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6木质家具制造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指南

2017-09-30 安全应急

 木质家具制造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管控体系建设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的职责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和持续性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木质家具制造厂生产活动过程中职业病危害的分级与管控,木材加工和木制品企业、其他家具制造企业可作为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626 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 500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 230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分级    

GBZ/T 194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GBZ/T 224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AQ 4211 家具制造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

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XXX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

3 术语和定义

GBZ/T 2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应于本文件

3.1  

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occupational hazard classification

在对用人单位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全面辨识和检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风险分类、危害因素的危害性、暴露强度、接触时间、接触人数、防护水平、健康效应、管理措施等因素,通过核实的风险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分级。

3.2  

职业病危害管控control to work action

为防止、降低或消除职业病危害而采取的工艺技术、工程技术和组织管理等措施。

3.3  

木质家具制造业wooden furniture manufacture

使用天然木材或木制人造板为主要原料,配以其他辅料(如油漆、贴面材料、玻璃、五金配件)制作的,具有坐卧、凭倚、储藏、间隔、展示等功能,可用于住宅、旅馆、办公室、学校、参观、医院、剧场、工艺、船舰、飞机、机动车等任何场所的各种家具的生产行业。

4 职责要求

4.1 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4.2 应加强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按照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4.3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应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应急救援设施,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的设计应符合GB/T 50087、GBZ 1、GBZ/T 194、AQ 4211的规定。

4.4 必须为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提供符合防护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应按GB 2626和GB/T 11651的要求选用和配备。

4.5 应按照GBZ 188的要求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实施职业健康监护。

4.6 应对工作场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还应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4.7 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不断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

4.7.1 应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明确职业卫生负责人。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4.7.2 应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在醒目位置设公布置公告栏,公布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 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等。

4.7.3 应及时并如实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并通过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公告、培训等方式对劳动者进行职业病危害告知。

4.7.4 应建立职业卫生培训制度,对企业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4.7.5 对可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设备、原料及产品必须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置应符合GBZ 158的要求。

4.7.6 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及其管理制度,档案内容和管理应符合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要求。

5 工作程序和内容

5.1 职业病危害识别与分析

5.1.1 木质家具制造的主要生产工艺

木质家具因其类别、款式、装饰效果的不同生产工艺也不尽相同,但生产原理相差不大,基本工艺是木材的切、铣、刨、钻、磨、组装、油漆饰面等。生产工艺主要可分为备料、机加工、组装、涂装、包装等五个工艺流程。

——备料是木制家具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是运用机械设备和工具对家具毛料进行一系列的加工操作,用来供应生产所需。备料包括选料、断料、开料(裁板/压板/贴皮/封边)、平刨、压刨、拼板、弯矩成型等工序;

——机加工是通过机械及手工工具将产品各部件从毛料加工厂图纸所要求的尺寸和形状的加工过程。机加工包括镂铣、开榫、精切、雕刻、钻孔、打磨等工序;

——组装是使用胶黏剂、钉子、螺丝等将多个部件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组成产品的过程。以柜类产品为例,其工艺可分为组装横档、组装抽屉、组装门、组装矿体、组装木线、修整等;

——涂装是木质家具生产加工中的一道装饰性工序,能起到保护和美化产品的作用。涂装工序包括检砂、批灰、灰磨、检修、擦色、底油涂装、油磨、修色、面油涂装等工艺流程;

——包装是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方法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总体过程。

典型木质家具制造工艺流程图见附录A。

5.1.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5.1.2.1备料过程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

——开料、刨料过程产生木粉尘和噪声,工人操作锯、刨机等设备时会接触手传振动;

——拼板、贴皮、封边工序涂胶过程胶黏剂会挥发出化学有毒物质如甲醛、苯酚、TDI(二异氰酸甲苯酯)、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高频拼板过程会产生高频电磁场。

5.1.2.2机加工过程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

——铣锣机、打卯机、开榫机、推台锯、雕刻机、钻孔机/钻床等机加工设备运行时产生木粉尘和噪声,工人操作铣锣机、雕刻机时会接触手传振动;

——砂光过程产生木粉尘和噪声,手工打磨过程产生木粉尘、噪声和手传振动。

5.1.2.3组装过程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

——使用胶黏剂组装过程产生胶黏剂挥发物(以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等为主);

——使用钉枪组装过程产生噪声,工人手持钉枪操作时会接触手传振动。

5.1.2.4涂装过程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

——调漆、喷漆、擦色、修色、烘干过程,油漆、稀释剂、固化剂中含有的有机成分挥发出来,产生苯、甲醛、苯胺、异氰酸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丙酮、乙酸乙酯、丙烯酸、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二氯丙烷、乙苯、丁酮、苯乙烯、甲醇等化学有毒物质;

——打磨作业产生漆尘,刮腻子产生腻子粉尘,同时漆尘、腻子粉尘中含有的易挥发成分甲醛等;

——烘干工序采用微波干燥、UV固化、蒸汽干燥相应产生产生微波辐射、紫外辐射、高温等。

5.1.2.5包装过程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

使用气动工具包装时产生噪声和手传振动。

5.1.2.6检维修及附属设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

——手弧焊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电焊烟尘、锰烟尘(含锰焊条)、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氟化氢(碱性焊条)、噪声、紫外辐射、高温;

——检修工具过程可能产生的噪声、手传振动,砂轮打磨过程产生砂轮磨尘、噪声、手传振动;

——配电室内电器设备运行产生工频电磁场、噪声。

5.2 风险点确定

5.2.1 风险点确定原则

将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以下简称接害)的作业岗位及其工作范围内存在职业病危害的设施、部位、场所或区域总和确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点。

5.2.2 风险点划分

5.2.2.1将生产过程划分为备料、机加工、涂装、组装、包装、检维修及附属设施单元。

5.2.2.2 按照单元确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工种)及其工作内容、接害环节(工作地点或设备设施)、接害种类、接害方式和时间、可能发生的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

5.2.2.3确定职业病危害风险点及其危险源(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区域,形成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木质家具制造厂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参见附录B。

5.3 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

5.3.1 评价方法

5.3.1.1 通过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的检测,结合危害因素的危害特性和作业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按照DBXXX计算G值并进行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5.3.1.2对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指数(G)、接触人数、采取的防护措施和职业病或健康损伤的发生结果赋值,按照DBXXX计算T值并进行作业岗位进行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5.3.2 重大风险确定

将风险值(T)大于32的作业岗位和可能接触苯、甲醛的作业岗位及其工作范围内存在或产生上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地点或设备设施确定为重大风险。

5.4 职业病危害风险管控措施

5.4.1 风险管控措施类别

职业病危害风险控制措施分为工程技术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措施和管理措施。

5.4.2 风险管控措施

根据职业病危害风险形成的工程特征和作业工人的接害方式和水平,针对风险点采取相应的现场管控措施。木质家具制造厂职业病危害风险现场管控措施参见附录C;

根据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结果按照4职责要求采取相应的基础管控措施。

5.4.3 重大风险管控措施

分析重大风险的形成原因,针对性地采取现场管控措施,对有可能发生急性健康损伤的重大风险应设置应急救援设施、配备应急救援用品等应急处置措施。木质家具制造厂重大风险及应急处置措施参见附录D。

5.5 职业病危害风险告知

用人单位应根据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内容编制风险告知卡并进行告知,风险告知卡举例参见附录E。

6 文件管理和持续改进

6.1 文件管理

用人单位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管控体系建设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内容至少应包括风险管控制度、风险分级报告、风险点及其管控清单。

6.2 持续改进

用人单位应结合年度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

 


文件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若有侵权,请即联系,收到立刻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