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就地过年

人民作家V作者 人民作家 2021-05-10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小  说




就 地 过 年

 

北京|徐有三

 



    


01

明天单位就正式放假了,可是夏丽激动不起来,部门经理许老头今天在职工大会最后甩出的几句话还在耳畔回旋:“非必要不出京”、“为了安全尽量就地过年”。那语气很生硬,似乎没有商量的余地。

许总呀,你的家乡没有父母亲的等待,回不回当然无所谓,可我该怎么跟我父母说呢?他们盼了一年,等了一年。何况都上七十的人了,还能在这世上过几个年呀?



02

    

上周末,尽管离过年还有十多天,夏丽觉得“在哪过年”的话题在她家已提上日程。

跟老公夏一鸣商讨今年在哪过年这一重大问题前,她提前为营造现场氛围做了准备,托老家亲戚买了一只土咸鸭烧老公最爱的咸鸭梅干菜火锅,另外还从床底下找出了一瓶几年前存的牛栏山二锅头。

听说许多问题搬到酒桌上就能迎刃而解,夏丽也想试试。

不能再像去年前年那样,她和老公一人带一个孩子各回自己家,邻居王婶李嫂都用怪异的眼神看她,还到处散播她们的伟大猜想:小丽两口子八成离婚了

被离婚,丢不起这人。夏丽希望今年一家四口能回她家过个年,在村子里集体亮亮相,让嚼舌的闭嘴。

一开始气氛很和谐,但夏丽一提出“今年能否都去我家过年”时,夏一鸣笑了,皮笑肉不笑的那种,“经常走的路不需要路标,依之前的路径走,挺好呀。”

夏丽不想争,她知道争论的结果又是伤和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夏一鸣许多时候能听夏丽的,但过年这事,特一根筋,特大男人主义。

“不行的话,我们抓阄。”夏一鸣说这话的时候,没有笑。几杯酒下肚,脸红了,豪横的样子。

夏丽感觉好陌生,她的心立马沉下来了:“你没有喝醉吧,这么重要的事靠抓阄解决?”

夏一鸣何尝不想通过两全其美的办法解决这个无法回避却拧成了死疙瘩的问题呢?

可是,这比中美关系中东关系还复杂的问题,想想头皮就发麻。此时夏一鸣只想做个鸵鸟,把头埋进沙里。

“我需要请示我父母,父母亲同意,我没二话。”夏一鸣不是甩锅,他是孝顺儿子。

“那你现在就打电话。”

“这个点,老人家都睡觉了,打电话不合适。”

“那你明天赶紧问问。”

“容我找个合适的时机。”

夏丽担心婆婆不放行,预备着一个谎言借夏一鸣用:夏丽父亲入冬以来身体一直不好,气管炎折磨得人快不行了。

夏丽真是没辙,为了能回家过年,不惜拿敬爱的老父亲身体做文章,狠心卖惨。

如果婆婆大人还不通融的话,夏丽又预备了一个补充方案:今年一家四口先回夏丽老家过大年,初二一起回夏一鸣家走亲戚。

可是一周都过去了,夏一鸣往家里打电话压根就不提过年的事。这不能怪他,他还没攒足勇气跟父母亲说出夏丽的主意,尤其怕母亲发火。

母亲一发火,后果很严重。

夏一鸣这位东北汉子办事一向爽利,但这事如此磨蹭,还因为他心里有个信念,多年社会阅历心得:车到山前必有路,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过不去的年;不好解决的问题,有时不解决恐怕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03

     

四季好轮回,但年年为“在哪过年”夏丽心思费尽。结果,要么赢了面子输了里子,要么双输。

年轻的时候,夏丽火气大,和夏一鸣争吵、抬杠甚至暴力相向。无论争到的结果如何,都不是夏丽想要的。

年年过年年年怕,真心不想过年。

为了这么一个面目狰狞的年兽,老祖宗何苦要发明一个阖家团圆的节日?一到年关,夏丽就会不由自主地紧张,干什么都心不在焉。

小时候盼望过年。在一所偏僻山村小学当校长的父亲一年到头回不了几次家,但一放寒假就立马回家,一家人相伴度过长长的春节,其乐融融。

父亲带着她上街办年货,火红的炮竹、灯笼,过年新衣、新鞋,头花也换新的。

小小的村庄沸腾了,杀鸡宰鹅熬糖打豆腐杀年猪贴春联,家家忙得热火朝天,老老少少喜气洋洋。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童谣并未远去,但过年的心动之情早已远去。夏丽一声叹息,说不出的酸楚。



04


结婚第一年,新婚燕尔,你侬我侬,一切好商量,夏丽与夏一鸣达成口头协议,一年一家,轮流过年。

其实夏丽很不愿意去夏一鸣家,那东北老屯子,大冬天,白花花的,茫茫一片,孤寂,贼冷。

夏一鸣也不愿意去夏丽家,大别山腹地,湿气重,屋里比屋外还冷,晚上睡在被子里打哆嗦,白天猫在火桶里不想动身。

但好在只有那么几天,都能忍受。



05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无风无浪,算得上顺心。

可是到了结婚第四年,按惯例那年该轮到去夏丽家,和谐却在突然间被打破,夏一鸣竟然不守规则,他提出修改过年协议。

夏丽万万没有想到起因不是夏丽家里没有暖气,而是婆婆大人的发难。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全中国人都知道过年理应在男方家,你去媳妇家过年,算怎么回事?整个夏家屯儿的人都笑你倒塌门,我这老脸往哪里搁?何况我就你这么一个儿,你忍心我和你爹两个冷冷清清过年?”

婆婆不好惹,夏丽领教过。在婆家,有一次夏丽让夏一鸣给她倒洗脚水,婆婆转身阴阳怪气地说儿子:“出息啦,娶了个大小姐。”

夏丽没吭声,装聋作哑未尝不是最好的办法,“你生你的气,我行我的事,两不相干。”

哪知道夏一鸣这缺心眼的,传话还讲究实事求是,母亲的话纹丝不损地传到夏丽耳朵里,夏丽顿时气懵。

“什么倒塌门不倒塌门?你独生,我也独生,就该我父母冷冷清清过年?男女平等,你东北旮旯里的人守旧,死脑筋。”

“母亲希望儿子陪她过年有错吗?”

“没错,但霸道……”

争了,吵了,但年还得过。夏丽对于自身的权益,属于自己的一丝一毫也要争取。

夏丽最后使出杀手锏,不是哭闹上吊,而是拿离婚要挟,夏一鸣像泄了气的轮胎,蔫了吧唧,立马答应了夏丽,“撒什么泼,去你家过年就是。”

夏一鸣是口服心不服,那张脸黑得活像张飞再世,问他话爱搭不搭。

从出发那天清晨开始一直到返程前夕,夏丽看他一直心事重重的样子,想哄他又不甘心,“不就是来我家过个年,摆个臭脸给谁看?”夏丽心里揪着难受,但还是顾全大局,忍住没发作。

夏丽细心的母亲那几天看在眼里愁在心里,私下里问夏丽:“一鸣情绪不对劲,你俩闹矛盾了?”“没有没有……”夏丽不知道该怎么搪塞。

这哪是过年,这是过关过坎过难!



06


结婚第五年,按协议该去夏一鸣家过年,但前一年过年的糟糕记忆让夏丽的心结一直没有放下,你做初一别怪我做十五!

恰在那之前,夏丽母亲总嚷自己高血压头晕,夏丽提出各回各家,两岁多的女儿由她带走。

夏一鸣求告无门。自己去年酿的苦酒只能自个儿闷声喝,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认了。不答应也得答应,媳妇的脚在她身上。

在这世上,什么人都可以得罪,唯独自己的媳妇不可得罪,粗人夏一鸣第一次反省自己。不过他又转念一想,这样公平,谁也不欠谁家人情。

等到他们有了自己的新房那年,他们商讨着把双方父母都接到北京。这是两全其美的方案,他们美美地想着,一拍即合。

可是住的问题把想象中的美好击得七零八落,他们只有六十多平的两居。必须安排一双老住宾馆,可是谁愿意出去住呢?

“我儿子家就是我自己的家,我们为什么要住宾馆?”

“女儿买房,我们出了钱,凭什么让我们住宾馆?”

俩亲家母针尖对麦芒,竟然吵了起来。

事实证明,贫贱夫妻百事哀,夏丽难过极了。

这之后,双方父母都不愿到北京过年。



07


夏丽后悔过,那时为何执意要嫁给夏一鸣?

当年母亲跳起来反对,嫁这么远,我这唯一的女儿算白养了。

夏丽千抚慰万保证也抹不平母亲心中严严实实的不情愿,“山高地远,不知根不知底,以后有你受的。”母亲的悲观情绪一直没消化尽。

这些年,夏丽最深切的领悟就是“不听老人言吃亏是早晚”。

自以为坚固的爱情堡垒却经不住现实风雨的考验,仅仅过年就将其击打得千疮百孔。自以为嫁给了爱情,然而不过一地鸡毛。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她会顾及父母的心愿,找个同乡嫁了。

母亲有满意的人选,那人叫李顺。

李顺和夏丽是从小到大的同学。

在高中,李顺苦追了夏丽三年,情书写了不下百封,农忙季节还去她家帮忙插秧打稻子。但夏丽看不上他,个头矮,她圈里朋友损他三等残疾。

高考那年,夏丽考上了一所专科院校,毕业后去北京谋生;李顺落榜,在父亲的活动下,他在镇政府谋的一份文秘工作,然后通过考试入了编,成了公家人。

从此,两人天各一方,没有书信往来,像进入了两个星球,生活没有了交集,也没了情感瓜葛。

夏丽去年回家,一进村口,就远远地看见一栋非常气派的别墅,那是李顺为父母建的,单单院子就有几百平。夏丽盯着看,内心五味杂陈。

母亲说,李顺这小子能干,在政府上班的同时,还与人合伙办了一家石材厂;他名下的房子一套又一套,镇上有县城有,想住哪就住哪。

媳妇娘家在隔壁庄上,一脚油门的事,在这家过完年后去那家,方便自由。

母亲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不怕夏丽添堵。相形之下,父母的三间红砖瓦房显得年头太久了,好寒碜,该修了。

可是前几年父母将所有的积蓄给了她在北京买房,现在每年还给她两三万,帮她缓解房贷压力。

当年,夏丽和夏一鸣在京城同一家公司上班,夏丽是质检员,夏一鸣是销售部经理。

夏丽起先对夏一鸣感兴趣的原因是她和他同姓。在夏丽的意识里,同姓如同乡,亲切;同姓是亲人,多少年前是一家。

一来二往,他们恋爱了。

夏一鸣高高大大,有当兵的经历,东北话特别好听,夏丽喜欢。夏一鸣还特别会照顾人,像兄长;他承诺在北京买房,一辈子爱夏丽……

夏丽漂泊的心一下子落了地,有夫如此,复又何求。

夏丽那么快答应夏一鸣,用时髦的话说是闪婚,还有一个现实因素也与同姓有关,以后生一个娃不会因为跟谁姓而产生龃龉。

她有位同学的孩子因为姓氏问题娘婆二家互不相让,孩子都三岁了,还没正名。计划生育时代,独生子女家庭,孩子的姓和命一样重要,意味着香火绵延。

如果人生可以打草稿,我一定会把那一段擦得干净,重新来过,夏丽在年关时常有这样的念头闪过。一千句“一辈子爱你”不及一句“去你家过年”打动人心。

中年人不在乎爱情,但必须有妥协,这是夏丽总结出来的人生格言。可是夏一鸣在过年问题上怎么就不能妥协呢?格局哪去了?

既然“在哪过年”成了我们这些独生子女难解的题,难答满分卷,那么就不让这份烦恼、怨念、痛苦生根传代。

在计划生育政策宽松之后,尽管经济拮据,夏丽毅然决然选择了生二宝,避免她的娃日后为“在哪过年”的问题而冷淡感情怀疑人生。



08


母亲的电话来了。

进入腊月,母亲的电话总是打得勤。

夏丽猜想母亲知道她单位明天放假,追问她带孩子是不是明天就动身回来。上周夏丽告诉母亲今年可能是四口子一同回来,母亲高兴坏了,忙说家里这两天天晴,正好把被子晒了铺好。

可是今天她不敢接母亲的电话。

许总的意思很明显,不希望职工回家过年。

是呀,回去火车转汽车,不能保证一路绝对无病毒,一旦感染,怎么办?

如果告诉母亲不回家过年,母亲会失望吗?难过吗?

“小丽呀,村长今天来我家,让我打电话通知你们,今年不要回家过年。一家子在北京平平安安就好。”    

新冠肺炎解决了年年困扰她的难题,哪里也不去,就地过年!夏丽有点小激动,答应了母亲,可是却高兴不起来。

 

 

栏目主编:陈劲松

责任编辑:杨   越

 

文/徐有三

中学教师,潜山市作协会员,安庆市作协会员,北京东城区作协会员。热爱读书,码字。读书是为了遇见有趣的灵魂,码字是为了沉淀自己,悦纳自己。



每周一期      周六发布

(点击眉头上“人民作家”可任意阅读)


  本期目录  

封面文章

那些安坐在春天里的事物(四川|梁生龙)

散文

回家的路(日本|孟庆华)

一张疫情期间的出货单(湖北|周敏恒)

贺团(江苏|沈朋道)

小说

就地过年(北京|徐有三)

  上期目录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封面文章

拜年(江苏|杨曙明)

散文

大丰的春节(江苏|丁青柏)

春望(江西|郑国福)

绵绵的年滋味(江西|温圣魏)

寒冬里的暖(江苏|范爱华)

写春联(福建|林国熙)


投稿须知

投本平台的稿件谢绝在其他微信平台发表。两周之内没有接到拟采用通知的可他投;投稿前请加关注认真阅读本平台的投稿指南,按要求式样发稿;读者七天内打赏金的一半做作者稿费。文章发布后,十天内没有领到稿费的请主动与总编联系;点击量较高或留言评论较多的作者稿件优先采用。

本刊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中国现代文学馆B座213室 

联系方式:18861952100(微信同号)

栏目编辑:18105113751(微信同号)

投稿信箱:renminzuojia@163.com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转发分享文章时给作者点赞和留言,以示鼓励!

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

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我就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