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9“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运行中把握的要点

2017-10-05 安全应急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运行中把握的要点


一、风险与隐患的关系

风险是某一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组合,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就会导致危险事件出现,此“危险事件”就是事故隐患。因此,风险在隐患之前,风险管控措施失效会形成隐患。反之,加强对安全风险的管控,则能够减少隐患的产生。安全风险不能彻底消除,可以采取措施施加影响和控制,事故隐患却可以进行排查和消除。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核心工作

一是开展“1+4”辨识评估,即1次年度辨识和4种类型的专项辨识。1年要求开展一次全面的风险辨识和评估,摸清煤矿潜在的重大风险的种类和形式,以便指导煤矿全年安全生产工作。对于采区采面设计前,系统、工艺、主要设备、重大灾害因素发生重大变化前,高危作业前,以及发生死亡事故、出现重大隐患后,要开展专项辨识评估,但如本年度没有新设计、变化、高危任务、事故,则未知的危险状况是固定的,也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一旦识别清楚,就不需要频繁进行辨识和评估。二是开展辨识成果应用,制定的风险管控措施应充分应用到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如年度辨识评估结果要用于确定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并指导和完善下年度生产计划、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专项辨识评估结果用于指导完善设计方案、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三是强化措施落实,管控措施的执行和落实至关重要,矿长和分管负责人定期检查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跟班矿领导每班跟踪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的现场实施。

三、对于辨识对象的确定

许多煤矿辨识的安全风险太过笼统,如:自然发火、顶板跨落、突水等,导致制定的措施没有针对性和操作性,也不好确定风险等级。辨识的风险应增加具体的工作地点,如某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某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护处顶板跨落,某含水层突水,这样该风险出现的频率也比较好确认,后果的严重程度也容易确认,制定的管控措施也针对性较强。

四、风险评估的方法

没有风险评估经验的煤矿可以采用半定量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如风险矩阵法和危险环境风险评价法。

风险矩阵法:该方法用与风险有关的2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公式R=L×S,R表示安全风险值(风险等级);L表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重点考虑事故发生的频次、以及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S表示发生事故的后果严重性,重点考虑伤害程度。

危险环境风险评价法:该方法用与风险有关的3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计算公示为D=L×E×C。L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表示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表示可能造成的后果。给3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3个分值的乘积D来评价风险的大小。(毛吉星)



文件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若有侵权,请即联系,收到立刻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