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土香 谷香 书香

人民作家V作者 人民作家 2021-08-31
点击上方“人民作家”加关注


散  文





土香 谷香 书香


 


江苏 | 顾正宏




七灶河畔顾家垛东头第一家,便是我的老家。老屋东边有一条小河,河里长满芦苇,河上有一座用木棍树枝搭起来的小桥,桥东是束家垛。

垛,是垛田的简称。顾束两个家族垛田间的河沟,后来成了两个村(大队)的分界线。桥东称“灶河”,桥西叫“一心”,我家属灶河,但因为住在桥边,算是跨界户。

顾家垛的西南是姜家垛、翟家垛,西边、西北边也是一片田地,叫刘家顶子、四墩、红田。

地四周有弯弯曲曲的小沟小河,再往西北有一片水洼地,是几条小河的交汇处,叫游河滩。

游河滩四周全是草滩,那儿平时没有人迹,极其荒凉。可一遇兵荒马乱,几个村子里的人们就会扶老携幼往那儿跑,躲藏在河堤边草窝里。

母亲常念叨,在父亲去世后不久,“兵”来了,大伙儿都拖儿带女,背着大包小包拼命跑。九岁的哥背着三岁的我,也跟着人群跑,小脚的妈妈背个包,死死牵着哥的手……那大约是日本人投降的前夕。

记得有一次,又要过“兵”了,乡亲们东躲西藏。我和哥偷偷拿着舀子跑到堆在田头的草堆那儿,用水把柴草全浇湿了,这为了防止被“兵”抱去烧了。

等回到家时,家中堂屋里住满了当兵的,我吓得躲在房间里不敢出来。到了吃饭时,一个当兵的端了一碗白米饭给我说:“小鬼,一块儿吃,吃了跟我们走。”

我吓得躲了起来,他们哈哈大笑。其中另一个兵又说道:“你个头儿太小,等长大了再跟我们走,你现在要去学堂好好读书,将来当兵更需要有文化的人。有了文化再当兵,白米饭有的是……你先把这碗吃了!”

从那时起“读书”“当兵”“白米饭”就留在了我的脑子里。后来,到初中、高中,读书,还是服兵役这两条路曾摆在我的面前,由于当时“当兵”服从“升学”,所以“兵”一直没当成,就读了十几年的书。

过了几天,他们就出发了,集中在旁边一户人家的打谷场上,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歌儿走了。临走时,把住的地方打扫得干干净净,烧的草也算了钱给了我妈。

后来听说,那是“新四军”的队伍。

我刚上小学是在七灶小学。学校在我家北边约二三里路远的地方,当时叫“龙王庙”,又叫“太平院”。

据说本来隶属于镇江金山寺。解放后,人民政府在这里办起了“大丰县七灶初级小学”,我的岳父陈安珍曾在那儿做过老师、校长。后来上高级小学是在我家南边稍远一点的大龙小学,地址为“祖世庙”。

小学毕业后,我考上了白驹初级中学。上了一年,因家庭困难,辍学在家,参加生产队劳动担任过夜校(又叫冬学)扫盲老师。

由于当时识字的人不多,还帮助做一点其它写写画画什么的事情。记得有几次,有个叫束必喜的人,此人当时可能是村里做民政方面工作的,他找到我,叫我帮他写调解书。

我刚识几个字,我一头雾水,什么也不懂,不会写。他说,我教你写!说着,他拿出了纸和笔。

当时,在乡村里有点事做的人,身上都挎着个小背包,里面放点纸呀本子之类的东西,笔插在中山装胸前的小口袋里。这样人们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人,是有重要身份的人,像个“干部”的样子。

他显然不容我做任何推让,说道:我说你写,我怎么说,你就怎么写。我只能执行,战战兢兢地原话照录。

写好后念给他听,他高兴地说:就这样!

“怎么说就怎么写”,与后来上学写作文老师说“怎么想就怎么写”如出一辙。

再后来,生产队长束必湖又叫我做了记工员,慢慢地,我也算是生产队里有点文化的人了。

1958年夏,十六岁的我,曾出席过大丰县跃进誓师大会(代表证还保持着)。那次跃进誓师大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大米饭随便吃,真香”。

我家祖辈父辈都没有出过“文化人”。哥哥只读了几天私塾。家中没有一本书,就连我哥读的《百家姓》之类的书,妈说也被哥“吃”掉了,不知丢到什么地方去了。

束家垛有户人家叫束长正,算是大户人家出身。他家中有许多书,什么《石头记》《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封神榜》《十把穿金扇》《东周列国志》都有,我就借了看。

看书成渐渐了我一大喜好,虽做不到嗜书如命,但爱不释手、手不释卷肯定是的。身上的衣服只要有口袋,里面时时都是鼓鼓的,里面装的就是书。

三五月圆之夜,四周特别静,月亮特别亮,我曾在月光下看书,也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尽兴看、放心看。因为那时不浪费时光,不用点灯,省油又安静。寒冬腊月农闲季节也是看书的好日子。

特别是雪后太阳出来了。我就在草堆朝阳的地方扒个洞,半躺在那里,边晒太阳边看书。闻着稻草、麦秸的清香,温馨而舒适。“月光下看书,草堆里取暖”,正是我现在时时忆及的美好少年时光。

1958年“大跃进”,“上学不要钱”,我考上了初中、高中,直到被南京大学数学系录取。

家乡永远是美好的,抹不去的小桥流水、蓝天白云的影子,那碧绿碧绿的秧苗一排排一行行微笑着在面前荡漾,那金黄的麦浪,浓郁的稻谷香以及丰收的喜悦心情永远浮现在眼前。

如今,小河小桥踪影俱无,泥墙草屋、泥泞小路已被别墅小楼、坦途大道所替代,但土香、谷香、书香仍常不知不觉地潜入我的梦里。




特别推荐

(点击标题阅读)

1、为什么说“从小一观,到老一半”?教育专家给你科学解答

2、

3、

4、

5、



栏目主编:陈劲松责任编辑:张亦怡实习编辑:金海霞


文/顾正宏   

江苏大丰人,六十年代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长期从事教育工作。

诵/张建国

江苏大丰人,民进会员,曾播过30年的《对农村广播》节目。数年参与会议宣读、移动直播,涉猎电视专题片配音解说工作,有不少专题片在省台播出,曾为中央电视台《让世界了解你》(大丰版)短片配音。《人民作家》平台特约主播。



每周一期    周六发布

(点击眉头上“人民作家”可任意阅读)


  本期目录  

封面文章半山听雨( 江西|戴春玲)诗歌

夏夜曲(湖北|吴先和

风吹麦浪(湖北|张利霞)

散文土香古香书香(江苏|顾正宏)迷情塞罕坝(河南|田健)赊小鸡(山东| 刘培华)

  上期目录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诗歌

那人那事,还有那猫那狗(上海|杨小青)

散文

日本的断舍离(日本|孟庆华)

回望麦收的日子(山东|樊泽宝)


投稿须知

投本平台的稿件谢绝在其他微信平台发表。两周之内没有接到拟采用通知的可他投;投稿前请加关注认真阅读本平台的投稿指南,按要求式样发稿;读者七天内打赏金的一半做作者稿费。文章发布后,十天内没有领到稿费的请主动与总编联系;点击量较高或留言评论较多的作者稿件优先采用。

本刊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中国现代文学馆B座213室 

联系方式:18861952100(微信同号)

栏目编辑:18105113751(微信同号)

投稿信箱:renminzuojia@163.com

如果您认为文章还可以,欢迎在文章后点赞和留言,以示鼓励!

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

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我就知道你“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