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小计划。
2021的最后一晚在附近书吧度过。当晚的节目包括赵已然最后的纪录片《告别1988》,煮腊排骨火锅和热啤酒,看朋友们剪的2021记录附近的小片儿,还有小型的年度颁奖环节,书吧的活跃分子每人一块泡沫塑料板奖状。《告别1988》放到最后,是赵老大2018年在乐空间告别演出的画面,灯光暗下去,声音粗粝响起,“再回首,恍然如梦。”电影结束亮灯,我看见老叶眼睛有点模糊。赵老大说他这辈子做音乐的经验是:”别跟脑子走,千万要听身体的,本能的感受才能触摸到最深入的东西” 。附近书吧在我看来亦是一个本能的、生猛的存在。城中村小小十几平米的地方,居然容纳那么多不一样的声音,允许批判、讨论和想象力的存在。
书吧一周年,在现场放疫情纪录片《in the same breath》,制片人来现场交流,她说疫情期间陷入的极大的政治抑郁,对zf极度不信任,不知道能做点什么但必须做点什么,拍这个片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救赎的过程,跟其他人连接,从行动中汲取力量。12月书吧工人主题月,职校主题时听三挞分享自己的田野故事,她谈到自己性格中软弱的部分,有时候会因为自己的情绪没有力气做行动。“但是我又同时也是渐渐的明白,可能这种软弱或者丧失了动力的一个状态,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得到改善,你是越做越有力气。在不断的参与中,慢慢让自己变得更加勇敢。”
2021对我按下停顿键的一年,数了数在办公室一共工作5个月零2天,在好奇心发了14篇文章,剩下是大段的停顿。从公司离开以后,退出了原有的意义系统,但是新的意义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这种空白让人虚弱,它让很多怀疑和否定的力量进来;但另一方面,空白不是全然的坏,它空出空间来,让你赤裸的扫视你自己。花了很多时间set up内部感受系统,set up的意思是:提高作为一个人的感受器的敏感程度。
11月在书展摆摊遇到埃贡,我很喜欢她画的《埃贡周报》,她画下她看过的电影 ,遇见的朋友们,她说“这一切都是我生活的组成部分”。可是这日常生活,记录下来时就成了作品。我问她你内容的素材累积是从哪里来的?你会要去创造一些特别的经历给自己来创作吗?她说:其实你每天的生活就是你可以去利用和累积的。去体验它,每一天都是一种体验,你选择看电影也是一种体验,你选择出门去散步也是一种体验,你在生活中经历和感受,在感受中去找到你自己的路,你会在感受中遇到适合你的形式。
12月跟fish聊天,讨论工作和实践的区别。fish说起工作不该是工具,而应该是目的。通过工作我们变成更好的人,我们可以享受它,而现在工作都变成了苦役。人们要么被迫努力,要么被迫不努力。被迫努力是因为外部社会压力大,不得不努力;被迫不努力是因为努力没有用,所以干脆躺平。这两种状态都是被迫的,但是怎么把那个被动的状态转换成主动的状态?fish今年换了4份工作,我以为她会丧气或抱怨很多,但她说,我们如何在工作中找到实践的角度?找到我可以主动学习和积累的地方?这也是我们可以发挥创造力的地方。其实它也在考验你的实践能力。
悠长假期过去,从身边的朋友汲取力量,一种急迫的想要做点什么的心情。
新年小计划是建立自己的每周的工作节律,计划做一份周报,一份“笔记”或者“剪贴报”。用燕子发明的概念是“肉身归档”,每周的生活经历如何沉淀?如何存放自己个人的状态?行动第一步,还是回看和理解自己的生活经验。最近看姜思达每周定期更新他的播客,他说这让他的生活更有节律。我很喜欢他只是用编号来命名自己的播客。
这果然是一个关于“坚持”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