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卫生队里走出的少将军医

人民作家V作者 人民作家 2021-05-10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人民作家

点击上方图片发现更多美文


李 元 程 在 线



主编:李建丽

编辑:张亦怡





卫生队里走出的

少 将 军 医

 

北京|李元程






他一直保持着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军人英武的形象。数不清的病人把他当作救命稻草,而他有的却是咬碎牙齿往肚子里咽的隐忍和刚毅。

他就是宫恩年。 

凌晨4点半,我突然醒了,想到要进手术室采访,忽然既害怕又兴奋起来,脑子里反复出现宫恩年的话:“你要看血腥的就有血腥的,看惊心动魄的就有惊心动魄的。”

9点,秘书送来一杯牛奶,“院长说您一大早出门,可能没吃早饭。”

半小时后,换好手术服,我被领进手术室,令人新奇的是这里居然播放着音乐!而手术台前整齐摆放的电钻、骨钳、锤子、钩子,还有密密麻麻说不出名字的工具,让我想到了“刑具”。

一身绿色手术服的宫恩年戴上护士递过来的玻璃眼镜,站在了手术台前。助手邵彬小声向我解释:“戴眼镜是为了防止手术中血溅到眼睛里。”




第一台手术是一位80多岁老太太,置换股骨头关节。

绿色的手术单将她的全身覆盖,只露出手术的部位,助理医生们已经在大腿根部预先切开了一道深及骨头的口子,等着主刀的宫恩年手术。

“像这么大年纪的老人,几乎没有医生敢给她做手术了,没人愿意冒风险。我也不愿意。但是病人找到我,求我,我就经常忍不住答应了,原因是如果老人不能走动了,整天坐在轮椅上或者躺在床上,那还有什么生活质量?人活着就要活得高质量。”宫恩年说,他做过手术的老人最高龄是103岁。

无影灯下,宫恩年开始手术,电钻、骨锤,一件件工具递到他手上,一块块纱布填进汩汩冒血的伤口处,瞬间殷红……骨锤敲打骨头时,血溅到了我的手背上,感觉就像被什么烫了一下似的,用纱布擦掉后,还觉得有印儿留在那儿。

为了更清楚地看清医生手术的细节,护士搬来一个小圆凳,扶着我站在高处观看,这时,老人的头动了一下,吓了我一跳。

“我们这里的病人大部分采用局部麻醉,这样既可以替病人节省费用,对身体的损伤也小。”听护士这么一解释,我才明白为什么手术室里播放着音乐,要不病人听着钻头、锤子在自己身上叮叮当当响个没完,得更紧张了!

二十几分钟,宫恩年将金属片严丝合缝地嵌进骨头里,声音很愉悦地对着老太太说:“非常完美!您两三天后就能下地走路了。”接着,他又对我说:“别的医院关节置换手术时间是1小时,我们只用20分钟,没有多余动作。”

重新消毒后,没有片刻休息,宫恩年走进另一间手术室,开始第二台手术。

在这家医院,宫恩年的诊室和手术室都很特别,诊室是里外套间,可以容纳4位病人看病等候,不仅可以不间断看病,而且能够缓解病人等在门外的焦虑情绪,而手术室则是“品”字形的3间,穿行其中,他可以最高效地利用时间为病人手术。

这些年,宫恩年的手术过万例,为此,他经常要去补牙,因为手术中常常不知不觉地用劲儿,后槽牙总是被咬碎。

做完风险性极大的手术,如果病人过了苏醒时间没醒,他会立马急出一头冷汗,日积月累的焦虑,让他手背上出现了一大块白斑。

……


中午11点,宫恩年走出手术室,来不及换衣服,披件羽绒大衣,穿着拖鞋,就直接进病房察看前一天刚做完手术的病人情况。

11点40分,一身笔挺军装的宫恩年出现在食堂,一位35年前的病人起身迎上前来。

这位叫戴宝华的女人,刚从伊朗回国。“35年了,我一直没再见过宫大夫,可一直都没忘,这次回来一定要见见他。”

今年58岁的戴宝华面容姣好,看得出当年的美丽。“我那时候才23岁,是副食商店卖水果的售货员,得了颈椎病,左胳膊抬起来都困难。多亏您帮我治好了!现在我已经当奶奶了,特别想邀请您有时间带着夫人到我家里来,我给您好好做顿饭表示感谢!”

“应该我谢谢你才对!”宫恩年笑了。

35年没见,宫恩年依然记得这个女病人。当年,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的一名卫生员,靠着祖传的正骨方法,自发为训练中受伤的战友治病,渐渐走上了从医之路,因为治疗效果好,不仅战友、领导找他治病,社会上也有越来越多的病人找上门来。

“那时候,没人支持我看病,因为万一治坏了,连长指导员都跟着受处分,当年别人最大的支持就是不反对。”

35年不见,戴宝华觉得宫大夫没什么变化,就是脸变瘦了。

“当年哪有现在这么大的医院、这么多医生啊,就在连队边上的一间特小的房子里,只有一张床,铺着一张单子,怕人多给蹭脏了,脚底的地方还垫着一块塑料布。”

言语间,戴宝华想起当年宫恩年穿着的那件白大褂,“唉,就那么一件白大褂,又旧又短的,刚过屁股,哪像现在这么精神。”

那时候看病,宫恩年不收一分钱,完全是义务,每月津贴只有6元钱,还经常把自己熬制的膏药送给病人用。戴宝华说:“他那时候说话很少,却很乐观很有信心,而且他的医术很高,冬天给我扎针都是隔着棉裤直接扎!”

“那是为了避嫌吧?”我插话问道。

宫恩年点头:“万一有人说你的不是,你就甭想干了,脱了军装走人吧。”

“那为什么还要给人看病呢?”我问。

“就是想解除病人的痛苦啊,那时候什么都没想过,根本不会想到今天的样子,就是很朴实地想当个医生,给病人治好病。”

戴宝华的到来,勾起了宫恩年对往事的回忆。

有一次出诊,赶上瓢泼大雨,病人给了他一把油布雨伞,到外面一打开,伞整个儿散架了,只能淋着大雨回连队,结果发起高烧,晕晕乎乎地躺在地上睡着了,醒来时想喝口热水,暖壶却是空的……

回想当年,宫恩年感慨,“我是在夹缝里生存下来的”。

一直到10年前,还有同行不屑地称他“那个卫生员”,“现在,他们说到我,都不说话了。”

面对责难,从20岁起他就不吭一声,只管埋头钻研,干自己认为对的事。在他的会客室窗台上放着一块石头做的牌子,上面刻着一个字——忍,牌子旁边挂满了别人送他的“骨神”“神刀”之类的条幅,而宫恩年的军装上也已赫然嵌上了一颗金星,成为专业技术3级的少将军医。


下午5点半,一只棕色的贵宾犬率先跑进了会客室,随后,一天做了9台手术的宫恩年走了进来,换了一件红绿白相间的格子衬衫,外罩墨绿色的毛背心,头发梳得纹丝不乱。

“给记者倒咖啡。”他轻声对身边人说了一声,随即腰板挺直地坐进白色的沙发,那只小狗蜷伏在他身后,好像替主人累了一样,头埋在浓密的卷毛里,悄无声息。从去年开始,宫恩年身边多了这只小狗,有人说这是宫恩年的“小蜜”。过了知天命的年龄,他的生活里终于流露出一些柔情的色彩了。

刚过完56岁生日的宫恩年,讲到此生的遗憾和欣慰,竟两次落泪。

和他感情最亲的爷爷去世,他没能回去照料,成了他多年来最遗憾的事,一碰就会心酸。

“小时候爷爷常常问我,你长大后,会不会想我?我病了,你会不会照顾我?会不会给我买好吃的?我都满口答应了。爷爷去世那天,正是除夕,卫生队里只我一个人值班……当初答应他的事一件也没做到,从那以后,我就不再轻易许诺,答应的事一定认真做好。”

也许因为这样,宫恩年看见那些年迈的老人,他总是格外耐心,也总是甘愿冒险为老人们做手术,解除他们的痛苦,遇见跟爷爷长得像的住院老人,宫恩年甚至会蹲下来帮他剪脚趾甲。

两年前,山东老家下了一场大暴雨,宫恩年父母住的老房子半夜里被雨水冲塌,幸好在房塌前的几分钟,熟睡中的老父亲突然醒了,拉着老伴跑到了屋外,“也就一瞬间的事,房就倒了”。

说起当时的险情,宫恩年又一次红了眼圈,“如果父母出事了,我怎么交代呀!这么多年也没顾上给老人盖个好一点的房子!让我欣慰的是,自己这么多年从医行善,老天爷给了我最好的回报,保佑了自己的父母逃过了劫难”。

……

爱人退休那年,儿子刚好到外地上大学,担心妻子一个人待在家里太冷清不适应,宫恩年一改几十年的老习惯,破例每天回家陪她吃晚饭,甚至帮着一起干家务,整整半年,直到妻子看他这么忙还要为自己分心,感动到不好意思了,他才又住回医院,每周只在星期天回家一次。

“白天看病做手术,晚上查房处理院务,进行骨病研究,几十年来,我把别人不要的时间全部利用起来了,人一生的奋斗就是跟自己的惰性做斗争,斗争到底,事业上大半成功了。”

在专业上取得了好几项世界性突破的宫恩年,甚至很少像其他专家那样外出讲学、参加学术活动。“一个人离开一线,业务技术就要退步了。”他说。

采访手记

2018年宫恩年从他一手创建的部队医院退休了,留下了刚刚建好的医疗大楼。我问他:“耗尽心血却离开了,心里会不会觉得委屈?”

他回答:“早知道这样,我应该挣更多留给国家。”



往期回顾(点击标题即可欣赏)

大漠风沙中的一个拥抱(北京/李元程)

用勇气拥抱世界(北京/李元程)

也许今生不再相见(北京/李元程)

男人到死心如铁(北京/李元程)

湖边课堂(北京/李元程)


(本文选自作者《也许今生不再相见》一书,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详细介绍)




特别推荐

(点击标题阅读)


1、为什么说“从小一观,到老一半”?教育专家给你科学解答

2、

3、

4、

5、

6、


作者简介

文/李元程

北京人,工人日报社高级记者。20年坚持一线采访,足迹遍及数百个艰苦危险的建设工地,见证了中国崛起进程中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奋斗和奉献。在被称作死亡之海的罗布泊无人区,在海拔4700多米的青藏线雀儿山等条件艰苦恶劣的建设工地,写下了《只有云知道》《也许今生不再相见》等感人具有影响力的报道,多次荣获中国媒体最高奖一一中国新闻奖。

诵/李亚萍

祖籍安徽,出生地新疆,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及文学节目主持人;播音指导(播音正高职称);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中广联合会“新中国成立70年70人杰出演播艺术家”;全国青少年语言艺术素质高级测评员;新疆艺术学院戏剧影视系播音与主持专业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从业28年,播出各类题材作品数万篇,多部作品获各类奖项。





每周一期   周二发布


本期目录



陈慧谷在线

荒野芦苇好风光(上海/陈慧谷)

李元程在线

卫生队里走出的少将军医(北京/李元程)

王中华在线

拜师记(江苏/王中华)

王喜根在线

江南老行当之:铁匠(江苏/王喜根)

邹秉南在线

尘封千年的茶马古镇羊楼洞(江苏/邹秉南)

孙宇光在线

断矶头(江苏/孙宇光)

往期目录



陈慧谷在线

梦里水乡(上海/陈慧谷)

李元程在线

大漠风沙中的一个拥抱(北京/李元程)

王喜根在线

江南老行当之:铜匠(江苏/王喜根)

邹秉南在线

呼兰河畔访萧红(江苏/邹秉南)

孙宇光在线

壶中仙(江苏/孙宇光)

名家在线稿约

不管您是不是文坛名家,只要您有一定数量、质量的文学作品可供每周一篇发表,您在这里就是名家!一般文学作品也可,尤其欢迎中篇、长篇小说。好作品有人读才有价值,点击量低于200或连续3篇点击量低于500的将停止刊发;读者反响较好、留言评论较多的可以参加“《人民作家》文学奖”的角逐。

本刊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中国现代文学馆B座213室 联系方式:18861952100(微信)文稿统筹:18105113751(微信)

投稿信箱:renminzuojia@163.com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转发分享的同时,在文章后点“在看”和留言,以示鼓励!

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

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