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会议信息 | “声音与文学” 全国学术研讨会通知

中南大学雪景
(图片源自中南大学官网)

“声音与文学” 全国学术研讨会通知

 

声音是生存的基本环境与条件,它或是自然存在,或为文化产物。作为表达、交流不可或缺的基础,声音也受到操控与规训,并被赋予不同的价值。在人类历史中,作为行为规范的书写场地,声音承载着从呐喊到沉默的不同经历;在宗教、伦理、道德层面,它或被赋予神性,或被看作罪恶表达;在审美层面,它或被捧为崇高、和谐,或被贬为杂乱、喧嚣。在对感官的判断中,声音被视为直接与主体心灵相关联,因而内心可以通过声音得到表达,而接收声音的听觉则由于其不可关闭,面临着各种声音的入侵。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克服声音的转瞬即逝特点的同时,不仅拓展了声音的储存、运用与传播,也为操纵滥用提供了可能。


作为现象,声音构成了生理学、动物学、人类学、语言学、音乐学、心理学、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无论是作为语言、音乐、戏曲的载体还是作为日常言说或隐喻,甚或作为噪音或暴力手段,声音都刺激、规范、影响着人的生存,也参与着对景观与环境的建构与塑造。


对于文学而言,不仅口头文学依赖于声音,诗歌朗诵、戏剧表演都因声音的运用而产生远远超出文本的效果,象声诗更是展演了声音的独特建构意义。即便是在叙事作品中,不仅对声音的描述讨论揭示着权力与话语机制,虚构的声音同时也促进了想象力的发展,为声音体验开辟了广阔空间。


近年来,随着媒介学、人类学研究的深化,此前被忽略的声音逐渐成为文化学研究的热点话题,然而有关声音现象的诸多问题还有待探讨。为此《外国文学》编辑部和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拟于 2021 年 4月 23—25日在中南大学联合召开 “声音与文学” 全国学术研讨会。


会议分议题包括:


1、 自然与文化中的声音

2、 历史中的声音政治

3、 声音、审美与艺术

4、 文学中的声音表现


欢迎相关学科的高校师生及各方学者参加。请于 2021年2月28日前提交电子版会议论文摘要(500字以内)。


会议费用: 会务费 800 元/人(在读研究生会务费减半),往返交通和住宿费用自理。


联系方式:


郭老师:

邮箱:soundandliterature@163.com

电话:18503837256/ 

易老师:

邮箱:soundandliterature@163.com,

电话:15084797989

通信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南路932号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邮编:410083

                                            

《外国文学》编辑部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温馨提示: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并输入提取码pg4p可获取回执


相关信息回顾

重要资讯 | 2021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选派简章

牛津大学、耶鲁大学等国外名校31门外国文学公开课

社科申报 | 国家社科基金外国文学类青年项目立项汇总(2014-2020)

社科申报 | 国家社科基金外国文学类一般项目立项汇总(2014-2020)
社科申报 |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公告
人才招聘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青年学者B岗”人员招聘启事
资源推荐 | 88部电影串起西方文明史
经典名言 | 莎士比亚精彩名句80句
经典名言 | 歌德格言33句,句句透悟人生奥秘

会议信息丨“文学与教育跨学科研究” 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

米兰·昆德拉: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人的大地是缺乏经验的世界
经典名言 | 奥斯卡·王尔德的睿智妙语
欢迎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