对我这个党外干部的信任和期待;二是提醒我,群众确实碰到了一些不得不说的难事和烦恼,或者说我们的工作确实还存在某些问题。

他事必躬亲并要求身边的同志对每封来信都要有回音、有跟踪督办、有信息反馈。遇有敏感问题,他亲自踏勘,向当事人和周围群众调研,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现场办公,能处理的都当场解决,尽可能不留尾巴,宁可自已忙一点、累一点,也要让群众放心、满意。

他当市长十年,先后处理的群众来信一千多封。

你在他身上还能发现一种挥之不去的书卷气,这显然是他长年累月手不释卷的缘故。这在当下充溢着铜钱味的氛围中倒也难能可贵。

他给自已的书房起了一个别致的名字———“滴石斋”,宣示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正是这日复一日,一点一滴,点点滴滴,滴出了一部又一部沉甸甸的著述,滴出了一位注重思想更看重实践的教育家,滴出了一位集教授、学者、官员于一身,坚守诚信、言行一致的人才……

有家媒体赞朱永新为中国“最具人文气质的市长”。

事实正是这样。他面对弱势群体,苦苦地为他们寻找公平公正,尤其是寻找从起跑线上就开始的公平公正。他呼吁“雪中送炭”,“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

贫困落后地区的生存状态、城市贫民的困境、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特殊人群的教育等等问题,无一不在他的视线和牵挂之下。

苏州市政府倡导开展的家庭结对“一帮一”活动,他既是领导者,又是带头人。

他与夫人谢玲认养了一个患有软骨病的残疾孩子。他尽量和夫人双双带着儿子朱墨前往。当他实在脱不开身时,就由夫人领着儿子带着钱物和关爱前去。

很多年了,一趟一趟地坚持着,送去真情实意,送去人文关怀。

不少城市发出“血库告急”信息时,苏州市的血库却储备充足。原因何在?其中重要之点是,分管着全市文教卫生工作的朱永新率先挽袖献血,为广大民众做出了榜样。

实际的行动,榜样的力量,是最能带动民众,说服民众的。比做多少次动员、比作多少个报告都更奏效!

当年,苏州不是没有闹过血荒。但是,经过从上至下不懈的努力,无偿献血的比例从区区百分之四窜到了百分之七十!

朱永新献血,不是点卯了事,更不是时下的什么“做秀”。不少市民不止一次地亲眼看到朱副市长夫妇双双在血站挽起胳膊,那一滴滴鲜血涓涓地滴进了百姓们的心田啊!

据统计,他个人无偿献血已经超过两千毫升,荣耀地获得了纪念奖牌!

他除了带头无偿献血外,还要求有关部门将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落实“到位”。

这不,许多市民弄懂“献血非但无害相反还有益”的知识,就是从遍布全市的公交车站边上的广告栏里获得的。

最令人动情且难忘的是苏州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

你若是首次光临,往往会产生这样的幻觉:走错了地方。瞧那一抹垂地的玻璃幕墙,占据了宽敞大厅的东西两侧,采光极好。朝南的一面,明亮的玻璃外即是那园林小景:鹅卵石铺就的小径蜿蜒在花木丛中,真可谓曲径通幽,柳暗花明。

当然,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当数大厅中央那架崭新的乳白色钢琴,默默地静卧着,一袭深红色丝绒披着它,显得那么高贵而典雅。

“让市民在优雅的乐曲声中,作一次奉献,留下一个美好记忆……”在如此温情脉脉、令人陶然的关怀下,谁还会视而不见,不愿贡献?

是的,他在十五年前的2005年就差点儿感动中国。那一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活动,他被广大电视观众提名为候选人,后来,因为其政府官员的身份产生争议而退出。

朱永新这位副市长要管的事情可谓量大面广,五花八门。

他要管教育文化,要管科学技术,要管体育,要管卫生医疗改革,要管妇女儿童,要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还要管城区工作和城市管理,甚至连计划生育也得他这位大老爷们又包又揽!真是够难为他的。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这对于长期从事大学教学、书生气特浓的他来说,人们不由得担心:这不是明摆着在赶鸭子上架?他管得了、管得好吗?

朱永新说:

“记得我一上任,就碰上紧锣密鼓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市里要我担任总指挥。那年,苏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已经进入第八个年头,这是一件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难’的事情,我一下子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老实说心里没有什么底。曾有人相劝:‘你千万不要接手,一旦搞不好,将成为千古罪人!’但面对组织的决定,我义无反顾。当时的市委书记、市长和分管书记鼓励我:‘大胆干,我们全力支持你!’于是,我这个党外干部便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时间很紧迫,离国家考核的期限仅有四个多月。虽然他的前任们已经打下坚实的基础,城市面貌也已经有了很大改观。

但是,春节前后的卫生情况急转直下,一些居民区和城乡结合部裸露的垃圾成堆成片,“白色污染”、河道漂浮物随处可见,垃圾箱旁也是一片狼藉,违章建筑更是每况愈下……

他没有放任自流,得过且过,他更没有瞒上欺下,碌碌无为,他敢于担当,敢于挑战。

他明察暗访做调研,了解实情制订方案,抓住舆论曝光,动员群众监督,抓重点、攻难点,天天“现场办公,力争现场解决”,很快就遏制了卫生状况下滑的势头。

在四个多月的日子里,他不畏艰难,不辞辛劳,走遍了苏州的大街小巷,角角落落。他还是那么呕心沥血,还是那么风风火火,依然是“活脱脱一个‘拼命三郎’”!

“一百多天走的路,超过了我在苏州二十年所走的路。走破了两双皮鞋……”每当他回首那段往事,一语带过,一笑置之。

1998年5月,苏州市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朱永新没有稍微懈怠,更没有居功自傲翘尾巴,而是再接再厉,很快确立了城乡联动、整体推进、扩大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的工作思路,采取得力措施。

短短几年功夫,苏州所辖的县级市全面建成国家卫生城市,苏州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群,得到了国家爱国卫生委员会的通报表彰。

朱永新在分管的领域里,还提出了若干颇有建树的改革措施。

就说教育,他提出了五项行动计划:扶贫帮困助学,改造相对薄弱学校,培养名师名校长,素质教育和教育信息化,为苏州地区的教育打下了稳固坚实的基础。

从1997年到2007年,在苏州市副市长任上整整十年的他,没有贪恋天堂的享受,就连起码的天伦之乐都鲜有机会。

他在日常公务中偶尔有闲,心心念念的不是探索学问,就是思考教育。

苏州的,江苏的,东部沿海地区的,西部老少边穷地区的……废寝忘食思考着一个个教育问题,已成其家常便饭。

是啊,对于教育,他从学教育,讲授教育,研究教育,到分管教育数十年间,连他本人都说不清倾注了多少热忱与心血。

朱永新当“公仆”,抓教育尽心尽力,有口皆碑。限于篇幅,这里仅讲“一本书掀起了‘理想旋风’”的故事。

2000年夏,由《新教育周刊》主办的首届“树勋杯教师征文”笔会,在风景如画的太湖之滨举行。他应邀在会上演讲。

面对一张张年轻的、充满朝气的面庞,他不禁自问:

讲什么好呢?他们都是育人的“灵魂工程师”啊!他们的状态优劣将影响一大片。他们热爱教育工作吗?有远大的理想吗?能把教育看作是自己为之奉献、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吗?……

你的心里没有阳光,你的教育就不会辉煌。没有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长是不可能的。

他稍稍梳理了一下思绪,一篇题为《我心中的理想教师》演讲稿在心中形成。

这位追求完美、颇具诗人气质的理想主义者,开场白就用了诗一般的语言娓娓道来,紧紧抓住了听众———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当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当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当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

整整四个小时的演讲,他用一腔激情,抒发他呼唤理想教师的深切情愫,抒发他用远大的教育理想唤起理想的教育。

整整四个小时的演讲,全场反映热烈,掌声经久不息。

那些来自天南海北的教师、记者、嘉宾,甚至连不请自来的宾馆服务员都听傻了,他们就那么一直地站着、听着,差点儿忘了给与会者添点茶送些水

……

朱永新讲得群情激昂,讲得听者心潮澎湃!陡然间,众多的“桥梁”或“脊梁”,情不自禁地拥向他,用热烈的掌声将他团团围住,紧接着就是这些来自教育前沿的提问者一个接着一个,提啊提,直提得来者不拒,提问者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朱永新表情坦然,好率真,更贴心:“我一不怕提问,本人愿意当面回答教育方面的任何问题;二不怕问题尖锐,提得越尖锐越好。”

说罢,一脸的憨厚随和,伴随着醇朴谦的笑声。

几句话就打消了大家的顾虑,接下来的提问更是争先恐后,气氛热烈轻松,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

直到这时,“桥梁”或“脊梁”们才发现,朱永新四个小时的演讲,居然没有一页讲稿,完全出自他如数家珍般的胸有成竹!

激情撞击着激情,理想沟通着理想。

这年九月,他的即席演讲录音整理的文章,在《新教育周刊》上一经发表,竟然引起强烈反响,掀起了“理想旋风”。

《中国教育报》于十月十一日头版显著位置,以《理想教师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为题,摘要转载了这篇文章。

紧接着,朱永新应《新教育周刊》一再追约、撰写的《我心中的理想学校》《我心中的理想校长》《我心中的理想学生》《我心中的理想父母》相继发表,很快又被全国多家报刊转载,观者如云,好评如潮。

到了十一月,也就是距那次太湖之滨的演讲仅过去了两个多月,他的一本名为《我的教育理想》的理论专著问世。

它那打破常规、充满诗意化、散文化的独特行文风格,先在基础教育界刮起了一股来势迅猛的“理想旋风”。

记者长空有一段实况记载:

书店的样书不断告罄,热心读者的预订几乎每天都有;大宗的订单发自省外,不少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把它作为中小学教师岗位培训的必读教材;南方某个县市因为出版社无法及时供货,干脆冒险盗印了好几千册;山东的一位校长因为一时买不到书,竟然复印了一百本发给每一位老师……短短的一年内,这本书重版五次,并被评为2001年江苏省唯一的教育理论畅销书。

市场的火爆引来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江苏教育电视台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教育研究》《人民教育》《新华日报》《江苏教育》《新教育周刊》和《重庆日报》等数十家媒体纷纷采访报道。

媒体的关注又引来人们的评说,从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朱小蔓、班华、袁振国、李吉林,直到许多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评论。

天津市一位特级教师给朱永新写信道:“祝您的教育理想之花开遍神州大地,越开越艳;祝您的教育事业如日中天,越升越高!”

这股“理想旋风”,大有燎原之势!连他自己的心潮也久久难平。

是啊,人们尘封土埋了许久的理想之火被点燃了,我国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未完,待续)


陈贻林往期目录

(点击标题即可欣赏)


1、少年朱永新

2、“知耻而后勇”的朱永新

特别推荐

(点击标题阅读)

1、为什么“从小一观到老一半”?教育专家给你讲科学道理
2、
3、 
4、
5、

作者简介

文/ 陈贻林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白驹镇人,作家,资深报人。1966年调《解放军报》任记者、编辑等职。长期从事报告文学的写作及小说、电影、电视剧(片)的创作,笔耕不缀,发表数百万字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白驹镇》,长篇报告文学《生死之约》,报告文学集《现代夸父》《诗一样的中国面孔》《挚爱深情》等,电影剧本《北戴河纪事》《坠星》等。

诵/卞渝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融媒体中心主播。


每周一期 周二发布



本期目录

陈贻林在线

“最具人文气质的市长”(北京/陈贻林)

戎章榕在线

德国的深秋之行(一)(福建/戎章榕)

刘炜在线

寂静的村庄(广东/刘炜)

王喜根在线

江南老行当之:油灯(江苏/王喜根)

辜堪生在线

我的知青岁月(四)(四川/辜堪生)

王明皓在线

做了回发财梦(江苏/王明皓)


上期回顾

陈贻林在线

“知耻而后勇”的朱永新(北京/陈贻林)

刘炜在线

今夜,如果出月亮(广东/刘炜)

王喜根在线

江南老行当之:卖二胡(江苏/王喜根)

辜堪生在线

我的知青岁月(三)(四川/辜堪生)

王明皓在线

北极阁山上(江苏/王明皓)

沈宁在线

火车上的女人(七~八)(美国/沈宁)







名家在线稿约不管您是不是文坛名家,只要您有一定数量、质量的文学作品可供每周一篇发表,您在这里就是名家!一般文学作品也可,尤其欢迎中篇、长篇小说。好作品有人读才有价值,点击量低于200或连续3篇点击量低于500的将停止刊发;读者反响较好、留言评论较多的可以参加“《人民作家》文学奖”的角逐。本刊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中国现代文学馆B座213室 联系方式:18861952100(微信)文稿统筹:18105113751(微信)投稿信箱:renminzuojia@163.com







如果您认为文章还可以,转发分享的同时,在文章后点“在看”和留言,以示鼓励!
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

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