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C2021产业专题】智能制造 精彩报告,敬请关注
CAA
智慧起航,共创未来
2021中国自动化大会将于2022年8月11-13日在云南昆明海埂会堂举行。
本届大会设置共计50余个专题论坛,涵盖航天、类脑智能、军事智能、认知计算等多个热点方向!
产业专题——智能制造 整装待发,将于2022年8月12日召开!精彩报告,敬请期待!
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着力点。5G、工业互联网、制造建模仿真、知识图谱等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本论坛聚焦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邀请领域内专家共话国内外智能制造发展状况,深入探讨5G、工业互联网、制造仿真建模、知识图谱等如何点亮智能制造,并针对钢铁、石化等国民经济关键行业的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进行讨论。
专题主席
吴澄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特聘顾问
清华大学教授
于海斌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副理事长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专题报告
董景辰
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
高级工程师
报告题目:
国内外智能制造发展概况
报告人简介:
董景辰,工信部智能制造专家委委员,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专家咨询组副组长,高技术船舶专家委委员。
孙彦广
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秘书长
冶金自动化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报告题目:
信息物理融合的钢铁全流程智能制造技术
报告摘要:
钢铁制造过程既有时/空、几何形状变化,又有涉及物理化学变化的状态、成份、性质变化,工艺参数众多而又互相关联、互相作用、互相制约,而且与绿色化紧密关联。报告从信息物理融合的视角,探讨跨工序全流程动态运行关键技术。
报告人简介:
孙彦广,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副院长,中国钢研集团副总工程师。主要从事冶金过程智能控制、冶金流程智能集成优化的研究开发工作。享受国家级政府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赵骥
清华大学国家CIMS中心
高级工程师
报告题目:
未来工业互联网松耦合结构理论、分析、评估及实现平台
报告摘要:
为了解决人机物全要素安全可靠互联的系统复杂性难题,提出一种工业互联网松耦合系统结构,采用发布/订阅模式,通过多种模式的服务质量(QoS),实现全连接环境下的多维数据实时接入与处理。基于工业要素强度和信息熵中心性,构建了一种强度-信息熵中心性(SEC)评估算法,即复合中心性算法,计算系统的脆弱性与关键点。实例分析证明,SEC评估算法能够准确地度量工业互联系统关键点,并在工业互联数据链平台CIMS_LINK实现该算法,通过计算系统成员SEC值并排序,监控关键成员状态,来保障松耦合联接下的工业互联系统稳定运行。
报告人简介:
赵骥,高级工程师,2000年博士毕业,长期从事CIMS、工业互联网、CPS领域的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主持或参与过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及企业应用项目70多项,如863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欧国际合作项目、航空基金项目、博士后基金项目、国防科工委预研项目等。博士后出站后有长时间本领域的工程化实践,近5年来主持了飞机制造、电声产品、家用电器、纺织印染等8个行业的智能工厂建设工作。经过对长时期的工业互联网研究与应用实践的总结、理论提炼,开展了未来工业互联网松耦合体系结构理论、分析、评估研究,并开发了实现平台——“工业互联数据链平台(CIMS-Link)”。
王昊奋
同济大学研究员
报告题目:
当知识图谱遇上智能制造:机遇与挑战
报告摘要:
人工智能已经进入慢慢从感知步入认知阶段。知识图谱作为认知智能的使能技术之一受到越来越多工业界与学术界的关注,并在医疗、金融、军工等各种行业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而智能制造作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方向,也逐步出现了知识图谱的身影。本次报告我将系统地介绍知识图谱在智能制造各环节中的价值,以及相应的关键技术内涵。在此基础上,将和大家进一步分享一些知识图谱在诸如设备智能运维和根因分析等典型应用场景。最终,将进一步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报告人简介:
王昊奋,同济大学百人计划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在一线人工智能公司担任CTO之职,拥有前沿科技视野及丰富的研发管理经验,荣获徐汇区学科带头人人才计划。他是全球最大的中文开放知识图谱联盟OpenKG发起人之一。他负责参与多项省部级AI相关项目,发表100余篇AI领域高水平论文,被引用次数达到2300余次,H-index达到23。他构建了全球首个可交互养成的虚拟偶像—“琥珀·虚颜”;所构建的智能客服机器人已累计服务用户超过10亿人次。目前,他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术语工委副主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语言与知识计算专委会副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AI校友会秘书长等社会职位。
张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
智能制造中的建模仿真技术
报告摘要: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制造系统正逐步发展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虚实融合的复杂系统,针对这类系统的设计、分析、运行、维护等全生命周期,对建模仿真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强烈。本报告将介绍建模仿真技术在智能制造系统各个阶段的应用情况,以及面向智能制造的新一代建模仿真技术的最新发展和主要成果。
报告人简介:
张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于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包括复杂系统建模仿真、智能制造、云制造、模型工程、服务网络优化与调度等。
曾任国际建模仿真学会(SCS)主席,中国仿真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863/CIMS主题办公室主任等。现为亚洲仿真联盟(ASIASIM)主席,国际建模仿真学会(SCS)会士,中国仿真学会会士,国家863主题云制造项目首席专家,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专家,复杂产品先进制造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复杂产品智能制造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航天系统国家级仿真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云制造平台与服务工程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任多个国际期刊编辑及编委,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国家863十五周年先进个人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21年获国际建模仿真学会(SCS)杰出成就奖。
杨明磊
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
报告题目:
炼化一体化价值链表征及优化
报告摘要:
石油和化工(简称:石化)是能源和基础原材料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石化工业的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经济总量据世界第二位。但我国石化行业部分产品结构性过剩严重、高端制造不足、管理和营销等决策严重依赖知识型工作者、资源与能源利用率不高、安全环保形势依然严峻、企业运行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石化行业的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迭代更替的过程,如何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传统行业,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报告分析了我国石化行业生产现状、挑战以及发展趋势,探讨了以“炼油全局智能优化调控”为目标的智能优化制造的愿景,即实现物质流、能量流和现金流“三流合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工业企业的智慧决策和智能生产。报告深入剖析了当前石化工业物料表征、过程模拟、以及全局价值决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三大核心技术,即(1)炼厂油品快速评价。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原油、馏分油、成品油等油品进行在线评价,为优化业务提供精准、快速的信息;(2)全厂数字孪生模型。利用机理+数据融合方式,形成准确的基础模型,动态表征实际工业运行装置;(3)价值最大化全局优化。通过生产计划优化,结合非线性基础模型,优化原油采购、资源配置,实现全厂生产价值最大。最后,通过系统集成,形成炼化一体化价值优化系统,并分享了系统应用案例。
报告人简介:
杨明磊,博士,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长期致力于复杂石化过程稳态/动态、多尺度机理建模、供应链决策、生产运行调控等方向的研究。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以及中国石化、中国化工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十余项。研究成果在九江石化、镇海炼化、上海石化、扬子石化成功应用,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技术发明一等奖各一项。
陈晓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云核心网工业标准生态总监
报告题目:
5.5G工业互联,点亮工业新价值
报告摘要:
5G正在引领工业迈入智能化、无线化时代,5G+工业互联网将向生产制造等核心环节持续延伸,希望继续与产业界一起携手,深化应用创新,完善产业生态,研究关键技术,加速5G+工业互联网全面落地。
报告人简介:
陈晓光博士,3GPP CT1标准代表,担任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网络协同制造与智能工厂”课题负责人。长期从事于5G及未来网络、5G+工业互联网等方面的研究和标准制定工作。第一作者发表SCI检索论文3篇,EI检索论文10余篇,主导3GPP 5G相关标准项目2项,主导/参与5G+工业互联网方向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等10余项,拥有国内外授权技术发明专利10余项。
还等什么!心动不如行动,抓紧时间注册CAC2021,让我们8月相约云南昆明,不见不散!
END
点击在看分享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