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式家长最大的麻烦: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

南方镜 暗黑情报所 2023-08-11



人普遍怕麻烦,即使是那些我们认为极具耐心,善于解决麻烦的人,换个说法,这群人也是为了不让事情变得更加麻烦而选择了先解决现有麻烦。


麻烦是什么?是你遇到的需要解决的事故。在我们今天讨论的教育的问题中,家长和孩子各自面临着不同的麻烦:


家长面临的最大的麻烦:教育

孩子面临的最大的麻烦:学习


家长

教育真麻烦啊!我把孩子生下来就不容易了!还要赚钱养家,抚养他长大!送他去学校就是希望学校能帮我解决这个教育问题。你要是说小孩教育成什么样子,我也没个标准,对了,看成绩就知道他有没有好好学习了。要是成绩不好,八成是游戏玩多了,游戏有毒,玩物丧志,这个得管!可是也管不了啊!说什么他都不听啊!


孩子

学习真麻烦啊!作业太多太累,根本做不完。被安排上学、被安排作业、被安排考试,丝丝入扣的被安排的人生。他们要的只是服从,我永远也成不了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我的努力他们永远都看不到?我反抗的再大声,也改变不了什么。只有玩游戏能让我暂时忘掉这些,只有游戏还能让我感到活着的乐趣。



抛开对错来看,家长和孩子不过是各自选择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家长觉得教育很麻烦,于是把教育的工作交给学校、交给老师。教育结果不理想,老师和家长同为教育的一方,统一战线选择把这个锅甩给游戏等一系列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毕竟对于孩子的成长,他们并没有插足多少。


孩子觉得学习很麻烦,相比繁重的学习任务,游戏中的任务是更容易达成的目标。而且游戏的反馈机制和奖励机制等,都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得了更多的成就感,更多的,存在感。


人们乐于做简单、轻松的选择。

与其去解决教育问题,不如把教育问题甩锅给游戏。

与其去解决学习问题,不如把时间用来玩游戏。


家长

这样我更轻松


孩子

这样我更快乐


也许家长就是为了省一点心,就把ipad给孩子一边安静看;结果孩子学着动画里面打把伞从楼上跳下来,家长就写信控诉动画片黄暴,让人家公司关门大吉。


家长懒得陪孩子一同进入游戏世界(可能还是打牌好玩点对大多数家长来说),回头发现孩子因为空虚沉迷了,家长开始呼吁国家禁网游。


不是只有虐待小孩的父母才叫做失职的父母,不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帮助也是重大失职。



我们经常会看到未成年犯错误后,会用更加不计后果的方式来逃避危机,比如:打死不承认事实,谎称生病,谎称父母缺席,推卸责任等等。从而造成更多被攻击的漏洞,事件发酵;或者,在取得原谅后加重人格缺陷(他们会以为这样逃避下去是OK的);当然有更极端的,他们会离家出走甚至去犯罪。


李玖瑾教授的犯罪心理学讲座上多次提到,犯罪人格往往成长于一个不正常的教育环境。要进行犯罪预防,需要加强青少年教育。人的性格形成,12岁之前在家庭,12岁之后在社会。


李玫瑾教授讲座内容:


“因为网络的出现导致孩子上网成瘾”“网络害人不浅,游戏害人不浅……”网瘾问题严重,这么多人玩游戏,为什么就你家小孩上瘾?要反省自身问题,问题在于你的孩子在12岁之前没有形成自控能力。而且你的话也没有形成权威性。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了任性。你到12岁之后问题出现了,再想管就已经来不及了。如果是一个小男孩12岁之后上网成瘾,父亲跟他说:“你不许再去上网吧了!”:不给你钱了!“这个小孩会选择离家出走,会选择喝毒药自杀。但是这个教育换到6岁之前做,大不了就在地下打滚,所以说教育有关键期。


所以说,一个好的家长,教育孩子的辛苦是一定要付出的。


善于解决教育问题的家长,也可以说是为了避免以后会出现更加麻烦的问题于是选择了现在就把问题解决的家长。这类家长,不会把教育的失职甩锅给游戏,他会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也有不善于解决教育问题的家长。父母也常用“不懂怎么教”拒绝去体谅青春期的复杂,认为孩子在学校呆的时间长就把孩子人格教养也推给了学校。也就是为了避免麻烦选择把教育的责任交给学校,于是选择把孩子交给特训学校、交给豫章书院、交给杨永信……用钱解决烦恼,相信花出去的钱都是有价值的。


但我们知道,这样做是非常无知的行为,并且代价往往是相当沉重的。


【安徽男孩送去特训学校,2天后死亡】


【豫章书院学生遭受毒打、囚禁黑屋等虐待】



【杨永信,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



这些情况在正处于青春期的初高中生身上十分常见,这时候是他们生理和心理转变最大的成长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间段,因此在此成长阶段有成年人的介入和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有的人会说“父母又不懂圈儿里的东西,不懂游戏,无法理解二次元,你让他们怎么参与孩子的这些事?”


互联网进入现在这个坐在家里靠手机就能活的时代,竟然还有很多人喜欢拿孩子在网上的事情不懂来当做父母失职的借口。


很神奇,这时候就轮到我们对父母说这句话了——


“不懂你可以学”。


网络这么发达,存在没有学习资料的问题吗?



网络监控保护不是只依赖“删减成年人的乐趣,约束成年人的行为”就可以形成的。


从前网络是消遣小众物品,而现如今的网络已经和现实社会密不可分,网络安全和行为规范教育也成为了教育内容中不可以缺失的一环。


孩子上网接触了些什么,学会了什么,都要依靠‘父母’这个最小保护单位第一时间进行筛选。如果有遗漏,孩子接触到一些超出自己承受范围的东西也难免,但只要父母做好咀嚼引导,他们是可以理解到事物的对错公允的,不管来源是不是网络。


以为“我管他衣食住行就行”,把互联网带来的一切危险寄希望于国家和网民自行阉割,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不要再说你不懂就以为万事大吉,


你不懂,就无法保护自己的孩子身心不受伤害。


况且一切难以教育的问题,都是网络的锅吗?


所以父母们,究竟是网络使你无法教育孩子,还是你从来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家长

我忙啊,有爱好自由成长也挺好啊,他们不愿意和我们沟通有什么办法啊,


这些都是借口,你就是没有花时间去了解你的孩子喜欢什么,没有耐心和ta讨论ta在做什么,没有心胸去支持ta想做什么。


我们这个社会中的一部分父母,该约束孩子的地方觉得可以不用管,打着让他们开心成长的旗号到处惹是生非;该放着让孩子自己决定和努力的部分,倒是打压控制的积极性高得诡异。


真是奇了怪了。


不少问题孩子,等见到了家长你就会“怪不得”一下:


看他行为暴力,你就知道家里肯定有个人是喜欢武力解决问题;


他过度自信,就知道一定是泡在过度的褒扬下长大的;


看他无条件讨好,就知道在家庭关系中的缺乏安全感;


你们以为孩子不愿意和你们沟通,然而事实却是,他们是照着你们的行为模式,泡在你们营造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他们无时无刻都在注视着你们,希望得到你们更多的指导。


有时候需要好好思考一下,是不是父母过于自负,在无视孩子的需求。


而未成年人,尤其家庭条件尚可的青春期群体,很多天然地将父母放在自己的对立面,觉得“我说什么他们都不会听不会理解”。


无论如何,跟着孩子一起成长,才有可能更好地接近和保护他们,这是为人父母最不易也是最伟大的部分。


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


小编来推荐一部可以当教育片看的动漫。


《三年E班》又名《暗杀教室》。



来不及介绍了,快上车!


本期内容篇幅过长,总之这部动漫非常好看,家长和孩子都适合看,非常有教育意义。


目前B站可以看第二季。有需要资源的小伙伴可以在后台回复【教育片】获取。




往期精彩回顾

头条 || 全球身价最高的游戏战队价值21亿元

榜单 || 老司机程序员看到1024露出了邪恶的笑容。

评测 || 这款在TapTap平台上9.1分的神作在小游戏平台迎来了他的正统续作

虾推 || 万圣节 | 都是神作!十大经典动漫死神大盘点


这里是龙虾游戏资讯

一个愿意为游戏发声的小平台。

如蒙不弃,点个关注吧~


(声明:部分内容摘选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