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赶会

人民作家V作者 人民作家 2021-05-10
▼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






    赶      会    



 

河南|韩广金


 

小时侯,地处穷乡僻壤的我家,兄弟姐妹多,整天为吃喝犯愁。唯一能开开眼界的事,就是每逢十天到乡里赶会。农村人要去赶的“会”,如同现在的农贸市场,方圆十多里地,设一个乡镇,而乡镇的所在地就是成“会”的地方。“会”上有各种各样的物资,也有当地特色的风味小吃,还有耍猴、拉洋片(相当于万花筒),说媒相亲,说书唱戏,猪羊配种等,甚是热闹,如同乡间“小世界”。赶会,并不是仅仅买卖而已,它也是空虚心灵的寄托,人们相互交流的纽带,了解外边世界的窗口,寂寞后的精神抚慰。那时是“文革”时期的前几年,家里的两间房子,里外间用高梁杆隔开,里间正中央有一根檩木顶着房子已下沉的脊檩,吃饭别说是肉,就是粗粮也难以糊口,嘴馋了只能去赶会,去闻闻会上包子、肉铺的香味作罢。好在起会的地方离我家仅一里多地,每逢有会日,我便去到会上兜一圈。会的外围,有丁字路口,三叉路口,十字路口,而路口旁边,大多是买焦花生的。用地锅炒的花生散发着特有诱人的焦香味道,赶会的人在这卖上两三毛钱的,有的装入上衣口袋,边走边吃,看上去令人羡慕。有的直接倒到地上,蹲下身子剥得花生“咔啪”作响,用手指捻去花生米的外衣撂到嘴里,用牙-嚼,满嘴皆香,津津有味。如碰见亲朋好友,也招呼着来蹲下捏起几个边说那吃,凑上去吃花生的满脸谢意,表示对邀请人的回报。再往会的里面走,大都是买卖树苗梁檩木材及木制品的,把并不宽敞的路面堵住了大半。见有买主前去问价者,行訇(现当于现在的中介人)上前帮助撮合,买卖成交能得到几毛的佣钱。能说会道人缘好的行訇,一个会下来口干舌噪,却也能挣个两三块钱,回家时捎上个包子、油条,往怀里一揣,拿到家掏出来还冒着热气,老婆孩子喜上眉稍。会的街边有一家代销店,店面不大,生意挺好。有几个常客逢会必到,双脚上到板登上蹲着,店主看到他们时,就会打开酒坛子上面的棉垫盖子,问道:“老杨头,今天喝几觯?”(觯zhi,又叫提子)“两下。”老杨头边说边用两个手指比划着,生怕店主听不清。“咕噜”一声,觯子在酒坛里舀岀满满一觯子刺鼻的烈酒,倒入一旁谁来谁用的黑色小蒸碗里,等到店主舀出另一觯子时,而小蒸碗里酒已被老杨头“嗞”的一声下了肚,嘴唇上的些许残留还被他用力吸添了两下,生怕有点滴浪费。店主接过小蒸碗把这觯子的酒倒入后,又轻轻在碗边碰两下,控干净,免得老杨头吃了亏。付过四毛钱后,老杨头就打开了话匣子,东家长西家短的扯开了,店主在忙,有时也随和着应他一声。过了代销点,再往里走,就到了集会的热闹地段。包子棚,瓜果摊,油条锅,烧饼炉,位列两旁。和面的拍打几下,据说能振动醒发的更快;卖瓦盆的拍打几下,能从声音的颤抖中判断出有无裂纹;卖瓜的拍打几下,能断定生熟成度;烧饼铲碰撞几下,弄出点动静,引起过往行人注意,意思是热烧饼出炉啦!水煎包开锅后加入半瓢面水,锅中马上“滋啦”作响,随即升腾起一团水雾,弥漫半条街都是包子香味,勾引着行人的胃蕾,就算你是刚吃过饭的人,也有想尝一口刚出锅包子味道的冲动。引起我驻足的是王麻子的糊辣汤,尽管他个高,但干起活来却十分利索,他用来舀糊辣汤的勺子是用椰子壳做的,原来我是不知道的。前些日子,家里来了位表哥,他从南方给我家带来了两个椰子,他教给我们从一端打开后喝汁。剩下的椰子壳我正要扔掉,父亲却说:“别扔,给我有用”。“这还有啥用”?我疑惑不解。父亲自信地说:“拿给卖糊辣汤的王麻子,准能换-碗糊辣汤喝”。我思忖着,说不定现在王麻子手里舀糊辣汤的椰子壳勺子,就是我父亲送给他的。据说用椰子壳一劈两半做勺子用,壳不裂纹,汤的味道有椰子香气,不知真假。王麻子舀糊辣汤时总是摇头晃脑,口中还扯起长腔:糊——辣来个——汤哟!他吆喝时总是面朝上,不知是面朝上声音能传的更远,还是怕口中的唾沬溅到糊辣汤里。只见他动作娴熟,一勺糊辣汤从汤缸中舀出,恰好能盛满一碗,放下勺子后,快速用汤匙往碗里拨拉两下早已备好的米醋,又在香油盆中提起一根带着清钱的筷子(清钱中间有个方孔,把一根筷子插在孔中,放在香油盆里,上面粘着香油),用手稍微轻搓半圈,粘在清钱上的香油洒落在糊辣汤碗中三五滴,快速送到食客面前。食客用陶瓷汤匙在碗里“噹噹”几声略加搅拌,趁热一勺勺送入口中,那种酸辣鲜香的感觉,似享用山珍海味、比得上神仙般快活!这样的场景,我能静观许久,如同-种艺术享受。临近太阳偏西,赶会的人便各自离去,喧嚣的声音才渐渐平息……


 

栏目主编:陈劲松

  责任编辑:杨   越


文/韩金广

河南商丘人,网络签约作家。喜爱文学,作品散见《商丘日报》、《中国食品报》及《经济与文化》杂志等。

诵/张建国

江苏大丰人,从事广播播音工作,《人民作家》平台特约主播。


每周一期      周六发布

(点击眉头上“人民作家”可任意阅读)


  本期目录  

封面文章

笔记本(日本|戴宇)

诗歌

在鹿乡(江苏|李庆高)

散文

赶会(河南|韩广金)

我们也会有这么一天(广西|滕云飞)

小说

奇人苟旦(河南|郜泉州)


  上期目录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封面文章

我在月下疾行(北京|马维驹)

诗歌

石头城(江苏|法韬国)

散文

关东的布鞋(黑龙江|王伟光)

小说

琪琪和他的太奶奶(江苏|朱巧英)


投稿须知

投本平台的稿件谢绝在其他微信平台发表。两周之内没有接到拟采用通知的可他投;投稿前请加关注认真阅读本平台的投稿指南,按要求式样发稿;读者七天内打赏金的一半做作者稿费。文章发布后,十天内没有领到稿费的请主动与总编联系;点击量较高或留言评论较多的作者稿件优先采用。

本刊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中国现代文学馆B座213室 

联系方式:18861952100(微信同号)

栏目编辑:18105113751(微信同号)

投稿信箱:renminzuojia@163.com

如果您认为文章还可以,欢迎在文章后点赞和留言,以示鼓励!

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

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我就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