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第5-7单元 “地毯式”过关自查表!丨可打印
小书包学习课堂
语数1~6年级资料免费领取
来源/长辫子老师的创意写作坊
文/郭学萍(特级教师)
统编语文学堂一直致力于为各位老师和学生分享好的学习资源。今天分享的是由特级教师郭学萍老师教学团队整理的六年级(下册)第5-7单元 “地毯式”过关自查表,对统编语文知识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方便老师教学和孩子们学习。【建议大家分享到班级群,让更多孩子受益】
领取电子版请拉到文末
领取电子版请拉到文末
领取电子版请拉到文末
第五单元要识记、过关的内容 |
单元首页
人文主题:科学与发现。
语文要素:体会文章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习作要求:展开想象,写科幻故事。
|
14.《文言文二则》
(1)《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 ①弈:下棋。 ②通国:全国。 ③善:善于,擅长。 ④援:引,拉。 ⑤弗若:不如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有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诲;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鸿鹄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去射它。虽然他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但是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主题: 《学弈》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说明了在同样的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一心一意),不能心不在焉(三心二意)的道理。
(2)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注释: ①游:游历,游学。 ②辩斗:辩论,争论。 ③故:原因,缘故。 ④沧沧凉凉:寒凉。 ⑤决:判断。
译文: (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见两个小孩在为什么事情争论,便问他俩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正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正午时离人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正午却像个盘盂,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主题: 《两小儿辩日》围绕着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的问题,讲述了两个孩子辩斗的理由,孔子面对这个问题无法做出判断。体现了两个孩子善于观察、敢于质疑、说话有理有据的特点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也说明了学习是无止境的。
【课后习题】 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点拨:可以抓住课文叙述的顺序来帮助背诵。 《学弈》的顺序:介绍老师——一人如何学习——另一人如何学习——交代学习结果——点明原因。
《两小儿辩日》的顺序:孔子问其故(起因)——两小儿的观点——两小儿的依据——事情的结果。
二、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字的意思。 1.通国之善弈者也。 2.思援弓缴而射之。 3.孔子不能决也。 参考答案: 善:善于,擅长。 之:代词,代指鸿鹄。 决:判断。
二、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故事的内容。 点拨:首先结合注释或者联系上下文推测关键字词的意思,接着想想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参考前面的“译文”,把故事的内容说给大人听。
二、在《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参考答案: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正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一些,而正午时离人近一些。
他们都是根据平时对事物的观察或某种常识来进行推测的。第一个小孩根据一个事物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这个现象,推出早上太阳看起来大所以离得近,正午看起来小所以离得远;第二个小孩根据一个事物远的时候感觉凉而近的时候感觉热这个现象,推出早上感觉凉所以太阳离得远,正午感觉热所以太阳离得近。
|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一、重点字词 ①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②追根溯源: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 ③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 ④见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二、易错音、易错词 字音:机械(xiè)漩(xuán)涡 领域(yù)
字形:“司空见惯”的“惯”和“一以贯之”的“贯”字要区别;“诞生”的“诞”字右边是“延”,不要写成“廷”。
三、多音字 著(zhù)著名 著(zhuó)执著 解(jiě)解释 解(jiè)押解 解(xiè)解数
四、本文主题 本文开篇直接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接着通过酸碱试纸的发明、“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睡觉时眼珠的转动和做梦有关三个具体的事例说明了这一观点,最后进行总结,指出只有具备见微知著的观察力、独立的思考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能发现问题,发现真理。
五、课后习题 1.默读课文,想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说说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这句话的含义是要想获得真理,就要做到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坚持不懈地独立思考,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也要培养自己善于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在不断的探索中寻找真理。
2.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哪几个事例?每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的? 参考答案:作者用了三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第一个事例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波义耳发现紫罗兰在溅上盐酸后变红了,从而进行了许多实验,最终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第二个事例是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偶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和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是互相吻合的,由此他做了大量研究,最终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第三个事例是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发现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和做梦有关的结论。这三个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介绍的。
3.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 范文示例: 玩也能玩出名堂 重庆市南岸区天台岗小学校 六年级二班 白丽娜
“玩”这个字,常常和“调皮”联系在一起,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也叫玩。其实,玩也是能玩出名堂的。先别急着反驳,听我举几个例子。 说到玩出的名堂,最著名的应该就是列文虎克发明放大镜的故事了吧!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有一天,他偶然用边缘薄、中间厚的镜片对着书看,惊讶地发现书上的字被放大了。他又磨了一些这样的镜片,结果都一样,字都被放大了。他将这种镜片命名为“放大镜”。放大镜的出现,为后来人们发明显微镜打下了基础。 贝尔发明电话,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其实发明电话的灵感,也来自于玩。贝尔的助手沃森不过摆弄了一下芦苇,贝尔却从导线上听到了隔壁传来的拨动的弦音。他记下来,从而开展进一步实验,1876年3月10日,第一台电话发明成功,人类揭开了一页崭新的交往史。 玩也可以玩出名堂,这是一句真理。玩,不一定要和没事干挂钩,若能在玩中发现、学习,那必定是好的。
|
16.《表里的生物》
一、重点字词 ①清脆:(声音)清楚悦耳。 ②柔和:温和而不强烈。 ③和谐:配合得适当。 ④单调:简单、重复而没有变化。 ⑤唯恐:只怕。
二、易错音、易错词 蛰(zhē)伤 钵(bō)子 蟋蟀左窄右宽,“蟋”右上部与“采”要区分开,“蟀”的右边第三笔是撇折,不是点。
三、多音字 调diào(单调) 调tiáo(调整)
四、课后习题 1.默读课文。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参考答案: 课文写的是小时候的“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话。
2.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再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1)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2)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参考答案: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 文中相关的语句举例: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看法:对表的好奇,首先在于它与“我”之前的推断是不符的,这引起了“我”一探究竟的兴趣。而父亲的阻止不仅没有让“我”打消念头,反而让“我”觉得表更加神秘,因此“我”对表的好奇心与日俱增。
3.(选做)课文的结尾写道:“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和同学交流。 示例:小时候,妈妈告诉我,我是她从垃圾桶里捡回的孩子。从那以后好长一段时间,我都对别人说自己的这个“神奇”的来历。不知从何时起,我就不再说了,那是因为我逐渐知道了自己的幼稚可笑。
|
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一、重点字词 ①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②鄙夷不屑:指轻视,看不起。 ③憎恶: 憎恨,厌恶。 ④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二、易错音 憎恶(zēng wù) 鄙(bǐ)夷不屑(xiè)
三、多音字 屏 bǐng(屏气凝神) 屏 píng(屏幕)
四、本文主题 本文通过描述2155年孩子们在家“上课”,机器人当老师,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测验,妈妈在家监督学习等,反映了孩子们对这种学习生活的厌恶,启发我们在发展现代教育的同时,要关注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
四、课文导读探究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这篇科幻小说,看看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今天的学校有专门的集中上课的地方,未来的学校是在家里。今天的老师是真人,未来的老师是机器人。学习模式上,今天是同龄人学习同样的课程,教法固定;未来是根据个人情况学习不同的课程,对每个孩子的教法都是不同的。
2.大胆想象一下,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 示例:我认为未来的学习生活应该是适合每个学生的,学校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如积累了哪些知识,有什么兴趣爱好,有什么特长,将来适合做什么工作等,根据这些特点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用机器老师和真人老师相结合的方式教育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优秀人才。 |
■口语交际:辩论 (参见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小学创意写作》第六单元“学辩论”,郭学萍主编)
辩论的方法与技巧: 1.论辩双方 2.确立论点 3.阐述论据 4.总结陈词
温馨提示: ①辩论前,要作充分的准备,搜集资料。 ②辩论时,既要证明自己,又要反驳别人。证明自己应该: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反驳别人应该:一要听出别人讲话中的矛盾或漏洞,二要抓住漏洞进行反驳,注意用语文明。 ③辩论后,和同学交流经验。
|
《语文园地五》 一、词句段运用 1.你能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下面词语的意思吗? 走马观花 自愧弗如 声泪俱下 不以为然 过犹不及 赴汤蹈火 参考答案: 走马观花:“走”在文言文里是“跑”的意思,所以“走马观花”的意思是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自愧弗如:“弗”在文言文里是“不”的意思,所以“自愧弗如”的意思是自己感觉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声泪俱下:“俱”在文言文里是“全、都”的意思,所以“声泪俱下”的意思是边诉说,边哭泣,形容极其悲恸。 不以为然:“然”在文言文里是“是的,对的”的意思,所以“不以为然”的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过犹不及:“及”在文言文里是“到”的意思,所以“过犹不及”的意思是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赴汤蹈火:“汤”在文言文里是“热水”的意思,所以“赴汤蹈火”的意思是跳进热水,踏着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
2.读下面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引用的好处。你在习作中是否也引用过名人名言?和同学交流。 (1)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2)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点拨:上面这两句都引用了名家名言,不同的是第一句话采用转述的方式引用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说明实干对于科学的重要性;第二句则直接引用司马迁的名言,证明了人死有不同价值。在习作中如果引用一些名言、诗句、歌词和谚语等,可以起到点明中心,突出重点,增强说服力,甚至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书写提示 赵孟頫《三门记》(局部) 临帖注意形神兼备:一是运笔方法,用笔时点画需圆润多姿,笔路清楚,方向明确,尤其注意各点画之间的呼应关系和对行笔速度的把控。二是结构方面,注意方正谨严,横直相安,撇捺舒展,重心安稳。
三、日积月累 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4.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 理解:上面都是古代关于改革创新的名言,从各个方面阐述了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释义: 1.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说明在面临不断发展的局面时,必须要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 2.如果能够做到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从而不间断地更新。说明我们应该及时反省,不断革新。 3.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比喻后人如果能用功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前人更有成就。 4.如果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说明我们应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以事业的成功为重,而不必拘泥于陈规旧习。
拓展积累: 日新之谓盛德。——《周易》 惟进取也,故日新。——《少年中国说》 凡人之情,穷则思变。——《资治通鉴》
|
■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技法指导: 怎样写科幻故事
科幻故事是人们凭借自己的想象进行编写的,故事中的内容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甚至将来世界似乎也不可能发生的,但是这些内容又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有着一定的科学依据,一般比现代科学要先进许多年的科学依据。
一、打开幻想的思路 1.将目光转向外太空。在幻想的世界里,你可以到广阔的太空,去发现更广阔的空间,去寻找外星人的踪影,与嫦娥携手游月球,和日月星辰一起散步……
2.将目光瞄向未来的科技发展。你的思维可以自由驰骋于未来的任何时空,可有到神秘的海底,去探测丰富的宝藏;可以想象我们在科技发达的未来社会中,怎样做事,怎样学习,怎样生活……
二、想象要能给人带来希望 科学幻想要给人们带来美好的憧憬,带来无限的希望,能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并鼓舞人们去创造它,去实现它。紧紧抓住这一点,你的幻想才有价值。比如:有的同学幻想有一支笔随心动的意念笔,神奇的功能可以像神笔马良那样扶弱救难,可以为盲童学习文化知识提供帮助等等,这样的幻想就很有价值。反之,如果幻想有了这支笔,自己就可以不用学习,不动脑筋,天天玩耍,最后的考试成绩还能够名列前茅,这样的幻想,你觉得有价值吗?如果真的存在了,只会让人渐渐失去学习和自理的能力,也就毫无希望可言了。
三、科学技术的想象要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当前世界高科技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但同时也给地球带来负面的影响,如环境污染、全球变暖、臭氧层变薄……我们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想象在未来社会中,科技还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四、要遵循故事的写作要求 “科幻故事”也是故事的一种,所以也要遵循一般故事的写作要求,不仅要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介绍清楚,更重要的是要刻画鲜活的形象和设计曲折、神奇的故事情节。
范文示例: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解读.语文.六年级下册》)
未来的生活 樊沐
今天是周末,不用上学。一睁开眼,就看见机器人管家拿着牙刷、毛巾等东西向我走来。 忘记告诉你们了,现在是二十三世纪,我家住在南极,早在五十年前,已经将南极的冰转移到非洲沙漠和月球上面了,在南极上空建立了一个小型的核子太阳,很温暖。 今天我们一家人要去月球看我的哥哥,他是一位植物学家。由于重力等原因,在月球上生长的植物与地球上生长的植物很不一样,哥哥就是研究这些植物的科学家。 坐着火箭,不一会儿就到月球了。只见月球的马路两边种满了月球树。月球树很奇怪,长得歪歪斜斜的,要不断用机械臂来调整它的生长方向。 终于看见哥哥了,他带我们去参观她的植物园。里面有会跳舞的跳舞树,有会发出笑声的笑笑树,还有最新品种走路草。 “为什么叫走路草呢?”我好奇地问哥哥。 哥哥笑了笑回答:“当然是因为它会走路啊。” 后来哥哥解释道:“这些新培育的草能自动走向阳光和水分比较多的地方,不是真的走路,而是靠根部缓缓移动,看上去就好像在走路一样。” 啊,多么神奇的植物啊! 回家的时间到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个美丽的月球植物园。我长大了也要当个植物学家,培育更多有趣的植物。
名师点拨:小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的未来世界。在这里人类已经可以在南极自由生活,可以在月球上栽种植物,一切都令人大开眼界。最难能可贵的是小作者的幻想没有离开基本的科学常识,既提高了故事的可信度,又体现了科幻故事要尊重科学这一特征。
|
第六单元
要识记、过关的内容 |
单元首页 【人文主题】 ★难忘小学 本单元属于综合性学习单元,由 “回忆往事”和“依依惜别” 两个板块组成,共编排四篇课文,《老师领进门》《作文上的红双圈》《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给老师的一封信》,分别从不同角度带领学生重拾校园里长不大的记忆,回忆岁月中忘不掉的纯真。
【语文要素】 ★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制作成长纪念册。 ★策划毕业联欢会,尊重不同意见,讨论问题时,态度要平和,要以理服人。练习写信,表达观点时,要简洁明了,要有根据。
【习作要求】 ★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学写策划书。 |
第一板块:回忆往事 |
第一部分:阅读材料
1《老师领进门》
一、本文主题 课文讲述了小时候教国文的田老师口才文笔皆好 ,他每讲一课都要演绎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培养了“我”丰富的想象力,引导“我”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表达了“我”对启蒙老师的崇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二、走近作者 刘绍棠,中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13岁时就开始发表作品,被称为“神童作家”、“大运河之子”。写有《青枝绿叶》、《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京门脸子》等许多小说、散文。作品多以家乡农村生活为题材,格调清新,语言淳朴,乡土气息浓郁。
三、重点词语解释 ①桃李:喻指所教育的学生。 ②文笔:文章的用词造句的风格和技巧。 ③娓娓动听:话说得婉转生动,使人喜欢听。 ④戛然而止:戛:象声词。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⑤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环境。临,到、来。 ⑥引人入胜:引人进入美妙的境地,多指山水风景或文学艺术等特别吸引人。胜,胜地,胜境。 ⑦无心插柳柳成荫:事情成功与否,与刻意的谋划无关。文中指田老师不是刻意培养作者。 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培植,培养。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四、读读记记坐落 后殿 生涯 执教 描红摹(mó)纸 桃李满门 娓娓动听 戛(jiá)然而止 身临其境 引人入胜 河畔(pàn) 堤(dī)坡 恭恭敬敬 无心插柳柳成荫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插柳之恩 终身难忘
五、关键句 ★老师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这句话反映了田老师谦虚,当年只不过是讲讲故事而已,不必感谢。田老师当年并没有刻意要去培养一名未来的作家。田老师的意思是说“你的成功并不是我的功劳,而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作者认为老师培养一个人才要花费很多心血,即使田老师谦虚地认为自己并没有特别为作者做过什么,但作者仍旧对老师当年的栽培深怀感激。
六、课文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概括写“我”到邻村小学读书的情况。 第二部分(第5-11自然段):具体地写田老师编故事教古诗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12-14自然段):写田老师对“我”的影响及“我” 对田老师的感激之情。
|
2.《作文上的红双圈》
一、本文主题 课文通过描写因为一篇作文的成功,给了作者自信和力量,自此以后,陆续发表文学作品,最终成为知名作家一事,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二、走近作者 黄蓓佳, 1972年开始尝试文学创作,并发表处女作《补考》。1973年陆续发表的作品有:《小船,小船》等。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出版《黄蓓佳文集》儿童长篇小说《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分别获得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等奖项。
三、重点字词解释 ①矜持 :拘谨;拘束。 ②迫不及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四、读读记记 矜(jīn)持 迫不及待 (注意“及” 字的写法)
五、关键句 ★我很兴奋,立刻就想去看看,却又矜持,不愿在同学面前显出我的迫不及待。这句话写出了当“我”听说作文被贴在报告栏上时,“我”喜悦激动表现。
★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老师、对母校的感激之情。因为《补考》是作者成长中的一块里程碑,而老师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开启了作者文学创作的大门。
六、品味写法 ★从本文中你学到了什么写作手法?文章以小见大,从一篇作文上的红双圈,赞颂了老师对自己人生的引领作用。
第二部分:填写时间轴 不同的老师对学生关爱的方式不同。刘绍棠认为,田老师是自己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启蒙人,所以他一直在他的作品里赞美老师。黄蓓佳认为“我”在红双圈的鼓励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最终成为作家。自主浏览“阅读材料”中的两篇佳作完成阅读卡。 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把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填写在时间轴相应的时间点上,与同学分享时间轴上有代表性的内容。
第三部分:分享难忘回忆 师恩难忘。当你长大成人,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你也许会发现正是由于当年的一位老师激发了你对某一专业的兴趣,才决定了你今天的选择。六年的小学生活,你心中肯定也有难忘、最想感谢的老师,和大家分享吧!
第四部分:制作成长纪念册 ★收集、筛选成长资料(搜集——分类——排序)。 ★根据需要,给收集的资料分类。 可以采用“编年体”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栏目式”,也可以按自己的想法从其他角度进行分类。 ★编排成长纪念册(要表现你独特的个性和创意) 一般来说,成长纪念册分为封面、扉页、正文等几部分。 1.设计个性化封面,给纪念册起个贴切的名字。 2.扉页为“卷首语”或“成长感言”。 3.正文要按一定顺序编排,每个部分加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范例欣赏
|
第二板块:依依惜别 |
第一部分:阅读材料
1.《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一、本文主题 这首诗通过对少男少女们的热情歌唱,表达了作者对青少年的殷殷期望以及对新生力量的赞美之情。
二、走近作者 何其芳,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1935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发表过大量诗歌与政论文章,对国民党消极抗战表示了极大愤慨。他早期的作品有:《汉园集》《夜歌》《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等,深受读者喜爱。《秋天》《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被列入课本。
三、重点字词解释 少男少女:就是现在所说的男女青年。这是从文言文沿袭而来的用法。在文言文中,“少年”,指的就是现在所说的青年。
四、读读记记颤(chàn)抖 琴弦(xián) 忧伤 渴望
五、关键句 我歌唱早晨, 我歌唱希望, 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 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诗的第一节连用四个排比句,歌唱了五种事物,从“早晨”,“希望”等不同侧面,表达了对新生活、新世界的赞美与向往;而青年,正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正创建着“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体现了“正在生长的力量”。
六、品味写法 ★你从整体上如何理解评价感悟这首诗?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一首抒情诗。第一节写了歌唱的是什么。在第二节中,出现了“飞到年轻人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这样的佳句,使诗的意境逐渐形成。第三节着眼于“飞”,写出两个漂亮的意象:“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最后一节诗人又用了一个绝妙的意象:“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与全诗起句的“歌唱”相呼应,构成了浑然一体的意境。这首诗以严谨的结构、明快的思想鼓舞人,以炽烈的感情感动人,以优美的语言吸引人。
2.《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一、本文主题 课文通过作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亲身经历,从失败时不气馁,并要善于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以及学习需要坚持不断的努力两个方面说明了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的道理。
二、走近作者 华罗庚,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三、重点字词解释 ①信手拈来 :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信手:随手;拈:用手指捏取东西。随手拿来。 ②妙手成章:善于写文章。形容写文思敏捷。 ③誉满天下:美好的名声天下皆知。誉:名誉。 ④气馁: 灰心丧气,失去勇气。 ⑤贯彻: 指透彻地理解。完全地、饱满地将某理论、某计划付诸于实实在在的有效行动。
四、读读记记 缺乏 耐性 韧性 仰慕不已 信手拈(niān)来 妙手成章 誉(yù)满天下 堡垒 气馁(něi) 岔路 资质 贯彻(chè)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五、关键句 ★是的,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这句话是这篇演讲稿的结尾,总结自己演讲的观点。再次强调只有通过勤奋学习,不断丰富积累去获取成功的演讲主题。
六、品味写法 ★这篇演讲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他是怎样阐明自己的观点的?(学习作者用具体事例阐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作者的观点是: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作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亲身经历,从失败时不气馁,并要善于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以及学习需要坚持不断的努力两个方面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本文是一篇演讲(节选),演讲稿的基本格式: 标题、称呼、主要内容(正文)、结束语。 1.标题(发言的主题) 2.称呼,顶格加冒号,根据演讲对象和内容决定称呼. 3.主要内容(正文),由开场白和演讲主体组成。 4.结束语(简洁明了、相关的祝福语和感激的话语)
★演讲的基本技巧与要求: 1.演讲要内容正确、观点鲜明、平易近人、亲切感人。 2. 演讲要材料充实、论据确凿、论证严密、逻辑性强。 3.演讲语言要通俗明白、生动流畅,声音要清晰明亮。 4.演讲时的姿态要放松,大方自然得体。 5.上台时要情绪饱满,充满自信,目光环视全场。下台步伐平稳,彬彬有礼。
|
3.《给老师的一封信》 一、本文主题 课文通过记述方老师曾经给予“我”和同学们的种种关爱和教诲,赞美了方老师的奉献精神,表达了“我”对恩师真挚的感激之情。
二、重点字词解释 ①稚嫩 :幼稚娇嫩 ,不成熟。 ②忐忑不安: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③浅笑盈盈:形容满面微笑的样子。 ④娟秀端庄:举止端正庄重 ,言谈文雅。文中指老师写的字很端正漂亮。 ⑤沮丧:灰心,失望。 ⑥语重心长:话语深刻有力,情意深长。 ⑦稚气未脱:还没有脱离掉孩子的神态。 ⑧懵懂天真:心地单纯,性情直率,不伪装。
三、读读记记 栀子花 稚嫩 忐忑不安 走廊 清瘦 高挑(tiǎo) 浅笑盈盈 一字一顿 娟秀 端庄 模(mó)仿 歪歪扭扭 随风舞动 沮丧 语重心长 字如其人 熏陶 稚气未脱 白皙(xī) 脸庞 洋溢 无怨无悔 懵(měng)懂天真 心智成熟 叮咛 教诲(huì) 铭记在心
四、关键句 ★您俯下身子,轻轻地对我说:“你是书哲?”我抬起头来望着您,惊讶于您居然叫得出我的名字。 “俯下身子”“轻轻地”表现了方老师动作的轻柔;能够叫出学生的名字,体现了方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五、课文结构梳理 文章回忆了方老师的三件事: 第一件:一年级开学那天,是方老师第一个把“我”领进门。 第二件:方老师指导“我”写字。 第三件:运动会上方老师为胜利的孩子骄傲,对失败的孩子温柔鼓励。
六、品味写法(见后面写信环节) ★以书信的形式向老师表达深情,犹如面对面的叙述,仿佛老师就在我们面前,倍感亲切。
|
第二部分:毕业赠言 一、课文内容回顾及赏析 《毕业赠言》课本中包括两组,一组是学生写给老师的,一组是学生写给学生的,抒发了惜别之情。 ★给老师 ①从齐腰高到与肩齐平,整整六年。六年间,每天的两声“老师好”与“老师再见”,载着我对您不变的情谊。 赏析:这段赠言抓住平常的场景,用朴实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老师真挚的情谊。
②敬爱的老师,时间是多么匆匆啊!匆匆中,我们走进小学的课堂;匆匆中,我们又要离开校园,离开您! 赏析:用诗一般的语言,感叹时光匆匆,表达出自己心中的不舍。
③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您满头的青丝中冒出了一根根白发;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鱼尾纹悄悄爬上了您的眼角。但在我眼中,您永远是年轻的,永远是最美的老师! 赏析:老师容颜的变化是岁月的痕迹、默默付出的见证,这是学生心中最真情的告白。
★给同学 ①六个春秋我们在一起,每一次游戏,每一次辩论……都让我回味无穷。它们将化作美好的记忆,珍藏在我心中。 赏析:回忆昔日美好时光,体现深厚友谊。
② 嘿,同桌,记得你说过,你的梦想是遨游太空。愿你继续带着梦想展翅高飞,去拥抱美好的未来。 赏析:对同桌的祝愿,给同桌以鼓励和鞭策,这是人生道路上的“促进剂”。
二、品味写法 ★赠言的特点 1.主题健康——积极向上(鼓励、鞭策……) 2.类型多样——激励性、祝愿性、褒扬性、怀念性…… 3.风格独特——诗歌式、格言式、对偶式…… 4.因人而异——性别、个性、兴趣、爱好……
★赠言的写法 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确对象,抓对象的特点。 2.短小精悍,切忌长篇大论。 3.饱含情感,能给人以启迪。 4.巧用修辞,力求语言生动。 总结:真心真意写赠语,字里行间是祝福。
三、参考范例 ★您母亲般的爱与力量始终会陪伴我成长!谢谢您,老师! ★您不是演员,却吸引着我们饥渴的目光;您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丁冬作响,唱出迷人的歌曲;您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一批批青年人的灵魂……老师啊,我怎能把您遗忘! ★你的美=踏实的学习态度+热心助人的精神+富有活力的创新能力。 ★天空吸引你展翅飞翔,海洋召唤你扬帆启航,高山激励你奋勇攀登,平原等待你信马由缰……出发吧,愿你前程似锦!
第三部分:毕业联欢会策划书 ★为了办好毕业联欢会,我们要先作好策划,写一份策划书。 总结:活动分工职责明确很重要,我们要根据分工认真准备,才能在联欢会上有精彩的展示。 ★如何明确分工 ★如何策划一台联欢会? 1.小组讨论:结合自己以往参加各种联欢会的经验,和同学们交流: ①一次活动有哪些人员?如何分工? ②场地如何安排布置? ③道具礼品什么时候准备? ④安排哪些节目? ⑤节目编排、演出顺序如何安排?(制作成节目单) 2.讨论后明确,形成文案。 在活动中,要求每个同学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参与。服从统筹安排,既学会分工,也要学会协作,群策群力。
★毕业联欢会活动流程(活动流程要清楚) 1.毕业演讲 2.节目表演(节目单) 3.交换毕业赠言或礼物 (参考节目单) 第四部分:写信 ★习作要求及讲解 1.可以给老师或同学写一封信,回忆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表达深切的感恩之情。 这是回忆过去,表达情感。要注意对象不同,情感不同: 给老师:感激、热爱、尊敬、感恩、怀念…… 给同学:喜爱、敬佩、祝愿、不舍、怀念……
2.可以给母校写一封信,提出中肯的建议,期许美好的未来。 这是提出建议,期许未来。要抓住“中肯的建议”可以围绕学校里的规章制度,校园里的设施,校园里的风气来谈。要摆事实,讲理由,提出具体的可行性、合理性建议,要语言委婉,情感真挚。
3.还可以给自己写一封信,展望将来的自己,放飞纯真的梦想。 这是展望未来,放飞梦想。给自己写信,首先要真正了解自己。明白自己的优点,弄清自己的理想。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构思,对未来的自己的美好的期待。小的方面:发扬某种优点、改正某种缺点、学好某门功课 、做好某件家务。大的方面:考上某所大学成为某方面的人才 ……
★思路梳理 在这封信中,你可以任意挑选习作要求中的内容来写。要注意几个方面: a.注意书信的格式。b.要写出真情实感。c.抒情和叙事相结合。 中心要突出:感谢学校、老师的教导,赞美同学的情谊,表达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真挚的情感。
回顾阅读材料:看看作者是如何运用具体的事例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书信的基本格式 ★范文示例 【创意延伸】 (以上创意引自《小学创意写作》六下第8单元) |
第七单元
要识记、过关的内容 |
单元首页 【人文主题】 ★春天 古诗词诵读板块共选编十首古诗词,包括《采薇(节选)》《送元二使安西》《春夜喜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江上渔者》《泊船瓜洲》《游园不值》《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浣溪沙》《清平乐》,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春天的多彩,并借春抒情,表达了作者爱春、惜春、赞春、诵春之情。
【语文要素】 ★增加积累,迁移运用之前掌握的学习方法来自主疏通诗词大意,为更高年段的学习作准备。
【阅读要素】 ★借助注释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方法突破】 ★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诗词背景;紧扣诗题,了解内容;反复诵读,悟出诗情。 |
一、会背《采薇(节选)》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读准音 雨(yù)霏(fēi) 载:zǎi记载、三年两载zài载重,本课读zài 行:háng银行 xíng行走,本课读 xíng 2.看注释 (1)薇:野豌豆 (2)雨[yù]:下雨,落下。雨雪,下雪。
3.解诗意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4.知背景 《采薇(节选)》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写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回想自己在军中的情况和心情。原诗共六章,本诗节选的是第六章:归途之景。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大约编成于春秋时期,分为“风”“雅”“颂”三大类。诗篇形式以四言为主,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5.悟诗情 《采薇(节选)》描写了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家之苦的戊边战士在归途中的所思所想,表达了他爱国恋家服役思归的思想感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是《诗经》中以景写情的成功范例,是描述情景交融的名句,被称为《三百篇》中最佳诗句之一。
诗人借景抒情,以春天随风吹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舍,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途中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
6.勤拓展:有关思乡的古诗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代:宋之问《渡汉江》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
二、会背《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读准音 “舍”(shě)舍己为人 (shè)旅舍,这里读shè
2.认清形 “渭”的右部为“胃”,“ 阳关”的“阳”不能写成“洋” 3.看注释 (1)使:出使;到某地。 (2)客舍:旅店。 (3)君:你(本课指元二)。 (4)尽:饮完。 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从渭城到安西有3000多公里,古时即使骑马也要用半年的时间。
4.解诗意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5.知诗人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6.悟诗情 《送元二使安西》通过写细雨中设宴为朋友饯行时劝酒的情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们仿佛看到了两个好朋友难分难舍的场面,体会到诗人送别友人时关心、不舍的复杂情感。“更”字表明酒已劝了多次,敬了多杯,这依依惜别之情虽只字未提,但都见于言表。
7.勤拓展:关于友情的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
三、会背《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读准音 “潜”这里读qián “重”(chóng)重新(zhòng)沉重这里读zhòng 2.看注释 (1)乃:于是,就。 (2)潜:飘洒。 (3)晓:早晨。 杜甫离开长安回陕西蒲城探亲,却不料爆发了安史之乱,杜甫与家人从此开始流亡生活。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搭建草堂安身。这首诗作于杜甫居于此处两年后,当时那儿发生了大旱灾。老百姓刚经历安史之乱,又遭遇旱灾,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3.知诗人 杜甫(712~770)唐诗人。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他的诗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社会面貌,被称为“诗史”。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宋以后被尊为“诗圣”,对后代诗歌创作产生巨大影响。《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 “三别” 等诗,皆为人传诵。有《杜工部集》传世。
4.解诗意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的滋润着大地万物。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5.悟诗情 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 (感受到作者对乡下朴素生活的喜爱之情。)
6.赏析 诗题中的“喜”字是怎样表现的? 答:杜甫是按这样一条情感思路来构思行文的,即盼雨——听雨——看雨——想雨。(1)春雨及时,善解人意,喜;(2)春雨夜至,不扰人而滋润万物,喜;(3)春雨下得透彻,喜;(4)经春雨滋润后,花色更艳,喜。四联无“喜”字,,却从各种感觉上写,用拟人、对比、衬托等多种手法,充分写出诗人内心超乎寻常的喜悦。
7.拓展:与雨有关的诗句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近代 ·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唐 · 杜牧《清明》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 |
四、会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读准音 “酥”读sū
2.看注释 (1)呈:恭敬地送给。 (2)天街:京城街道。 (3)酥(sū):酥油。 (4)处:时刻。 (5)绝胜:远远超过 (6)题意:让十八员外不要老在京城里,多出来看看早春这一美好时光。
3.解诗意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4.知诗人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作品有《昌黎先生集》。
5.悟诗情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对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欣悦之情。 全诗揭示了一个道理: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在它萌生的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期盼。
6.勤拓展:描写春雨的诗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
五、会背《江上渔者》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读准音 “没”(méi)没有 (mò)淹没,这里读mò
2.认清形 “鲈”的左部为“鱼” 3.看注释 (1)渔者:捕鱼的人。 (2)但:只 (3)爱:喜欢 (4)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5)君:你。 (6)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7)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8)风波:波浪。
4.解诗意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5.知诗人 范仲淹(989 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6.悟诗情 这首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 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7.勤拓展:描写民众疾苦的诗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
六、会背《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读准音 “重”这里读chóng
2.认清形 “洲”的左边有“三点水” 3.看注释 (1)泊船:停船靠岸。泊,停泊。 (2)绿:吹绿。 (3)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4)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 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5)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 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6)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
4.解诗意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5.知诗人 王安石(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字介甫,号半山, “唐宋八大家” 之一。神宗时任宰相,实行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 6.悟诗情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7.勤拓展: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
七、会背《游园不值》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读准音 “应”这里读 yīng
2.认清形 “屐”的中间是“双人旁” 3.看注释 (1)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 (2)应怜:概是感到心疼吧。应,表示猜测;怜,怜惜。 (3)屐(jī)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4)小扣:轻轻地敲门。 (5)柴扉(fē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6)题意是:我在游园时没有遇到主人。
4.解诗意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不开。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
5.知诗人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诗集有《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 6.悟诗情 《游园不值》描写了作者游园不成,红杏出墙的动人情景。不但表现了春天有着不能压抑的生机,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描写出田园风光的幽静安逸、舒适惬意。 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切美好、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
7.勤拓展:蕴含哲理的诗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
八、会背《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读准音 “横”这里读héng
2.认清形 “聚”由取+爪组成,“鲍”左边有“鱼”字
3.看注释 (1)卜算子:词牌名。北宋时盛行此曲。 (2)鲍浩然:生平不详,词人的朋友,家住浙江东路,简称浙东。 (3)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古人常以秋水喻美人之眼,这里反用。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动的水波。 (4)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西京杂记》载卓文君容貌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后人遂喻美人之眉为远山,这里反用。 (5)欲:想,想要。 (6)行人:指词人的朋友(鲍浩然)。 (7)眉眼盈盈处: 一说比喻山水交汇的地方,另有说是指鲍浩然前去与心上人相会。盈盈:美好的样子。 (8)才始:方才。
4.解诗意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归去。要是到江南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5.知诗人 王观(1035~1100),字通叟,如皋(现属江苏南通如皋)人,宋代词人,与高邮的秦观并称二观。代表作有《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临江仙·离杯》《高阳台》等。 6.悟诗情 这首送别词通过描写春末时节送别好友鲍浩然归家时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心中对鲍浩然的不舍与留恋,以及对他的生活送出祝福。 上片含蓄地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的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
7.勤拓展:送别诗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九、会背《浣溪沙》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读准音 “浣”这里读huàn ,“蕲”读“qí” “少”本课读“shào”
2.认清形 “蕲”的下面由“单+斤”组成
3.看注释 (1)浣溪沙:词牌名。 (2)浸:泡在水中。 (3)萧萧:形容雨声。 (4)子规:又叫杜宇、杜鹃、催归。据说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 (5)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6)白发:老年。 (7)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
4.解诗意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5.知诗人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集有《东坡乐府》。 6.悟诗情 这首词通过描写清泉寺周围优雅的风光,词人即景抒情怀,体现出自己不服老、执着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
十、会背《清平乐》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读准音 “乐”这里读 yuè,“啭”读zhuàn “蔷薇”读音qiáng wēi
2.认清形 “啭”左边有“口”字旁,“蔷薇”都有“艹” 3.看注释 (1)清平乐:词牌名 (2)寂寞:清静,寂静。。 (3)唤取:换来。 (4)谁知:有谁知道春的踪迹。 (5)问取:呼唤,询问。取,语助词。 (6)黄鹂(lí):黄鹂:又叫黄莺、黄鸟。身体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啼声非常悦耳,食森林中的害虫。益鸟。 (7)百啭:形容黄鹂宛转的鸣声。啭,鸟鸣。 (8)解:懂得,理解。 (9)因风:顺着风势。 (10)蔷薇(qiáng wēi):花木名。品类甚多,花色不一,有单瓣重瓣,开时连春接夏,有芳香,果实入药。
4.解诗意 春天回到了哪里?寻不见它的踪迹只感苦闷寂寞。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定要帮我呼唤它回来与我同住。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只好去问一问黄鹂。然而黄鹂的婉转鸣声,谁又能懂呢?一阵风起它便随风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5.知诗人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所选是一首悼春词。词人少年得意,中进士,任校书郎,修撰神宗皇帝的“实录”,又以诗文受知于苏轼,并为江西诗派开山大师。后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晚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6.悟诗情 《清平乐》这首词描写了词人因惜春而寻找春天,由满怀希望到最后彻底绝望,表现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 这首词是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反应了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
7.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词,表现作者惜春的心情。上片惜春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下片惜春之无踪影可以追寻。用笔委婉曲折,层层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后,仍不一语道破,结语轻柔,余音袅袅,言虽尽而意未尽。作者以拟人的手法,构思巧妙,设想新奇。创造出优美的意境。
推荐阅读: |
本文经授权转自长辫子老师的创意写作坊,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领取电子打印版方式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关注后发送消息“单元知识点”
即可领取电子版打印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关注后发送消息“单元知识点”
即可领取电子版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