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到底什么是博物馆研学?怎么“学”怎么“游”?

研学头条
2024-09-02

以下文章来源于文博中国 ,作者陈理娟 董倩茹

研学是博物馆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是面向社会公众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文化旅游活动。


目前的博物馆研学,多将目标限于中小学生群体,导致研学资源浪费。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以及国家文化战略的需求背景下,博物馆研学越来越成为一种新型的文化传播方式,不断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规划设计推出一批专题研学旅游线路,引导游客在文化旅游中感知中华文化。


博物馆研学作为“学”与“游”的有机融合载体,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越来越成为休闲旅游发展的主要方向。


博物馆研学以及各种研学旅行更是在游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递优秀文化知识。


关于博物馆研学,国内学者的研究还不多。


截至2018年12月25日,在知网上搜索关键字“博物馆研学”,只有16篇相关文章,理论研究还存在很大不足。


这些相关文章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对博物馆研学活动的案例分析及经验总结;

一类是对博物馆研学课程开发的分析。



博物馆研学现状 

博物馆研学的开展是增强文化自信以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举措,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的通知》中,有95个博物馆(包括纪念馆、科技馆、自然科学馆)被认定为首批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博物馆开展研学数量不断增多的同时,也显露出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博物馆研学忽略非学生群体,教育目标狭隘。


 博物馆研学特征 

博物馆研学是以博物馆藏品及其衍生文化资源为教育内容,以课程教育与实地参与为教育手段的一种文化旅游活动,它的参与者为社会公众,既包括学生群体也包括非学生群体。


博物馆研学活动开展形式应多元,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01

博物馆研学里的”学“

博物馆研学里的“学”体现在博物馆教育功能的不断延伸。


在知识经济时代,博物馆的传统理念受到了巨大影响,它不仅仅是文物藏品的存放处,也是社会大众的文化教育场所,要不断分享与解读藏品信息。


2015年施行的《博物馆条列》明确规定:


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教育功能是博物馆非常重要的功能。


推及博物馆教育,可知博物馆教育的教育者为馆内社教人员,受教育者为社会公众,教育内容为藏品信息等,主要教育途径有讲解、讲座及互动交流。


教育环境主要包括博物馆的物质条件(教育硬件设施)以及文化实物信息,教育目的在于文化传承。


判断博物馆教育是否达到了其目标,可从《博物馆与教育——目的、方法及成效》一书中为文化部门开发适当的五项通用学习成果来分析。



博物馆的教育成果,对于受教育者来讲,主要有三个层面的内涵。


首先在认知层面上,受教育者获得知识与理解,丰富知识结构,获得相关技能。


价值层面上,激发受教育者的乐趣、灵感及创造力,引发思考,形成积极的态度及正确的价值观。


行动层面上,受教育者的活动行为,会为博物馆文化的传播带来影响,同时也会促进文化的创造性发展。





02

博物馆研学里的”游“

博物馆研学里的“游”在于研学为博物馆带来的休闲性


博物馆旅游也成为一个城市的旅游增长点。


一个城市的博物馆往往是其地方的标志性建筑,越来越多的公众会选择博物馆作为休闲娱乐场所。


关于博物馆旅游的内涵,有学者认为:


博物馆旅游是指以博物馆及其衍生物为吸引物,利用一定的资金、技术将博物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旅游产品优势, 吸引游客以观光、游览、休闲、参与活动、修学、研究、提高自身修养等为目的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


博物馆旅游的重要意义已被社会公众认知并接受。


博物馆研学里的“游”主要体现在博物馆旅游功能的发挥。与传统的观光型旅游相比,博物馆旅游属于文化旅游的一种。


博物馆所体现的地域文化既满足了参观游览者的好奇心,又满足了游览者在旅游过程中增进知识的需求。


传统的观光旅游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而博物馆旅游除了促进当地经济效益外,也不断加强社会大众的精神文明,促进文化传播,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共同发展。





03

“学”与“游”的有机结合

博物馆研学“有教无类”。


博物馆研学是博物馆教育功能发挥的重要手段。


博物馆教育要为社会所有公众提供平等的共享文化资源的机会。


要接受不同年龄段、性别、工作、阶层的观众,注重教育全民性及广泛性,弱化社会差异,体现社会公平。


博物馆研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相对于学校教育,博物馆研学教育内容丰富,涵盖社会历史、艺术、自然科技、民俗民族,等等。


通过博物馆研学,公众可以获取更多知识,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会伟大民族精神和红色革命精神,增加民族认同感,提高文化自信。


与学校相比,博物馆具有自由开放的教育环境,丰富多元的教育方式。博物馆研学的开展形式多样,如体验式活动、互动交流等。


增加教育的趣味性,注重公众的满足感,它将教育与旅游有机结合,在互动游览中完成教育目标。


提升国民素质,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与学校教育培养专门人才的目标不同,博物馆教育参与社会发展,是对国民全方位素质、国民人格的培养。


博物馆研学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它在国家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要求下,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各领域。





04

博物馆研学的措施实施

博物馆研学的开展,首先要确定主题,这是开展研学的关键。


 1.研学主题的多元化选择 

博物馆研学的主题,需要同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博物馆自身的藏品资源信息及文化价值来确定。


研学主题的多元化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研学选取多元化主题,是从多角度进行博物馆文化传播的重要之举。


除利用博物馆自身文化资源外,博物馆研学主题的选取也可来自于馆内的临时展览。


博物馆的临时展览从多个角度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针对临时展览所举办的研学活动也是对临时展览价值的最大利用。


根据“攀古奕世——清代苏州潘氏收藏特展”这一临时展览的背景及文物特点,苏博推出“摹古抱素——潘氏收藏展之陶埙赏习”研学活动。


2.研学课程的分众化开发 

博物馆研学的教育价值目标在于综合素养的提升,实现终身教育,而研学课程的开发能更好地体现博物馆研学的教育属性。


高品质的研学课程能为研学者提供专业学术知识,进行高质量的文化素质教育,让研学群体充分感受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目前研学课程设计主要是按照“前置课程+实地探访+体验式课程”的模式进行。博物馆研学课程开发也可参考此模式,围绕研学主题,综合各文化学科要素,形成整体认知。


研学课程的分众化是针对研学群体需求的差异性而量身定做的课程,满足不同群体需求,从而实现研学效果的最大化。


针对学生群体,课程偏重于知识科普及互动体验,主要目的在于获取知识,丰富知识结构,提高审美能力,培养文化自信。


针对非学生群体,课程体现学术性和专业性,主要目的在于满足成年人的求知欲,提高综合文化素质,形成正确的文化观。



 3.打造研学的品牌课程 

品牌具有唯一性和可持续性,是具有凝聚力和扩张力的“知名度”。


就博物馆而言,博物馆的品牌规划可理解为对品牌的坚持以及对此所做出的一系列行为及其在产品上的体现。


打造博物馆研学品牌体系,即打造博物馆的产品品牌,而不同类型的产品品牌共同构成整个博物馆的品牌,以助力博物馆文化传播。


博物馆研学品牌体系的建设要求蕴涵博物馆的独特文化气质,保障研学品质,实现研学活动差异性,为参与者提供优质、多元、系统的“菜单式”服务。


 4.研学的跨界合作 

作为博物馆产品的一种,博物馆研学的发展会受到市场的作用影响。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规律,博物馆研学可采用一般产品经营理念,结合自身资源优势,进行跨界合作,助推研学发展。这既适应了市场规律,也不断创新研学的开展方式。


多元化的开展方式为参与者提供多样选择,符合文化旅游时代消费者的需求。跨界合作可分为两类:文化机构与旅游机构的合作;博物馆研学活动与其他领域的合作。


文化机构与旅游机构的合作主要是指博物馆同旅行机构合作开发研学项目,延长项目周期,以丰富研学活动内涵。


博物馆研学不仅限于一家博物馆,而是要把文化遗产点、博物馆联系起来,构建研学活动路线,由点成线,最终形成博物馆研学区域。


在构建一条研学路线时,旅行机构往往有着更敏锐的视角,根据研学主题,将文化旅游线路上的文化遗产点或博物馆结合起来。



END
您对博物馆研学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和我们分享哦~


本文来源于文博中国,原文有删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高赞热文推荐▼谨防研学游变“学而不游” 从业者呼吁提高准入门槛既无“研”也不“学” 研学类旅游乱象如何加强监管?央视把227篇课文拍成纪录片,强烈推荐带孩子一起看!(附资源)

“阅读原文”研学头条云课堂VIP立即抢购!点个在看,你的点赞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研学头条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