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采 松 花

人民作家V作者 人民作家 2021-07-16

点击上方蓝字 记得关注我们哦!




采 松 


河南 | 田健

 


五月的风,似乎多了一份成熟的洒脱和意外的惊喜,吹到哪里都带着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转眼间,又到了采松花的时节。采松花,这种带有娱乐性和实用性的活动,是去年5月才突然走进我的生活的。那个时候,或者说再早些年,尽管知道初夏时节松树的枝头会长出一些像毛笔头一样的东西,却不知道那就是松花,误以为那是松枝发出的新芽,年年岁岁都一样,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关于松花,我还有错得更离谱的认识。一直以来,我都把松果成熟、松籽脱落后那个一在挂在枝头,长得半球形状、层层叠叠、黑若木炭、十分好看的花,当成了“松花”,甚至还一度在心里暗自称奇:世界上居然有这样一种经风吹日晒、雨淋霜打后由柔软单薄的鲜花变为质感坚硬的木头花,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这种花能经年不落,甚至在枝头存在几年——而不是生长和存活,直至变为那种黯黑色,完全一副饱经雨雪风霜的样子,孤独而坚强,苍桑而美丽。如果你发现了它与众不同的美,想把它带回家装饰一下生活和回忆,当你把手伸向枝头,接近它坚硬扎手的花体时,随着“咯吧”一声脆响,那花已落入掌心,虽然不带半点芳香,但照样会诱得你好奇地把鼻子凑近去嗅一下。有时,当你兴高采烈刚从枝头把一朵“松花”采到手中,一低头,又会惊喜地发现,原来树下的草地上早已落了不少更大更美、使您爱不释手的“木头松花”,就像是手艺高超的匠人费了很大精力才雕刻出来的一件件精湛的无比的工艺品,故意放在这里,等待你去认真观赏并真心收藏。这就是我一直张冠李戴、错误称谓的“松花”。去年五一节后的一天,妻子把一包像谷穗的东西摊在屋里,整个房间顿时充盈着一股非常好闻的松香,这时我才弄明白,原来这才是名副其实的松花。仔细观看,发现松花的样子有点像刚从树上割下的成嘟噜的香蕉,只是个头上要小得多,上边是毛茸茸的像谷穗一样的花蕊,下边是错落盘结着的像香蕉的花蕾,那花蕾有纺锤形的,有长条形的,一个个上面都布满了无数规则的网状小孔。妻子说,采松花,其实就是要包裹在花蕾小孔里的松花粉。松花粉?我又不知为何物了。妻子进一步为我科普说,松花粉是一种天然的保健品,不但可以内服,提高人的免疫力,而且可以外敷,具有独特的调节生理功能,被誉为“可以吃的化妆品”,如今在保健市场很受追捧。听了介绍,我不由得怦然心动,突然有点喜欢起松花粉了。随手拿起一个色泽粉黄的松花,在手心轻轻一磕,一团金黄色的烟粉瞬间在眼前炸开,就像一个小型的烟雾弹,快速散开,清香四溢,手心中同时像镀了一层金粉,光腻腻、滑溜溜的,颇为神奇。舌尖一舔,一股天然的松木的香味顿时霸占了我的味蕾,很快又进入了体内,使人神清气爽。几天后,当妻子把一杯像面粉一样细腻、闪耀着金光的松花粉拿到我的面前,用勺子取少许放到刚刚冲好的鸡蛋水里,看着它们像一层油花似的迅速扩散,布满水面,同时又有一股浓烈的松香味扑面而来的时候,我愈发喜欢这松花粉了。有了早上冲服松花粉的习惯,对于亲自去采松花制作松花粉,便充满了一种渴望。“五一节”前,怀着激动的心情和朋友驱车百余里到山西采松花,可惜那时松花还是青色的,尚未成熟,只好失望而归。“五一节”后,禁不住松花粉香气的诱惑,我们开车再度进山。才仅仅是几天的时间,由于气温高且连续几天刮大风,松花已经褪尽青色,明显长大,有的泛着棕红色,有的泛着淡黄色,有的已经老黄,花粉落尽。那些泛着棕红色的松花,已经有七八分熟,正是采摘的最佳时机,花蕾紧密,手感实在;那些泛着淡黄色的,业已熟透,手感有点发滑,采摘时需小心翼翼,不能抖动,否则花粉便会像烟一样飞散跑掉;那些虽有花蕾样式,花粉早已飞散的松花,手感轻柔,搭眼一看便知“粉飞无需空采花,浪费时间和精力”。采松花虽然充满乐趣,但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在荆棘丛生的山坡艰难穿行姑且不说,单是找到一棵松树后的劳作就很辛苦,需要长时间仰面抬臂,左手挎着布包并拽着树枝,右手则需要迎着一簇簇松针而上,去用力而谨慎地采摘生长其中的松花,手指几乎每次都会被尖利的松针扎疼。尽管如此,当找到一棵松花招摇、多而肥大、便于釆摘的松树时,还会欣喜若狂,情不自禁地哼唱起小曲来,一种恬淡闲适、悠然自得的超脱心境便会油然而生,使你流连忘返。那天,尽管山风呼啸,松涛汹涌,给采摘松花增加了不小的难度,但是我们依然兴致不减、手忙脚乱地坚持采摘了几个小时,满载而归。采回家的松花不能急于敲打出粉,要摊在整块的塑料布上晾晒,不能摊得太厚,以免霉变。三五天后,待松花彻底干透,全部变为金黄色时,再用皮锤轻轻敲打,使花粉流出。然后,再用细箩轻轻地、低低地箩粉,不能因用力过大致使花粉到处飞扬,造成浪费。最后,可再箩第二遍或第三遍,进一步去杂存真。至此,金灿灿、细滑滑的纯天然松花粉便像刚磨出的黄玉米面,沙漠一样浩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看着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想着它们竟来自大山深处的松树之上,萃自然之精华,妙然天成,愈发感到珍贵难得,心生爱意。采松花是一种乐趣,继而获得松花粉,更是一种享受。松花生太行,初夏发满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香”思。

 


附:作者相关作品链接

赶集




特别推荐

(点击标题阅读)


1、为什么说“从小一观,到老一半”?教育专家给你科学解答

2、

3、

4、

5、





栏目主编:陈劲松

责任编辑:王兆嘉

文/田健

河南修武人,河南省作协会员。现在修武县人大常委会工作。


每周一期  周四发布

(点击眉头上“人民作家”可任意阅读)
本期目录           ⊙草堰石闸的历史文化及其保护利用(骆圣宏)⊙您回归到了袁隆平星座(江西|刘劲楠)⊙采 松 花(河南|田健)⊙陪伴是最好的孝顺(江苏|王志祥)⊙金毛“小可”(湖北|翟勇)⊙酒,生命里的“意识流”(江苏|蒋陵)上期目录(点击文章标题即可阅读)⊙名字的苦恼(江苏|沙成宪)⊙借力东风走亳州(河南|崔小玲)⊙茶 渣(江苏|朱巧英)⊙回首向来阅读处(江苏|冯兰兰)


投稿须知投本平台的稿件谢绝在其他微信平台发表。两周之内没有接到拟采用通知的可他投;投稿前请加关注认真阅读本平台的投稿指南,按要求式样发稿;读者七天内打赏金的一半做作者稿费,文章发布后,十天内没有领到稿费的请主动与总编联系。点击量较高或留言评论较多的作者稿件优先采用。本刊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中国现代文学馆B座213室  联系方式:18861952100(微信同号)栏目编辑:18105113751(微信同号)

投稿信箱:renminzuojia@163.com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转发分享的同时,在文章后点“在看”和留言,以示鼓励!

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

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