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学旅行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构建

杨新宇 研学头条 2022-10-09

文 / 杨新宇  图 / 网络

研学旅行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构建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驱动要以教育为先。本文首先理清素质,素质教育,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研学旅行的概念和内涵提出自己的看法,研学旅行由研学和旅行两部分组成,研学即研究性学习,我国国家目前的政策给研学赋予新的意义,体现出远行异地,研究性学习。最后分析研学旅行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是如何构建的,地理学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其学习过程的实践性,研学旅行的优势在于赋予学生一个完整的综合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综合地,感性地,系统地理解学习内容和建构比较完整和开放的知识体系、技能体系,防止教学碎片化,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形成人地和谐观念,达到立德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素质;素质教育;地理核心素养;研学旅行;构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驱动要以教育为先。百年基业,人才为先,新世纪人才,顾名思义是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中,紧跟时代,进行创造性劳动,为国家,社会创造较大价值的个体,较高能力和品格是人才的共性。


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

(一)素质与素质教育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素质教育简而言之,就是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教育的目标。1999年,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要求素质教育由典型示范转向全面推进和制度创新,通过课程教材创新,评估体系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全民素质和国家创新能力。


素质在中国古代理解为白色的质地,是具有白的事物。素还可以作素来,本来的意思,质为性质解。素质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必须融合到个体自我之中,成为自我的“质”;这个质在教育学中即包括先天身心的“天资”、“禀赋”,也包括后天通过教育对先天的质进行练习,个体的生理的健康程度和心智的发育程度。即包括心理和生理中所指的先天的质,也包括后天教育和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人的生理和心智发育的促进作用,素质是可以通过教育这个桥梁进行提升和构建的。第二,这些“质”能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成为“素来具备”的能力和特性。


素质教育是指旨在提高受过教育的人诸方面素质的教育模式。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人格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体现出因材施教,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人生理和心智不断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1]。体现了教育的最本质的特性,由教书不断向育人转化。在学校教学实践中仍然太空泛,不够具体,课程和教学是素质教育推进的载体,在我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经历了“双基”,“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 课程和教学理念的变革。双基通常是指教学过程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双基只是强调基本只是和基本技能的塑造,没有突出学生“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的养成。“三维目标”缺乏对教育的整体性,预测性,人本性,终极性的预测,对人的关键能力和品质没有科学的和清晰的构建,不够具体。


(二)核心素养与地理核心素养

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教育的育人的目的。素养本文认为是”素来的修养”,体现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品质和能力,是一个后天的漫长“修”的过程[2]。


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素质和关键能力,具有可提升,可进阶的特征。核心素养的体现在必备和关键上面,比素质教育更加的宏观和导向,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实施更加的具体。核心素养主要有以下四大方面:


能判断会选择,能理解会反思,能包容会合作,能自律会自主[3]。


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可以促使学生全面的发展,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和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的迫切需要。核心素养为课程和教学的实施提供了一条具体的道路,为下一步的教育指明了方向。


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的一门交叉学科,具有整体性、区域性、多尺度、交叉性、耗散性、复杂性等特点。


地理学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


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和个人发展的过程中,解决具体的情境问题具备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品质,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将三维目标中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提炼为地理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炼为地理品质。


地理核心素养由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组成[4]。


研学旅行的内涵


2013年国务院提出“中小学研学旅行”,此前我国许多地区都有尝试把研学旅行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来开展。

2014年4月19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王定华在第十二届全国基础教育学校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我国基础教育新形势与蒲公英行动计划》的主题演讲,他首先提出了研学旅行的定义。

2014年7月14日《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为整个行业活动划定了基本标准和规则。

2014年8月再次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了“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


研学旅行是指教育部门和学校根据该地区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科教学内容所规划的组织安排。根据教育导向和安全第一的原则,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教育活动,通过团体旅游和集中住宿将研究性学习和旅游体验相结合。拓展社会和自然的视野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密感,增加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德的体验,提高中小学生的自理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可以看出研学旅行,由研学和旅行两部分组成,研学即研究性学习,我国国家目前的政策给研学赋予新的意义,体现出远行异地,研究性学习。旅行可以作观光、休闲、游憩来解释,主要是离开居住地一定的地区,进行的使身心娱乐的一种休闲活动。


研学旅行具有目的性、集体性、体验性、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研学旅行可以推动课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优化课程结构,提升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研学旅行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构建

地理学既有自然背景,又有人文社会背景,其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区域案例分析法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方法,前提是形成该地区整体的感性认识,直接感受性是其特点,缺乏实践基础上的感性认识很难形成事物的表象。


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关键在于重构地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从做中学和从游中学,不断的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研学旅行可以重构地理课堂情境,是校内课堂的校外延伸,使教学和学习情境更加生动灵活,是深化课程改革和立德树人的切入点。


1.研学旅行是“从做中学”的升华,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地理实践力是学生在地理实践的过程中主动体现出来的具有的调查,分析,模拟,实验的能力和品质,是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精神。


课程标准中学业质量标准对地理实践力划分为五个等级,对应不同层次的学科素养,体现了解决不同层次地理问题的特征,便于地理实践力培养更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层次性[6]。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地理实践是体验式教学的一种,学生从实践中体会到快乐,对未来学习动机的形成,具有不断的正反馈作用。


地理实践力需要在地理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断设置合适的课程,完善学生潜在的实践能力[5]。


研学旅行是这种课程最好的载体,拟合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是学生的时间能力达到“明天”的水平。


由于高考对地理实践能力未做要求,在实际的课堂上,缺乏相关实验器材和设备,老师普遍缺少实验教学的观念和实施技术[7]。地理相关的社团及社团活动普及率不高,缺少野外实习、实训基地。


研学旅行成为素质教育的新课堂和新方式。


在人教版P73-P74,有关于构造地貌的描述,我们往往不重视P75的活动,学生在老师的讲解下,对褶皱和断层形成了一个比较浅显的感性认识,学生认为只要有断线就是断层,该图是多个山体的叠加,远观貌似存在断线,C选项的同学比较多,我们虽然讲过岩层两侧没有明显的位移就不是断层及断块山。


该题出错的原因就是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不足,问题的解决正确率较低。本文根据立德树人的要求及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认为该部分可以开展研学旅行课程,如图1:

(图1 必修一适合研学旅行内容举例)


目前的高考题目情境的设置更加的新颖,问题更加贴近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设问更加巧妙,没有生活的学生解决不了高考题目,研学旅行将学生转移到了大自然这个最大的教室之中,在大自然中“从做中学”,呈现出更加生活化的学习内容,使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更加紧密。


2.研学旅行通过重构人地时空,增强学生对人地关系的理解

人地协调观包括人地关系和人地观念,人地观念是对人地关系的判断和理解,人地观念主要有古代社会的“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以”,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特征。


环境为中心的环境决定论,人本主义自由观反射出的人类中心论,近代工业文明以后环境崩塌,关于人地关系重新思考后的人地伙伴论。人地观念是地理学以及地理课程中最为核心的价值观,遵循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是理解地理学的钥匙。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的意识形态》一书中提出“两种生产”的概念,即人的生产(繁殖)和物质资料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的生产的前提,人类社会进行着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所有的环节都与自然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构成全球性的社会与自然巨系统,巨系统具有层次和关系效应,自上而下的传递和自下而上的反馈,决定着系统的稳定。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中最小熵值定律,任何系统通过自组织和他组织都有保持熵最小的趋势,否则系统通过自反馈放大涨落,超过原来系统稳定的阈值,系统会在新的结构上形成稳定,往往新的稳定伴随着毁灭。


随着人类重新审视自己在环境中的地位以及人类社会的未来,确立了人地协调的观念。地理课程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及行为,而课堂教学通过冷冰冰的讲解,“木讷”的案例,没有自然界的生命和灵魂,起不到非常好的观念内化作用,学之存之,不学忘之。


高考地理试题首先是情境,既有情又有境,以情入境,情就是人地协调的观念。


学生在目前的课堂教学的方式中,不能做到与自然和社会的有机结合,造成两者之间的结合脱节,用情不深。


研学旅行使学生更加融合于大自然和社会之中,增知涨识,陶冶情操,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意识。


教师首先要明确每次研学旅行旅游资源的种类,对其中包含的情感和价值观进行细化分析,设计具体的行动内容,内容中包含的价值观念要存在一定的关联,不断深入[8]。首先明确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确立自然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础,辩证的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其次了解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自然环境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的报复。最后明确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确立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


例如,民勤绿洲位于甘肃石羊河流域最下游,位于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之间,温带沙漠气候,昼夜温差大,光照强烈。


历史上的民勤是个水草丰美的滨湖绿洲,自然资源的禀赋决定了当地的生产结构。但随着人口增加,过度的放牧,樵采,过度抽取石羊河上中游河水灌溉农田,民勤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民勤绿洲迅速萎缩,昔日“可耕可渔”的“塞上奥区”变成了“十地九沙、非灌不殖”的民勤脆弱生态区,如今该地仅剩一户人家。


组织学生到该地研学,使学生的心灵产生深深的震撼,体会人地协调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3.研学旅行有利于提高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能力,增强看问题的方法

综合思维,综合是相对于分析来说,它们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反之亦然。


任何综合,都必须以分析为基础,任何分析又必须以综合为指导。分析与综合在后一层次上的重复总比前一层次要深刻得多。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科学,地球表层系统非线性过程非常复杂,导致尺度特征非常明显,大系统和小系统,平行系统之间以及系统内部,各种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不断进行着耗散。


系统性,动态性,耦合性是各层系统的特征,一个事件的发生必然存在着其他事件的影响,反之一个事件的消亡也存在着其他事件的影响。


“综合思维“素养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用综合的,全面的,动态的视角看待地理现象。


区域性是地理科学的第二个本质特点,由于地球系统的复杂性,距离和区位,人地相互作用在地球上分布不均,各具特色,借助区域的分析方法,可以降低分析的难度,得到自己需要的内容。


研学旅行通过具体的某个区域,教师可以重新设置一些和当地联系密切的题目,学生可以根据当地的位置,自然和人文环境特点,思考当地地理景观的形成原因,演化过程,和解决措施。学生在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可以不断进行创新,提出合理的观点,研学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甄别信息真伪,辨别有用信息,分析问题,发散创新的能力,使理性认识更加的感性化。


学生回到教室,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已经养成,对新问题会有感同身受的感觉,解决问题更加的真实,更加完整和贴地气,有利于构建比较完整和开放的知识体系,遇到相似的问题能举一反三。


小结

地理学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其学习过程的实践性,依托地理知识,研学旅行对学生的地理核心素质有着不断的塑造过程。


研学旅行的优势在于赋予学生一个完整的综合学习情境,教师应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态度上面设计学习内容,研学课程有利于学生综合地,感性地,系统地理解学习内容和建构比较完整和开放的知识体系、技能体系,防止教学碎片化,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形成人地和谐观念,达到立德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于泽元.什么是素质教育[J].今日教育,2007(9):32.

[2]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4( 3):8,5,10.

[3]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01) :3-25.

[4]邱鸿亮,王露.地理核心素养中的“核心观生活化的地理”与“地理化的生活”的对比研究[J].地理教学,2016(09):6-10.

[5]丁运超.地理核心素养与研学旅行[J].中学地理教学参,2017(03):18-20.

[6]赵枫,杨佩,刘琳.实习支教受援地区中学地理课程实践教学现状研究:以吐鲁番市为例[J].科教导刊,2015(36):123-125.

[7]曲爱群.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J].当代教育科学,2013.16:58-59.

[8]陈能松,王勤燕,刘嵘,等.野外实习教学中融入科研元素来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J].中国地质教育,2009,18(2):119-122.

↓↓↓

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

以下是近期会议的时间表


2018/5/18-5/21淮北会议

2018/5/28-5/30烟台会议

2018/6/03-6/05杭州会议


感兴趣的小伙伴

可以点击红色部分查看详情


版权归研学头条所有,研学头条发布


作者: 杨新宇,研学头条签约作者,安徽涡阳人,涡阳二中教师,安徽师范大学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研究生,中国青少年研学旅行高级指导师,云端地理工作室成员。欢迎大家关注研学头条(ID:headline_yanxue)。

图片来源网络

关于研学头条

带你发现研学旅行的乐趣


一个想和你分享一切美好的公众号


公众号:研学头条

微信号:徽州行阅

点击图片,长按识别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