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脑鸣耳鸣 | 揪其病因,分析病理,彻底根治脑鸣耳鸣,还你一个灿烂无鸣的生活!

2018-01-18 天天养身百科 天天养身百科


头响即脑鸣的别称,《四科简效方·内科通治》:“头响即脑鸣也”。多因脑髓空虚,或因火郁,痰湿阻滞所致,以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病人自觉脑内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如流水声、嗡嗡声、鸟鸣声、虫鸣等,可时响不停,或持续不止,使人烦躁不安,坐卧不宁,难以忍受,常伴耳鸣、腰膝酸软、目眩,并且还可伴有头晕、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影响睡眠、生活、工作等。多数是由于紧张压力等精神因素引起的,属于功能性疾病。


最新医学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68%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脑鸣,其中近五成脑鸣患者容易出现情绪容易激动、焦虑、忧郁等心理问题。脑鸣时间越久的人,听力损害越重,出现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患者】脑鸣一天比一天响

63岁的李大爷脑鸣已经七八年了,脑袋一直“嗡嗡”响。早期只是在夜里或者安静的环境下才会感到脑鸣声音。最近,脑鸣越来越严重,24小时响不停,即使在吵闹的环境中,也能感觉到“嗡嗡”声。随着脑鸣的加重,李大爷失眠也变的严重,入睡变的很困难,心情烦躁不堪,右耳听力下降明显,现在几乎听不到声音。

不少脑鸣患者都有和李大爷相似的经历,脑袋里响不停,时间一长,不但听力下降明显,心情也变得烦躁郁闷。

提示:脑鸣久拖不治,脑袋里的声音会一天比一天响,最终导致焦虑症、抑郁症、耳聋等病发症。所以很多患者容易变得孤独,心情抑郁。


【专家】脑鸣程度不同,症状有差异

脑鸣患者出现听力下降、失眠、情绪不稳等症状,临床上很常见。脑鸣严重程度不同,患者表现出的症状是有差异的。

轻度脑鸣患者,只是间歇性发作,脑鸣声音很轻,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才感觉到脑鸣的存在,有的患者只在睡觉时听到犹如“知了”般的声音;中度脑鸣患者,脑鸣表现为持续性,即使在嘈杂的环境中,患者也能感觉到脑鸣的存在,这个时候患者听力下降明显,会出现听不清、头晕、注意力无法集中、焦躁等症状;如果是重度或极重度患者,脑鸣这一症状不仅长期持续,而且响声会越来越大,久拖不治,易导致耳聋、耳鸣等疾病,还会出现忧郁、孤独等不良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会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工作和社交活动。


【危害】持续脑鸣可引发多种心理问题

大量事实证明,脑鸣可以造成多种心理问题。脑鸣患者睡眠质量差,白天脑袋里声音响不停,大部分患者不能忍受,容易出现焦躁情绪。长期脑鸣者,脑中的声音越来越响,容易神经衰弱,不少性格内向的脑鸣患者,无法从内心接受脑鸣这一症状,产生的负面情绪无法得到有效宣泄,性格会变得更加内向、忧郁。部分严重患者,无法忍受脑鸣的困扰,甚至会出现自杀的倾向。

脑鸣与心理问题互为因果关系,紧张焦虑的人容易出现脑鸣,很响的脑鸣声又会引发多种心理问题,同时这些心理问题又会导致脑鸣的加重。


【提醒】树立正确的“脑鸣观”

在没有外界声音的影响下,老是感觉脑壳里面响持续不停,经医院CT、核磁(MRI)检查,如果没有器质性病变的话,应考虑是脑鸣。长期脑鸣,往往会导致高血压、失眠、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神经紊乱型抑郁症、脑动脉硬化以及脑萎缩等疾病,因此一定要抓紧治疗。在治疗的同时,如果注意调节心态和生活方式,并有针对性地调节饮食结构,这样对加快康复是很有好处的。

脑鸣患者,要尽早接受治疗,坚持治疗,选择系统治疗的方式。从脑鸣的病因出发,进行详细的病理分析。

传统中医学认为:脑为髓之海,文中的髓海,就是指人的大脑。平时所说的脑海一词也因此得来。髓海充盈则耳能闻五音。髓海失充则致耳窍失养,故见脑鸣如蝉、耳鸣如潮等兼症。

因此,脑鸣耳鸣眩晕患者都是脊髓供给逐渐减少,大脑无法得到足够的营养供给,脑髓血养供给出现缺失,脑部神经损伤所致。

治疗脑鸣耳鸣

第一步,补髓。

第二步,修复脑神经。

先要补髓,使髓海充盈,髓海充盈后,脑神经才能得到持续滋养,最终脑神经才能得已修复,脑鸣耳鸣才能得到缓解,最后才能根治脑鸣耳鸣。

最后,中医老师提醒,治疗脑鸣的同时,要培养积极的治疗心态和乐观的情绪,这有利于脑鸣症状的减轻,以便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关注养生百科,你身边的养生专家!



关注养生资讯,有你想要的养生知识哦!



你可能会喜欢

脑鸣耳鸣 | 中老年人为何食欲不振、吃啥都没了胃口!?

养生贴士 | 拔火罐也能治腹泻?帮你治疗拉肚子的难受与尴尬

考生之家 | 逆袭的衡中学姐—— 及格到满分,我是这样做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