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事故】4死36伤!又是氯乙烯惹的祸!总经理、车间主任、班组长被一锅端……

点击关注☞ 安全应急 2022-06-10

 重要提醒 

所有资料均有配套原版文件

扫描文末底部二维码入群可获取

事故回顾

2019年4月24日2时34分,位于乌兰察布市卓资县旗下营工业园区的内蒙古伊东集团东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氯乙烯气柜泄漏扩散至电石冷却车间,遇火源发生燃爆,造成4人死亡、3人重伤、33人轻伤,截至2019年8月20日,直接经济损失4154万元,所有受伤人员均已出院。


事故

经过

2019年4月24日00 时,聚氯乙烯车间氯乙烯班组丁班接班。班长王X飞、转化精馏DCS(自动化控制技术中的集散控制系统)主操作员王X,转化岗DCS操作员郭X、精馏岗DCS郭X芳(学员),精馏岗巡检工蔡X红、段X敏、李X斌,转化岗巡检工杨X飞、罗X明、郭X强(学员)上岗。当班公司调度为李X强、闫X,车间值长为郝X东,车间值班领导为副主任皮X涛。接班后,王X、郭X在中控室盯岗操作,在中控室查看转化及精馏数据,未见异常。从生产记录、DCS 运行数据记录、监控录像及询问交、接班人员等情况综合分析,接班时生产无异常。

24 日00 时20 分

杨X飞、罗X明、郭X强从巡检室出来,到转化现场进行巡检,未发现异常,2时10分左右,巡检结束,返回巡检室。

24 日00 时

24日00时接班后,王X按正常工作程序,巡回查看DCS画面,未发现异常,因当日刮大风,现场气柜可燃气体报警仪时有报警,郭X通知现场巡检蔡X红查看气柜现场情况,蔡X红反馈现场无异常情况,郭X进行消音处理。

氯乙烯气柜泄漏点

24日2时34分07秒

24日2时34分07秒,DCS 运行数据记录显示,氯乙烯气柜压力PI-3101达到峰值5.043Kpa,随后开始波动下降。氯乙烯气柜液位LRCI-3101下降至35.163%,随后下降速率加大。

气柜起爆点

24日2时35 分左右,王X飞现场对讲机喊话“现场着火了”,随即王X飞、杨X飞、罗X明、郭X强开始撤离;王X听见喊话后,调整画面至气柜画面,发现气柜高度降至约27%,王X对讲机呼叫王X飞,汇报气柜高度一直下降,随即由于爆炸造成中控室天花板脱落,电脑黑屏,主控已无法操作,DCS操作人员开始撤离。DCS 运行数据记录显示,回流阀开度在约2 分钟时间内一线回流阀开度由0%调整至32.499%,二线回流阀开度由73.538%调整至99.191%。

气柜燃爆点


现场照片

事故

原因


01直接原因

根据气象分析报告,事故发生当晚,当地风力达到7级,由于事故现场无气象监测资料,受地形影响,狭管效应可能导致事故现场产生8级以上大风,由于强大的风力,以及未按照《气柜维护检修规程》(SHS01036-2004)第2.1条、第2.2.2 条规定内容进行全面检修,事发前氯乙烯气柜卡顿、倾斜,开始泄漏,压缩机入口压力降低,操作人员没有及时发现气柜卡顿,仍然按照常规操作方式调大压缩机回流,进入气柜的气量加大,加之调大过快,氯乙烯冲破环形水封泄漏,向低洼处扩散,遇火源发生燃爆

气柜开始泄漏时图片起爆前3秒图片起爆时图片

02间接原因

1.企业层面:

(1)吸取本企业、本行业事故教训不到位。(2)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3)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4)安全风险辨识防控能力不足。(5)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

(6)应急处置不到位。

氯乙烯生产工艺及涉事装置情况

2.设计层面: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未严格执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第4.2.3条规定,违反了《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第4.5条规定,将氯乙烯气柜、氯乙烯球罐布置在厂区地面标高较高位置,高于转化、精馏、压缩电石冷却等场所地面标高3-8米,其中高于电石冷却厂房地面标高8米。氯乙烯气柜一旦发生泄漏,氯乙烯将向低洼地势蔓延,波及整个生产区域,产生严重安全隐患。

总平面布置情况

3.部门层面:相关管理部门,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效能不高、效果不佳。在督促监管责任落实上、全面加强安全风险管控上存在不足。

事故

性质

经调查认定,内蒙古伊东集团东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4·24”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完整版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观看)

又是氯乙烯泄漏惹的祸

此前张家口盛华化工重大燃爆事故震惊整个化工业内,

而这次事故的发生不足半年!

氯乙烯泄漏后未被发现的概率非常低。

为什么事故一再发生呢?

小安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氯乙烯这种物质

1理化特性


无色、有醚样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和二氯乙烷。分子量62.50,熔点-153.7℃,沸点-13.3℃,气体密度2.15g/L,相对密度(水=1)0.9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2,临界压力5.57MPa,临界温度151.5℃,饱和蒸气压346.53kPa(25℃),闪点-78℃,爆炸极限3.6%~31.0%(体积比),自燃温度472℃,最大爆炸压力0.666MPa。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塑料原料及用于有机合成,也用作冷冻剂等。

2危害信息


1燃烧和爆炸危险性

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2活性反应

燃烧或无抑制时可发生剧烈聚合。

3健康危害

经呼吸道进入体内,液体污染皮肤也可经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可致肝血管肉瘤。

急性中毒:主要为麻醉作用,严重者可发生昏迷、抽搐、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液体可致皮肤冻伤。

慢性影响: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肝损害、雷诺氏现象及肢端溶骨症。重度中毒可引起肝硬化。可致皮肤损害,少数人出现硬皮病样改变。

职业接触限值: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³):10。

IARC:确认人类致癌物。

3安全措施-一般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

密闭操作,严防泄漏,工作场所全面通风。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生产、使用及贮存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工作场所浓度超标的,操作人员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4操作安全


(1)氯乙烯作业场所的氯乙烯浓度必须定期测定,生产区域内,严禁明火和可能产生明火、火花的作业(固定动火区必须距离生产区30m以上)。生产需要或检修期间需动火时,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

 (2)氯乙烯聚合系统的动力、仪表、仪表、照明和冷却水系统应有备用电源,并应具备防止停电的安全措施。

(3)厂(车间)内的氯乙烯设备、管道应按《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技术规定》要求采取防静电措施,并在避雷保护范围之内。


5储存安全


(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2)贮存时应注意容器的密闭和氮封,并添加少量阻聚剂。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3)注意防雷、防静电:厂(车间)内各类建、构筑物、露天装置、储罐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的规定设置防雷设施。氯乙烯合成、精馏、聚合系统属第Ⅱ类防雷建、构筑物;防雷接地线与防静电接地线应分别设置,单独接地。防雷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Ω,静电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0Ω。

(4)储存室内必须通风良好,保证空气中氯乙烯最高含量不超过1%(体积比)。储存室外墙的下部设排气孔。排气孔应朝向安全地带,室内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得小于3次,事故通风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得小于7次。


6应急处置措施


1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2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3泄漏应急处置

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液化气体泄漏时穿防静电、防寒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

作为一项紧急预防措施,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100m。如果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800m。

氯乙烯有种香甜味,

一旦泄漏,相关设备就有预警,

大家一定多加留意!

来源:班组安全,感谢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24h删除

 扫码入群,获取原件 

前沿资讯 | 安全技术 | 资料共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