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心峰 | 试论文学与现代艺术体系

艺术学研究 艺术学研究编辑部 2022-08-23


作者

 李心峰: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原文刊于《艺术学研究》2022年第2期

主持人语:

艺术体系问题已成为近年来一个学术热点,但要真正弄清楚艺术体系演进的历史进程与其当下的共时性层次结构关系,还必须将研究朝着深化、细化的方向推进,需要逐一探讨各艺术门类与艺术体系整体之间的关系。其中,文学与现代艺术体系的关系,就是需要优先思考的问题。这一问题既关涉艺术学理论的领域,也关涉文学理论、文艺学(文学学)的领域。基于此,2021年8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当代中国艺术体系研究”课题组与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编辑部共同举办“现代艺术体系与文学”高端学术论坛,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很多具有启发性的观点和有待思考的问题,包括有可能引起文学研究整体结构乃至现代艺术体系整体结构变革与重构的问题等。现将部分讨论观点整理成文,予以发表,期待各位同仁关注。

 

——李心峰


摘要

通过学术史梳理可以形成一个共识,即不论西方还是中国的现代艺术体系,文学都是其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文学与现代艺术体系的关系问题上,有一个重要问题无法回避:文学摆放在现代艺术体系的哪个层次上更为合理?应该把文学(语言艺术)看作艺术世界的中观层次上的艺术家族;与此同时,应该考虑把诗歌艺术、散文艺术、小说艺术确认为艺术的基本门类,与其他基本艺术门类相并列。这种全新的艺术体系范式,将给文学学乃至一般艺术学(艺术学理论)既有范式带来较大的冲击与革新的诉求,甚至会推动其各自整体结构的深刻变动以及彼此之间的深度交融,给艺术学和文学学研究打开新的理论与话语空间,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艺术体系研究需要深化、细化

 

关于艺术体系的问题,在美学、艺术理论和一般艺术学研究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理论问题。所谓艺术的体系,主要是探讨由艺术的种类或叫门类所构成的系统,艺术类别的划分,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艺术的类别系统有哪些层次?各个层次、各个要素(艺术的类别)以怎样的关系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有序的结构系统?实际上就是艺术的现实存在、艺术世界的要素构成、层次结构关系的问题。这恰恰是艺术的本体所在,涉及艺术的创作实践与理论、批评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的美学或艺术哲学、艺术理论体系中,艺术的体系往往成为与其核心艺术理念有密切的内在逻辑关联的基本构架。像黑格尔的本应称之为“艺术哲学”或“美的艺术哲学”的三大卷《美学》就是如此。

然而,我们在相当长的时段内并不太重视对艺术体系的研究,没有取得明显进展。可喜的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艺术体系尤其是现代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体系的探讨开始趋于活跃。最近几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课题“当代中国艺术体系研究”(18ZD03)的立项与推进,愈益引起学界对艺术体系问题的关注与重视。仅在2020至2021年,有关艺术体系的探讨就迎来了一个小高潮。被视为“写专论确立美的艺术体系的第一人”的法国18世纪艺术理论家夏尔 · 巴托的代表作《归结为同一原理的美的艺术》这部早就应该被译介却迟迟未能被译介到我国的艺术理论经典之作,其最为重要、核心的部分即该书的“前言”和“第一部分 通过创造艺术的天才之本性来确立艺术之本性”的全部六章内容,已由青年学者高冀译出并发表,为艺术体系的研究提供了最基础的、关键的原典文献;张法《中国古代艺术的体系构成》,在中国古代文化演进的宏观背景和发展走势中梳理中国古代艺术的体系构成,概括了中国古代艺术从礼之艺到文之艺、术之艺、玩之艺、伎之艺、工之艺的演进过程。蓝凡《媒介变革与媒介变量:实用艺术新论》认为不应沿袭传统理论把实用艺术视为艺术分类的概念且仅仅局限于造型艺术范围内的做法,认为实用艺术作为与观赏艺术的“纯艺术”相比较而存在的艺术形态,普遍存在于各个艺术门类之中,其与纯艺术的区别主要取决于它们所使用的材料及其被使用的领域。该文澄清了人们有关实用艺术的一些误解。

随着对艺术体系研究的展开,人们意识到,如要真正弄清楚艺术体系演进的历史进程与其当下的共时性层次结构关系,还必须将研究朝着深化、细化的方向推进,需要逐一探讨各种艺术种类(门类)与其他艺术种类以及艺术体系整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基于这样的见解,以笔者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课题“当代中国艺术体系研究”学术团队,开始逐步探讨各种主要艺术门类与艺术体系的关系问题。比如,2021年,子课题负责人、北京大学图书馆的祝帅和笔者分别发表了有关造型艺术(美术)与中国现代艺术体系的论文——祝帅《作为艺术学门类中层理论的“造型艺术”观念辨析》认为在一般艺术学的宏观层次和具体门类艺术的微观层次之间,应构建一个中观层次,认为“造型艺术”就应作为艺术体系中的“中层”概念予以定位、阐释;笔者的《“美术”与中国现代艺术体系》分析我国当代美学、艺术理论有关美术在艺术体系中的定位的两种不同理论范式,即把绘画、雕塑等看作艺术的基本门类,还是把包含了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类别的“美术”作为艺术的基本门类,分别从历史与学理上论证“美术”作为艺术世界的“中观层次”之艺术家族的地位。同年11月,课题组与《中国摄影家》《现代传播》杂志及其他机构共同在线上举办“摄影艺术与现代艺术体系”高端论坛,邀请美学及艺术理论、摄影、电影、美术等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深层次跨界对话,取得丰硕成果。

实际上,关于“文学与现代艺术体系”的探讨,才是有关各艺术门类与现代艺术体系研究系列中首个被选中的主题。当时,课题组共列出十余个关于各门艺术与现代艺术体系之关系的研究主题,计划将各相关领域专家邀请到一起举办专题论坛,进行多学科、跨学科的对话,前述“摄影艺术与现代艺术体系”论坛即是其中之一。另外,课题组还准备分别就书法、舞蹈、戏剧以及曲艺、杂技等与中国现代艺术体系的关系问题举办论坛进行深入探讨。而“现代艺术体系与文学”高端论坛,是所计划的系列论坛的第一场。之所以把文学与现代艺术体系这一主题作为首个论坛的选题,是由于关于文学与艺术的关系、文学在艺术体系中如何定位,存在的问题乃至可能出现的争议更多一些、更复杂一些,牵涉的面更广一些,我们期待在这个问题上能够率先有所突破,以带动其他主题的探讨。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此课题在申报之初的标题确定为“现代中国艺术体系研究”。但在课题评议与立项的过程中,根据有关专家的意见,最后把课题的名称调整为“当代中国艺术体系研究”。然而,经过三年多持续不断的思考与研究,课题组认为该课题的名称仍应改为“现代中国艺术体系研究”。这主要是因为,“当代”这一词语在今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存在着太多的歧义:有人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直到当下的历史时段都称之为“当代”;有人仅把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称之为“当代”;还有人特别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历史时段称之为“当代”。而艺术的体系问题,主要由艺术自身的媒介、种类、形态、技术的变革发展以及各种艺术相互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用前述那些主要以社会变迁与政治沿革为依据而划分的历史时段所界定的“当代”概念,作为艺术体系研究的时间框架,显然是不甚合适的。比较而言,将与“传统”相对而称的“现代”一词,用作衡量文化艺术之历史变迁的概念,显然更适于用来作为研究艺术体系问题的时间框架。在这里,我们所说的“现代”,不是纯粹历史科学中与所谓“近代”“当代”相区别的时间概念,而是泛指与传统社会历史文化形态相对比而成立的、比较晚近的一个社会历史文化时段。在中国,从文化艺术上来说,大体上可以把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直到当下这个历史时段,都界定为“现代”。这一“现代”概念,实际上跨越了历史学领域中的所谓“近代”“现代”与“当代”。我们所要探讨的现代艺术体系,是由古典的、传统的、古代的艺术体系沿革演变而来的,有所承袭、有所接受,但它又经过了现代的转型、转换、变革、发展,所以它是一种不同于古代传统艺术体系的、有着新的质的规定、新的要素与结构构成的“现代艺术体系”。我们所要研究的,正是这种“现代艺术体系”,而且是“现代中国的艺术体系”。基于这样的考虑,课题组向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提出申请,将课题名称改回“现代中国艺术体系研究”。今后发表或出版与该课题相关的成果时,也将相应地把课题名称更确切地表述为“现代中国艺术体系研究”。




二、文学、文艺与艺术

 

在探讨现代艺术体系问题时,必然要涉及文学在现代艺术体系中怎样定位、如何阐释文学与其他艺术的相互关系等问题。其实还有一个与此密切相关的、甚至可以说是在讨论上述问题之前应该首先解决的问题,即文学与艺术的逻辑关系问题——在现代中国的历史语境下,文学是否是一种艺术?文学是否是现代艺术体系内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或者说,文学与艺术还存在着另一种关系,即二者存在着一种互不包含的并列关系?所谓艺术不包括文学吗?或者说,所谓文学不属于艺术的系统吗?等等。这其实是在讨论文学与现代艺术体系这一问题之前必须预先思考的逻辑前提,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其他问题便无从谈起。

也许有人会说,这一问题看起来不是非常简单吗?哪有那么复杂?——单纯就“文学与艺术的关系”而言,可以说再简单不过:文学就是一种语言艺术,文学就是艺术体系当中的一种,艺术包括文学,文学从属于艺术的大的系统。多么简单明了!——但是实际上,只要我们接触到一些具体的文学或艺术的批评文本、文学史与艺术史文本、有关文学或艺术的话语表达或理论文本,就会发现这里面存在很多问题,绝不是想象中那么明了简单,需要认真地梳理、辨析一下。

比如说,我们在日常语言运用中,经常会将文学与艺术并列而提,大谈“文学与艺术”如何如何,或大谈“文学艺术”(注意:这样的语言表述时常是并列关系而并不是偏正结构,不是限定与被限定、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如何如何;一些被命名为“艺术导论”“艺术概论”“艺术学”的教材或专著,常常是将文学排除在外的,它们所讨论的往往是文学以外的其他各种艺术。其潜台词似乎就是:艺术不包括文学;文学不隶属于艺术。这些事实的客观存在,不能不令人对上述“文学就是艺术中的一种”“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等简单明了的看法产生怀疑,从而形成与这种认知明显不同的另一种认知,即认为文学与艺术相互并列、文学不属于艺术、艺术不包括文学。

在现代中国的语境中,除了“文学”与“艺术”这两个概念外,还有一个广为使用的概念与它们二者密切相关,而且在日常语言运用中时常夹缠在二者之间,使得文学与艺术的关系问题更加复杂化。这个概念便是“文艺”。

假如只谈文学与艺术的关系,即便存在着一些歧义,但相对而言可能还不会过于复杂。但是,由于又有一个“文艺”的概念夹缠其间,于是,文学与文艺、文艺与艺术、文学与艺术等关系放在一起究竟应该如何理解,便变得愈加混沌复杂,经常会出现一些混乱,制造许多谜团,产生不少误解。举个例子,笔者曾让学生使用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来表示文学、文艺、艺术这三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们究竟谁大谁小,谁从属于谁,谁包括谁,谁与谁之间可以画等号?谁与谁互不包含而相互并列?也就是说,文学与文艺、文学与艺术、文艺与艺术究竟是什么关系?学生们往往会被这三者之间模糊不清的复杂关系搞得非常糊涂。之所以产生如此反应,不是因为学生们的数学能力差,或逻辑思维能力弱,而是因为这三个概念在日常语言运用中,其内涵和外延都比较模糊、随意、混乱,从而让他们莫衷一是,无所适从。

之所以引入“文艺”一词会让文学、文艺、艺术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难辨,盖由于日常语言对于“文艺”一词的语用惯习与语义解读。其语用惯习,即把文艺用作“文学与艺术”的含义;其语义解读,即将“文艺”解释为“文学和艺术的总称”。按照这样的用法和解释,文学与艺术就变成了并列关系,而“文艺”一词则成了包括文学与艺术二者在内的更高层级的概念。

然而,经过学界大量的文献学研究,现在人们已经愈益清晰地认识到,作为一个现代汉语语词的“文艺”,在现代中国的早期阶段,大都指的是文学。这是由于过去的文学概念,存在着广义的文学(泛指一切文献)与狭义的文学(美文学、艺术性文学)。人们一般所说的“文艺”,都是指“美文学”“艺术性文学”,从而区别于广义的文学。后来人们在“文学和艺术的总称”的意义上使用“文艺”,实际上已远离了该词语的本义而发生了意义上的转化。这种意义上的转化,造成了文学、艺术与文艺之间关系的模糊与混乱。

文学、艺术、文艺这几个概念,都是现代文学理论、艺术理论、美学理论研究中基础性的概念术语,是构建现代文学理论、艺术理论、美学理论大厦的最为核心、关键的语言构件,需要对它们各自的内涵外延,各自的语源、语义、语用等情况进行细致的辨析、认真的梳理;需要从学理上、从逻辑上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合理关系,而不应任由那种模糊混乱的状态继续下去。

实际上,经过新时期以来长时间的探索、讨论,今天在理论上厘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不难:只要把“文艺”一词的意义返归它的词源学意义上的本义即“艺术性文学”的涵义,一切的模糊混乱都将得到解决。




三、西方和中国现代艺术体系中的“文学”

 

下面做一些历史的回顾,看看在西方和中国,文学在现代艺术体系中是如何定位的。

关于西方现代艺术体系最早出现的过程,如今已经不陌生。其最具标志性意义的,就是上文介绍的夏尔 · 巴托的著作《归结为同一原理的美的艺术》。在这部理论著作中,夏尔·巴托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美的艺术”体系观念。他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美的艺术”,包括五种主要的艺术门类:绘画、雕塑、诗、音乐、舞蹈。这就是西方最早擘画设计、概括总结出的现代艺术体系或者叫做“美的艺术”体系。在由这五种艺术构成的艺术体系中,有一个艺术门类叫作“诗”,这里的“诗”,不是今天作为文学门类中与小说、散文并列的一种特殊体裁的狭义的“诗歌”,而是一种广义的“诗”,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在西方古典诗学传统中,诗一般是指广义的诗,如亚里士多德在其《诗学》中阐明的那样,所谓的诗,既包括抒情诗,也包括叙事诗(史诗)和戏剧体诗。之所以如此,盖因西方古典时代的文学即语言艺术,主要是以诗体形式存在的。因此,这里的“诗”,就是后来所说的“文学”;或者说,后来被称之为“文学”的东西,在古典时代就叫作“诗”。由此看来,在西方最早出现的现代艺术体系中,一开始就是把文学——当时称之为“诗”——包含在内的。

夏尔·巴托所总结的现代艺术体系,法国百科全书总主编之一达朗贝尔撰写《百科全书》(Encyclopedie)的总导言对其稍微做了调整修正,删掉了舞蹈,增加了建筑,形成了一个更加流行的、在西方几乎尽人皆知的五种艺术的现代艺术体系,一个被定型化了的艺术体系。尽管做了这样的调整,“诗”即后来所谓的“文学”在其中的地位仍然不曾改变。而且《百科全书》出版以后,其总导言中所表述的艺术体系,在西欧已成为艺术界基本的共识。不管是谢林的《艺术哲学》探讨艺术的体系,还是黑格尔的《美学》讨论艺术体系,乃至泰纳《艺术哲学》探讨艺术体系,基本上都是以上述五大主要艺术作为基本骨架来进行探讨的。总之,现代艺术体系在西方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传统,其中,诗(文学)在这一体系中占有的一席之地从不曾动摇。

其实,此后西方艺术的体系也不是一直停留在只包括五种艺术的体系状态,它也在不断地扩容,如又把舞蹈放进去,把戏剧独立出来,再把工艺加进来,慢慢变成八种艺术。后来又加入摄影艺术、电影艺术,艺术的体系构成变成了九种、十种艺术。但是,无论是八种还是九种、十种艺术,或者“诗”被后来“文学”的概念所取代,诗(文学)仍然是艺术体系中不可分割、非常重要的基本构成。

在回顾西方现代艺术体系形成及演进过程中“诗”(文学)在其中的地位时,还有一个颇为重要的问题需引起关注,即是将“诗”(文学)艺术推举到艺术世界中最高等级的理论倾向,这一理论倾向后来被称为“文学中心论”。这也是研究“文学与现代艺术体系”问题时理应予以关注、探讨的问题。

就中国对于西方现代艺术体系的移植、引进而言,标志性的时间点是1904年。在这一年,王国维曾在两篇文章中,非常完整地将西方的美的艺术体系移植过来,一篇是《孔子之美育主义》,另一篇是《叔本华之哲学及教育学说》。其中,《孔子之美育主义》最初发表在王国维主编的《教育世界》上时并未署名,后经佛雏大量考证,确认这篇佚文为王国维的作品。这两篇文章所论及的西方艺术体系就是由包括诗(文学)在内的五种主要艺术构成的美的艺术体系。

1913年,鲁迅作为当时民国政府教育部的官员(佥事),曾经起草了一份《儗播布美术意见书》,这份意见书完整地移植了西方的美术(美的艺术)体系,而当时的“美术”就是“美的艺术”的简称,就是指今天所说的艺术。鲁迅指出,所谓美术,“如雕塑,绘画,文章,建筑,音乐皆是也”。这与西方由五种主要艺术构成的美的艺术体系完全一致,只不过用了“文章”这个带有本土文化传统色彩的概念来代替“文学”的概念。此后,1918年蔡元培曾经在中国第一国立美术学校开学式上做了一个讲演,也提到“美术本包有文学、音乐、建筑、雕刻、图画等科”,显然也是对西方美的艺术体系的移植。当然具体使用的概念,有的用的是“诗”或“诗歌”,有的用“文学”,有的用“文章”,有些细微的差别,但基本的构成是一致的。

在后来我国出版的大量美学概论、艺术概论、艺术学概论一类的专著或教材中,大凡涉及艺术的体系的相关内容,大都把文学看作是一种艺术的基本门类。

需要指出的是,最近几年,由于2011年艺术学从原来的文学门类(学科代码05)中的一个一级学科升格、独立为最新的第13个学科门类,因此在学科的体制上造成一种假象,似乎文学与艺术学存在一种互不包含的并列关系。在这一特殊背景下,出现了少数几种艺术学概论、艺术导论之类的教材将文学从艺术体系之中剔除出去的现象。但这毕竟是个别的、暂时的现象,并非现代以来有关文学与现代艺术体系认知上的主流观点,而且也是经不起推敲的、违背基本的学理的、仅仅为了迁就一时的学科体制的权宜之计,不足为据。总之,我们可以形成一个共识,就是不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的现代艺术体系之中,文学都是其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没有文学的艺术体系是不完整的、跛足的。




四、文学应置于艺术体系中的哪个层次?

 

随着对现代艺术体系探讨的深入展开,我们在文学与现代艺术体系问题上,又发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无法回避,需要予以认真对待,这就是文学摆放在现代艺术体系的哪个层次上更为合理?直截了当地说,是把文学放在艺术的基本门类的层次上,还是放在比艺术的基本门类更高的“中观层次”上更为合理呢?

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激发。一个因素,是人们在处理文学在艺术体系中的定位时常常出现的一个明显的矛盾现象,即人们往往既把文学看作一个基本的艺术门类(艺术种类),将它与其他基本艺术门类如音乐、舞蹈、戏剧、电影乃至摄影、书法等相并列,却又同时把它置于艺术世界的中观层次上。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李泽厚于整整一个甲子之前发表的《略论艺术种类》这篇长文中,共列举了九个主要艺术种类:工艺、建筑、音乐、舞蹈、雕塑、绘画、文学、戏剧、电影,又将这九种主要艺术归纳概括为五个大类:(1)实用艺术;(2)表情艺术;(3)造型艺术;(4)语言艺术(文学);(5)综合艺术。在这里,文学既是他所列举的九种主要艺术(艺术的基本门类)之中的一种,又是他所概括的艺术的五个大类(按我们有关艺术中观层次的理论,也可把这五大类艺术理解为艺术世界“中观层次”的“五大家族”)中的一类。显而易见的是,李泽厚让“文学(语言艺术)”重复出现在艺术的中观层次和艺术的基本门类这一上一下两个不同层次的处理方法,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质疑。这就像本来是同一辈分的兄弟姊妹,其中的一个又被列进了他的父母那一辈人那样,让人不免疑窦丛生。我们不禁要问,文学(语言艺术)究竟属于艺术的基本门类,还是属于艺术的中观层次?像这样把文学列入基本艺术门类层次、同时又列入中观层次的做法,一段时间内是比较常见的惯例,甚至连笔者本人也未能幸免。

另一个因素,是笔者与课题团队对“美术(造型艺术)”与现代艺术体系问题的反思、探讨所产生的连带效果。在思考美术与现代艺术体系的关系问题时,我们发现存在着两种显著不同的处理范式:其一,是分别把绘画、雕塑、书法、摄影等列入艺术的基本门类的层次,而“美术(造型艺术)”则被看作是包括了这几个基本艺术门类的中观层次的概念;其二,是直接把美术列入艺术的基本门类的层次,将美术(包括绘画、雕塑,有时还将摄影、书法等也包括在内)与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等其他基本艺术门类并列在同一个层次上。这样做,实际上就把绘画、雕塑,有时还包括摄影、书法等降格为艺术基本门类下一个层次的艺术类别概念了。很显然,以上这两种范式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或曰矛盾。究竟哪一种理论范式更合乎历史的逻辑与学理的逻辑呢?对此,祝帅曾撰文对“造型艺术”作为艺术世界的“中层理论”加以辨析。笔者也发表了专论,认为将美术列入艺术基本门类的层次,却把绘画、雕塑从艺术基本门类层次降格为美术之下次一级的艺术类别,不仅矮化了绘画、雕塑等在艺术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艺术门类,同时也矮化了美术(造型艺术);主张将美术(造型艺术)看作艺术世界的中观层次的“四大家族”之一,而让绘画、雕塑等回归艺术基本门类的层次。在进行这样的思考的同时,不能不连带着思索文学在现代艺术体系中究竟应该如何定位?

考虑到文学系统所具有的超巨的体量,文学在整个人类的艺术历史上的地位、分量,各国、各民族在文学领域诞生的伟大作家、经典之作的数量之众,以及文学为其他艺术所带来的巨大的滋养作用,等等,笔者认为已经到了给文学在现代艺术世界重新定位的时候了。也就是说,我们明确地认为:应该把文学(语言艺术)看作艺术世界的中观层次上的艺术家族,而不应继续矮化文学,让这样一个庞大的艺术家族屈居于艺术基本门类的层次上。

与上述思考密切相关的是,我们是否可以沿着这一思路继续前行,大胆地提出一个崭新的学术提案:将文学的几大类别(体裁)即诗歌、散文、小说,列入现代艺术体系的基本艺术门类的层次,将这几种语言艺术样式与音乐、舞蹈、绘画、雕塑、书法等并列并置呢?就是说,是否应该考虑把诗歌艺术、散文艺术、小说艺术添加到艺术的基本门类的阵列之中呢?答案是肯定的。实际上,自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课题“当代中国艺术体系研究”正式立项以来,课题组内部便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基本的学术观点、理论共识,并在一些阶段性成果中得到体现。比如,笔者的《打开艺术世界的地图——现代中国艺术体系描述》,已经把诗歌艺术、散文艺术、小说艺术列入艺术的基本门类之中;由笔者主编的《艺术学核心素养》第三编“特殊艺术学学科群”的结构,就是按所概括的艺术“四大家族”即造型艺术(美术)、演出艺术、语言艺术(文学)、映像艺术来安排这一编的四章内容:第一章造型艺术学,包括书法艺术学、绘画艺术学、雕塑艺术学、工艺美术学、建筑艺术学5节;第二章演出艺术学,包括音乐艺术学、舞蹈艺术学、戏剧艺术学、曲艺艺术学、杂技艺术学5节;第三章语言艺术学,亦即文学学,包括诗歌艺术学、散文艺术学、小说艺术学3节;第四章映像艺术学,包括摄影艺术学、电影艺术学、电视艺术学、计算机艺术学4节。上述造型艺术中的5种艺术、演出艺术中的5种艺术、语言艺术(文学)中的3种艺术和映像艺术中的4种艺术,总共17种艺术,便是我们目前对现代中国艺术体系中艺术基本门类的最新概括。我们已经把诗歌艺术、散文艺术、小说艺术列入艺术的基本门类的层次。

很显然,将文学提升到艺术世界中观层次的艺术“四大家族”之一的地位,相应地将诗歌艺术、散文艺术、小说艺术确认为艺术的基本门类,这种全新的艺术体系理论范式,将给文学学乃至一般艺术学(艺术学理论)既有范式带来较大的冲击与革新的诉求,甚至会推动其各自整体结构的深刻变动以及彼此之间的深度交融,为艺术学和文学学研究打开新的理论与话语空间,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当然这其中也存在着不少有待深入思考、论证、解决的问题。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课题“当代中国艺术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18ZD03)阶段性成果。

本文作者李心峰


责任编辑:韩泽华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为阅读方便,略去引注

点击以下链接即可阅读


《艺术学研究》稿约

《艺术学研究》2021年第1期文章荐读

《艺术学研究》2021年第2期文章荐读

《艺术学研究》2021年第3期文章荐读

《艺术学研究》2021年第4期文章荐读

《艺术学研究》2021年第5期文章荐读

《艺术学研究》2021年第6期文章荐读


《艺术学研究》2022年第1期文章荐读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购买往期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