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垃圾分类容器与“智能”的距离有多远?

乐分圈 2022-05-1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山东省垃圾分类工委会 Author 王俊杰


来源 | 山东省垃圾分类工委会作者 | 王俊杰
生活垃圾分类领域,垃圾容器在外观、尺寸、颜色等方面多姿多彩,探索者不断尝试技术赋能垃圾分类。那么,垃圾容器与“智能”的距离到底还有多远?
今天山东省垃圾分类工委会(GCC)专家团成员王俊杰从多个视角透视可回收垃圾容器的智能化需求,同时,也期待更多便民、利民措施创新和应用。
垃圾容器的智能化主要包括:居民与垃圾容器的交互关系?垃圾与容器的互动关系?技术解决痛点的程度?

可回收物领域,我们认为垃圾容器的智能化应当集中体现:

1、最大化便民利民,让居民有更多选择权;2、减少二次集中分拣;3、进一步降低物流清运成本;4、减少低值废弃物流入到回收环节;5、促进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自然形成。
01

回收容器的便民化


“丢个垃圾还需要办卡”,成为居民吐槽的对象,还有“识别人脸投放垃圾”、“扫描二维码投放垃圾”等应用,可见,当前的智能垃圾容器在便民程度和个人信息采集方面缺乏考虑。
除此之外,年轻或富有的群体大多数不在乎“可回收垃圾”那点钱,当前的智能化可回收容器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吗?

02

减少二次集中分拣


在乎“可回收物”那点钱的,回收物分类投放和交售自然做得好,这类群体多是低收入群体、环卫从业人员,然而,更多人是不在乎的。
这使得“智能”垃圾容器无法满足居民多层次投放需求,造成二次集中分拣必不可少。
下图可以看出,前端各类回收物投放交织在一起,避免不了二次集中分拣,那么,“低值废弃物”经得起这么多人工等成本支出吗?

03

降低物流清运成本


众所周知,各类可回收物在不同地方、不同群体之间,投放产量差异大。当前,回收容器一般按照“纸张、织物、金属、玻璃、塑料”独立设置,是否考虑到了废品产生量的差异呢?貌似把“电子废物”也给忘记了?
笔者以为,将分散于各个居民角落的回收物统一收集,这样的回收技术将面临较大的清运成本和产生不必要的碳排放。就算居民主动做回收投放,这样的回收容器又能存储多少呢?

04

截流低值废物的回收


可回收物一般分为:一般可回收物、低值可回收物、不宜可回收物(更多信息了解《可回收物清单》),不宜可回收物如下:


循环经济体系中,可利用的资源品种包括:自然资源、再生资源、废弃资源。
(1)一般可回收物:市场价格体系下可获得循环利用,也存在“利大抢收、利小不收”的局面;(2)低值可回收物:如没有“财政补贴”一般无人回收,市场不能带动低值回收物回收;(3)不宜可回收物:政策方面要求截流入到回收体系中去,即使财政状况允许,该部分也不属于再生资源回收的范畴。
《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发改环资〔2020〕1146号)指出:“推动将分拣成本高、不宜资源化利用的低值塑料废弃物进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能源化利用,减少塑料垃圾的填埋量。”为此,即使可回收物的低值部分,也不主张进入到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中。
对于可回收物容器或所谓“智能”垃圾桶来说,有效识别可回收物价值,截流低值废弃物和不宜可回收物流入到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中,似乎尚不能实现,这使其面临着“为了回收而回收”的尴尬,回收之后是再生利用还是废弃呢?
05

促进“两网融合”自然形成


“两网融合”即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网络系统融合,垃圾分类回收网络属于环卫垃圾清运体系的一部分,基本由财政负担运行,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由市场价格推动运行,如何实现两个不同“动力结构”衔接呢?

如上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怎么嵌入到环卫清运体系?居民垃圾投放点,还是对符合条件的垃圾中转站点实施改造,配套再生资源回收功能?
我们认为,源头实现“两网融合”是关键,前提在于如何分类截流具有可回收物属性的低值废弃物、不宜可回收物。
让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嫌弃”的低值废弃物、不宜可回收物流入到垃圾清运系统,让一般可回收物流入到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同时,垃圾清运体系一般日产日清,而回收网络体系一般市场价值调节,意味着一般可回收物居民投放网点要有足够的空间降低成本,从而实现与回收网络体系融合。
因此,如何截流低值废弃物和不宜可回收物流入到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并给予一般可回收物更多价值,从而推动两网“自然融合”;反之,需借财政力量反哺,剔除不宜回收物,补贴低值废弃物,赋予可回收物更多“价格力量”,强制实现“两网融合”。
06

垃圾容器新探索


当前“智能”垃圾容器显然在“两网融合”面前捉襟见肘。基于垃圾投放的便民化、减少二次集中分拣、降低物流清运成本、截流低值废弃物回收、促进两网“自然融合”等需求和痛点,我们提出了垃圾计量技术之一:绿屋回收柜。
1、该技术能够实现回收投放即时识别检测,不需要在回收体系中进行追溯和追责,除了“手机号”外,不需要采集更多居民个人信息,满足不同群体的多层次需求。

2、该技术能够实现回收投放分仓和压缩。“智能”垃圾桶是传统垃圾桶的改进版,特点是“人机交互”,垃圾投放时,居民需要一一对应相应的垃圾容器。
绿屋回收柜只有一个投放口,通过检测和自动分仓技术,为可回收物匹配相应的“房间”。基于绿屋回收检测和分仓投放技术,减少二次集中分拣成本和截流低值废弃物,降低物流清运成本。
绿屋回收柜将投放不符合要求的可回收物投放到综合仓,其次,通过智能仓储匹配和压缩,实现仓储容量可达800kg左右,这样大大提高可回收质量,并可通过价格力量赋能、引导居民积极交售一般可回收物。
3、该技术能够促进两网“自然”融合。鉴于两网融合的难点,这两张网络属于不同的“动力结构”,利益交织点和从业主体也不同,通过绿屋回收柜mini回收投放网点,将更有价值的一般可回收物分流到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中,将低值废弃物和不宜可回收物分流到垃圾清运回收体系中,实现两张网络的“动力结构”自然耦合。
以上,“两网融合”的难点在于不同的“动力结构”,传统垃圾桶或者升级版的“智能”垃圾桶无法赋予两张网络更多动能,绿屋回收柜作为一种最新检测分仓技术,解决了行业痛点,最大化便民的同时,推动两网“自然”融合。


作者简介:

王俊杰,山东省垃圾分类专家团成员,北京京师(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先后执业于北京德恒、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为海天水务集团、中信水环境等多家环保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在环保、物联网领域投融资及咨询从业超过10年以上,获得多项国家专利证书,申报垃圾分类领域发明专利20多项。

(封面图片来源:山东省垃圾分类工委会,侵删)


有任何问题,
随时咨询班主任哦~
长按二维码添加班主任微信,
手机同微信:13370552853

点击【阅读原文】
可查看每个专项课具体内容



 一小区一策!看生活垃圾分类“青岛打法”

 投放准确率达84%!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有新进展

 3628万!明佳集团中标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垃圾分类项目


↓↓ 点击“阅读原文”,立刻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