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北京晚报创刊60周年系列之知城、知心、知交、知行
知城
市民力量:
从“百姓热线”到“日夜聆听”
报社热线室里,两部热线电话24小时候命:电话铃响起,接线员认真记录下热心市民所反映的问题;记者拿到记录,立即赶赴现场,这是本报的老传统了。时隔60年,北京城变了,市民来电所聊起的话题也充满了每个时代的特点;晚报与时俱进了,热线名称从“百姓热线”改为“我们日夜在聆听”;不变的是晚报与市民密切联系的传统:日夜倾听百姓诉说身边的难事,记者则通过报道去推动解决。
21天蹲守:肖家河小学门前积水彻底没了
2012年的3月,北京下了几场春雨。雨量不大,对北京多处地区来讲,这几场雨构不成什么积水威胁。可海淀区肖家河小学门前的这条小路就不一样了,那一年的3月26日,记者目睹了这条小路的“惨状”:春雨过后,路面的积水数天不退,还与下水道返出来的脏水混在一起,水面上散着油污和臭味。路上的孩子们穿着雨鞋,小心翼翼蹚水。有看准了“商机”的人,拿板儿车当“渡船”,收钱送孩子们“过河”。隔天,本报一张照片牵动了无数人的心:68岁高龄的王奶奶,背着自己的小孙女蹚水上学。
从那一天开始,本报两名记者在肖家河小学门前这条路上扎下根来,一面盯守现场的情况,一面联系各相关部门推动解决。
转机发生在4月7日。通过本报的不断推动,更多部门开始关注这条路,彻底的解决办法有了,更换管道!排水集团的抢修人员赶到现场,给这条陈年的老路“开膛破肚”,将已经跟不上节奏的老管道拆出来,新埋进去的管子比过去的粗了一倍。
4月16日,更换管道的工程全部结束了。记者经过21天的蹲守,用连续14篇报道,记录下了这条路从积水难行到焕然一新的全过程。
经过晚报的不懈推动,肖家河小学门前的那条小路,从一下雨就成阻挡孩子们上下学的“泥河”,终于变成了通途。
“我认得你,那年你来的时候也留着小胡子!”多年后,记者回访时,肖家河小学门卫的一句话令记者印象很深。当然,学校的孩子换了一届又一届,他们不可能认识记者,更不知道如今眼前这条平坦的回家路,曾经是一条“河”。
夜探刺鼻气味源头:睡觉不用戴口罩了
2016年4月,西城区前公用胡同居民反映,胡同里每到半夜都会飘来刺鼻的气味,让人夜不能寐,大家说这气味的来源是周边首饰店非法加工流程带来的,居民们担心这些有害气体伤人,竟然戴着口罩睡觉长达4年。
记者初次走访前公用胡同时是个下午,胡同里首饰店不少,可店里加工首饰的方式都是镶嵌、打磨,没有“炼金”的流程,看似规规矩矩,毫无破绽,于是想起居民们提到的一个关键词——“半夜”。记者给居民们留了电话,告诉大伙半夜如果再被怪味搅扰,尽管来电话。
凌晨,居民们的电话果然来了,这一夜记者原本就没打算睡,接到居民们的电话后,立刻重返前公用胡同。
那一夜,记者在胡同里寻找蛛丝马迹,像猎犬一样闻了一宿。天明时,气味的基本来源判明了,但记者的嗓子也已经肿得说不出话。
第一篇报道见报后,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西城区环保局成立执法组,与记者一道,再探前公用胡同。经过一夜的调查,执法人员锁定了可能存在违法加工行为的店铺。天明后的继续调查,证实了一夜的努力,一条藏在暗门背后的非法加工链条终于被发现。当打开最后一道暗门后,几台散发着几百摄氏度余温的机器呈现在众人眼前,“失蜡法”加工,这正是刺鼻气体的真正来源。
前公用胡同执法人员发现金属熔炼设备
以整治非法加工为突破口,几天内,整条胡同里的首饰店都得到了规范。本报用4篇报道、7天时间,解决了百姓们4年所面临的难题。
再回首,聊晚报:百万市民因报道受益
“设身处地为民着想,千方百计为民解忧”,这是“我们日夜在聆听”的宗旨。截至今年2月,栏目共刊登2515期,采访报道老百姓反映的问题1600多个(件),这些问题百分之百得到了相关管理部门和单位的回复,并采取了改善和解决措施,其中88%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累计百万市民因此受益。
无论是“百姓热线”,还是“我们日夜在聆听”,无论新闻线索来自何处,本报记者都把百姓事放在心上。晚报一甲子是一个节点,我们要总结经验,在未来以更高的标准服务百姓。同时,百姓的信赖也是记者的力量所在,百姓的呼声更给我们的新闻注入活力,坚定我们以报道推动民生问题解决的决心。
(北京晚报记者 景一鸣 陈圣禹 有删减)
北晚知名摄影栏目开创批评性报道的先河
街拍北京源自“十字街头”
1980年北京晚报复刊后,喜欢背个相机走街串巷的司马小萌是北京晚报唯一的摄影记者。她不但是京城最早的“拍客”,而且她还把抓拍下的画面刊发在“十字街头”上,一经见报便引起了读者关注。司马小萌说,“这个栏目,开创了批评性报道的先河。”
主动请缨 投身晚报
“我可是自己要求从北京日报调到晚报的。”回忆起30多年前的事儿,司马小萌感慨万千。
那是1979年底筹备复刊时,北京晚报需要一名摄影记者。当时选定的是日报摄影部的一位男记者,但是他不愿意离开日报。听到这个消息,司马小萌马上去找报社领导报名。
“北京晚报太适合我了,能发挥我的特长,也最对我的脾气。”她对领导说。
就这样,司马小萌来到了北京晚报。从试刊开始,一拍就是三十年。贴近老百姓,又接地气的北京晚报给了她一个很好的平台,也成就了“十字街头”这个“街拍”栏目。
为了能多拍,更能拍出好的作品,司马小萌整天奔波在各大剧场及街头巷尾。“有时间呆在办公室,还不如出去‘扫街’。”报纸上的照片发得多了,老读者们也记住了“司马小萌”这个四个字的名字。
“扫街”扫出新闻大奖
“一间失修的教室、一条烂泥污水遍地的马路、一车被倒掉的韭菜、一本刊出女人头像的挂历。”1980年,司马小萌把反映社会问题的四张照片组成“十字街头”系列,陆续发表在北京晚报上,不但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力,也为她赢得了记者生涯的最高荣誉——第一届全国好新闻(中国新闻奖前身)照片奖。
司马小萌发表于“十字街头”的作品《道路积水,路人生畏。谁来管管这条路?》被评为1980年首届全国好新闻照片。
她还记得,“第一届全国好新闻”照片类有七幅(组)获奖作品,“十字街头”这组排第四位,并且也是唯一一组批评监督类获奖作品。
在那个年代“监督”报道可谓是凤毛麟角。用镜头关注民生、反映民生是当时北京晚报图片新闻的一大特色。
用司马小萌自己的话讲:我就是想让老百姓看到,北京晚报的的确确是在替他们说话,也可以为他们说话,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从两条腿到四个轮子
最先尝试走街串巷抓拍的司马小萌,算得上是京城第一批“拍客”了!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司马小萌又开辟了《摄影记者巡游北京》专栏。靠两条腿跑街头的她用上了记者翟伟的摩托车。一有空儿,翟伟就当司机,司马小萌坐在后面,见到合适的场景随时叫停拍照,这才使得一组组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图片窗刊发在北京晚报上。
上世纪90年代末,又刊出了整版画刊《司马小萌驱车走京城》,采访的硬件也换成了四个轮子的小汽车。《还我人行道》、《水,水,水》、《来一个公厕革命》、《有这样一个小山村》……这些“走”出来的新闻图片报道影响着一代代读者,也连续获得了北京新闻奖。司马小萌还记得,“公厕革命”这个概念,应该是北京晚报首次提出的。
1988年,全国晚报只有35家。当时,成都晚报摄影记者找到她,说能不能成立一个摄影记者的公益平台——中国晚报摄影协会,每年组织摄影记者到各地采风业务交流,并让她挑头来担任会长。热爱新闻摄影的司马小萌爽快地答应下来,一干就是30年。
再回首,聊晚报:
新闻改革开放由此开了好头
说起“十字街头”这个栏目的由来,司马小萌说,其实特简单,就是因为大部分照片都是在“扫街”时抓拍的。这个栏目一直办到上世纪80年代末,拍了无数照片。
著名摄影人、新闻摄影评论家蒋齐生评价,这些照片(“十字街头”)开了一个好头,是新闻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发动大家参与到新闻摄影报道中来。此后,司马小萌又办了《好望角》,以北京晚报摄影通讯员队伍为基础,在扩大报纸稿件来源的同时,培养基层新闻摄影人才。《好望角》成了北京晚报摄影通讯员的“培训基地”,几乎每期都会推出一个新闻摄影新人。
(北京晚报记者 龙露 有删减)
知心
《杨滨报告》
市民的“消费安全指南”
熟悉《北京晚报》的老读者,对于报纸中的栏目可说是如数家珍。这其中,有这么一个栏目,从名字就透着特殊劲儿——《杨滨报告》,以编辑、记者名字为题的栏目,着实不多。
渊源:报告落户晚报并非偶然
阜阳劣质奶、彭州毒泡菜、发霉“民工粮”……回顾2004年,一系列食品安全案件被曝光,让老百姓对食品企业的诚信产生了强烈的质疑,也让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提升到新的高度。
在此背景下,北京市政府食品安全办和北京晚报共同推出的《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后改名为《杨滨报告》),在2004年9月22日与读者见面。从此以后,每周三的生活版面上,通过集中发布流通环节食品监测结果的方式,让晚报读者看到最新鲜的食品安全信息。
食品安全报告“落户”《北京晚报》,可谓早有渊源。20世纪80年代初期,《北京晚报》就与相关机构密切合作,集中报道各种坑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而在1987年,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成立后,《北京晚报》也与消费者协会合作,开设了消费者投诉热线,这是京城第一条由媒体主办的消费者投诉热线。
热线开通后,读者热情空前,仅仅一个月时间,就有数千名读者拨打热线、反映问题。为给消费者提供更有效的警示,北京晚报开设了“揭露消费陷阱”的专栏。
2004年9月22日,北京晚报推出《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
改名:《杨滨报告》加深读者互动
“北京晚报长期关注民生,已经在市民间形成了强大的影响力。之所以选择跟北京晚报合作食品安全栏目,也正是看重晚报的这种影响力和在民众之间的声望。”北京市食品安全办相关负责人,曾如此评价《杨滨报告》,也正是承载了北京市有关部门和北京老百姓的信任,该栏目才得以迅速成长,成为晚报的当家栏目。
而以记者的名字冠名栏目,则是北京晚报编委会的创意。
“栏目推出时,可以说开创了都市报公布食品安全下架信息的先河。”负责《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的记者杨滨回忆,有关部门选择《北京晚报》作为食品安全信息的发布平台,正是看中了晚报与读者的关系最为紧密,选择的消息来源也最可靠。
晚报编委会的创新很快收到成效,专门寄给“杨滨”的邮件纷至沓来,互动性强了,栏目的影响力更上一层楼。
杨滨跟随执法人员在批发市场检查食品安全。
影响:下架机制提升报告震慑力
2004年9月29日,乌鲁木齐全得利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全利”牌新疆提子等11种食品被曝光;2004年10月27日,河北正定县千里香食品有限公司的所有产品全部退出北京市场……
《杨滨报告》一经面世,就显露出十足的影响力,一张张被复印放大的北京晚报贴进北京各大超市,物美、家乐福、东郊批发市场等大多数超市和市场,都在醒目位置设置了食品信息公示栏,将《北京晚报》的食品安全信息摆在最重要的位置。
这样一来,消费者能够放心消费;时时更新的安全信息,也是高悬供货商、销售商头上的警钟。许多超市都会根据周三的晚报,对上架食品进行检查,黑名单上的坚决下架。
再回首,聊晚报:揣着晚报逛超市
如今的《杨滨报告》,内容已不仅仅是食品安全,更将触角延伸到消费市场的每个角落,涵盖了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对于晚报读者而言,《杨滨报告》则是一本购物指南,揣着晚报逛超市,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哪种能买,哪种不能买,对对报纸,心中有数。”
(北京晚报记者 吴楠 有删减)
知交
倾听百姓喜怒哀乐 读者挚爱情义无价
五色土茶座 热心促民生
“大茶馆”低门槛 老青少都喜爱
1992年6月,五色土副刊《五色土茶座》专栏面世,耐心倾听着京城百姓的喜怒哀乐。
《五色土茶座》根本上要遵循什么原则?副刊编辑马书祥和同事们想来想去,结论就一个——绝不能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1992年6月10日,《五色土茶座》开栏。
从读者反馈来看,《五色土茶座》在中老年读者群体中产生很大影响是在编辑的预期之中,许多青少年也喜欢这个栏目,则让编辑们始料不及。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13岁男孩,说英语老师上课,BP机时常响起。编辑敏锐地发现,这事虽然小,但却隐含着一个严肃问题。很快,《上课别戴BP机》用“13龄童口述,马书祥代笔”见报,同时配发编后语。后来,好几所学校来信表示对教师和学生上课戴BP机的问题做出明确规定。
抓热点接地气 办实事促民生
时光回到1993年。当年11月底,北京下了一场大雪。扫雪本是京城市民的传统美德,可那年很奇怪,雪下完一个多星期,积雪依旧没人打扫,不仅发生了交通事故,老百姓摔伤胳膊腿的事件也不少。编辑注意到这一社会现象后,立即开展了以《冰雪天的喜怒哀乐》为主题的征文。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五色土茶座》先后接到来自本市和全国各地的来稿近2000篇。
《冰雪天的喜怒哀乐》征文引起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文章见报第二天,市领导便集体带头扫雪,市政府还专门发文,责成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须将扫雪纳入单位管理责任制。征文活动也引起了广大读者和学校师生的积极参与。第二年,两场大雪再次“光临”京城。这一次,京城市民没有半点含糊,连续打了两场全民扫雪的漂亮仗!
读者冒雨领书 挚爱情义无价
《五色土茶座》能收获京城百姓的喜爱,还有其独到的窍门。其中一个办法,是邀请广大读者来当“编辑”,编辑读者一家亲,强化读者与编辑部的沟通互动。
除了邀请读者当“编辑”,《五色土茶座》还组织了多次与读者面对面的交流活动。1995年9月23日,《五色土茶座》在西山八大处公园举办编辑读者见面会,将1300册结集出版的《京城百姓聊京城——北京晚报“五色土茶座”征文选粹》赠与茶友。
然而,当晚突然雷雨交加,七八个编辑都很担心:明天读者们还能来吗?第二天早晨,雨还在淅淅沥沥下着,当编辑们一走到广场,发现现场密密麻麻人挤人!几千名读者们打着伞,其中有年逾八旬的老人,也有七八岁的孩子。
“这是广大读者对北京晚报的挚爱,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真情!情义无价啊!”有编辑感叹。而那一幕,至今都让马书祥心有感悟——栏目也好,刊物也罢,一定要根据时代发展和环境需要,拿出自己对读者始终如一的真诚态度,不断创新出更多接近读者、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交流沟通形式。此后多年,五色土茶座就是这样做的。
再回首,聊晚报:
只要心里装着读者 读者自然会喜欢你
据统计,《五色土茶座》开办的前五年,有百余名从未想过写文章的人,第一次试水投稿便喜获成功。其中,更有十几名茶友自那以后笔耕不辍,成了茶座的骨干作者。虽然,后来由于编辑工作调动‘茶座歇业’了,但它确是当时五色土副刊的一个亮点。
“你心里装着读者,读者自然会喜欢你。”这是当年“茶座”火爆的重要原因。如今,虽然“茶座”早已远去,但它京腔京韵、“接地气”、推动民生实事改善的鲜明风格,却一直留在京城百姓心中,成了一道抹不去的风景。
(北京晚报记者 李松林 有删减)
知行
中小学生作文比赛激发儿童写作热情
“孩子的创作”仍在刊发
1984年4月7日刊发《我的妈妈》征稿启事的版面。
亲历者说——
作文大赛获奖,至今回味无穷
早在1984年,北京晚报就举办过全市小学生专题作文比赛。1998年7月21日至8月31日,北京晚报副刊部和创维集团又为首都中小学生举办了“创维杯”《我与电视》征文活动,这也是五色土副刊部恢复《孩子的创作》栏目举办的第一次征文活动。
一个多月时间,近万人参加比赛,最终6名优秀中小学生脱颖而出,他们均获得了一台创维彩电。如今,当年参加比赛的孩子都已步入而立之年。北京晚报记者回访当年其中一位获奖者丁圆圆,如今已经是协和医院科学院博士后的她,回想当年的投稿获奖经历,依然是历历在目——
1998年6月,我刚准备升上初二。就在这时我们在订阅的北京晚报上看到了“创维杯——‘我与电视’征文比赛”,参赛奖品是电视!看到这个消息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参加!
我还记得当时我参赛的作文题目是《电视伴我读名著》。文章投过去7月30日就见报了,父母击掌庆祝,而我仍然忧心忡忡,患得患失地想着赢电视。
过后就是在晚报上看到了自己获得了三等奖的消息。记得领奖那天是母亲陪着我去的,两个人抬着沉甸甸的电视回家,发现这台电视放在电视柜上刚刚好。
其实,这次获奖最大的收获不是这台21英寸的电视,而是我这几个月的心路历程。此次参赛,父母让我明白了自己的人生要由自己来谱写;而其他参赛者让我明白了生活的不易,也让我明白面对困境也要乐观向上。
1994年冬天,10名中小学生参加了由北京晚报组织的北极村冬令营,磨练严寒下的生存能力。
办刊者说——
《作文》专版成为小学生的习作平台
从五色土中《孩子的创作》栏目,到《孩子的创作》专版再到今天的《作文》专版,负责该版已有十多年的责编骆玉兰老师亲历了从“栏目”到专版的变化,亲身见证“祖国的花朵”在北京晚报这块沃土上笔耕不辍。
骆玉兰说,《孩子的创作》最初是五色土副刊版上的一个栏目,因为来稿众多,从2012年2月19日起,北京晚报索性拿出一个整版,专门刊发孩子们的作品,每周一期,版名即为“孩子的创作”。“专版努力办出两个特色——孩子特色和晚报特色”。
2015年,北京晚报全面改版,“孩子的创作”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品牌仍保留在五色土的版组中,除了版名“孩子的创作”版改成了直呼其名的“作文版”,办刊宗旨终如一。
再回首,聊晚报:作文学校育“桃李”无数
1987年1月,北京晚报创办了少年儿童专刊《芳草地》。1987年10月10日,本报和北京市第一幼儿园、同仁堂中药提炼厂创办的山花少年儿童艺术学校刊发招生简章,设置有电子琴、钢琴、舞蹈、绘画(儿童画、儿童漫画、国画)、书法、摄影、英语口语等班,老师大都是社会名流。
学校总共给多少孩子带来学习的快乐,已经难以统计了。如今,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版面仍然保留了“作文版”,成为孩子们练笔的重要平台。
(北京晚报记者 胡笑红 有删减)
文字 | 北京晚报记者 景一鸣 陈圣禹 龙露
吴楠 李松林 胡笑红
编辑 | 陆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