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通话21|养老阶段搞不好长达40年,你想过钱从哪里来吗?
我知道很多年轻人都在梦想着提前过上退休生活,谁不喜欢既有钱又有闲的生活呢?
可是养老生活真的如想象中那么简单吗?
伦敦商学院开设了一门“百岁人生”课程,他们认为,人类的长寿时代正在到来,而长寿将会改变一切。
那么,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我们都将活到100岁,剩下的40、50年的养老时光,怎样才能实现体面的生活?我们需要获得哪些养老资源,又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获得这些资源呢?
这期播客,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聊一聊规划养老生活,需要从哪几个层面做准备?以及养老年金险作为一种“理财”方式,它的功能与用途有哪些,如何帮助我们实现养老规划?与其他方式相比,又具有哪些不可替代的优势?
养老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养老年金险也好,其他的理财方式也好,只要能为人生兜好底,我都希望你多了解一些。
【温馨提示】本期语速较快,请谨慎使用倍速。
播客时间轴
可上下滑动查看
养老阶段搞不好长达40年,
你想过钱从哪里来吗?
以下是本期内容节选
什么样的产品可以称作养老年金?
可以被称为养老年金的产品需要符合几个特点:定时,定向和定量。
第一个特点就是定时。给钱的时间段要固定到退休或者老年这个时段,比如说55岁,或者60岁,从这个年龄点开始释放现金流。很多的养老年金是可以做到终身的,所以它的时间段就变成了从55岁到终身,或者从60岁到终身。
但还有一些产品不是这样的,例如,有的产品是从买之后第5年开始领取,这种年金就不叫养老年金,而是叫即期年金。很多人喜欢这种即期年金,因为这种产品可以很快的见到回头钱。但是与养老年金相比,它不能保证你把钱用在了养老生活上。
第二个特点叫定量。定量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指每年或者每个月领取多少钱,这是在买这张保险时就已经能确定下来的。有点类似退休金,每年或每个月给一个现金流,到时间自动打钱,而且这个钱是确定好的。
最后一个特点是定向,指的是:如果这张保险我是被保险人,那么这个退休金只能给到我,打到我名下的账户里。打到我老公的账户里行不行呢?不行。打到我女儿的账户里行不行呢?也不行。如果不是以这种形式发放年金,只是账户里的现金,会发生什么呢?就是这笔钱打给谁都不一定,很难起到养老的作用。所以,定向一定要被保险人是谁,钱就给到谁。
年金的领取年龄比较晚,
如果没活到那么久怎么办?
买养老年金最理想的状况就是“活得很久”,年金就是活得越久越划算。但有人会问,要是没活这么久,怎么办呢?
设想一下,买了一份养老年金,60岁开始领,保证领取20年。如果说我60岁开始领,只领了十年,十年之后去世了,那剩下十年的钱就没了吗?不是的,剩下这十年的钱会以身故受益金的形式给到身故受益人,比如说我的女儿。
养老年金产品的特点是什么?
养老年金的特点与它可以实现的功能是对应的。
首先是定时。因为它规定好60岁才能领,所以只有60周岁的保单周年日才可以开始领钱。如果60岁之前想领的话,只有两种方式:要么退保,要么保单贷款。但是只要没到很窘迫的境地,那这笔钱在60岁之前是动不了的,这样保证了它是在退休阶段起作用。
第二个就是从60岁开始,只能被动的让保险公司每个月打钱给我。比如说,这个月的5000块钱不到半个月就花完了。我说不够花了,让保险公司把后面的钱提前打给我,行不行?对不起,不可以。
而且我自己买的养老金还更绝,绝到什么程度呢?我只要开始领这个养老金了,这张保单的现金价值就归零了,我想提前退都退不出来,只能一个月,一个月的领。
第三个特点就是,养老金的被保险人是我,那就只能把钱打到我个人的账户。只要我活着,不管是活蹦乱跳,还是在ICU躺着插管,或者是植物人,都没关系。只要我是活着的状态,保险公司就会给我打钱。
养老年金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功能?
第一就是安全性。这个安全性针对的是什么呢?例如:市场风险。如果我拿钱去投资,进入投资市场,肯定就会承担亏钱的风险。如果我没有进入投资市场,就不用承受市场的风险了。
但有人会说,不进入市场虽然安全,但是没有收益率啊。其实,这就是高收益对应着高风险的道理。从这个角度来看养老年金,这个事情就很简单了。养老年金追求的就不是高收益,而是它的安全性。况且,它的收益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差。
第二个叫做确定性。这个确定性就不多讲了,还是刚才说的:定时、定向和定量。会拿到这笔钱是确定的,交多少钱是确定的,交多少年也是确定的。从多大岁数开始领,每个月领多少钱,能领多长时间等等,都是确定的。
第三个功能叫做长期性。就是养老年金的现金流是足够长的,基本与我们的生命等长。
第四个功能是他律性,就是刚才提到的强限制。举个例子,我以前在银行上班,遇到过老太太来取钱或者转账。转给一看就没有直接关系的陌生账户。各个银行对这种情况都很敏感,因为怕发生诈骗事件,所以,看到了是一定会问的。我们会问她:你到底转给谁呀?转给他干什么呀?但是很多情况下,老人的反应就是我不听你的,就是要转钱。
所以说,老人的认知能力和反诈骗能力真的是比较弱的,特别是没有儿女在身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人的钱全部都是由自己掌握,会是很可怕的事情。所以,理财一定要有纪律性,既要有自律,也要有他律。我们现阶段是可以自律的,但实际上,很多人自律的能力很差。所以,就需要他律,用第三方的力量帮助你去管控资金。
第五个功能叫做人身属性。这个是比较冷门的概念,其实就是指年金释放的钱与你的生命挂钩。只要人活着,就一定可以领到钱。
规划养老生活,
要从哪几个层面做准备?
我现在会担心一个问题:因为人老了之后,生理上,比如心脏,脑子等,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状态会很差。所以,我养老的时候可能不像我想象中那么美好,能够到处去玩,或者做喜欢的事情,发生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我认为养老是分阶段的。在养老蜜月期,人的心理状态还很好的时候,是可以享受生活,主动去操作一些事情的。比如说出租房屋,但是出租房子也是需要认知和体力的。假设过了养老蜜月期,整个人卧床不起了,那还能去操作这个事情吗?所以,我们真正要聊的养老,是当你的身体和认知出现问题之后的养老。
在规划养老金的时候,要从几个层面去做准备。第一个层面是,要保证养老阶段是有钱的,这个部分可以叫它基础养老。我之前写文章讲过,养老可以分为基础养老和品质养老。很多人一说到养老金就说:“这点钱遇到通货膨胀怎么办?”
其实,养老年金的思路和我们买重疾或百万医疗的思路是一样的,就是为了托底。在你什么都没了的时候,给你最后的希望。
同时,要注意,基础养老只有三个来源。这个很严格,千万不要被别人混淆视听。第一是社保养老,第二个是企业的养老年金,但是企业年金相对来讲拥有的比例较少。第三种就是商业保险中的这种养老年金。只有这三种才叫基础养老,其他所有的方式全部都是品质养老。
品质养老在基础养老之上,它的特点是:可以被压缩。如何去理解呢?就是我们可以旅游,也可以不旅游;可以买一件2000块钱的大衣,也可以不买这件大衣。压缩到最后就是基础养老了,保证你可以活下去。
买养老年金要不要考虑和
如何考虑通货膨胀?
要知道,只要是现金类资产都会被通货膨胀的。投资也会遇到通货膨胀,即便一年的投资收益是10%,也得减掉通货膨胀的那个部分。
所以,通胀是一个全面的影响,不是一个局部影响。只有此时此刻把钱花了,才能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同时,这个影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它不会对生活造成一个巨大的或者说特别快速的影响。
面对通胀,我们能做的是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提高自己赚钱的能力和投资的能力,这些都是可以的。最后再通过整体的财务配置去达到想要的结果。
所以,总结来说,虽然通货膨胀确实是可以打败的,我们可以想办法去跑赢它。但是,优先级更高的事情,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包括赚钱的能力和创造财富的能力,以及维护和保全自己现有财富的能力。
养老金准备来源的“金字塔原理”
我给大家讲一个银行业经常会聊到的金字塔原理。无论是储存养老金也好,储存教育金也好,还是说十年之后想换个房,只要是有一个财务目标。而且还是时间不太短,同时,又具有一定刚性的目标,都适用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分了很多层,最底下那一层是面积最大的,代表的是托底的资产。托底这部分资产一定要安全性高,风险低。再往上是风险稍微高一点,但是收益率可能也高一点的资产。离金字塔尖近的部分可能就会加杠杆了,大家经常在塔尖放的一个产品,你知道是什么吗?是彩票。
金字塔原理就是告诉大家要多种渠道做准备,不能太贪心,把所有东西都压到最前面。金字塔尖那个部分的风险太大了。
此外,金字塔原理还存在一个等式,即金字塔的形状与年龄相关。你越年轻,你的金字塔可能越细。年龄越小,可以把高风险的投资比例部分放大。就像我们常讲的,吃亏要趁早,年轻人就还有翻盘的机会。但是到了四五十岁再想翻盘,重新再来,那就太难了。
分享一些我的养老思路
分享我的养老思路给大家做个参考,我的思路是偏稳健的,但也算比较理想的。我把自己的养老分成两个部分,就是基础养老和品质养老。
首先,我会计算一下社保,保守算下来我退休的时候可以拿到1万块一个月的社保养老金。同时,我的商业养老金一个月有5000多块。此外,还有个比较小的养老金,暂且忽略不计。
然后,我预计今年年底会再加一张养老年金,因为互联网新规出来以后,很多在售的养老年金会下架,在这之前我会补一张大概5000块左右的年金。那么,目前我的基础养老是15000块~20000块。
我的品质养老部分包括退休后的存款,假设我努力攒一攒,存200万应该也不会很夸张。还有就是房子出租得到的租金,到几十年后,租金也会慢慢涨一点,5000块应该也有了。而且200万的存款,按一年2%的利率,那么一个月差不多可以得到3000块的收入。再假设我退休后还能发挥一些余热,有一些劳动收入,这部分算2000块。
加总起来,保守看我的品质养老收入就是1万块,加上基础养老的15000块,一共是25000块。其中基础养老占60%,品质养老占40%,结构也算合理。
就算把通货膨胀考虑在内,按5%的通胀率来算,这25000块差不多等于11500块。在我生活的这个城市,11500块对一个退休老人来讲足够花了。
关于买养老年金,我有一些小建议
养老年金其实很简单,前面交钱后面领钱,领钱相关的事情都可以提前锁定,关键是交钱的部分。关于这部分,我有几条建议给大家:
第一,要先把保障类的产品买好。不要说重疾只有三、五十万的保障就去买年金,要先把自己的保障做的好一点。我认为在一线城市生活,保障至少要在100万以上才可以。
第二,像年金这类储蓄类的险种,缴费期不易过长。常见的产品可以选趸交,3年,5年,10年和20年缴费,对吧?但是我从来没有卖过缴费20年的年金。
因为像重疾险,我们建议交20年或30年是想用时间来把杠杆拉长。但是像年金这种养老产品,它其实没有什么杠杆,就是存自己的钱,将来用。所以,缴费时间越长,反而中间可能出现的风险就越大。
第三,要给钱留一点时间,不要卡着用钱的时候去买年金。比如给孩子准备教育金,18岁开始领钱,那在十岁之前,这个钱就要攒完。比如 60岁退休,那就不能55岁才开始准备养老金,60岁就开始领钱。如果没有给年金一定的时间产生复利,没有给它时间长大,那效果一般来说不会太好看。
第四,是一定要安排好投保人,被保险人还有受益人这三个角色。投保人的权利是最大的,可以投保,可以去动用现金价值,也可以用保单贷款。被保险人是真正领钱的那个人,只要他成年了,那么释放出来的钱就是属于他的。受益人就是如果被保险人身故了,剩下的这些钱留给谁。
第五,要认清自己是强需求还是弱需求,这个我不再重复了。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建议大家买了养老年金,或者是增额终身寿后,一定要定期复习自己买的产品。因为这类产品的逻辑和平常的理财产品的逻辑不太一样。
大家很多时候都是因为集中性的去了解了这个产品,比如听播客,看公众号,或者有销售给你讲了很多,把你的思路或者思维给掰过来了,让你感受到了或者认知到它的重要性了,所以才会买。
但是买完之后,一段时间不关注它了,再过三个月,再过半年,让你想想当时买的理由,可能就想不起来了。这时候就很可能回到最初的思维逻辑或认知系统中去,觉得年金产品有很多问题。
有些人买完之后两三年再看保单,就觉得这个现金价值这么少我怎么会买?但其实,你买的当时已经知道了为什么现金价值会少,当时是理解了的,只不过过了几年的时间,把当初买的目的忘记了。
☕️
延伸阅读:
推荐书籍:
《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 ,作者:[英]琳达·格拉顿
☕️
【对话成员/主播】
嘉宾|Meng,关哥小助理,担心养老问题的90后发言代表。
主播|关哥,保险、银行资深从业者,接触“理财险”十余年,关注养老问题的中年人本人,教你用保险为人生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