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分享 | 薛京:疫情之下,中小企业如何破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诺亚财富 Author 薛京
新冠病毒疫情之下,全国大部分企业停工停业,短期内对国家经济、造成了一定影响,许多企业均受到剧烈冲击,由此带来的资金压力也引发了企业对于“没有收入能活几个月”的思考。在此背景下,国家部委及地方政府纷纷紧急出台的各种扶持政策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面对上百条扶持政策的突袭,我们应如何掌握政策精髓,把握政策内核?以下是诺亚企业纾困政策的系列的直播的第一场实录。
来 源 | 诺亚财富(ID:noahgroup)主讲人 | 薛京(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总部高级合伙人、沃晟法商学院副院长)文字整理 | 小诺以下内容根据嘉宾演讲整理,有删节:
○ 疫情发展形势对企业的整体影响
类似2003年SARS疫情,这次新冠肺炎的发生也给国家实体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如:2019年春节档票房58.59亿,2020年春节档几乎颗粒无收;2019年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0050亿元,2020年同期则受损严重;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2020年同期锐减。
而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如我们所知的,IT培训机构「兄弟连教育」宣告品牌破产,北京K歌之王宣布全体裁员,或进入破产程序,新潮传媒开工即裁员500人,莎莎国际计划裁员3%,西贝则资金链告急求救。
在海外,新冠肺炎疫情侵袭六大洲,世卫组织对新冠病毒疫情风险级别调整为“非常高”,美股也收到疫情影响遭受巨幅震荡。
2020年2月9日,众望所归下,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共渡难关有关工作的通知》(工信明电〔2020〕14号),以确保中小企业能顺利度过疫情。
总结来说,国家近期颁布的企业支持政策包括三大类:1、减轻企业负担类政策;2、金融支持类政策;3、稳定企业运营类政策。以下我们逐步解析。
1、减轻企业负担类政策
国家颁布的减轻企业负担类政策主要包括延期缴纳或减免部分税款、引导降低房租成本、缓解企业用能成本、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增设创业孵化基地或园区运营补贴等举措。
以下是中央和重点省市目前发布的减轻企业负担类政策:
湖北方面,2月26日国务院会议决定3月1日至5月底,免征湖北境内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其他地区征收率由3%降至1%,并鼓励各地通过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很多中小企业主反应:虽有政策,但成本大头的租金减免多限于承租国有企业的经营性用房,然而还有很大一部分的承租于私企或者个人,怎么办?
我们建议,如果您是一个非国有的房东,国家没有要求您减免房租,您也应该降低一些房租。原因在于目前企业处在一个抱团取暖的阶段,如果我们坚持按照原来的资金去出租,企业交不出来,他可能资不抵债,我们再去跟他打官司要租金,他都破产了,您最后可能拿一纸胜诉的判决,也要不回来钱。这个时候还不如去作出一个双赢的安排,降低租金,或者延缓交租。而且,各地政府对于主动对企业减免租金的出租方,也陆续出台鼓励与补贴政策,大家可以密切关注。
2、金融支持类政策
金融支持政策包括:确保中小微企业贷款量增价降、降低融资成本、政府贴息补助、加大中小企业融资增信力度、降低企业首贷门槛、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等金融手段。
2020年2月27日召开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近期增加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共计5000亿元,这是普惠性的,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采取市场化方式支持。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2.75%下调至2.5%,发挥好激励撬动作用。下一步要适时出台新的政策措施,增加再贷款再贴现的额度,分类引导各类银行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张克俭则表示: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尽最大努力帮助广大中小企业解决迫在眉睫的现金流不足等问题,并引导其在持续经营的同时,走上“专精特新”道路,实现转型升级。
以下是我们整理的一些地方的金融支持类政策,包括信贷投放和企业融资等:
我们建议,应拓宽融资渠道,应对非常时期:
首先,了解、梳理、积极适用政策、申请补贴——了解当地的金融支持政策,并且和金融机构积极沟通,看企业是不是适用这些标准,同时还要积极和债权人进行沟通,看能不能签署补充协议获得展期、利息减免、降低利率或者改变还贷节奏;
其次,现金为王,确保资金流动性,不要去做激进的投资项目,手里有钱心中不慌;
再次,对于到期合同,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如通知、止损、协商等方式)。国家目前的基本原则是不能因为疫情解除劳动合同,也不能因为员工确诊肺炎或被隔离而解除劳动合同,而且期间还要正常支付工资。在这一情况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通过民主程序、协商缩短工时或者调整薪酬是一个方式,还有就是按照各地政策规定缓交五险一金,用足减免政策。
3、稳定企业运营类政策
援企稳岗政策包括缓缴社会保险、返还失业险、给予补贴奖金、鼓励灵活用工信息平台、鼓励线上职业培训等政策。
以下是我们整理的中央和地方的相关政策:
我们建议,应妥善处理疫情期间劳动合同解除等争议:
首先,合法调整工时、休假、工资支付,注意民主协商程序与证据留存;比如说,企业把在家去等待复工的时间,调整成休假状态,把后面当年的工休息日做一个全年的统一调剂分配,或者按照停工停产的状态延缓支付工资,但是无论是什么措施,都要注意民主协商程序与证据留存,要有公示和民主协商的过程,员工必须要明确回复是否同意;
其次,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安排复工。政策之下应合理用工,如提前复工,企业会面临什么法律风险?《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第一款第一项: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条第四款: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我们认为,疫情困境下企业的自救措施有如下几项:
1、降低成本
勒紧裤腰带去去应对这样一个艰难的阶段,降低成本。能坐经济舱就不坐头等舱,能电话会议就不要见面吃饭。很多企业可能要过一段苦日子。
2、业务线上化
线上办公也是一个机会,疫情倒逼企业去适应最新的管理手段和扁平化的管理措施,有一些领域和业务可能会被催生出来。
3、保证现金流
一方面是保证手里有钱,取消激进投资,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现有政策融资。如西贝在疫情期间资金链告急,其CEO贾国龙积极求助,公开表示面临非常大现金流压力,一算账连3个月都扛不过去。在政策支持以及双方合意的情况下,达成了银行对其的金融服务方案,西贝便收到了银行提供的1.2亿元流动资金贷款,解决当务之急。
4、合理利用政策、法律
分享一个案例:2020年2月2日,在收到汇大机械的申请后,湖州市贸促会立即对文件进行初审,在中国贸促会、省贸促会等上级部门的帮助下,成功出具全国首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及时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减小损失。
我们建议企业合理利用法律,适用“不可抗力”免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
法律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疫情过后,合同违约可能是很多企业铺面面临的法律责任,建议企业积极用好“不可抗力”,争取减免违约责任。我建议企业在适用不可抗力方面,做好几个标准动作:首先,企业尽快梳理排查正在履行及将要履行的重大合同,明确相应的合同期限、责任等关键事项;其次,如存在风险,及时与合同相对方进行协商,争取签订《补充协议》;再次,准备证据证明存在不可抗力的事实;最后,尽到及时通知义务,避免损失的扩大。
5、 企业主财富筹划
盒马官方宣布,疫情期间联合知名餐饮企业进行合作,采用劳务用工方式,接收云海肴、青年餐厅(北京)部分员工,入驻盒马各地门店;每日优鲜与与西贝、眉州东坡等全国线下餐饮品牌展开异业合作,共同开拓成品、半成品速食产品;比亚迪口罩和消毒液的生产线2月12日试产,17日实现量产出货,2月底口罩产能可达500万只/天,消毒液产能5万瓶/天,直至疫情缓解和消除。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企业应对疫情挑战的创新模式案例。
最后做一个总结,在疫情期间,企业的“自救”措施包括:
首先,合理利用政策,申请补贴,享受各类政策红利;
其次,合理利用法律,对无法继续正常履行的合同提前进行安排;
再次,企业自行救助:开源节流、企业互助、发现商机、合法合规;
最后,企业主财富筹划:重要的事情已变为紧急,除了企业面对挑战要有破局思维,建议企业主家在富的规划方面要更有执行力。
疫情的本质是风险,会加速、深化整个社会对于财富的思考。疫情对于高净值客户财富规划的影响主要是唤醒需求、敬畏风险和加速规划。疫情带来挑战,我们可以利用智慧转危为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