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2022年总目录
学科前沿
剧场表演与观看行为的博弈——雅克·朗西埃观众理论的美学视域 | 王世巍(1)
宏大时代主题下的审美发现与多样表达——2021年中国话剧观察“‘戏剧观’讨论”40年之一瞥 | 徐 健(1)
剧场作为治疗?——疫情期间德语剧场撷影 | 王霁青(2)当演出无法继续……——2020、2021年百老汇舞台创作述评 | 许诗焱(2)在 “常态化” 中行进——2020、2021年俄罗斯戏剧演出述评 | 王仁果(2)文化信仰与抵抗精神:新冠疫情下法国公立剧院演出述评——以奥德翁剧院、南泰尔-阿芒第耶剧院和九十三省文化中心为例 | 张 岩(2)线上线下,开闭之间:2020与2021年英国戏剧演出述评 | 胡之月 陈 琳(2)论张骏祥对中国话剧演剧学派的理论贡献与导演创造 | 张 华(3)导演如何保持剧种特色,让中国戏曲艺术吸引世界观众 | 罗锦鳞(3)现代导演艺术的 “进” 与 “退” | 张曼君(3)剧场和表演的社会学研究 | [英]玛利亚•谢弗索娃 著 张秋梅 译 何成洲 校(4)新媒体戏剧评论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 彭 涛(4)互文与循环:女性形象的变迁与大众文化的轨迹——论中国电视剧从 《渴望》 到 《人世间》 | 陈旭光 杨 宇(4)“影统”:从电影观念走向电影思想 | 史力竹(5)现代性与儿童问题:民国儿童电影观念的产生、流衍和意义 | 丁亚平 梁玛丽(5)百年中国歌剧研究的成就与启示——以文献整理与经典诠释为核心 | 张春娟(5)成为 “剧种”——中国本土戏剧分类检省 | 张 翙(5)元宇宙表演性考察:后人类表演及剧场化生存 | 杨鹏鑫 贾斌武(6)从赛博格到后人类表演:戏剧的 “后人学” 转向 | 孙晓星(6)存在与边界:元宇宙视域下中国戏剧发展的思考与展望 | 杨 露 蒋洪利(6)
学术对话
历史剧创作与研究需要新的历史剧观——剧作家罗怀臻访谈录 | 罗怀臻 夏 波(1)
经典新说
关于戏剧影视历史剧相关观念认识的问答 | 胡志毅 丁亚平 赵建新(1)
历史剧创作三人谈 | 王晓鹰 姚 远 李伟民(1)
“历史剧” 概念与当代中国历史剧创作 | 盛 菀 胡星亮(1)
新时期以来史剧观的发展、交锋与共存 | 伏涤修(1)
失败的艺术:贝克特戏剧中被中断的笑 | [德]沃尔夫冈•伊瑟尔 著 李言实 译 刘雅 校(3)
贝克特戏剧听觉叙事研究 | 李言实 董 潇(3)
约恩·福瑟剧作中的音乐性 | 吴靖青(3)
人偶同台的实质:写实或仿真——以话剧《战马》演出为例 | 章抗美(4)
瓦解陈规:阿契·弗莱耶歌剧的舞台美术 | [德]伊娃•卡拉 著 尹云辉 译 赵志勇 校(4)
从面具的开拓运用看奥尼尔对戏剧表现潜能的卓越贡献 | 姚 琨(4)
图腾崇拜——中国传统戏曲服饰的符号基因 | 程喻怀 潘健华(4)
论瓦赫坦戈夫(节选) | [苏联]帕维尔•亚历山大罗维奇•马尔科夫 著 陈世雄 译(5)
剧场性和节庆性——论瓦赫坦戈夫幻想现实主义的核心内涵 | 张 效(5)
契诃夫戏剧在俄罗斯舞台阐释的嬗变 | 董 晓 于泽姣(5)
契诃夫戏剧在当代中国的舞台阐释(2000-2020) | 刘 溪(5)
从 “人民戏剧” 到 “文化服务”:当代俄罗斯戏剧的物质形态转型 | 涂 慧 王树福(5)
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创作40年发展的成就、问题及展望 | 陈吉德(6)
北京小剧场戏曲节的发展节点与编剧养成 | 谢柏梁(6)
中国新时期小剧场戏剧的媚俗化特征 | 张亚丽(6)
基础研究
民国戏曲同业组织与戏曲改良 | 艾立中(1)
谫论富连成在上海的演出 | 朱恒夫(1)
以舞台表演为核心的文本构建:论富连成社 《群英会》 的兴盛 | 孙 萍 李飞杭(1)
环节缺失与逻辑断裂:对 “十七年” 时期古代戏曲作家作品 “政治认证” 程序的省察 | 黄静枫(1)
左翼批评的衍生与重建:论《大公报》(香港版)的电影批评(1948—1952) | 苏 涛(1)
戏曲与皮影戏、傀儡戏关系论 | 麻国钧(2)
宋代肉傀儡新论——兼谈 “鲍老” 的表演形态 | 陈佳宁(2)
从仪式戏剧到世俗戏剧:广西毛南戏形态类型探析 | 李倩倩 黄爱华(2)
左翼色彩、在地意识与本体探索:跨国视域下的 “南洋新兴戏剧运动” | 陈 涛(3)
太阳的后裔: 论西班牙戏剧 《哥伦布发现新世界》 的印第安人及其婚庆仪式 | 周宏亮(3)
残酷戏剧、感性革命与冷战中的精神分析话语——解读生活剧团的阿尔托式戏剧 | 李婷文(3)
呼唤 “居间”:山内若子戏剧中的民族共同体书写 | 郭英剑 王会刚(4)
谁是印第安人?——《保留地政治》中的民族共同体建构 | 刘向辉(4)
19世纪英国汉学家亚历山大《貂蝉》剧本研究 | 王 燕 卜嘉辉(4)
看 “孤儿” 出处论 “英雄”:中学西渐潮下的《中国英雄》 | 魏 梅(4)
中国戏剧抵达欧洲的第一步——马若瑟的 《赵氏孤儿》 翻译与研究 | 廖琳达(4)
18世纪意大利 “中国风” 戏剧研究 | 石涵丹(5)
香港 《译丛》 与中国戏剧的对外深度译介 | 葛文峰(5)
英国王政复辟时代与浪子人物的出现 | 朱禹函 马秀鹏 樊淑英(5)
略论阿维尼翁戏剧节的早期发展三阶段——纪念让·维拉尔诞辰110周年 | 宫宝荣(6)
李卓吾与 “李卓吾” 的戏曲评点 | 张勇敢(6)
教育教学
面向高校价值教育的教育戏剧探索:逻辑起点和实践路向 | 洪瑞祥(2)
经典化的难题:民国国语文教科书戏曲类选文研究 | 江 棘 孙 悦(2)
学科交叉与人文发展: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戏剧影视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 陈仕国 陈丹婷(5)
文化现场
中国青年文工团对国有文艺院团正规化建设的影响 | 余莉婕 马述智(3)
特稿
中国戏剧与戏剧教育的领航人——纪念老院长欧阳予倩逝世6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 徐晓钟(6)
新文化人士与旧剧泰斗——从欧阳予倩的特殊文化身份看20世纪戏剧变革 | 廖 奔 刘彦君(6)
论熊佛西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 胡德才(6)
熊佛西文献资料的新发现 | 陆 军(6)
消息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选送文章荣获 “第三十六届田汉戏剧奖” 理论奖与评论奖暨2021年度中华戏剧学刊联盟青年优秀论文奖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央戏剧学院主办的戏剧影视学术期刊,1956年6月创刊于北京,原名《戏剧学习》,为院内学报,主编欧阳予倩。1978年复刊,1981年起开始海内外公开发行,1986年更名为《戏剧》,2013年起由季刊改版为双月刊。《戏剧》被多个国家级学术评价体系确定为艺术类核心期刊:长期入选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南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5年入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 核心期刊,成为该评价体系建立后首期唯一入选的戏剧类期刊。现已成为中国戏剧界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同时作为中国戏剧影视学术期刊,在海外的学术界影响力也日渐扩大。《戏剧》旨在促进中国戏剧影视艺术专业教学、科研和实践的发展和创新,注重学术研究紧密联系艺术实践,重视戏剧影视理论研究,鼓励学术争鸣,并为专业戏剧影视工作者提供业务学习的信息和资料。重视稿件的学术质量,提倡宽阔的学术视野、交叉学科研究和学术创新。
1. 登录中国邮政网上营业厅(mall.11185.cn)或微信中国邮政微商城,搜索 “戏剧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下单即可订阅;2. 前往附近邮局订阅 (邮发代号:2-454)。《戏剧》是中央戏剧学院主办的戏剧影视艺术类学术期刊。本刊试行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作者来稿须标明以下几点:1. 作者简介: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位。 2. 基金项目 (文章产出的资助背景):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 3. 中文摘要:直接摘录文章中核心语句写成,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篇幅为150-200字。 4. 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大致对应,长度为80个英文单词左右。 5. 中文关键词:选取3-5个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 7. 注释:用于对文章正文作补充论说的文字,采用页下注的形式,注号用 “①、②、③……” 8. 参考文献:用于说明引文的出处,采用文末注的形式。 (1) 注号:用“[1]、[2]、[3]……” 凡出处相同的参考文献,第一次出现时依顺序用注号,以后再出现时,一直用这个号,并在注号后用圆 括号()标出页码。对于只引用一次的参考文献,页码同样标在注号之后。文末依次排列参考文 献时不再标示页码。(2) 注项 (下列各类参考文献的所有注项不可缺省): a. 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b. 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 c.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M]. 论文集主要责任者.论文集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d. 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e. 外文版专著、期刊、论文集、报纸等:用原文标注各注项,作者姓在前,名在后,之间用逗号隔开,姓字母全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书名、刊名用黑体。尽量避免中文与外文混用。来稿通常不超过10000字。请在来稿上标明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子邮箱及电话,发送至学报社电子信箱:xuebao@zhongxi.cn。打印稿须附电子文本光盘。请勿一稿多投,来稿3个月内未收到本刊录用或修改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发现有一稿多投或剽窃现象,对我刊造成损失,我刊将在3年内不再接受该作者的投稿。来稿一般不退,也不奉告评审意见,请作者务必自留底稿。《戏剧》不向作者收取任何形式的费用,也未单独开设任何形式的网页、网站。同时,中央戏剧学院官微上将选登已刊发文章。特别声明: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社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我社上述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