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7月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我一路行走,企图甩掉这条黑狗

酷儿们 2021-04-18

Editor's Note

大学生在校园里如果遇到了心理健康问题或者是精神健康问题,他们从发现问题到求助,再到接受诊断,这一路会遇到哪些困难?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心声 Mind Author 心声



主播按


节目之前我恶补了一下高校心理健康的背景知识,其实就是看了一篇我们头头,姚灏的文章(详见文后)。我们做这个话题的契机,就是去年国家卫建委提出的,要对高校学生进行抑郁症筛查的事情。在中国,大学生抑郁症的患病率还是挺高的。有数据显示,大学生中患抑郁的比例高达1/4。但精神疾病同时也存在知晓率低,就诊率低和规范治疗率低的问题。所以我们这期节目其实就是想用一个纪实加讨论的方法来聊聊这个话题。大学生在校园里如果遇到了心理健康问题或者是精神健康问题,他们从发现问题到求助,再到接受诊断,这一路会遇到哪些困难?



我们这期节目的形式会类似于一个人的旅途。我会可以几个阶段去思考,当一个学生意识到自己心理有些不舒服后,他接下来的几个阶段会是什么样的,他在每个阶段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又会有什么样的人给予他帮助;他要怎么跟自己的心理问题做斗争,怎么去看待自己,怎么在学校里面生活。为此我们也在心声的群里,找了一些亲历者,询问了他们的经历,这些问题我们在稍后的讨论里也会逐一地把它提出来。


我们的电台有自己的主页啦!听众朋友可以通过点击“阅读原文”跳转,及时关注我们的最新动态,浏览往期节目,还可以与我们互动!期待大家的关注!

此外,我们的节目已入住小宇宙app、Spotify、Pocketcast各大平台,你可以在通过搜索 ‘海浪FM' 找到并关注我们的节目。

泛用型客户端可通过复制rss feed:https://media.rss.com/mindchinafm/feed.xml 手动添加节目。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播客主页


音频剪辑 | XZ

文字编辑 | 吉清、ivy

  图文编辑丨工头本人


▍内容精选


西子 | 大家好,我是西子,本次节目的主播。今天的的另一位主播是Ivy,我们还请到了一位嘉宾——严云鹤。 


Ivy | Hi,大家好,我是另一位主播Ivy。今天我们会聊一些跟高校心理相关的话题,我们请来到的严云鹤学长正在云南大学进行他的博士项目,我们请他自我介绍一下。


严云鹤丨主持人好,大家好,我是严云鹤,是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博士研究生。我一直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领域工作,先后也在北京工业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和云南大学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工作,比如我们的个案服务,团体服务以及心理健康的主题活动,很高兴能参与本期的电台节目。



西子丨开始之前,我想请学长详细介绍一下自己校园心理健康工作的内容,可以给我们大概说一下吗?


严云鹤丨我在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大概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个个案服务或者叫个案工作,他跟心理咨询比较类似的,就是通过一对一的形式,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 第二个是团体辅导,我们叫小组工作,类似于心理的团体辅导和团体治疗,是用一对多的形式去解决我们服务对象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或者是围绕某个主题来开展服务。第三个就是心理健康主题活动,我会把它类比为社会工作的社区服务,它是面向全校师生的,会有各种不同的主题,比如525心理健康月,比如世界精神卫生日等等。我会参与这类大型活动的策划,并且负责具体环节的实施,我在云南大学做了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讲座,介绍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关联。此外我还有在培训学生的心理委员,并协助管理心理健康中心的设备,向我们的虚拟现实设备,放松设备,宣泄设备等等。




西子丨学长之前提过自己参加新生心理测评工作的经历,这个跟抑郁症筛查类似吗?


严云鹤丨对,它和抑郁症筛查有一些关联。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我们会组织本、硕、博在内的全体新生,在我们的检测系统上回答问题。这些问题是我们针对大学生心理状况制作的量表。根据大家反馈的结果,我们会筛查出需要关注的对象,进行专门约谈,了解他的具体情况。如果我们认为他有必要接受专业心理咨询,我们就会帮他联系心理咨询中心,这应该是目前国内高校的常规流程。


西子丨对,我大一在复旦的时候也做过这样的量表。但那个量表实在太长了,我做了一会就没有耐心了。我当时觉得它挺形式化的,如果不是你提起我可能会彻底忘了。我想问问,你们在做这些测评的时候,学生的接受度或者是效果如何?


严云鹤丨不是很好,就像你刚才说的,大家可能很难在相对长的时间里保持注意力和专注度。

有些题目设置的比较乏味,或者是缺少针对性。虽然这些缺陷在后期的约谈中会得到弥补,但前期的筛查也需要更多完善。



Ivy丨如果在筛查中出现了需要关注的对象,你们会如何处理呢?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和校医院可以给学生进行诊断吗?在这个过程中,你们又会怎样和学生进行沟通?


严云鹤丨对可能需要帮助的对象,我们会找到他们的班级或者学院,请辅导员去联系学生,让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去做预估,我们会详细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比如饮食、睡眠、人际关系,是否感到抑郁或焦虑、是否有自杀的倾向等。如果问题不严重,我们就会提醒辅导员多加注意;如果我们认为有必要进行干预,就会帮他对接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如果咨询师建议学生去医院就诊,我们会为学生开具转诊单,帮助他们对接当地的精神专科医院或者是三甲医院,再去进一步做诊断和治疗。



西子丨我们在和抑郁症亲历者聊天的时候,发现他们大多会经历一个隐匿的过程。他们从发现自己不对劲,到向他人求助或者是就医,会经历一段比较长的“隐匿期”。我想问一下,你对这段隐匿期有什么想法吗?为什么这些隐匿的人没有被心理筛查发现?这是否体现了筛查存在的局限?



严云鹤丨这个问题提的很好。一方面是筛查的问题,首先,量表的作用是有限的,它不能反映出个性的情况;其次,学生在填答的时候可能隐瞒了自己的真实情况;又或者他没有耐心,对量表乱填一气。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社会文化的影响。 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喜欢忍着,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坚强的表现。又或者他们向身边人求助,比如亲近的家人、朋友和同学。这种方式是无可厚非的,但也会导致他们没有办法及时去寻求更加专业的帮助。此外,大家对心理咨询、精神专科医院,多少存在刻板印象,认为只有疯人,或者大脑有严重问题的人才需要去。其实不是这样的。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除了帮学生疏解情绪,还会做一些发展性的,比如职业规划这样的工作。但很多学生对这些不了解,就基于自己的刻板印象来决断,所以他们就会害怕求助。



Ivy丨我想问问,除了向身边的人倾诉,学生还会通过什么渠道来求助呢?现在很多人会依靠搜索引擎或者社交媒体来浏览信息,这些信息源可信吗?搜索的结果会不会影响学生对自己的判断?


西子丨我觉得自我诊断在大学生中太常见了,特别是我们医学生,有什么毛病都习惯去搜一搜。这其实是一个寻找标签的过程。而抑郁症筛查,就是一个打标签的过程。虽然标签会方便我们接受治疗,因为你得到一个诊断之后,就知道要走什么样的流程来治疗。但在“没有病就是健康”的普遍心态下,这个标签又像是一个求助的资格,你会觉得自己先要有抑郁症的标签,才能去求助。比如说我之前有一段时间心情不太好,我也撑着不去看心理咨询师或者去医院就诊,就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好像不够格。或者说就像学长刚刚说的,我坚强一下,就能挺过去。所以讲到标签,我会觉得它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它可以让你进入到真正求助的阶段。坏处是它会把问题单一化,让舆论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比如我们强调“抑郁症筛查”,好像除了抑郁症之外,就没有其他需要关注的心理问题了。我们过于关注临床诊断,就可能忽略学生具体的症状,或者说他的实际经历。学长还有什么想补充的吗?


严云鹤丨我同意主持人的看法。不管是心理问题,还是精神障碍,人们对正常和异常总有一个评判标准。但这个评判标准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它是相对的。像社会学在讨论精神疾病的时候,会更多关注精神疾病污名化对患者社会交往的影响。


社会的文化背景会形塑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有一种看法是,心理问题是个体对外界的一种回应。它提醒人们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去适应环境或自身的变化。从现实的角度看,大家对心理问题、精神疾病不要抱有恐惧心理。即便有这样的情况,我们也不必惶恐,而是应该积极去接受专业帮助,相信自己总会好起来的。



西子丨对,我觉得你以一个从业者的身份去谈这些,是有很大意义的。对于个人来说,处在污名化的大环境下,不管他怎么理性地去看待这件事,他在经历求助、诊断和治疗的时候,还是会面临挺大的压力。在这个意义上,我很能理解那些不想迈出“第一步“的人。是否选择求助,也和学生对环境的感知有关。比如说你在学校里面做心理咨询,会不会被辅导员认为是一个警示灯,会不会被同学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很多人在得到诊断之后,也不愿意告诉别人,就是因为担心别人会换一种方式来对待自己。但他们内心知道,我就算是有双相障碍,或者有抑郁症,我其实和一个患了糖尿病的人没什么两样。 我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病人。



Ivy丨除了环境以外,我觉得是否选择求助也和学生的个人情况有关。比如心理系的学生,对这些问题肯定会更敏感,在就诊和寻找治疗上也相对积极。现在网上也有很多对心理疾病的普及教育,对这些内容,学长是怎么看的?


严云鹤丨这是我特别想分享的一个问题,我觉得对服务提供者来说,怎么宣传是很重要的。为什么会出现刻板印象?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人们对这个问题不了解,或者基于一些错误的认识去妄下结论。目前的宣传和倡导工作,还存在着很大的尝试和探索空间。我们可以在两方面上改进,第一个是内容,我们宣传讲的不应该是那些人尽皆知的事情,我们不要照本宣科地讲教材知识,而是要寻找一些有针对性的点,去看看学生感兴趣什么样的问题,按照他们的需要来提供内容。普及性的知识只是告诉他们,抑郁症是什么,但我们还要告诉他们怎么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应对抑郁症会更好。这对服务对象更能起实质性的帮助。


第二个部分就是形式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大课、或者是大型活动的形式来呈现。我觉得倡导的形式要让学生有体验感,要让他进入到真实的情境中去,这样他们才能真正理解服务对象的感受。所以我会用团体辅导的形式去培训学校的心理委员。在培训中,请他们轮流扮演助人者和受助者,让他们去感受整个流程是怎么样的。还有就是线上的形式,现在我们很多心理咨询中心都有微信公众号,我硕士期间也有负责心理咨询中心的公众号运营。我觉得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个渠道。此外还可以考虑利用一些新的技术,比如虚拟现实。线下我们还有宣泄、按摩的设备提供给学生。


西子丨你说的挺有意思的。我觉得我本科在学校的时候,情绪始终是一个“收着”的状态。可能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感觉情绪低落,或者心态比较崩溃。这时候如果有一个宣泄的口子,其实对心理健康是很有好处的。学校的公众号也可以起到陪伴学生的作用,比如复旦的“溏心蛋”,就会有在线上值班的工作人员,和学生做来做互动。



Ivy丨就我个人的观察,我觉得很多高校在做宣传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走成形式主义。他们发布的信息也好,举办的活动也好,很多都流于表面,或者说有很强的宣传意味。我担心这种政治化的倾向,反而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


西子丨我在和亲历者聊的时候,注意到他们对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和心理咨询师存在普遍的不信任。我觉得学长谈到的形式是很好的,但是当我们抛去了成本和人力问题之后,信任就变得很重要了。学生关注更多的问题可能是学校有没有能力解决问题,心理咨询会不会保密,我想问问学长对此怎么看?


严云鹤丨这个话题确实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然这跟很多学校的制度安排和要求有关,我想从两个方面来回应这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培养学生对我们专业人士的信任,这还是要通过倡导和宣传,要让他们知道这些专业人士到底是什么人,他们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然后他们会遵守什么样的职业伦理。不管是社工还是心理咨询师,我们都有自己的专业伦理要遵守,这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需要了解的。第二点是,我们可以尝试纳入一些新的角色进来,比如我们正在探索的朋辈辅导。朋辈辅导的话其实是一个从西方翻译过来的概念,在中国的具体工作中,就是以心理委员的形式去呈现。心理委员既是学生,也是志愿者。


我们和我们的帮助对象,始终是站在同一战线的。如果我们的心理委员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对问题处理得当的话,可能我们就会有比单独请咨询师更好的效果。毕竟学生间的共同语言也比较多。我们把朋辈辅导这块做好,用大学生帮大学生这样的思路,可能就能避免老师和学生或者咨询师和学生这种界限带来的影响。



西子丨学长刚刚提到了像这种从业者的要遵守的伦理,可以再给我们展开讲讲。


严云鹤丨我挑两点比较重要的来介绍吧。第一个是案主自决,就是我们可以向服务对象提供帮助和建议,但是否接受,是服务对象的选择。比如学生不想继续接受服务了,我们就要尊重他们的意见。第二个就是保密,我们在服务过程中了解到的信息,不经服务对象同意是不能向外界透露的。其他时候我们也会用匿名等方式来保护学生的隐私。



西子丨你说到的这个保密,好像也是有前提条件的?比如心理咨询师给来访者保密,前提是来访者没有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在社工里也有相应的条例吗?


严云鹤丨我们在筛查的阶段,对于自伤、自杀的倾向会特别关注,如果在工作中遇到了这种情况,我们会立即和专业的机构去联系。这种紧急的情况是需要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以及医院去介入的。



Ivy丨谈到医院,我就想问问用药的问题。因为有些精神疾病,仅仅依靠心理咨询效果其实很有限。学生可能也比较疑惑,自己有没有必要服药,或者服药会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严云鹤丨药物治疗当然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否服药、服用什么样的药物,应该是医生诊断后的决定。关于这个我也想强调几点,第一点是患者要遵照医嘱接受治疗。第二点是心理健康工作者要帮助我们的服务对象正确看待药物治疗。他们可以告知患者,为什么要服药,这个药有什么效果,可能产生哪些副作用。再就是社工可以起到一个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告诉老师、同学和家长,怎么配合医生把药物治疗的部分落实好。


西子丨感觉学校心理中心的社工真的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为患者和他身边的人提供支持。一个亲历者和我说,ta在治疗的就特别在意医生有没有关注到她的情况,会不会根据ta的变化来调整治疗方案。我觉得“关注”这些事不光是医生可以做,其实学校和同伴也可以。一些患者在服药后会出现不适应,这可能就会对他上课有影响。学校是否可以考虑,去关注一下这个群体的需求呢?


Ivy丨对,高校体系能不能为这些被诊断的人提供特殊关心或者是服务?比如我知道一些学校会给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更多的考试时间,或者是在学业上提供更多的帮助。


西子丨这也会涉及到平衡少数人需求和多数人规范的问题,还有包容和特殊照顾的区别。很多学生客观存在这样的需求,但他又不想被当作一个特殊的人,一个有问题的人去对待。很难说清这些措施到底是关心还是管理。



严云鹤丨这也和我们的现实情况有关。一方面学校缺少专业的咨询师和社工,另一方面,负责与学生沟通的辅导员又缺少相关知识,这样就容易导致你们说的照顾和管理界限模糊的问题。


我觉得宣传、教育和纳入新角色在改善这些问题上会有很大的帮助。最后我还是想强调一下社工的重要性。现在很多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还是没有社工的。但其实社工可以在学生和心理咨询中心之间起到一个资源链接的作用,也可以去推进现状更多的改变。


我觉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也可以参考它,去建立一个包括医生、心理工作者、社工、老师、辅导员、心理委员和家长在内的体系。目前各学科对彼此的了解还不够深。特别是像我们都知道的生理、心理、社会这样的一个视角。其实一般意义上讲,生理对应的就是医生,心理对应的就是心理工作者,社会对应的就是社会工作者,他们共同组成这个体系,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组建一个完整的团队和体系,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扫描上面二维码

关注【酷儿们】

了解多元性别、少数群体




喜欢这篇文章

请以赞赏的形式

支持我们继续发声

和我们一起推动性平社会的发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