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半条命踏进小游戏圈子的这半年,给新入圈的一些经验。

虾哥 暗黑情报所 2023-08-11


hi~大家好,我是

又到了年底,各家都在做年终总结。

想想自己入圈有段时间了,也想趁着年底给大家讲讲这几个月小游戏圈的故事。

恰好最近有一些朋友问我这个圈子到底怎么样,或者在经验上有什么能给他们提供的。索性,写了这篇文,告诉各位老铁我踩过的各种坑。

文中更多的是个人理解,我们都是这个圈子的旅人。

跟大家一样我也在摸这个圈子,很多东西也说的并不对,还请多多包涵。

希望以故事的方式帮大家回忆这几个月的小程序小游戏圈子。


未入圈子之前,对小程序的态度:

很多人可能跟我一样,小程序有点像16年的VR,雷声大雨点小。也有点像区块链,圈外炒币的不知道圈内“区块链”到底是什么。

再加上实在没几个特别有趣的游戏,或者是根本不知道怎么找特别有趣的游戏。那时候,除了跳一跳之外最火的三款,一款叫《欢乐球球》,一款叫《损友圈(现改名:我的地盘)》,一款叫《海盗来了》。

而行业的口碑,确实也很差。这种差,来自于无处不在的推销电话。

“再不做微商,你就OUT了,再不做小程序,你就OUT了!”

“微信有10亿用户,是淘宝的5倍,百度的9倍,小程序将是下一个电商!”

“每个企业都该有自己的小程序,制作电话130xxxxxx!”

你是个开饭店的,突然收到一个电话。

“您好,我们这边是做XX小程序的公司,现在小程序很火云云……”

活生生把小程序&小游戏变成了像传销性质的东西。

销售人员也根本不懂小程序是什么,都是出来打工的,一口流利的话术将开饭店的你洗脑。

“什么?这么厉害的?”

然后你发现做出来的小程序你根本用不到。

“谁TM用小程序点外卖啊我靠!”


为了混口饭吃,我进入了这个圈子:


8月中旬,来到大炜(龙虾游戏资讯),很多人也是这个时候进圈子的吧~

一直喜欢游戏且从事游戏行业的我,也变相看着游戏方式的演变。

从最早的小霸王到PC单机端游、网游;从掌机到主机;从FLASH游戏到页游;从移动端手游、H5游戏再到新产品VR游戏和AR游戏,再到手机云游戏(投屏)最后回归到了最轻松最原始的————“小游戏”。


我们都是《跳一跳》


游戏的本质是放松与休闲,大众人群游戏方式的转变,无疑是向轻娱乐方向转变的。于是,在移动端之后,微信小程序的出现简化了原来的手机APP游戏,也在H5游戏上更加深度化。


有很多人问我,小程序是什么?小游戏又是什么?


在我的理解中,小程序就是轻应用,小游戏就是轻应用游戏。

就是无需下载,即点即用(玩),基于或融入主体平台(微信,支付宝)其他元素的软件。

他比传统H5(移动端网页游戏)更像一个完整的应用,比传统APP又去掉了APP复杂的下载安装。


2018年现象级谷歌小游戏《小唱猜歌》


本着这份理解和觉悟,我开始了我的小游戏之旅。那时候我想,诶,公司小游戏平台和盒子还没搭起来,先做点游戏资讯方面的工作好了,就当学习行业了。于是“龙虾游戏资讯”诞生了。


那时候没有什么找小游戏的平台,微信官方因为“去中心化”的意思。并没有公布总体小游戏的火爆排名,这个做法,在我的理解。

  1. 利用舆论,能更快的推广小游戏平台,也会有更多的开发者涌入这个平台,而开发者的涌入,也加大了游戏的数量,游戏的数量和质量变相的带来更多的流量用户。

  2. 也确实是个不错的做法,毕竟,如果有了排名,你会看到TOP10全是大厂的游戏,《跳一跳》会是永远的第一。


插个干货:


于是,我搜罗了全网web端做的不错的小游戏媒体网站与数据网站。

几个网站,现在也还在用。他们是以下几个,如果你刚入圈,请你记一下这些跟小游戏(小程序)有关的网站。


  1. 阿拉丁指数:http://www.aldzs.com/toplist

  2. 小游戏100:https://www.xiaoyouxi100.com/

  3. 知晓程序:https://minapp.com/miniapp/

  4. 龙虾游戏资讯(你走开!)


这几个网站的不同在于:

阿拉丁:



业内的第三方统计小程序的招牌,这里补一条很多圈里人都知道而刚入圈的人不知道的小知识。某些意义上,阿拉丁的榜单并不准。

如果你做小游戏有几个月了,你会有这样的感觉“诶?这个游戏怎么阿拉丁上没有,诶?这个游戏怎么阿拉丁上也没有”。

对,很多小游戏的开发者不接阿拉丁,做小游戏一定要记住“人怕出名猪怕壮”。上了榜单,代表着更多的曝光没错,但是也有很大的风险在,比如版权,比如竞争对手的恶意举报等等。

如果你想找游戏做参考,你会发现阿拉丁榜单上的游戏,全部都还是老样子,说难听点就是几个月前流行的游戏竟然还在流行?

合成类,挂机类,放置类,或是大公司的游戏砸钱买量冲榜,这些游戏,对小团队与新开发者来说。千万不要参考,人家能用钱砸或是有巨大的流量,你们并没有。所有参考榜单热门游戏的团队,基本都死了。

但是,就算这样,阿拉丁一样还是做小游戏必须要参考的网站,他们是国内唯一一家有指数,有内容,会根据大数据做分析(热门名字,用户画像等)的网站,并且做的很用心。



小游戏100:



我个人最喜欢的小游戏网站,个人站长。小团队的网站却做的令人感到非常舒服,每天都有新游戏接入。没有指数,就只有游戏,介绍,码,截图,但是这些东西,对于很多想找游戏玩的朋友们来说,已经足够。网站没广告,布局清晰,是少有的搜“微信小游戏”关键词还能在百度第一页看到网站,另外,网站收录非常简单。

尽管目前网站上可能因为流量还不够,没有开通玩家评论等等,而且,小游戏的载体是在移动端,他们却是一个WEB网站。。。

我一直希望微信小游戏平台能有一个TAPTAP一样的网站,就算我们跟“小游戏100”是竞品,我也由衷的希望他们能成为小游戏圈的TAPTAP。

“做全网小游戏码最多的网站”——是站长的初衷。


知晓程序:



知晓是个大站了,他们大,并不是大在他们的网站,而是他们的品牌。他们的网站也是一个小程序的收录站,游戏只是其小程序下的一个分类。知晓的厉害之处在于会去做一些精品小程序or小游戏的榜,比如晓榜,MINA奖等等。但是他们的大,更大在他们的公众号,几乎篇篇10w+,针对圈内与行业的资讯抓的比较紧。

其他网站:
比如新榜,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小程序统计+收录+内容站,招牌是量子程序,之前也会每周出一个新榜的榜单,非常不错。


那时候借着阿拉丁,我们出了我们最早的内容,龙虾游戏资讯榜单,我们把阿拉丁每日成长榜上的游戏单独列出来,制作成一张图片,并加以对每个游戏做一些个人的评价。


最早的龙虾小游戏每日成长榜单。

在7月8月,最火的小游戏是《巨鲲来了》


后来,我们发现,榜单上的游戏差异性太小,作为开发者来说,看到的也仅仅是一些指数和数据,重复的点评也缺乏了趣味性。于是,我们开始着手于“发现精品游戏or有特点的游戏”,开始制作了我们新的“小游戏新报”。这段故事,我们后面再讲。


那时候我们一想,“你说,小游戏是不是没有一套比较好的评测标准或者是游戏点评?”,“有些人很聪明,早已经开始做小游戏每日推荐啦”“可是,那些游戏都好蠢啊,内容写的也少”。

于是,我们挑选了一些比较不错的游戏,想通过长文介绍的方式,把这些游戏推荐给别的玩家。

那时候写的第一篇,就是《红点杀手》,第二篇,就是《几何大逃亡》。


那是在9月:


“红点”相对于几十万dau的“几何”可能小众了一点,但是也相当不错,创新玩法本就是我们想挖掘的小游戏。几何更不用说了,平面io吃鸡,当时作为手游版的它,在tap的对手太多了,但是在小游戏舞台,它基本已经无敌了。

这样的游戏,也确实最适合做成小游戏而不是移动端。

通过《红点杀手》,我发现了小游戏不仅仅是大团队才会做的游戏,有可能是小团队,有可能是个人开发者。而通过《几何大逃亡》,认识了瀚叶,也认识了领我入坑的洁哥。

通过洁哥,我加了很多小游戏小程序方面的群,认识了更多的开发者。比如电魂、u77、多玩、4399、边锋、恺英等一些本来就比较有名的游戏公司和团队,再比如像七七游、虚我、小小玩伴,指色玩、掌动、掌玩,91玩等等很多新晋小团队,还有像快乐茄,广州河马等等海外发行团队。

那时候一想“卧槽,怎么这么多大团队也在做这个市场?!”。

这个圈子有很多微信群,毕竟人太多。印象最深的是古川科技老周拉的“甲方乙方交流群”和杭州蜂派老猫的“G盒收录”,现在有“宇宙最强小游戏群”,“小游戏盒子联盟”等等……

那时候最出彩的是北京网牛将各种小游戏CP商务运营等等圈内的人拉了很多个群,统一叫“流量交流群”。现在好像有几十个500人群。(啥人都有,太混乱了)

群太多了,也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广告。

那时候大家最喜欢调侃的反而不是广告,而是这样一群人。


对,事代办。


尽管很多新入圈的还有很多老人到现在还不清楚他们到底是干嘛的。


这,就是群的故事。


想进入这个圈子,最快也是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加群然后换群。听听圈内的人都在聊什么,都是怎么买量,怎么换量,量的单价又是多少等等。当然,偶尔穿插着加了几个广告群,微信基本都是999+。

换群:群内经常会有换群的,几个换几个,很多都是广告群。

质量群:抱大佬的大腿吧,看看自己能给大佬们提供什么,或是流量,或是脸熟。实在没有就……就请大佬喝一点点?


9月是小游戏圈子群的一个月。

群内交流的有这些东西:

买量与换量(商务):

那时候的一个授权,多便宜,7毛~1.5块,还都是真实量。

运营:

XX微信是不是又改规则了?微信怎么审核这么慢?

开发者:
XX代码,XX引擎怎么实现,这个3D牛逼。

发行:

小游戏出海找我!流量在手,发行找我!QQ空间厘米秀(现改名“玩一玩”,安卓独占流量)找我。

偶尔穿插着丢几张黄图,或者是发几个自家的游戏,一派欣欣向荣。

群里的消息快且精,文章字太多又乏味,在群里,我们了解到早期小游戏最牛逼的玩法---“小游戏盒子”。


关于“小游戏盒子”- 来,大家来一起悼念~


小游戏盒子是非常取巧又投机的一种游戏整合,一款爆款游戏火了,带来了很大很大的流量,而小游戏本身,是很难留住人的。因为你获取到的,仅仅也只是用户的一个头像和一个昵称。用户喜欢游戏,那么,在游戏里做广告导到别的游戏,或是导到一个游戏合集(盒子),那用户把这个盒子添加到自己的小程序,这个用户,就是留住了。

对很多00后10后或者5060后来说,他们不像708090那样丰富的互联网知识,他们不知道如何去找游戏,他们非常缺游戏玩。给他们一个会每天更新游戏的盒子,对他们来说,就是游戏的天堂。


比如我妈就很喜欢玩我发给它的《切切碰碰》……


而盒子的玩法,在11月16日,在微信一声令下之后,GG了。

本着宁可误杀不可不杀的态度,微信连自己的QQ游戏盒子都干掉了。

还记得小龙哥的那句话吗“不创新的小游戏,死不死掉我都不CARE”

安卓IOS的手机都不在了。(题外话:现在安卓死灰复燃了)

是的,盒子给大厂带来了非常大的红利,盒子也把微信本身的用户给吸了,这种大厂只会通过盒子加换皮赚更大的钱,创新小团队一个活不了的游戏模式,是要被否定的。

小游戏爆棚的几个月,各种群里的小程序分享广告,就如牛皮癣。比支付宝的口令红包更恶心,所有的分享图,都是与游戏无关的骗点击的图片,用户第一次被吸引,后来越来越被恶心。小游戏的开发者们,自己取巧的方式,反而残害了自己的市场。

于是,微信小游戏团队改了分享规则,加大了分享图审核,甚至还做了关键词的变动。

于是乎,很多借着名字靠自然流量的小游戏,也都GG了。

最典型的就是《毒液》电影上映时,搜“毒液”出来的几个游戏名字叫毒液的,全是游戏盒子,蹭的一手好流量!

(ps.游戏名字和简介的关键词,现在也还是有用。微信再改搜索,想做到跟GOOGLE和百度一样的权重机制,还需要一段时间。)

自然量搜索流量现在也仍旧是最好的免费流量。


转眼到了10,11月两个月,

我们开始着手于特色游戏推荐。

这一做,就是做到了现在,尽管我们没啥量,还是坚持了下来。

因为我发现有些小伙伴确实很支持,这种信赖,我很感激。

圈内也确实没有一家比较注重内容,会哔哩吧啦一大堆话的专注小游戏的文章,更多的是丢一个二维码就跑的。

玩家需要找游戏玩,开发者也需要找游戏做参考,发行也需要找游戏谈合作。

于是,“龙虾每日小游戏新报”诞生了,周一~五更新(偶尔休刊)


关于游戏,讲讲大家最关心的:

891011月的坚持,我记住了一些比较有趣的游戏,发现很多团队在做的一些事都挺像,对,整个行业大部分都是换皮,但是换皮的运营玩法却有很多。偶尔还有几个特殊的例子。

10月11月,我们的合集:

龙虾游戏10月刊丨小游戏新报月度特辑(100+精选小游戏汇总)

龙虾游戏11月刊丨小游戏新报月度特辑(130+精选小游戏汇总)

我们还做了一期小游戏平台所有猫的游戏的盘点:
我们玩遍了微信小游戏平台所有猫咪题材的游戏,并挑选出……

比如最早的时候,我只记住了一个盒子,叫ReadyGo(广州星汉的)。他们的玩法真的很吊,主打社交模式的小游戏,款款都是与好友PK竞赛的。

通过几日的霸榜,我们记住了模仿《小歌猜画》的唱吧团队出的AI猜歌《小唱猜歌》。

然后接触到了改变我对小游戏看法的圈内一致好评的《拇指射箭》,3D,画面和物理引擎是真的屌爆,以及画面比他更好却单调的《空岛传说》。


《空岛传说》,画面很棒


还有一些特别屌的独立游戏。比如《深夜串串》,《无尽地牢》,《心动练习生》,《天天飞喵》,真人电影游戏《寻》,《皇帝陛下》等等……

冷门却牛逼的《无尽地牢》


我们还认识了这些游戏和开发者:

真正意义上靠小游戏《神手》起量的是神手游戏团队(杭州画猜),每款的美术贴图都舒服的不行。

大团队第一时间转行小游戏后做的相当不错的电魂,天元工作室出的小游戏基本款款精品。《怼怼三国》是他们现在的招牌。

像《虚我-萌钓鱼》,这种将编程技术融入小游戏,又太过技术向导致游戏太老气的深圳微我。

像最早做重度清宫题材小游戏做CPS合作的《小宝当皇帝》的广州七七游。

以及专精于女性市场做乙女向题材的北京冰狮和河马互娱。

更有趣的还有像“玩会家(聚玩伴)”这样靠移植汉化国外手机游戏的团队。对,就汉化,皮都不换!而且那时候上新速度那叫一个快啊,一个很聪明又很有爱的团队,现在转型做自研了,不做汉化移植了。

关于游戏,还有大家都在吐槽的跑道玩法的合成,巨鲲来了,赛车来了,飞机来了。

直到后来大家发现鲲太多了,跑道还不如《我要当皇帝》和《我要猫咪》这种不用跑道的,模仿不来模仿不来~

皇帝与猫咪

都在吐槽的《枪手来了》玩法的各种枪手来了……

钓鱼,养猫,打飞机;跑酷,站桩,猜字谜;

飞刀,划线,口红机;堆塔,爬树,消消消。

几大关键词:最强疯狂全民,王者吃鸡三国……


太多划线类了,比如这样的虾家老司机


现在不一样了,整个小游戏的种类太多了。模式也越来越多,元素也越来越多,最吃香的无疑是IO类或是对战类,最冷门的是卡牌类,最舒服的是休闲类与动作类,最主流的也不再是合成与放置。

合成归合成,都是主打创意合成。放置归放置,都是主打剧情放置。

3个月前与3个月后的小游戏,变化实在是太大太大了。3个月前小游戏还都是渣渣贴图,现在你没个3D都不好意思出门跟个别小游戏打招呼……


做什么游戏好?

游戏的种类和名字和一些参照物,上面也都跟大家说了。

千万别问我现在做什么游戏好,如果我知道,那我也赚大发了。

人总要恰饭的不是吗?但是不要抱着恰饭的心态进到这个市场,因为你会发现,到处都是恰饭的。

抄游戏不如多玩游戏,你抄游戏,别人早抄了。再强调一遍,没流量没钱做的晚的千万别抄爆款!得不到官方团队的扶持不说,渠道受限的你甚至不知道怎么去推这个游戏。

除非你有很强的美术,小游戏非常看美术,真的。

美术很漂亮的《猫咪公馆》

个性化的美术风格《脑力大逃亡》(有原型)

乙女向恋爱游戏《异世恋歌》


我跟大家一样,也会抱怨自己家的游戏不够有趣~

关于换皮,我不会做游戏,但是我是一个玩家,我的需求是:

就算不知道supercell,ketch,Ironhide Game Studio,总该知道国内有个TAPTAP能做参考吧~

实在懒得下载游戏,用马上玩和集游社两个APP来体验手机游戏。(云游戏,无需下载APP)简直是再好不过了。

就算你不精手游,4399,U77,橙光上一大堆网页FLASH游戏等你做参考。

实在是不玩页游,总该通过游侠网,游民星空看看单机游戏又有哪些新花样和新题材是小游戏还没做的吧。

如果全部都没兴趣,那还是看抖音吧。

真的,抖音关键词“小游戏”,“手机游戏”。low却很管用。


做小游戏,满足玩家爽点很关键:

一篇文章叫做《休闲游戏大厂KING是如何利用数据挖掘用户需求的》

一篇文章叫做《做一款全球通吃的超休闲游戏该怎么立项?》

对了,再强调一遍,小游戏的美术很重要。

同时,小游戏的音效千万别以为不重要。


龙虾家的文艺向游戏《浅音默划》,游戏纯粹是靠音效带动


小游戏,这个圈子,有点浮夸,却又有些低调。


侃侃而谈到了现在,还为什么不听我说说完呢?


经历了一开始大家对圈子信心爆棚,到年底新游戏越来越少,大家开始对这个圈子有点淡然了的状态。

进来做创新的很多开发者怀着梦想饿死,资本家拿着换皮的游戏继续换皮。中层团队在夹缝中求生,乐观团队表示无所畏惧等等。


下面是一些问答:

小游戏上线后第一件事?

去接入小游戏100,知晓这些网站,小游戏100和知晓只要码和截图和名字简介,具体看统计需求考虑是否接入阿拉丁(需要key)。

不需要去接入太多的小游戏导航网站,别的网站自然会去挖掘几个大站的二维码。

收录不代表就有流量,收录是为了更好的曝光。几个网站可能没量,但是一些媒体就是通过这些网站来挖掘新游戏的。

这个时代并不差,放心,所有小游戏媒体小媒体都在拼游戏挖掘质量,文章全是免费的。


小游戏怎么来流量?

1.自然搜索 2.公众号或者其他游戏带量 3.分享裂变 4.特殊

自然流量不用说了,关键词妥妥的安排上。游戏名方面我倒不建议全部用王者,吃鸡等热门词,因为太多了,反而是有个性的名字能让玩家一眼记住。

分享裂变的玩法,一个是红包激励分享,另一个是分享图创意。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玩家开始自己建群分享了。

另外,就是换量买量,自家流量导入了。

目前一个授权大概是在1~5元左右。留不留得住,就看游戏了。

还有就是运营这边利用一些社区BBS或者是短视频平台的曝光了。


小游戏怎么赚钱?

1.广点通广告 2.视频广告 3.卖量 4.其他

广点通广告因为太多贴片广告,非常非常影响用户体验,而且它的收益很低。非常不建议接除非是有很多休闲游戏,每个都有一定日活。那放着赚钱还是很不错的。

视频广告最传统的就是看视频复活,或者看视频翻倍了,记得每个IP的日上限是5次。

卖量变现是比较传统的变现,这个无需多说了吧,传统的CPA。

其他的,就是内购充值,重度游戏太多想接CPS了。

最后就是游戏IP本身的价值,开发团队本身的经验价值。

这里说下出海,小游戏出海情况还算乐观,但不是一位的出海就是好。


小游戏发行与独代?

游戏不错的话,找发行是个比较好的选择,或者找到大腿抱,这会让你事半功倍。腾讯独代的游戏需要一定质量,归根到底,游戏做的有趣才是王道。做的有趣又没量,那最好还是找大腿吧。


关于其他小游戏平台?

支付宝,头条系,百度,QQ空间这四个是大头。

华为,OPPO,VIVO,小米这四个是移动端渠道。

图仅仅是个大概

与传统移动端手游分发不同的是,小游戏上别的平台,是需要重新改代码的。不像手游接个SDK做个标记就好。

与微信端最像的是QQ空间玩一玩,有很多小游戏,在微信生态下没量,在玩一玩上有很大的量。对,记住,是安卓平台独占。

头条系抖音,百度和支付宝,最好针对他们的生态来玩,就比如运动+金币的模式会在支付宝小游戏上比较吃香。而抖音未来最大的突破会是像马上玩“抖玩”产品一样,看到热门视频即可点击游戏开始。(这个功能,在安卓端搜索QQ空间,QQ空间的发现页会看到已经实现。)

华为OPPOVIVO小米四个手机平台因为刚做小游戏,所以会非常希望能接入优质的小游戏并给予推荐位曝光。具体规则得问圈内的人或者百度了。

微信小游戏平台仍然是你练手的最好舞台,所以,不要没量就难受。

本来就是手游移植的就当做个测试,没有手游雏形的就试试做个手游出来吧。尽管手游市场更加混乱~。


我还是很尊敬最早做FLASH游戏和魔兽争霸地图的那帮人,起码他们进游戏行业,都是想着给玩家谋快乐的。对,可以说有些死的很惨,但不要忘记对他们保持尊敬。


最后,谈谈关于小游戏未来。


你说轻应用后面会变成什么?小游戏是传统端游向移动端这样的转变?

我觉得不是,它如果走的差,会变成端游像页游的转变。

页游大家的直观感受是什么?传奇来了?贪玩蓝月?油腻的师姐?


对,是大厂吞并的行业。


如果走的好,那才会变成端游像移动端的超级巨大的转变。

简单点说,不就是高级H5游戏嘛~


爱微游招牌H5《愚公移山》


我不觉得人人会在微信里玩小游戏,但是我相信以后小游市场会像手游这般各自开花。

有一句说一,中国游戏玩家是很多,看着蛋糕很大。但是80%在王者和吃鸡,这么说,只有剩下20%的蛋糕供大家来分了。

但是蛋糕是会大的呀,我们理解的蛋糕,太传统了。

微信最大的功劳在于能把这个蛋糕变大,10后可能是玩小游戏成长的一代,他们不玩微信,但是很可能以后会玩。50后也是玩小游戏的一代,没有比微信里搜一个消除游戏更适合各位的父母游戏了。


小游戏是个趋势,毕竟,传统手游真的太烦了。


如果你做过手游,你应该会发出下面的感慨:

你会被整个市场几十家安卓渠道搞懵,什么?每个还要接SDK做统计?

什么?辛辛苦苦上架了根本没流量啊?一个APP注册成本要20块,你在坑我吧!

什么?还要刷榜,还要几十家分开刷?

什么?几十家的做ASO,做关键词的规则还不一样?

什么?做CPS要分那么多钱给渠道啊?

什么?渠道嫌我游戏垃圾竟然还不给我做CPS!

什么?我还得给每个不同的媒体渠道送专属的媒体渠道礼包?!


手游的烦恼,未来很可能变成小游戏圈的烦恼。

我一个小游戏,怎么就要微信空间百度阿里几个渠道几个包了,怎么就要给龙虾游戏资讯,小游戏100,知晓三个不同的媒体礼包了,怎么微信搜索也要刷榜了。

什么?哇靠!怎么连新浪微博都开始做小游戏了?!我这就再做一个版本。

……

……

……

到时候,市场又混乱的不行了,各种礼包安排上,微信打出一套独特的算法做搜索,“WSO岗位”成了各家公司必招的职位。各种小游戏刷榜刷评论公司爆棚,机刷流量等等的也开始骚扰你了。


圈子虽小,安稳最好。

为什么做小游戏?还不是做手游没版号。

为什么做小游戏?还不是相对公平。

为什么做小游戏?家里有矿?


这是最坏的2018,却是最好的2019。

目前行业我觉得并不差,

起码,我们可以自我慰藉到我们比别人先行一步了。

或多或少在圈子里交到朋友,或是认识了很多大佬。

做小游戏的人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最可怕的是什么?你不想想网易这种手游大厂为什么还没开始做小游戏吗,偷偷告诉你,人家在酝酿……。

或是自己的小游戏平台,又或是另一款《阴阳师》,那时候,才是竞争最激烈的时候。

小龙哥的话牢记心中,记住他不CARE的点。

没创新就淘汰呗,想来我微信这里圈钱,没门!

微信“去中心化”确实不是“一边去~我们要中心化”的调侃理解。

他们也一样在跟我们摸这个市场,摸用户……


如果你的小游戏能帮他们成长,那么,你的小游戏必将无敌。


「完」 虾 2018.12.30


你可能还想看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