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往事:卖猪仔与下南洋

點知天下 點知天下 2020-02-03

作者: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会会长

到西贡区鲤鱼门约忠哥做访谈,无意中聊到”卖猪仔”的话题。

忠哥现在鲤鱼门开海鲜档,祖上来自惠阳淡水镇,从族谱溯源已经是 二十八世,在香港则是第五代了。夫妻俩至今还能说客家话,殊为难得。

忠哥说,还是幼童的时候,祖父留给他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千祈不要移民”。

笔者听了非常惊讶。鸦片战争之后,香港开埠以来一直是”无掩鸡笼”,万商云集,红尘滚滚,港人移民到从本世纪初开始,更是家常便饭,何以有此一叹?


这个话题,揭开了一段几乎被尘封的历史。曾经”成行成市”的”卖猪仔”,年轻一代的香港人知之者越来越少了。香港现在给外界的印象,是各色人种聚居的”咸淡水交汇处”,超过八万美国人居住在香港,以美国为家的香港移民逾33万,持多国护照的西方人和华人则不计其数。但忠哥祖父所言的”移民”则是”卖猪仔”。

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近代中国的大门,这也是中国人大规模漂洋过海的开始。港人熟悉的电影”黄飞鸿”、亚视剧集《大地恩情》、无线电视TVB《欢乐满东华》介绍慈善机构东华三院时,对华人被卖到海外做猪仔的历史都有所提及。


贩运、交易猪仔的场所美其名曰”招工馆”,百姓则称为”猪仔馆”。澳门在当时是远东的交易中心,圣安多尼教堂与大三巴牌坊附近猪仔馆林立,葡语叫Barracoon,译名巴拉坑。被骗上当和自愿卖身者皆有。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北方人”走西口”、”闯关东”和南粤人”下南洋”,还有客家人所说的”过番”,都是生活所迫才抛家弃子、离乡背井。

“卖猪仔”一词的来源,甚少有人考证。有一种说法就是长达数月甚至过半年的大海航程中,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碗,而是一个硕大的木兜或是铁锅,众人围蹲而吃,形同喂猪。主人熬什么端出什么,猪仔们就吃什么。此说法的佐证,可见诸曾经担任钦差大臣的林则徐给道光皇帝的奏折,”夷船惯搭穷民出洋谋生……当其在船之时,皆以木盆盛饭,呼此等搭船华民一同就食,其呼声与内地呼猪相似,故人曰此船为卖猪仔。”


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是买卖猪仔的高峰。由于西方殖民者在全球范围跑马圈地需要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于是在中国东南沿海大肆拐骗、买卖甚至强掳华工,然后海运到马来半岛、大洋洲、北美和南美洲。欧美白人殖民的最早期,把非洲黑人当作牲口贩卖。到了卖猪仔的年代,已经”文明”许多。通常出国的劳工都会签”卖身契”。官称的”契约华工”,通常会收到首期的预付薪酬,但往往要扣除一笔介绍费、交通费和佣金。


早期的猪仔,以广东四邑地区的人居多。来自粤东穷乡僻壤的客家人,后来也踏上开往”新世界”的一艘艘猪仔船。当时主要的中转站是客家人称为”南洋”的东南亚。有的人留下来了,有的人继续像无根浮萍一样飘,到了北美的美利坚、加拿大 、加勒比海沿岸的巴拿马、苏里南、古巴、秘鲁以及印度洋深处的毛里裘斯、马达加斯加和留尼旺……

笔者与访谈者鲤鱼门忠哥

根据忠哥回忆,”阿爷是在上世纪的二十年代初卖猪仔到的南洋,一直到1956年返港”。他清晰记得,祖父回乡的证件,还有”职业”标注:Carpenter(木匠)。他还记得爷爷说过,”既然命都是人家的,所以只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由于祖父二十出头离开鲤鱼门,年过半百才从新加坡回到香港,所以”阿爸是祖母一人养大的”。历经三十多个春秋,恍如隔世。他经历的辛酸苦辣,实际上是那个时代客家人命运的缩影。客家人的原乡,通常地少人多,虽然卖身”新马泰”,但管吃管住还有工资拿,所以在万般无奈之下,不失为一条生路。

笔者飞赴非洲留尼旺岛查阅契约华工的名册。

新加坡与香港如今同为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九成以上的人都会说中文。开国之父李光耀是客家人,祖籍广东梅州大埔县。当年那些下南洋的来自广东和福建的客家猪仔们繁衍生息,时间长了,”他乡变故乡”。用忠哥的朴实语言表达,对故乡是”有乡情,冇感情”。

来源:點知天下网站


點知天下,了解香港,了解大湾区,全方位的资讯平台。

扫码點知世界大事!


点一下“在看”会更好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