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北京晚报创刊60周年系列之故事
中国流行音乐从这里起步
引领风潮:主办《新星音乐会》
多给他们和她们创造一些条件吧!先让他们唱出来
“为什么上海有《上海之春》,哈尔滨有《哈尔滨之夏》,沈阳有《沈阳音乐周》,唯独北京没有?一封又一封的来信寄到报社,报社怎么作答呢?”1980年9月18日,《北京晚报》在头版刊登了《推出新人 推荐新歌》一文,开篇就替无数读者提出了这个关心已久的问题。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文艺团体竞相登台,国外艺术家们也不断到访,每天泡在剧场里观看各种演出的晚报文艺记者,亲身感受着观众们对精神食粮的迫切渴求,但尚在禁锢中的大陆乐坛显然无法满足大家的需要。一批年轻的歌坛新秀没有施展的舞台,观众们也听不到喜欢的新歌,时任晚报文体组组长的李士民把这些情况看在眼里,责任感油然而生:“我们报纸不是要起桥梁作用吗?我们应该带头做点什么。”不久,总编辑王纪刚跟着文艺记者去工人体育馆看了一场苏小明的演出,随即同意了文体组的设想:就是这种唱法,咱们去各团挖掘演员,也来一场音乐会!
(由左至右)阚丽君、远征、吴国松、任雁、苏小明、朱明瑛、郑绪岚、李默、王静合影
9月上旬,晚报确定《新星音乐会》的演出日期为当年的中秋节——9月23日,地点定为首都体育馆。对于这场“冒大不韪”的音乐会,几乎所有文艺团体都在观望,迟迟没有准确的回复,负责挑选演员的时任晚报记者沙青吃了不少闭门羹。
最终,东方歌舞团团长王昆思考再三,首先同意派朱明瑛、郑绪岚和远征三位年轻歌手参加音乐会。随后,其他文艺团体纷纷跟进。汇集了朱明瑛、苏小明、郑绪岚、任雁、吴国松、李默、远征、王静八位新星,新影乐团轻音乐队和海政歌舞团轻音乐队两支伴奏乐队以及中央歌舞团报幕新秀阚丽君的阵容,终于在晚报记者的努力下落定,他们当中最小的一位当年只有19岁。
不到三个小时,三万多张门票全部售罄
售票定于9月19日上午9点正式开始。付出了这么多心血,观众们到底买不买账呢?早上天刚亮,沙青来到现场一看:还不到7点,买票的长队已经从首体售票处排到了动物园。走到队伍前头再一打听,不少人都是凌晨一两点来排队的,热火朝天的场面让沙青终于把心放到了肚子里。不到三个小时,三万多张门票全部售罄。
“新星音乐会”节目单
再回首,聊晚报:一场《新星音乐会》救活了中国唱片社
《新星音乐会》的成功,还带来一个意外之喜:在现场架了一副麦克风的中国唱片社,借此扭亏为盈。
因卡式录音机流行而陷入困境的中国唱片社,把演出实况灌制成唱片,小盘三毛钱,大盘五毛钱,一下子卖掉了约三百万张。《军港之夜》《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歌曲与朱明瑛、苏小明、郑绪岚等歌手的名字一夜之间家喻户晓。“通往全国的每一趟列车,远及边陲小镇,大喇叭里日日播送着《新星音乐会》实况,以至于北京晚报的记者在外埠采访,也会被不明就里的人群团团围住,要求唱几首歌。道理很简单,既然你们北京晚报办的《新星音乐会》,北京晚报的记者一定都是歌手,也会唱《新星音乐会》上的歌。”回首往事,沙青感慨万千,“现今的年轻人已难想象,物质匮乏却孕育着一个抒情年代,不过一场音乐会,竟留下了如此多的抒情诗篇。《新星音乐会》成为历史,成为中国上世纪80年代流行音乐发轫时期的一座里程碑,同时也成为一张报纸与她的读者休戚与共、相濡以沫的历史实证。”
(北晚记者 高倩 有删减)
北京晚报勇敢迈出争议性一步
解放思想:复排《四郎探母》
北京晚报主办《四郎探母》连演七场
1980年11月30日,《北京晚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一条轰动性的消息——《应广大读者和观众的要求〈四郎探母〉即将公演 由中国戏曲学院大专班和实验京剧团联合演出 一批新秀登台献艺》,宣布“京剧《四郎探母》将于12月3日至9日在天桥剧场连演七场。这次活动是本报应广大读者和观众的要求主办的。”
1980年11月30日,北京晚报在头版头条刊登《四郎探母》公演消息。
在1980年12月3日至9日正式演出的七天里,北京晚报不仅报道了演出的盛况,并且在第一版先后发表了《百花盛开凭春风》、《京剧有危机吗?》、《让京剧舞台绚丽多彩》、《京剧需要八十年代的新星》、《如何对待掌声》五篇署名“本报编辑部”的社论,还刊登了记者过士行所采写的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史若虚的专访《从事戏曲四十春》等。
推出这部作品是很勇敢、很有胆识的事
1980年12月5日,北京晚报在4版头条刊登《四郎探母》演出成功消息。
京剧《四郎探母》当年演出的盛况震动了京剧界和整个社会,一万多张戏票被抢购一空,很多人都为买不到票而遗憾。这不仅是该剧被禁演多年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演出活动,还推出了王蓉蓉、李宏图等“文革”后首批京剧大专生,他们很多都成长为当今京剧界响当当的“名角儿”。
如今已是家喻户晓的京剧名角的王蓉蓉,1980年时年仅20岁,是中国戏曲学院大专班的学生。她说:“多年后再看解禁《四郎探母》这件事,也就更加敬佩当年北京晚报总编辑王纪刚做出的决定,这个决定经受住了这么长时间的历史检验,他对京剧事业的贡献太大了!北京晚报能够支持、推出这部作品,是一件很勇敢、很有胆识的事,这不仅是戏曲界的一件大事,对社会也具有一种倡导解放思想的意义。特别是北京晚报当时用大篇幅来宣传介绍我们这些名不见经传的青年演员,不仅对我们献身京剧艺术是巨大的鼓舞,对于推动我国京剧事业发展更起了极大的作用,是非常值得钦佩的。”
再回首,聊晚报: 解禁演出推动了京剧繁荣
如今,距离当年轰动社会的《四郎探母》演出已经过去了近40年。是非曲直早已不言自明,经过历史的验证和岁月的沉淀,中国京剧的艺术魅力和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有人感叹:没有当年《四郎探母》的解禁,就没有日后京剧艺术的繁荣发展,也就没有京剧的成功“申遗”。确实,如果不是2010年北京晚报大张旗鼓举办纪念复排《四郎探母》三十周年演出,就连很多戏曲界人士都不知道这出传统老戏曾经被禁演,曾经有过那样坎坷多舛的命运。
北京晚报这家始终关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的媒体,也和京剧艺术一样,虽然受到新生事物的冲击,但依然在老百姓的心中有着难以取代的地位和情感,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与之相伴。
(北晚记者 王润 有删减)
记者现场为民奔走 见证改革开放进程
从报道首家个体饭馆到收藏入世槌
如今,悦宾饭馆里人声已不再鼎沸,但它依然静静伫立在胡同里,像一个历史符号,记录着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难忘的一页。每每有人回顾悦宾饭店的创办历程,总会提及《北京晚报》的传奇作用和重大影响。
改革春风徐来 首家个体饭馆开业
1980年,改革开放春风徐来。曾做过厨师的刘桂仙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靠个人手艺开饭馆养家糊口。但当时北京只对修理业、手工业的个体经营活动有所放开,其他行业均有限制。但执着的刘桂仙经过半年的申请,终于在东城区工商局的特批下申请到了营业执照,拿到个体商户的特殊供应本以及东城区工商局作保的500元贷款。
1980年10月8日,悦宾饭馆开业第二天,《北京晚报》又在头版刊登了一篇记者王达人的新闻特写《“尝尝看”笑语满堂》。
1980年10月7日,《北京晚报》头版刊登了一篇百余字的消息:《本市城区第一家个体经营的悦宾饭馆今天开业》。第二天,《北京晚报》又在头版刊登了一篇记者王达人的新闻特写《“尝尝看”笑语满堂》,还同时配发了晚报编委刘文典的评论文章《尝尝看,好!》。悦宾饭馆刚刚创办,就有了晚报的文字记录,之后的宾客满座也与晚报的报道息息相关。
敢为百姓发声 要解决群众“吃饭难”
当时的北京群众面临三大难:吃饭难、住宿难、做衣难。“悦宾饭馆的主要意义不仅在于价格便宜,还在于打破了国营饭馆的垄断。”王达人说,《北京晚报》之所以第一时间报道,更深层的考虑就是想要促使当时北京市群众“吃饭难”问题得以解决。
令人振奋的是,就在晚报报道了悦宾饭馆开业的消息不久,坚冰终于打破,禁令终于解除,北京的个体饭馆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街小巷和郊区村镇,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达到了近千家,从而使吃饭难的问题成为历史。
最动人的新闻 扎根在社会最基层
“只有扎根在社会最基层,新闻才会根深叶茂。“改革开放的浪潮簇拥着晚报记者大踏步前进,而晚报记者也为改革开放的深入摇旗呐喊。”王达人说。过去40年里,晚报记者在改变神州大地的改革巨浪、开放热潮中一次次感受到经济腾飞的力量,也在温暖人心的改革故事、群众生活中一回回触碰到创刊不变的初心,这力量与初心的背后,正是“顺应时代,顺应人民”。
与时代共振 晚报捐赠传奇“入世槌”
这是中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7年前,伴随着卡塔尔多哈世贸部长会议上的一声槌响,世界贸易组织向中国敞开了大门,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第143个成员。在同年提出“关注百姓关注,关注中国关注,关注世界关注”的北京晚报派出了深度报道部的记者郭强、侯振威全程采访记录了这一历史性时刻。但郭强和侯振威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在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见证物带回北京的同时,也让《北京晚报》永久地与中国加入WTO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更创造出一个新词与一段传奇——“入世槌”。
定格历史瞬间 记者带回入世木槌
多哈时间2001年11月10日18时30分,喜来登酒店萨尔瓦厅。随着大会主席、卡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大臣卡迈勒手中的木槌嘭然敲响,中国经济就此登上与全世界同场竞技的舞台。从会议开始审议中国入世议题到一锤定音,仅仅用了8分钟的时间,但这一刻,却距1986年7月中国正式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过去了15年。
当木槌敲响,一锤定音的激动一刻,整个会场欢欣沸腾,众多记者见证了中国的入世梦圆。会后,不止一人手举木槌拍照留念,郭强和侯振威也不例外,第一次与“入世槌”有了亲密接触。
晚报记者郭强(中)和侯振威(右)将中国入世的重要见证物——入世槌带回北京。
然而,晚报记者并未因会议的结束而收回新闻发现的视线。13日晚,写完最后一篇稿件的郭强和侯振威再次回到曾经见证中国入世的喜来登酒店萨尔瓦大厅,他们突发奇想:“我们是否可以将10日中国入世那天卡迈勒先生敲响的木槌也一起带回去呢?”经过现场沟通,工作人员爽快地答应了他们想将这支对中国意义非同一般的“入世槌”带回国的要求,并对中国成功入世表示祝贺。
木槌何处善存 热心读者各出高招
2001年11月15日,《北京晚报》头版头条报道了郭强和侯振威将带回“入世槌”的短讯,并向读者广泛征集安置“入世槌”的方案,引起了巨大反响。
15日当天,还在多哈的两位记者意外地接到了中国革命博物馆要收藏“入世槌”的电话。18日晚,回国走出机场的他们受到了晚报同事、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及想亲眼看看“入世槌”的记者同行的热情迎接。数日内,包括中国革命博物馆在内的全国多家博物馆和相关机构为收藏“入世槌”展开了激烈竞争,更有企业表示愿意以300万或者更高的价格买断“入世槌”的相关产品开发权。
2001年12月12日,北京晚报将“入世槌”捐赠给中国革命博物馆。
众多晚报读者对“入世槌”的热情也被彻底点燃。一批批热心读者来到北京晚报,为“入世槌”的收藏出谋划策,并对记者的敬业精神及职业敏感表示了钦佩。有人建议应将“入世槌”存放在中华世纪坛,有人则倾向于将“入世槌”存入正在规划建设中的世贸中心,还有人建议把“入世槌”的复制品存放在清华或北大的经济系陈列馆中,以督促学子们学习WTO的相关规则,为入世后的祖国贡献力量……最终,北京晚报决定将“入世槌”捐赠给革博。
再回首,聊晚报:晚报记者记录见证 时代馈赠难得机遇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北京晚报创刊60周年。回首这40年的改革之旅,从所有制改革到对外开放,从允许开展个体经营到利用国际市场加入WTO……每一步“摸着石头过河”的脚印,都凝聚着《北京晚报》旗帜鲜明、独立思考的墨迹。
昨天的新闻就是今天的历史,北京晚报记者是改革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与其他媒体不同的是,在一次次新闻实践中,晚报自身也与国家经济发展和融入世界联系到了一起,不断被提及与讲述。在这奇妙的联结里,人们得以看见,当年的晚报记者是如何记录和见证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前行的历程。这是一种追求,也是一种责任;这是时代给予的馈赠,也是新闻工作者难得的机遇。
(北晚记者 袁璐 有删减)
关注全国热点事件
灾难现场彰显责任担当和人性光辉
1998年,我国发生特大洪水灾难。其中,长江洪水是继1931年和1954年两次洪水后,20世纪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之一;嫩江、松花江洪水同样是150年来最严重的全流域特大洪水。
在这次抗洪报道中,《北京晚报》接连派出几路记者进行接力作战,由此拉开了《北京晚报》走出北京、关注全国热点事件的大幕。在此之后,非典疫情、汶川地震、雅安芦山地震……无数的灾难现场都能看到《北京晚报》记者的身影,他们不仅仅是历史和灾难的见证者和记录者,而且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利用自身影响力实实在在地去解决灾区人民的燃眉之急,让人们在灾难中看到人性的光辉和力量。
1998年,我国发生特大洪水,晚报先后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抗洪一线,记录发现抢险救援中可歌可泣的故事。
1998年
“抗洪两地书”传递真情
“洪钢,妈今天见到晚报记者和镇里领导,妈又管不住自个儿的眼泪了……没想到当初给你起名‘洪钢’,今天真让你成了洪水中的钢铁战士……想想你在家时,什么活儿都抢着干,有时我真盼你猛不丁到了家门口,妈这几天睡觉老是梦着你。”
这些暖洋洋的家常话出现在了《北京晚报》1998年8月的报纸上,这是为来自北京的抗洪一线战士与后方亲人专门开设的“抗洪两地书”专栏。现在的人们可能很难想象,回到20年前的BP机时代,这样一种看似“老土”的形式却给一线救援人员和后方家人带来了多大的慰藉。“作为北京当地的一份有影响力的报纸,我们在灾难现场特别关注北京相关的消息”,现任《北京晚报》副总编辑焱灴参与了这个栏目的策划和采写,“医务人员和技术人员还好些,总能抽空给家里打电话报个平安;而部队的战士们都是临危受命,说实话在家里人看来真是‘生死未卜’。”
专栏刊发后,还引发了极大的社会效应,催发了“片片爱心”:北京多元医药研究所、当时的崇文区煤炭公司分别为战士妈妈送去了慰问金和捐款。更让人感动的是,战士妈妈在接到捐款后又通过当地政府捐给了灾区,成为一桩美谈。
牵线搭桥重建灾区学校
距离9月1日开学还有1天的时间,湖北省公安县教委作出决定:所有学校必须按时开课。
8月30日晚上,公安县甘家厂乡党委书记袁丹青来到了本报前线记者焱灴和谢星文住的房间。他热泪盈眶地向两位记者介绍,甘家厂乡是全省有名的贫困乡,5万人守着6万亩耕地,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而8月7日上游孟溪镇的溃堤殃及甘家厂乡,将这个乡全部淹没。全乡34个刚刚奋起的中小学被这场洪水瞬间吞没,只有1所中学、4所小学能依稀露出房檐,其余29所全部被泡在了水下。
《北京晚报》的记者觉得不能坐视不管。焱灴当下拨通了当时的北京第15中学分校校长吴秉寅、王绍文的电话。两位校长了解这一情况后,又迅速联络了北京14中分校校长李建媛、北京华夏女子中学校长李意如、徐悲鸿中学校长徐庆平,几位校长一致决定,每家捐资5万元,共20万元在甘家厂乡重建一所北京——甘家厂希望小学。“北京的各位校长很给力,晚上10点把电话打回了北京,11点多这件事情就妥了。”
感性关怀理性反思
从后方到前线,焱灴和谢星文对洪水的泛滥开始有了更深层次的考虑:长江水患的历史原因和1998特大洪水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洪水过后能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如何保持灾后的可持续发展?
凭着年轻人的闯劲,焱灴和谢星文直接找到了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与那里的教授沟通之后,双方一拍即合。随后,“武汉水利专家与北京晚报记者座谈研讨会”召开,研讨会邀请了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雒文生教授,全国人大代表、水文水资源教授郭生练,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研究生部主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纪昌明教授,武汉大学胡铁松教授等众多相关领域专家。全国在武汉当地参与抗洪的86家媒体记者也都闻讯而来。
在3个小时的时间里,各位学者就本报记者提出的“长江水患的历史原因以及此次大水的直接原因”、“灾后的可持续发展”、“抗洪中已使用的和急需的高科技手段”等问题进行了观点交流。
凤凰卫视和《中国记者》当时撰文称:在洪水尚未退去之际,《北京晚报》赴武汉采访的新闻记者组织专家对长江洪水进行前瞻性、反思性、总结性的研讨,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体现了新闻媒体的责任感、使命感,体现了《北京晚报》的力量!焱灴和谢星文据此撰写的《1998,洪水告诉我们》也获得了当年的中国新闻奖。
2003年
首博收藏《护士节特刊》
2003年5月12日,《北京晚报》推出16个版特刊。特刊封面,一名护士身穿隔离衣、头戴护目镜,目视前方,充满坚毅。特刊见报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SARS病房护士们争相传阅,寻找着自己的名字,称“这份报纸是对自己最高的奖赏”。为更完整地记录抗击“非典”一线护士舍生忘死的奉献足迹,之后晚报又接连刊发10期“阻击非典护士英雄榜”,共刊出护士名单12000人左右。一时间,英雄榜成为市民、读者珍藏的历史记录。
为此,首都博物馆文物征集部工作人员专程来到《北京晚报》编辑部,将凝聚编辑部全体编采人员心血的《5·12护士节特刊》以及当时的编辑清样等报道的晚报,作为首都博物馆收藏的北京阻击“非典”历史见证首批文物正式收藏。
2008年
死里逃生不忘使命
5月13日,正当晚报编委会的领导紧张忙碌地指挥地震报道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5月11日受报社委派前往四川汶川采访奥运大熊猫的本报摄影记者甘南,在12日中午搭车赶往成都时遭遇地震,下落不明。
甘南的安危牵动着晚报同事的心。14日早上,好消息传来。摄影部值班编辑接到了来电,对方告知,地震当晚他在震中地区的映秀镇百花大桥附近,碰到了在那避难的8名北京记者,他们中虽有人受伤,但都没有生命危险。当日19时,本报记者张宏江经过两天两夜的步行,抵达汶川地震的极震区映秀镇,找到了正在避难的甘南。原来他乘坐的汽车被地震中滚落的巨石砸毁,他是因为提前离车才幸免于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地震当中,甘南的数码相机、电脑设备都被砸成了碎片。但职业记者的精神驱使着他一直不忘为编辑部发稿。在获救的第一时间,甘南便借来同行记者的卡片数码相机拍摄了当地人营救被困人员的动人场面,随后在映秀,他协助传送了大量的映秀镇救灾的现场画面,并在北京晚报一一见报,引起强烈反响。当时在全北京的平面媒体里,也仅有两家单位的记者到达了汶川地震的震中心。
再回首,聊晚报:报道英雄 负责到底
除了记录灾难,见证历史,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北京晚报》延续了以往的温情做法,从灾区最实际的需求出发,自5月24日起,晚报美食周刊开始陆续组织京城厨师团到灾区为灾区人民做饭。
在此次抗震救灾活动中,美食周刊共召集了京城30余家餐饮企业的160余名厨师分三批奔赴灾区。在为期15天的救灾工作中,厨师们每天为七千余名受灾群众解决了吃饭问题。让人感动的是,最后一批厨师团志愿延长了在灾区的时间,为正在准备高考的孩子免费做饭。此外,美食周刊还募集了260余万元善款捐献给灾区。
(北晚记者 牛伟坤 有删减)
1993年申奥到2008年承办奥运会
现场见证历史瞬间 中国崛起百年圆梦
2001年7月13日,中国申奥代表团在获胜后欢呼雀跃。
1993年 失利之痛
1993年是北京代表中国第一次正式申办夏季奥运会,目标是承办2000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在最后一轮表决中,澳大利亚悉尼获得了45票,北京获得43票,北京仅以两票之差憾失2000年夏季奥运会举办权。
在第二天的报道中,《北京晚报》前方记者用笔触和镜头,还原了北京申奥代表团在现场从失望到平静接受失利结果,再到表达永不气馁的全过程。后方记者则走上北京街头,采访了大量市民,记录下人们痛苦与难受的第一反应以及收获信心、总结经验、重新来过的第二反应。这些客观报道都反映了当年世界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并不熟悉,同时也表明中国整体经济实力尚未发展到令世界震惊的地步,说明前进中的中国尚未成熟。
2001年莫斯科之夜
北京时间7月13日晚,法国巴黎、日本大阪、中国北京、加拿大多伦多、土耳其伊斯坦布尔5座城市角逐2008年夏季奥运会举办权,每座城市都有其鲜明的特色和不俗的实力,竞争非常激烈。当时,共有104名委员参与首轮投票,大阪6票遭到淘汰,其他城市得票依次为:北京44票、多伦多20票、伊斯坦布尔17票、巴黎15票,另有两票无效。
第二轮投票开始,106名委员投票,有效票105张,两分钟的投票过程短暂而又漫长。现场监票长把信封封了起来,说明结果已经产生,这让中国人的心仿佛要跳出来了。因为很多人没想到第二轮投票就出了结果,不像1993年经过4轮才决出最终的结果,这表明首轮投票一过,第二轮投票产生了一个众望所归的结果,肯定有一座城市以压倒性优势胜出。
北京永载史册
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打开信封,当“北京”二字从他口中说出的那一刻,会场沸腾了,北京沸腾、中国沸腾了!当晚,《北京日报》和《北京晚报》联合出版了申奥成功的号外《北京赢了》。第二天的《北京晚报》,从头版开始总共用了22块版,全方位展现了从莫斯科投票现场,到整个京城“欢呼声排山倒海”的盛况。当天《北京晚报》的发行量达到118.2万份!之后本报申奥成功系列报道延续了整整一周。
一缕阳光天佑中华
2004年雅典见证了百年奥运重返故乡的历史盛况,4年后2008年3月,北京晚报记者再度前往希腊,现场见证奥运圣火火种的采集仪式,这也是中国第一次圣火火种的采集。
“第一火炬手”希腊跆拳道选手尼克拉泽斯手举祥云火炬单膝跪地,娜芙普利都将银质火炬与祥云火炬对接,第一支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在古奥林匹克竞技场点燃。尼克拉泽斯手持火炬和橄榄枝,在古竞技场绕场一周,然后一直跑到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心脏的墓碑前祈祷,再折返回到遗址门口把圣火传递给罗雪娟,那一刻,天堂里的顾拜旦也一定会为奥林匹克历史上的新篇章而感到心慰。第二天,《北京晚报》推出10多个版的《圣火颂》特刊报道。
见证圣火首登珠峰
奥运火炬珠峰传递预演在3月开始,张宏江赶到珠峰大本营与另一位协助报道的王天汉会合,随队到达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坚持记录登山过程。在得到各方认可后,两人开始了艰苦的准备过程。2007年2月初,他们就赴西藏做进山的前期准备工作,3月初张宏江和王天汉在尼泊尔加德满都会合,随即正式开始实施珠峰南侧的拍摄计划。4月24日张宏江、王天汉和其他媒体记者一起抵达了海拔5050米左右的绒布寺珠峰奥运火炬新闻中心。
5月初他们再次有机会进入大本营,并确切地获悉最终火炬登山队员名单,5月8日这天圣火终于顺利地登上了珠峰,当天一早,中外报道团队获准报道奥运珠峰火炬队成功登顶的报道,这一时段正好是北京晚报的优势时段,一举推出了32块版的《圣火登峰》特刊,震撼了业内外,也使该特刊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2008年北京奥运会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终于来临,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夏季奥运会。《北京晚报》以16块版的奥运特刊报道了北京奥运会盛况。
开幕式当天,北京晚报头版头条的标题是《今天是个好日子,中国喜世界喜我们同喜》,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气氛,把全国人民和全世界的喜悦心情叠加在一起,标志着奥运报道的华彩乐章正式奏响。开幕式的精彩部分则以号外形式出现,弥补了出报时间早的遗憾,保持了内容的完整性。北京晚报奥运报道全新改版,多角度、多题材、全方位地报道奥运会,将赛场内外、京城内外、国内外的奥运消息一网打尽,让读者一报在手,纵览天下。
奥运会期间除了赛事报道,《北京晚报》还推出了“奥运之城”、“北京故事”、“奥运文化”三大板块报道,轮番上演着道不完的京味故事。
除常规报道外,北京晚报同时推出了具有创新性的奥运报道新产品:每日刊出的彩色轻涂纸封套和号外。
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晚报奥运号外连续出版18期,其中,一期为下午刊出,其他17期均为深夜或次日凌晨刊出。号外实现了晚报滚动出报,不仅要抢时效,同时也抢占了市场。由于每期号外都有期号,因此北京晚报号外也受到了收藏家的追捧。
更加独具匠心的是,8月8日开幕式前,晚报已经精心制作了由奥组委特别授权的一期号外,那是专门为开幕式现场观众和嘉宾制作的一份服务手册,这份号外被送进鸟巢,全场90000观众人手一份。
再回首,聊晚报:荣获“北京奥运会报道集体突出贡献奖
2008年北京奥运会共创造43项世界纪录及132项奥运纪录,共有87个国家和地区在赛事中取得奖牌,中国以51枚金牌居金牌榜首位,是奥运会历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口号,载入奥运会史册。
《北京晚报》在奥运会期间的报纸销量提升惊人,在全国晚报体育新闻协会奥运会报道总结表彰大会上,北京晚报荣获“北京奥运会报道集体突出贡献奖”。
(北晚记者孔宁 有删减)
文字 | 北晚记者 高倩 王润 袁璐 牛伟坤 孔宁
编辑 | 孟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