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个农村改造案例,这样的设计正能量爆棚
1
素建筑设计 | 桃源村
宀屋位于通向村子内部的小路一侧,紧邻叙五祠(古九祠之一)。四周农田环绕,相对独立。房子体量很小,占地只有60平米。建筑原状为两层,一层堆放农具,二层由于木屋架高度很低,基本处于空置状态。屋顶为普通穿斗式木构,但已经几近腐朽,墙体则为当地惯常空斗墙做法。
点状烛灯
二层空间因屋顶的抬高留出缝隙,空间围合感被彻底改变。新屋顶同老墙之间的空隙使得内与外有了更多的互动:祠堂、田园、山峦的景观从不同的方向涌入内部。有了屋顶的庇护,在二层的公共空间,村民可以从新的视点欣赏村子里熟悉的景观。
祠堂、田园、山峦的景观从不同的方向涌入内部
宀意为覆盖,这个简单而古老的手法成为这幢小房子唯一的形式动作。从材料到做法可见之处,全部采用了在地的方式;而承重加固等不可知之处,则用了现代的技术和材料。来获得一种隐形的“现代性”。这则小品建筑采用了这种“以新修旧,如旧补新”的方式,达到一种微妙的在地感和现代性的调和。
2
竹园
“竹园”位于城市周边典型的乡村环境中,是乳业企业的奶牛生产基地中植入亲子儿童园的“活化”项目,亲子家庭可以在这里体验健康牛奶生产链的源头,同时亲近自然和土地。
竹,从古至今既用作器物,又被赋予人文情怀。竹材易得,生长周期快,便于加工。建筑师充分利用乡村手工劳作的资源,在传统竹工艺基础上探求当代的手工艺建造方式,希望通过竹建重构乡村生活、农业和景观建筑并满足。并满足当代回归自然的文化需求。
3
桦树村口乡村铺子
乡村铺子位于村口,在传统的乡村里,村口是村落和自然的分界点,有标志和分隔,交通组织,有休闲集会功能。
通常村口要有棵大树,还有个亭子,村中有个广场,村边有宗祠和家庙,才能说是完整的村子。乡村铺的屋架采取了传统中国的木构做法,设计参考了皖南和婺源乡村的一些公共建筑形式,如路亭、廊桥等。所以这里可以算是一个回溯到传统江南文化里的公共空间。
4
烤烟房民宿改造
贵州桐梓县是中国西南的主要烟草产区之一,村子以烟草种植为主要产业,维持着手工烤烟的传统。随着产业转型,和新型密集式烤烟房的建设,满足手工操作的传统烤烟房已经失去意义。烤烟房作为手工烤烟时代最具标志性的产业景观遗存被大量废弃和拆除。
建筑师希望对烤烟房进行改造和更新,来保留传统产业记忆,寻求烤烟房在下一个时代中存在的可能性,成为一个村庄一代人的记忆。
5
直向建筑设计 | 所城里社区图书馆
所城里前身是明代海防奇山千户所,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现在,这里是市区保留的传统历史街区,也是老烟台生活的标志之一。所城里社区图书馆则是由近300年历史的张家祠堂附属院落改建而成。
首先,我们对原有院落中的墙面、门窗、屋架、铺地等构造系统进行了梳理与修复。在此基础上,设计选择将一套回廊系统植入历史院落,而非将旧有建筑完全封存起来。
院落中植入了一套回廊系统
回廊系统重塑了进入院落空间的秩序与层次,使院落的空间划分从“一”到“多”, 确立了基本的空间使用格局:一个可供灵活使用的户外场地以及四处绿化院落。
从东侧看入口处回廊及庭院
回廊系统的钢结构主要由弯折的钢板与门型钢柱构成。在构造的整合性思考中,我们尝试将建筑中的工程问题转化为空间体验建立的一种切入途径:弯折的动作本身使钢板变成结构,从而省去了一般意义上的主、次梁系统;在兼具组织排水功能的同时也让整个结构系统产生一种轻盈、漂浮感。
回廊系统将各功能空间串联起来
阅览空间夜景
6
富春俱舍走马楼
“走马楼”是一个四合院式的徽派老宅的移建,由于位置正处码头,因为被改造成为一个酒店的接待厅和酒廊。整个老宅的占地面积很小,天井就占了不少空间。
在天井的局部可以开启一个“伞形”独立装置,来解决空调密闭性,雨水收集和采光通风等一些系列问题。“伞形”下方可以腾出更多空间放置沙发,同时也可以让“雕梁画栋”更好的呈现。
7
米思建筑 | 蒋山渔村更新实践
在现代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乡村没落成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米思建筑受南京高淳蒋山渔村的委托,以满足原住民对现代功能和文化生活的需求为最基本目标,制定了乡村更新计划。希望从乡村本源的“人”的角度出发,用片段式的改造和建设来改变这个固城湖畔的小渔村。
8
柴米多农场餐厅
这里原本是一组被废弃的办公室,而今它被改造成了一个集合农场餐厅,农产品超市和集市的社会活动场所。
餐厅的屋顶遵循大理古城的规定做成了传统的白族样式,整个亭子的立面用竹子包裹,起到过滤光线和增强形式干的作用。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用最朴素的设计找到与自然的关系。
9
太阳公社
纽约时报称其为中国农村复兴的一种可能性
太阳公社是一个社会环保型的项目,建筑师以当地的材料毛竹构和溪坑卵石,建造了这间适于田间地头的茶棚猪圈,造价低廉,但是却易拆卸和重修。
屋顶的毛竹构的编织发动了当地所有村民。正如太阳公社的理想:“让每一颗在尘世中奔波的心有一个地方得到休息。”这个乡村里的乌托邦同样也是对手工艺的一次复兴。
10
石塘村互联网中心
石塘村的“互联网小镇”计划,是今天中国乡村城镇化的一个缩影。在中国的传统乡村,大房子并不多见。基于对公社礼堂记忆的唤醒,才自然生产了两坡屋顶。
而装配式的杆件解构则是对温室大棚轻钢解构建造类型的一个发展。这里除了起到会议的作用以外,也作为村民聚会民俗延续的一个场所。
11
三甲屯南院
在周围新农村住宅包围中的南院显得分外特别。老房子的业主黄先生一直生活在南宁,她一直致力于在广西开展乡建和儿童自然教育活动。
这座老房子得以完整的保存,成为村屯唯一的记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里是一个链接了城市和乡村的建筑,但它富有生活气息,村里的小孩都喜欢来这里玩耍,因为这里有很多个院子供他们穿梭,这是一个完全开放式的公共场所。
12
刷爆设计圈的最潮卫生院
改造后
改造前
谁能想到在湘西最贫困的山区,竟会出现一个世界级的经典建筑!
湖南保靖昂洞基层慈善卫生院
只是一个乡镇级别的卫生院,斩获了2014年WAACA中国建筑奖,以及同年的设计界奥斯卡大奖RIBA入围奖。这在设计圈,可是极为少见。
设计图
从400㎡的小危楼到1400多㎡的舒适卫生院
他俩死磕了许久,就拿建筑的外立面来说,“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农村建筑”,他们不想设计出一个城市卫生院的仿真版。
竭尽全力,试图为当地的村民,建造一栋属于他们自己的卫生院。
只属于农村的经典建筑。
把卫生院当成社区来设计
这是他俩给与这栋建筑的定位!“我们不想要一栋冰冷冷的建筑,就算是卫生院,它也是可以有温度的设计”。
这条曲折的长廊,就是社区的起点
卫生院内的病房也重新做了优化
加大了窗户的面积
微风吹进屋内,总会给人一种清爽的状态,特别是不太舒服的病人。
13
秦摩社区中心
秦摩小学创建后
这块老校舍就成了闲置房屋,与当地的居委会商量后
将这改造成了村里的社区中心
农村就一定要接地气
老人们不太习惯逗鸟遛狗,那就把这块开辟了出来,用来种菜,养些家禽。中央的大堂则照旧,用来集会!
他们总是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了村民如何更享受生活!
14
2015年威尼斯双年展的提名奖
模型图
实景图
给游牧民族设计的可移动房屋!
15
设计之家
世家村位于陕西省北部,西安市附近
原先这块的房子,都是泥砖结构,占地面积相同:10米x 30米。
改造的这些房子的起因,就是为了更好解决当地人的生活问题,能够实现自给自足,避免对外界资源的一再依赖!
设计图
改造后的房子,可以在雨季采集和储存雨水,用于长时间的夏季。内置的庭院,除了能养猪,还能配合沼气产生烹饪能量,自由转变成可使用能源!
所有的布局,都在围绕庭院来设计,厨房,浴室,客厅和卧室
都被巧妙地包容在整体的设计之中
该设计呈现了现代中国泥砖四合院的原型,
房子的整个外墙被“包裹”在一块砖屏幕上。这不仅有助于保护泥土墙,而且还可以遮蔽窗户和开口。
除了关注民生社区,他们还关心当地的留守儿童的校园建设!他们跟城市的小朋友们一样,都是祖国的花朵!
16
摩泰小学
改造前
改造后
这是广东省一个贫穷偏远的村庄秦木村
为了帮助到这个村庄,他们将学校跟农场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村里因为太穷了,一直都没能用得起化肥,而这也为有机农场的建设提供了契机!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这是两人一直一来的价值导向,与其让村民一直被动得接受外界的帮助,还不如给他们创造可盈利的模式。
这个与农场结合的校舍就是他们的创新之一。
17
广东怀集木兰小学
学校位于广东省怀集附近,和湖南昂东卫生院一样,屋顶使用的砖瓦都是从当地的老房子中回收而来。
建筑整体呈现一个U型,开口处正对着中央庭院!
设计图
整个设计较好地解决了室内的通风与采光,
屋顶两侧建立一个芦苇过滤系统收集的雨水,还能用于卫生间的冲洗!
18
永新中学
永新县学校由4所中学组成,共有3300名学生和1800名来自附近农村的在校学生。
这种学校集群模式
在当前的农村都极为流行
设计创意
他们在学校的外围构建了一个大的庭院,
就像是古老的城墙,将学校内的公共空间与外围的环境有机地隔离开!
施工中
施工后
19
江西同江小学
位于中国东南部的江西省,当地的村民的年收入有且只有1700元。
在原有的基础上
他们将建筑的外立面做了改造
镂空水泥墙保证了室内的空气流通
从工地上回收的红砖,加强了学校的建筑特色
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他们还注意到一个传统的公共项目,不少偏远的农村的桥梁都属于断裂的状态,没有后期的维修,也没有有效的措施保护!
20
太平桥改造
施工前
施工后
太平桥项目整整进行了两年
这是一座当地有着300年历史的清代桥,曾是两个相邻村庄的连接点,也是商业活动的空间,2005年因为洪灾而损坏
平面效果图
设计概念图
改造后桥梁,被重新定义为公共空间,
使用预制混凝土重建拱桥,这样便于日后各种规模的花盆和座椅的安装。
而这条桥也成为了当地有名的景观桥!
21
灵子桥
古老桥梁为新公路让位,这在农村是最常见的事情了!
这座灵子桥承担着为被破坏的线路提供服务的功能,这是一条独特的环路,连接着两条河流!
虽然只是桥梁连接,但被赋予了新的功能,
阴影下的一块面积,被改造成了公共空间,当地村民可以在这垂钓,小孩也能在这玩耍!
22
云南省鲁甸村
WARP是一个休息区和路边市场,
作为中国云南鲁甸镇的地震灾后重建的一部分。该项目位于穆斯林占多数人口的多民族地区,作为集合点,沿着通往该山村的主要入口道路向外展开。
设计概念
细节图纸
这座桥型佳住有三个关键空间
出售水果和农产品的阶梯式休息区,可供观赏的木制甲板以及有盖的休息和用餐区
而建筑所使用的物料,全都是当地的原材料!
施工前
建成后
就是这样的一小股设计力量
他们正慢慢地改变中国最偏远的农村面貌
农村可以暂时性的经济落后
但设计所带来的影响
正在逐渐改变着它们
让最偏远地区的人民
享受到最先进的设计方式
这才是设计界,最爆棚的正能量
注:文章来自 品慢生活(ID:wy18983266032),仅用于交流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后台处理。
考察推荐
「看见.重庆」
10月19日-21日 周六周日
10月11日前报名享特惠(报满即止)
▼点击下方动图查看活动详情
「看见.新加坡」
11月8日-10日3天3晚
10月18日前报名享特惠(报满即止)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活动详情
报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