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爆料
缅甸爆料是专门为缅甸小伙伴以及边境朋友而设立的,突发事件、随手拍、寻人等都可以发给小编。真实、有效内容100%获得奖励,说明如下:一个自然月内,发布一次者给予10-30元人民币红包奖励,累计两次者给予价值30-50元人民币奖励,累计3次者给予80元人民币,4次及以上给予100元人民币红包!
“彼此为近邻,友谊长积累,不老如青山,不断似流水”,陈毅元帅的一首《赠缅甸友人》,很好的叙说了中缅两国源远流长的深厚友谊。
缅甸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国人也是耳熟能详的。地理位置,一般人也应该知道是在东南亚,跟我国的云南接壤。国力强弱,那应该是下意识的小国弱国范畴。经济实力,也是跑不脱“穷”这个字眼的。
但,实际上,对这个东南亚十国中国土面积排名第二的中南半岛国家,我们的固有思维中还是存有很大偏差的。作为一个公元前就有人类活动轨迹,在公元后就有大一统的蒲甘王朝,拥有自己的政治体系、军队、律法、宗教、文字、语言的国家。缅甸,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鸿蒙初开
1979年5月,缅甸曼德勒大学人类学家与美国人类学家在曼德勒以西的崩当山区,发现了距今4000万年以前的古猿化石,缅甸考古学界将所发现的化石定名为“巴玛人”,这就是缅甸最早的直立人。
在缅甸伊洛瓦底江沿岸,在南掸邦,在仁安羌都发现了大量的旧石器,这就是缅甸旧石器时代的安雅特文化(“安雅特”缅甸语意为“上缅甸人”)。这个安雅特人使用的石器呢,最主要有手镐、砍砸器和砍削器。
大型的砍砸器是用长条形砾石或木化石打制的。手镐实质上也就是一种长轴的砍砸器,砍削器则是从卵石打击石片后留下来的石核工具。从安雅特石器的形状看,与中国的周口店文化和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巴丹文化属于同一个类型,而不同于流行于欧洲、非洲及亚洲西部的手斧型石器文化。
于是,拿着石刀石斧的安雅特人就在缅甸的山地、丘陵、平原、海滨、江畔狩猎、捕鱼、采摘,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那时候在安雅特人中流行着两句话,第一句“生靠天,活靠地,没吃没喝靠空气”,充分说明了安雅特人与天斗其乐无穷的革命大无畏精神。
第二句“原始社会就是好”,光着PP到处跑,看到哪个想去搞,直接一棒就放倒”又向我们展现了安雅特人追求自由,追求纯洁感情,不瞎BB就是干的革命气概。
都说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安雅特人这一个无忧无虑,愣是无忧无虑了数十万年,这时间啊,都去哪里了?话说,这一晃眼,在离现在一万年前,缅甸人民昂首挺胸,迈进了新石器时代。音乐起,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
这新石器时代,对比旧石器时代,得有个体现吧,那么具体新在哪里呢?
第一,活动的范围更大了。在西起阿拉干沿河和亲敦江流域,东到掸邦高原,北起克钦山区,南到丹那沙林的广大地区,都有缅甸人民活动的痕迹。并由此诞生了以帕达林、勒班奇波、陶马贡为代表的文化。
第二,工具更为多样化。从帕达林、勒班奇波、陶马贡文化遗址中发掘出了140余件新石器时代的石器,有石锛、石凿、石锤、石磨、扁石环等。
第三,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较为精细的磨制石器代替了粗糙的打制石器。缅甸原始人用这些磨制石器捕猎野兽、砍树造房、挖土耕地,逐渐从渔猎、采集的觅食方式,慢慢地过渡到生产食物。从靠天吃饭到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新生活。
百家争鸣
02
恩格斯老先生曾经曰过“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随着知识的积累,科学的力量从掸邦高原到丹那沙林沿海,从阿拉干到萨尔温江流域,让缅甸这块土地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铜器的大量出现,是从石器时代向金属时代过渡的重要一步,也是生产技术提高的一种表现,代表了比石器时代更高的生产力。
铜器作为武器,要比石制武器更为锋利,于是呢,拥有铜制武器的部落首领面对手里只有石头块子的屁民百姓时。就好像拿着西瓜刀的成年人去狂虐手里只有小猪佩奇毛绒玩具的幼儿园小朋友,结果肯定是,完胜。同时呢,不同人群之间的实力不对称,也就在客观上形成了早期的阶级社会。
2G时代打电话,3G时代玩QQ,4G时代上微信,据说以后5G了,那人都是可以活在云端里了。可在几千年前,缅甸人民基本还是停留在“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通讯基本靠吼、娱乐基本靠手”的低级阶段。加之缅甸大地自然环境比较优越,矿藏丰沛。
所以,就像周星星同学唱过的那首歌一样“小人本住在掸邦的城边,家里有矿又有田”,一部分拥有矿山和土地资源的缅甸人民,就开始了特朗普老头热衷的建国工作了。
一时间,城邦、部落、联盟的大小头目们,都摇身一变,奉天承运了。一个个名称酷炫的国家如百花齐放一般在缅甸大地上百家争鸣。
首先出场的选手,姓孟,名高棉。在古代缅甸,孟族在缅甸南部伊洛瓦底江下游地区最早建立了国家,国名林阳。当时的印度人把这一地区称为“苏瓦纳布米”,意即“黄金地”。这一听,就是个有钱的主,财大气粗的主。按《南方异物志》的说法,林阳国“其地皆平博”,“民十余万家”。
如果按一家五口来计算,最少在60万人口以上。这在当时的东南亚,已经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了。林阳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杂米干果石蜜。林阳也有一定的商业行为,在城市里,一日有早晚两市,早市有粮食水果等,晚市就卖礼佛的香花。毕竟,那年月的人还是节俭且养生的,动不动小龙虾,动不动大乌苏,再不济来个海底捞,这样的生活,林阳人民是拒绝的。
在宗教、文化上呢,林阳深受印度的影响,到公元3世纪,林阳已是“举国事佛”。《扶南土俗》也说到“其男女行仁善,皆信佛”。孟文也是缅甸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来源于南印度的婆罗婆和迦檀婆字体。在公元6世纪,就已经了孟文碑铭,12世纪以后广为使用的缅文也是以孟文为基础创造的。
第二个出场的,叫掸国。大概在公元一二世纪,在相当于今云南西部德宏地区和缅甸北部的掸邦地区建国。这个掸国在公元97年、公元120年和公元131年,曾3次派出使者,向当时中国东汉王朝“重译奉贡”。
掸国第一个国王叫雍由调,汉安帝给他封了一个“汉大都尉”的封号,这也是第一个与东汉王朝建立政治隶属关系的缅甸政治势力。公元69年,在今保山地区的哀牢王“率种人内属”,汉在哀牢地区设永昌郡,密切了与永昌郡附近掸国人地区的联系。但从史料看,掸国还没有军队,也没有文字,更没有统一的宗教。还不是现代严格意义上的国家概念。
接下来要说的,是一个叫阿拉干的小国,跟阿拉丁,阿凡达,阿凡提一样,一般这个阿字开头的,都是包着头,蓄着大胡子的形象。不错,真的是这样的,阿拉干是东南亚最靠近印度的地区。印度文明对阿拉干的影响,是早期阿拉干国家产生的重要外因,于是,左手咖喱右手鸡的印象那时就应该存在了。
阿拉干有一个深受印度文化影响的维萨里王朝,当时盛行佛教和印度教,著名的摩诃牟尼大佛像,就是那个年月雕成的。阿拉干虽然跟古印度联系了几个世纪,但它与孟加拉之间有热带沼泽相隔,与缅甸伊洛瓦底江流域则被阿拉干山脉分开。相对较为孤立的地形,让阿拉干一直到11世纪初还保持着独立状态。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国人崇尚一二三,但其实更喜欢的是四季发财。所以呢,把这个国家放在第四位来谈一谈。这个国家,就是一直有“缅甸的历史始于太公”的太公古国。据缅甸传说,太公国产生于公元前9世纪,传50代,历时400年,灭亡于公元前5世纪。
据《琉璃宫史》记载,太公是由印度王子建立的国家。缅甸史学家貌丁昂则认为,太公即中国古籍中的小婆罗门国。据樊绰《云南志》第十卷,“小婆罗门,与骠国及弥臣国接界,在永昌北七十四日程,俗不食牛肉,预知身后事。出齿贝、越诺布。与大耳国往来。蛮夷善之,信通其国”。
现在出场的巨无霸级别的国家,它就是膘国,是公元1到9世纪中,在缅甸大地上的一个重要国家。关于骠国的称号,《新唐书》是这样说的“膘,古朱波也,自号突罗朱,婆国人曰徒里拙”。在距今两千多年前,膘国人,就建立了一个名为毗湿奴的城市,这也是迄今东南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从公元4世纪开始,膘国进入了全盛时期,因为这一时期的膘人在室利差呾罗建立了他们的首都,以此为中心,统治着幅员辽阔的膘国,因此也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室利差呾罗时期。到公元7世纪的时候,膘国的国土面积东西3000里,南北3500里。有18个属国,9座城镇和298个部落。
膘国的国王名号特别逗比,叫做“团没长”,那没长还能叫团?那团没长,是不是有政委啊?国王之下有国相,叫摩诃思那。国相之下还有城主等职位。膘国相对于同一年代的其他国家,主要特点是:已经建立起阶级社会的统治制度。有了自己的刑法。有发达的手工业和农业。
发行了自己的专属货币。建立了自己的城市。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主要是佛教、印度教以及原始神灵崇拜。创造了自己的文字。有性格鲜明的建筑风格。在天文学上有很多有益的积累。这些特点,就使得膘国在当时缅甸境内的诸多国家里,独领风骚一千年。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