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宣布!将建300平方公里北部都会区,深港“双城三圈”来了!附香港《行政长官2021年施政报告》发言全文

畅想湾区 2021-10-08

香港行政长官《施政报告》谋划香港美好未来

深圳+“双城三圈”的空间格局来了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十月六日)发表任内第五份《施政报告》,也是本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最后一份《施政报告》,为香港谋划未来。


《施政报告》以“齐心同行 开创未来”为题。林郑月娥说,香港过去两年经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下,现已回到“一国两制”的正确轨道。


她说:“随着《香港国安法》实施和完善特区选举制度,社会恢复安全稳定,香港现在又处于一个经济发展的新起点。”


林郑月娥说,在《十四五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之下,香港企业和专业服务提供者享有无限机遇;香港只要用好中央支持特区的政策,发挥独特优势,将可为经济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施政报告》多处与深圳相关,湾区梦想家先帮你划下重点!


首先是建设北部都会区,与维港都会区并驾齐驱,互相辉映,推动香港未来发展。


其次是交通基建:


连接洪水桥╱厦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铁路;


把正在规划的北环线向北伸延,经落马洲河套地区(河套地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港深创科园)接入深圳的新皇岗口岸; 


探讨将东铁线伸延至深圳罗湖并在深方设立“一地两检”口岸,在现有罗湖站及上水站之间增设一个非过境铁路服务的新铁路站,以释放罗湖╱文锦渡及上水北一带的发展潜力; 


第三是新田科技城:


《发展策略》提出善用落马洲管制站迁往深圳新皇岗口岸后腾出的土地和毗邻的部分鱼塘和乡郊土地,加上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内原有用地规划,将增加合共约150公顷土地作创科用途,以构建新田科技城,发挥更具规模效益的科技产业羣聚效应。


第四是政府层面:


要有效落实《发展策略》,建设北部都会区,特区政府须提升高层督导,强化跨局跨部门协作,制订成效指标方便监察,并与深圳市政府紧密联系,共同推进相关项目。


第五是法律服务:


为协助法律界迎接大湾区对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的需求,律政司会继续推行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制订统一的大湾区调解员资格、资历评审及其他相关标准,以及落实适用于深圳前海的“港资港法港仲裁”,并争取将措施扩展至深圳其他地方以至整个大湾区。


第六是 创科发展:


本届政府推动创科发展的力度可说是史无前例,四年间投放超过1,300亿元。目前香港的创科事业生机勃勃,“官产学研”的良性互动亦大幅提升。要保持这良好势头,我们锐意建立更完整的创科生态圈,令“再工业化”植根香港,并与深圳以至大湾区的创科发展相辅相成,使创科成为香港新经济动力,成就《十四五规划纲要》下的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第七是地标性创科设施:


长远而言,在《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下建议升格为新界北现代服务业中心的洪水桥╱厦村会扩大范围至流浮山,可考虑在与深圳前海一湾之隔的地方建立规模媲美数码港的地标性创科设施。


第八是河套地区:


香港正研究加快位于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港深创科园建造工程。此外,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港科创合作区)的“一区两园”工作进度良好。长远而言,在《发展策略》下,港深创科园与落马洲╱新田一带地方,将会整合为新田科技城,当中与创科相关的土地估计约有240公顷。新田科技城联同深圳科创园区组成佔地约540公顷的深港科创合作区,可集港深两地优势汇聚海内外人才,势必成为推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引擎。


第九是“双城三圈”:


 “双城”是香港和深圳;“三圈”即由西至东分别为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港深紧密互动圈和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双城三圈”覆盖了深港口岸经济带和深圳发展最成熟的都市核心区,以及香港境内城市建设资源正在高速汇集并仍拥有庞大发展潜力的北部都会区。“双城三圈”空间概念的确立,有利港深政府可共同促进两地在经济、基建、创科、民生和生态环境的紧密合作,发挥强强联手,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益。




香港将发展300平方公里北部都会区

北部都会区将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北部都会区包括元朗区和北区两个地方行政区,占地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并覆盖由西至东的深港口岸经济带及更纵深的腹地。

 

林郑月娥说,北部都会区是具规模的城市空间,将成为香港境内促进港深融合发展和连系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地区。

 

她指北部都会区将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整个都会区发展完成后,将可容纳约250万人居住,并提供65万个职位,包括15万个创科产业相关职位。


北部都会区重点发展创科,将与支撑着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维港都会区互补;维港都会区亦会扩大至包括“明日大屿愿景”的交椅洲人工岛填海。

 

林郑月娥说这两个都会区将并驾齐驱,互相辉映,推动香港未来发展。

 

连接北部都会区的运输系统将以铁路为主,其中建议的铁路项目包括兴建连接洪水桥/厦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铁路,以及把正在规划的北环线向北伸延,经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接入深圳的新皇岗口岸。

 

土地供应对北部都会区的创科发展非常重要。《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提出善用落马洲管制站迁往深圳新皇岗口岸后腾出的土地和毗邻的部分乡郊土地及鱼塘,加上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内原有用地规划,将增加合共约150公顷土地,以构建新田科技城。

 

林郑月娥说北部都会区是“香港”,要令都会区达致职住平衡,土地供应亦是非常关键。

 

在北部都会区内多个已规划或规划中的发展项目,预计可提供约35万个住宅单位。北部都会区可额外开拓约600公顷用地作住宅和产业用途,可提供达186 000个住宅单位。

 

林郑月娥说北部都会区将具备城市与乡郊结合、发展与保育并存的特色,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地方。

 

都会区拥有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西面有湿地,中部有大面积的鱼塘,而东面则有拟议的红花岭郊野公园、海岸公园及世界级的地质公园。

 

林郑月娥说《发展策略》提出须制订及实施积极保育政策,提升包括米埔内后海湾拉姆萨尔湿地共约2 000公顷保育用地的生态功能,加强保育香港的湿地,亦为北部都会区缔造优质生活环境。

 

她说政府须提升高层督导,强化跨局跨部门协作,并与深圳市政府紧密联系,共同推进《发展策略》相关项目。

 

(香港政府新闻公报)

>>香港宣布!在深圳河南岸打造卫星城市!全球最高自由开放的经济增长极要来了



在与前海隔湾呼应的流浮山建创科设施


林郑月娥表示,前海扩区方案以打造具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为目标,将为香港专业服务带来大量机遇。

《发展策略》建议可借此契机提升洪水桥╱厦村为新界北现代服务业中心,并在与前海隔湾呼应的流浮山建设具规模、地标性的创科设施,为北部都会区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为达到职住平衡,《发展策略》建议制订明确政策及行政指引,尽量把“无地域限制、带动就业机会”的特区政府设施及写字楼迁往北部都会区。

香港将增加约150公顷创科用地建设新田科技城
《施政报告》指出,香港近年在创新科技方面有一定成果,但土地不足仍将影响发展。虽然正在兴建的河套地区港深创科园佔地87公顷,规划的总楼面面积已大概等于3个位于白石角的香港科学园,但与深圳河北岸面积超过300公顷的深圳科创园区比较,则相形见绌。

对此,同步公布的《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提出,善用落马洲管制站迁往深圳新皇岗口岸后腾出的土地和毗邻的部分鱼塘和乡郊土地,加上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内原有用地规划,将增加合共约150公顷土地用作创科用途,以构建新田科技城,发挥更具规模效益的科技产业群聚效应。

整个北部都会区发展完成后,总住宅单位数目将达90.5万至92.6万个,共计容纳约250万人居住;而都会区内的职位数目将大幅增加至约65万个,包括15万个与创科产业相关的职位。

林郑月娥表示,要有效落实《发展策略》,建设北部都会区,香港特区政府须提升高层督导,强化跨局跨部门协作,制订成效指标方便监察,并与深圳市政府紧密联系,共同推进相关项目。

研究东铁线延至深圳罗湖,拟建设铁路通至前海
林郑月娥表示,北部都会区的整合和扩容工作,会由以铁路为运输系统主要骨干所带动。港府探讨将东铁线延伸至深圳罗湖,并在深方设立“一地两检”口岸,在现有罗湖站及上水站之间增设一个非过境铁路服务的新铁路站,以释放罗湖/文锦渡及上水北一带的发展潜力。

林郑月娥还提及,连接洪水桥/厦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铁路,把正在规划的北环线向北伸延,经落马洲河套地区(河套地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港深创科园)接入深圳的新皇岗口岸。

此外,将北环线由古洞站向东伸延,接驳罗湖、文锦渡及香园围一带,再南下经打鼓岭、皇后山至粉岭;探讨兴建尖鼻咀至白泥自动捷运系统的可行性,以带动该区和流浮山的发展。

据此前香港媒体报道,港铁北环线作为西铁线第二期工程,计划耗资 620 亿港元(80 亿美元)。连接新界北和前海的地铁线路预计将作为该工程的延伸,以支持前海方案的公布。这条线路也将作为往返新界西部的乘客与落马洲边境检查站的连接。该铁路项目预计将于2025 年动工,预计于 2034 年完工,届时洪水桥与前海之间的距离约为16公里,预计行车时间为30分钟。

(图片来源:香港媒体)

>>深圳官宣之后,香港下月将宣布!香港到深圳的又一条新铁路来了!


港深政府已成立“推动跨界轨道基础设施建设专班”

在跨境陆路交通方面,林郑月娥提到,港深政府已成立“推动港深跨界轨道基础设施建设专班”,共同构建“轨道上的大湾区”。

她表示,粤港两地政府正全力推进“大桥港车北上不设配额计划”,待疫情受控和免检疫“通关”逐步实施后,可让符合资格的香港私家车经大桥往来香港与广东省,而无须事先取得常规配额。粤港两地政府同意计划可稍后伸延至另一个陆路口岸。

确立港深两地“双城三圈”空间概念

林郑月娥《施政报告》还提及,在国家4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港深两地紧密互动。由西至东建设了七个陆路口岸和相连的交通基建,使两地有条件跨越后海湾、大鹏湾和深圳河而相互连接,形成“双城三圈”的空间格局。

林郑月娥说,“双城”是香港和深圳;“三圈”即由西至东分别为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港深紧密互动圈和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双城三圈”覆盖了深港口岸经济带和深圳发展最成熟的都市核心区,以及香港境内城市建设资源正在高速汇集并仍拥有庞大发展潜力的北部都会区。

林郑月娥强调,“双城三圈”空间概念的确立,有利港深政府共同促进两地在经济、基建、创科、民生和生态环境的紧密合作,发挥强强联手,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益。

(综合自香港政府新闻网、香港商报、中新网)





香港行政长官向立法会发表

《行政长官2021年施政报告》发言全文


以下是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十月六日)上午向立法会发表《行政长官2021年施政报告》的发言全文:


立法会主席、各位议员、各位市民: 


(一)前言:新局面


1. 今天我发表任内第五份《施政报告》,也是本届香港特别行政区(特区)政府五年任期内的最后一份《施政报告》。尽管如此,我和我的团队非常重视这份《施政报告》;我亲自主持了40场线上线下的谘询会、出席直播、走进校园,接触了超过3 500名来自不同界别的市民。我和部分发言的参与人士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香港国安法》)和完善特区选举制度的双重保障下,香港迎来良好局面,是砥砺前行,重新出发,谋划未来的时候。


2.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紧记好局面得来不易。我今天能安然站在立法会议事厅发表行政长官施政报告,各位议员能安坐席上履行立法会听取行政长官施政报告的宪制职能,相对于两年前同一场合被反中乱港的议员干扰破坏,瘫痪立法会,甚至企图颠覆政权,标志着在《香港国安法》和“爱国者治港”的保驾护航下,香港特区已回到“一国两制”的正确轨道,管治秩序已恢复正常。要长治久安,全港市民应当更全面认识“一国两制”、更忠诚维护国家安全,以国家发展为荣,以中国人身分为傲,努力发挥香港独特优势,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3. 我今天发表的《施政报告》,聚焦发展,为香港勾划未来,而有关总结过去四年多的施政成效,则放在同日公布长达168页、图文并茂的《施政报告附篇》中,向社会作全面交代。虽然本届政府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我们秉持迎难而上,积极为民做事的精神,倡议政策突破,力求解决社会问题。我想举几个例子说明:

 

(i)过去四份《施政报告》共提出超过900项政策措施,当中96%已经完成或按序推进; 


(ii)贯彻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理念,推出利得税两级制、研发开支额外扣税、为吸引特定行业在香港发展的税务优惠;发行政府绿色债券及银色债券、推出“公共年金计划”、修订迎合新经济企业需要的上市制度等;

 

(iii)为培育人才和推动创科,分别增加教育经常开支超过130亿元和投资创科逾1,300亿元; 


(iv)致力改善民生,大幅增加医疗和社会福利经常开支至本年度的959亿元和1,057亿元,比四年前分别上升53%和62%;


(v)引进多项劳工权益,包括把法定有薪产假由10星期增加至14星期、逐步把法定假日与公众假期日数看齐、为落实取消强制性公积金(强积金)“对冲”安排大致完成立法准备、改善政府非技术合约员工待遇等;及


(vi)在重中之重的房屋范畴,採取多项措施,包括侧重公营房屋的土地分配、构建置业阶梯、把“居者有其屋”售价与市价脱鈎、立法规管“劏房”租务、为长时间轮候公共租住房屋(公屋)并符合资格的申请人提供现金津贴和兴建过渡性房屋等;至于土地供应方面,更是多管齐下,全速进行。


4. 我必须感谢中央政府一直以来对特区的坚定支持,在座各位立法会议员履职尽责,各法定机构专业配合和无数政府谘询委员会出谋献策。我亦要衷心感激管治团队和各级公务员的努力,以及市民的鼓励。我希望今天公布的《2021年施政报告》能得到立法会和市民的认同和支持。


 

(二)“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不忘初心


5.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而香港在1997年7月1日顺利回归祖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伟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落实中央对香港特区全面管治权,落实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特区社会大局稳定,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这重要讲话是继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把“坚持‘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作为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所具有的显著优势之一后,再一次明确中央对“一国两制”方针是坚定不移的。


6. 过去两年,香港面对前所未有的政治衝击,出现了危害国家安全的极大风险。中央始终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基本法》)办事,坚持“一国两制”原则,颁布实施《香港国安法》,及时扭转香港的乱局,完善特区选举制度,确保“爱国者治港”。在这个过程中,中央坚守对“一国两制”的初心;我以行政长官身分深度参与过去两年的有关工作,对此有深刻体会。任何诬衊中央这两大举措是破坏“一国两制”,都是无稽之谈,都会不攻自破。


完善“一国两制”实施

坚守特区宪制秩序


7.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7年7月1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一国两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过去两年多的经验就清楚说明,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我们唯一依靠是坚守“一国两制”,落实中央对香港全面管治权,依法施政,不能有半点动摇。面对反中乱港势力通过选举进入特区政治体制、通过教育和媒体迷惑及煽动青少年、通过违法暴力行为损害香港稳定及通过勾结外部势力危害国家安全,中央果断应对,为香港解除风险,确保“一国两制”重回正轨。要“一国两制”行稳致远,香港特区须不断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正本清源,拨乱反正。


维护国家安全


8. 自《香港国安法》在去年6月30日颁布实施以来,由我担任主席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和相关执行部门,在中央指派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指导和中央驻港国家安全公署配合下,履职尽责,依法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但要做到全面保障国家安全,特区政府还有大量要做的工作,包括:

 

(i)积极推展《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的本地立法工作,保安局局长正参考过往的研究和资料、《香港国安法》的执行经验及法庭相关裁决,根据香港实际情况,制订有效和务实的方案和条文,并拟备有效的宣传计划,不让反中乱港分子有机可乘,蛊惑人心;


(ii)检视或激活现有法例,确保在全面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上,执行部门有法可用、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立法会已完成审议的《2021年电影检查(修订)条例草案》是其中一个例子,而其他须正视的议题包括打击假新闻、保障网络安全等,政务司司长会统筹有关工作;


(iii)加强防范恐怖活动和对学校、社会团体、媒体、网络等涉及国家安全事宜,积极加强宣传、指导、监督和管理的措施。其中,教育局局长已要求学校拟订并尽快落实维护国家安全教育的计划;


(iv)通过不同活动和模式,加强国安教育,提高香港市民特别是青年人的守法意识和国安意识。我很高兴在保安局局长领导下,六支纪律部队和两支辅助部队都致力加强培育青少年正向思维和守法意识的工作,其中惩教署会推出“并肩同行”计划和设立“正向实践坊”,协助在囚青少年;


(v)进一步落实《香港国安法》第六条和经修订的本地法例对公职人员的宣誓要求,包括刚组成的选举委员会委员。


贯彻落实新选举制度


9. 从今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完善特区选举制度的决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于3月30日通过经修订的《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后,特区政府在本立法会的配合下全力以赴推进有关工作,并按时完成本地立法、相关选民登记等步骤,而完善选举制度下的首场选举,即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一般选举,也在9月19日顺利举行。政制及内地事务局会与选举管理委员会紧密合作,确保其他两场选举,即第七届立法会选举和第六届行政长官选举,依法在公平、公开和诚实的情况下进行,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并总结经验,完善投票安排及推动各项优化措施。鑑于新冠疫情关係,局方亦正积极研究如何让在内地的香港选民在12月立法会选举可行使投票权的方案。


加强《宪法》和《基本法》教育


10. 要全面准确落实“一国两制”,我们必须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会继续以多元的手法推动《基本法》公众宣传和教育,而律政司司长正计划在明年4月举办有关《基本法》的会议,并出版名为《〈基本法〉:起草资料选材及重要案例》的刊物。在学校教育层面,取代通识教育科的公民与社会发展科于本学年从中学四年级开始推行,三个主题之一就是“‘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我在9月初曾到一所中学观课,认为是个很好的开始。为了让教授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的老师更好掌握行政长官在“一国两制”下的宪制地位和职权,我已向教育局局长提议由我现身说法,为有兴趣的老师亲自上一堂课。

 

11. 公众教育需要有更多渠道,香港电台(港台)作为公共广播机构应当积极参与推广《宪法》和《基本法》的工作,以履行《香港电台约章》中港台所肩负的公共目的及使命,包括增加巿民对“一国两制”在香港实施情况的认识和培养市民对公民及国民身分认同。我已就此对广播处长提出明确要求。


尊重国旗、国徽、国歌


12. 国旗、国徽和国歌是国家的象徵和标志,必须得到法律保护和市民尊重。过去一年多,立法会已先后通过《国歌条例》和《国旗及国徽(修订)条例》,稍后亦会对《区旗和区徽条例》作出相应修订,以履行特区的宪制责任。


强化法治社会


13. 法治是香港的核心价值和赖以成功的基石。香港的法治根基稳固:法律制度成熟、透明度高而且公平可靠;律政司主管刑事检控工作,不受任何干涉;法院独立进行审判,不受任何干涉;健全的法律援助制度可保障香港居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些重要元素都受到《基本法》保障;自回归以来,香港的法律和司法独立备受推崇。


14. 巩固提升香港的法治社会地位,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市民自觉维护法治权威。为促进香港社会对法治的正确理解及实践,律政司司长亲自督导“愿景2030——聚焦法治”的十年计划,并会设立客观法治资料数据库,以助评价法治情况和利便研究和能力建设,最近又编制了一本名为“聚焦法治、赋能起动”的小册子,以深入浅出手法向中小学生灌输守法意识。


15. 公平审讯和正当程序是法治的必要元素,而司法机关的角色举足轻重;法官履行职责时,只会以法律条文和法律精神为依归,不受任何干涉。但独立的司法权不等于当事人无法对法院裁决提出申诉或对个别法官行为作出投诉,而司法机关亦应与时并进。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张举能自今年1月上任以来,已完善了公众投诉机制,并积极处理案件积压的问题。我已要求有关部门全力协助司法机关解决法庭不足的问题,除了正在进行改装的设施和重新使用已关闭的荃湾法院大楼外,我们会在新区域法院大楼于2027年底落成启用前,于湾仔政府大楼内增设一个大型法庭和相关设施,以应付一些涉及大量被告人的案件。有关工程将于明年上半年展开。


加强公务员培训


16. 公务员队伍是香港特区政府的骨干,肩负贯彻落实“一国两制”责任,并于早前已全部完成宣誓或签署声明,拥护《基本法》,效忠香港特区。我们须增强公务员对《宪法》和《基本法》的了解、巩固他们的国家观念和加深他们的大局意识,以装备他们在履行职务时,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我们已将《香港国安法》加入公务人员的入职培训,并持续加强现职人员对特区宪制秩序有更好的掌握。随着临时的公务员学院在今年底成立和学院院长明年到位,公务员事务局将建立更有系统的培训架构,亦会安排更多中高级公务员到内地参与国家事务研习课程或专题考察团。局方亦会全速推展选址在观塘的公务员学院建设,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并在公务员忠诚上严格把关。


加强行政与立法关係


17. 确保“爱国者治港”是完善特区选举制度的核心,但同时亦有助切实提升特区管治效能。作为特别行政区和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双首长”,行政长官是香港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的第一责任人;而特区奉行的是以行政长官为核心,直接向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的行政主导体制。从实际操作上,我认为行政主导和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互相配合、互相制衡并无矛盾,只是过去一段时间立法会出现了极端政治生态,“拉布”、“揽炒”等严重破坏政府与立法会应良性互动的关係,窒碍有利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立法和拨款工作。自从去年11月那批“为反对而反对”的议员离开议会后,本年度的立法会可说是成果丰硕,将一共通过46条条例草案和审批超过3,200亿元拨款,确切履行立法会的宪制职权。

 

18. 第七届立法会会期将于明年1月1日开始,在完善选举制度下,90位来自不同界别、符合“爱国者治港”的议员将负起监督政府的功能。为了加强行政与立法关係,我今天联同《施政报告》会率先公布特区政府疏理出的40项立法建议,以供社会早日讨论,让立法会可更好担当反映民意的角色。其中不少建议都採纳了在座议员过去提出的意见,包括防止儿童被虐的强制举报、精简土地发展的法定程序和加强长者及残疾人士院舍的质素监管等。各司局长亦会加强与议员在议会内及议会外的沟通,务求达致良政善治。



(三)新气象 新未来


引言


19. 过去超过半世纪,为了满足本港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需要,政府进行了大量城市规划工作,包括早期的荃湾、沙田、大埔、屯门等新市镇,以至近年的古洞北╱粉岭北、洪水桥╱厦村等新发展区。这些规划发展卓有成效,但亦有不足之处,例如未能达致职住平衡、自给自足的目标。近年更因议会泛政治化,和激进“反政府”人士刻意制造对立、对抗,令城市规划工作举步维艰,严重窒碍经济社会发展,衍生了突出的民生问题。随着《香港国安法》的实施和特区选举制度的完善,香港已由乱转治,并迎来可聚焦经济的新局面,特区政府应展示高瞻远瞩的魄力,积极为香港规划未来。


规划未来


20. 我现提出建设香港北部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都会区,并开拓更多可供居住和产业发展的土地。这个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的都会区,覆盖由西至东的深港口岸经济带及更纵深的腹地,将尽享港深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红利,帮助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北部都会区将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并营造“城市与乡郊结合、发展与保育并存”的独特都会景观。


而支撑着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维港都会区亦会扩大至包括“明日大屿愿景”的交椅洲人工岛填海。这两个位处香港南北的都会区将可提供大量土地,完善香港的空间布局,并驾齐驱,互相辉映,推动香港未来发展。

 

北部都会区 规划背景


21. 我们今日会同步公布《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发展策略》),详细介绍都会区的规划背景、总体原则、目标和行动纲领,让社会各界进行讨论,并发表意见。这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首份由香港特区政府编制,在空间观念及策略思维上跨越港深两地行政界线的策略和纲领,充分考虑了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对香港的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建设对香港的期盼,以及《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为香港带来的大量机遇;《发展策略》同时以《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规划远景与策略》(《香港2030+》)为基础,将为香港的长远发展前景谋定新方略,在香港重回“一国两制”正轨的时刻,别具突破性和前瞻性意义。


空间布局


22. 北部都会区包括元朗区和北区两个地方行政区,佔地面积约300平方公里。都会区不是指一个有法定地位或规范,以行政界线所划定的区域,而是因地理特徵、经济功能、生态环境、交通联系及发展政策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具规模的城市空间。在都会区裡,土地用途多元,居住和就业人口及企业高度聚集,可带动邻近地区经济发展,丰富民生活动,拥有标志性的自然、人文及建筑景观,整体上具备活力、吸引力和辐射能力。


23. 北部都会区包括天水围、元朗及粉岭╱上水等已发展成熟的新市镇及其相邻乡郊地区,并有六个处于不同规划及建设阶段的新发展区和发展枢纽,包括古洞北╱粉岭北、洪水桥╱厦村、元朗南、新田╱落马洲、文锦渡和新界北新市镇,是香港未来20年城市建设和人口增长最活跃的地区。这裡拥有多达七个跨境陆路口岸,是香港境内促进港深融合发展和连系大湾区最重要的地区。《发展策略》把拟议的个别发展项目,与毗邻的乡郊和保育土地,创新地有机整合和提升为都会区,以期创造发展容量,满足经济和民生需要,并同时优化环境,达致可持续发展,以迎接深化港深合作带来的新机遇。


双城三圈


24. 在国家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港深两地紧密互动,由西至东建设了七个陆路口岸和相连的交通基建,使两地有条件跨越后海湾、大鹏湾和深圳河而相互连接,形成“双城三圈”的空间格局。


25. “双城”是香港和深圳;“三圈”即由西至东分别为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港深紧密互动圈和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双城三圈”覆盖了深港口岸经济带和深圳发展最成熟的都市核心区,以及香港境内城市建设资源正在高速汇集并仍拥有庞大发展潜力的北部都会区。“双城三圈”空间概念的确立,有利港深政府可共同促进两地在经济、基建、创科、民生和生态环境的紧密合作,发挥强强联手,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益。


运输基建先行


26. 我在《2018年施政报告》中提出“明日大屿愿景”,其中运输基建先行的概念获得广泛认同。北部都会区的整合和扩容工作,亦会由以铁路为运输系统主要骨干所带动。《发展策略》中提出的铁路项目包括: 


(i)连接洪水桥╱厦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铁路;

 

(ii)把正在规划的北环线向北伸延,经落马洲河套地区(河套地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港深创科园)接入深圳的新皇岗口岸; 


(iii)探讨将东铁线伸延至深圳罗湖并在深方设立“一地两检”口岸,在现有罗湖站及上水站之间增设一个非过境铁路服务的新铁路站,以释放罗湖╱文锦渡及上水北一带的发展潜力; 

 

(iv)将北环线由古洞站向东伸延,接驳罗湖、文锦渡及香园围一带,再南下经打鼓岭、皇后山至粉岭;及


(v)探讨兴建尖鼻咀至白泥自动捷运系统的可行性,以带动该区和流浮山的发展。


增加创科用地


27. 香港近年在创新科技有一定成果,而在“再工业化”策略下,发展以新技术及智能生产为基础的先进制造业亦大有可为,但土地不足仍将窒碍发展。虽然正在兴建的河套地区港深创科园佔地87公顷,规划的总楼面面积已大概等于三个位于白石角的香港科学园,但与深圳河北岸面积超过300公顷的深圳科创园区比较,则相形见绌。《发展策略》提出善用落马洲管制站迁往深圳新皇岗口岸后腾出的土地和毗邻的部分鱼塘和乡郊土地,加上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内原有用地规划,将增加合共约150公顷土地作创科用途,以构建新田科技城,发挥更具规模效益的科技产业羣聚效应。


发展产业 开创就业


28. 前海扩区方案以打造具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为目标,将为香港专业服务带来大量机遇。《发展策略》建议可藉此契机提升洪水桥╱厦村为新界北现代服务业中心,并在与前海隔湾呼应的流浮山建设具规模、地标性的创科设施,为北部都会区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为达致职住平衡,《发展策略》建议制订明确政策及行政指引,尽量把“无地域限制、带动就业机会”的政府设施及写字楼迁往北部都会区。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29. 北部都会区拥有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西面有属《拉姆萨尔公约》指定的国际重要湿地,中部有大面积的鱼塘,而东面则有拟议的红花岭郊野公园、海岸公园及世界级的地质公园。《发展策略》提出须制订及实施积极保育政策,通过政府逐步收回数百公顷私人拥有的湿地和鱼塘,优化管理,提升包括米埔内后海湾拉姆萨尔湿地共约2 000公顷保育用地的生态功能,加强保育香港的湿地,亦为北部都会区缔造优质生活环境。


增加房屋用地


30. 目前在北部都会区内的多个已规划或规划中的发展项目,预计可提供约350 000个住宅单位;北部都会区可额外开拓约600公顷用地作住宅和产业用途,估计可提供的住宅单位为约165 000至186 000个。连同元朗区和北区现有的390 000个住宅单位,整个北部都会区发展完成后,总住宅单位数目将达905 000至926 000个,一共可容纳约2 500 000人居住;而都会区内的职位数目亦将由现在的116 000个,大幅增加至约650 000个,包括150 000个为创科产业的相关职位。


强化执行机制


31. 要有效落实《发展策略》,建设北部都会区,特区政府须提升高层督导,强化跨局跨部门协作,制订成效指标方便监察,并与深圳市政府紧密联系,共同推进相关项目。我们下一步会详细研究有关这个执行机制的细节。其中一个可能性是下一届政府设立副司长职位,负责领导包括“北部都会区”、“明日大屿愿景”等大型区域发展。


提升管治效能 重组政府架构



32. 即使没有大型区域发展项目,我认为重组政府决策局,以切合施政重点和社会期望也有其必要性。我建议现届政府在未来数月,谘询各界和持份者,准备一份详细的重组方案,供下届政府考虑执行。总结了施政经验和立法会及业界提出的意见,我初步认为重组可採纳以下的方向: 

 

(i)设立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将目前分散于民政事务局的文化事务和商务及经济发展局的创意产业和旅游统整起来,推进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ii)分拆运输及房屋局(运房局),让这两大政策范畴可获得更专注的高层领导,特别是令新设的运输局可专注处理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运输基建、公共交通服务和交通管理事宜,同时更促进物流业发展,并巩固及提升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

 

(iii)研究分拆后的房屋局和负责土地发展和工务的发展局有否理顺的空间,以加快房屋用地供应;

 

(iv)扩大创新及科技局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改变香港“工业式微”的观感,并凸显由创科推动本港再工业化的发展;及


(v)重组民政事务局为青年及地区事务局,加强以地区为本的方法解决市民日常关心的地区问题,及为促进及支持青年发展提供一站式平台。


33. 上述意见纯属抛砖引玉,我希望新一届立法会组成后,可就决策局重组事宜马上展开讨论。我和司局长亦会在未来数月与持份者交流意见,并制订详细方案。


强化管治团队


34. 有了更利于施政的政府架构,我们还需要有一支爱国爱港、忠诚、专业、高效、善于作为、勇于担当、勤政为民的管治团队。我曾先后以局长、司长和今天行政长官的身分服务三届特区政府,对这个“热厨房”吸引人才的困难有亲身体会。我期盼在完善选举制度后,更多有抱负、有能力、有担当的爱国爱港人士愿意加入管治团队,接受挑战,为香港、为国家作出贡献。


35. 此外,首长级公务员,包括属公务员中最核心、最高级别的常任秘书长和部门首长,也是特区施政成效的关键。我已要求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按着“能者居之”的原则,在未来数月检视现时公务员高层职位的选拔聘任机制,务求把最有远见和能力的官员放在最适合的位置。我会邀请公务员敍用委员会参与有关工作。


提倡专职专责


36. 近年我在公营部门人力配置方面,鼓励同事在某些特定范畴扮演“倡导者”的角色,而设立专职专责的专员职位也渐见成效,例如文物保育专员、体育专员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专员等。特设专员职位也可凸显政府对该政策范畴的重视和避免政出多门或求助无门的不理想情况。我已提议各局长可多以专员职位推动相关工作,例如设立儿童事务专员和海滨事务专员,应有助劳工及福利局(劳福局)和发展局在政府内外分别推动保护儿童和美化维港海滨的工作。


提升政府讯息发放和对外解说能力


37. 在现今资讯爆炸的年代,有效发放政府讯息,让市民更好更快掌握政府政策和最新情况是管治的重要一环,但我承认这正是特区政府须马上改善的工作。不少人都时常向我反映政府新闻公报的内容偏重技术性,而缺乏传达性;发布讯息的手法太守旧,而未能吸引社会注意或即时澄清巿民的疑虑。过去两年,面对不少对政府恶意攻击或偏颇报道,更凸显解说能力有待提升。我已要求各司局长在新闻处处长和他的团队配合下,更注重发放讯息和解释政策的工作。



(四)经济新动力: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背靠国家 面向世界


38. 今年《施政报告》的经济篇章,开宗明义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题,表明香港发展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香港只要用好中央支持特区的政策,发挥独特优势,将可为经济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


39. 香港的发展被誉为一个经济奇迹,从一个小渔港蜕变成为今天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香港经济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转型,但无论是回归前或回归后,都和国家发展密不可分。这些转型依靠的是外在形势的客观变化、内地的政策引导、市场主导和香港企业家那份触觉敏锐、灵活应变的拼搏精神。本届政府强调政府应担当“促成者”和“推广者”的角色,不断连系世界,开拓市场,为企业寻找商机;反而面对庞大的内地市场,却往往因为本地一股抗拒中央的政治力量而未能让香港尽享国家发展的红利。


40. 幸好,随着《香港国安法》实施和完善特区选举制度,社会恢复安全稳定,香港现在又处于一个经济发展的新起点。《十四五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格局,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等都为香港企业和专业服务提供者带来无限机遇,更令香港享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我将重点说明我们如何用好中央支持,提升香港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八个中心的国际竞争力,为香港开拓更美好未来。我们特别印制了有关每一个中心的便览,供宣传推广之用,欢迎各界取阅和协助分发给有兴趣人士。


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41. 金融业是香港的重要经济支柱,也是最国际化的产业。纵使面对过去两年前所未有的严峻环境,香港的金融体系稳如磐石,业务依然蓬勃。我们清楚看到内地经济持续增长和金融业深化改革开放是香港金融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在“一国两制”优势下,香港作为国际资本进入内地和国内资本走向世界的桥樑作用将更加突出。


42. 早前中央派团来港向各界宣讲《十四五规划纲要》,重申支持香港进一步推进与内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强化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打造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及推动金融服务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就此,我们会在以下五方面加紧努力:


(i)支持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进一步改善上市机制和在徵询市场意见后,在香港设立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的上市制度;


(ii)进一步扩大跨境人民币资金双向流通管道、离岸人民币产品和工具发展,包括研究提升发行及交易人民币证券需求、容许“港股通”南向交易的股票以人民币计价等具体措施;


(iii)通过考虑税务宽减进一步吸引家族办公室落户香港,提升国际资产及财富管理中心地位;


(iv)支持港交所与广州期货交易所就碳排放交易相关金融产品开展合作,并评估将香港发展成为区域碳交易中心的可行性,提升香港作为区内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枢纽;及


(v)推动跨境金融科技,与内地积极研究建立一个一站式沙盒联网,利便粤港澳三地的金融机构及科技公司测试跨境金融科技应用项目。


提升国际航运中心地位


43. 要提升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香港港口既要保持效率高、连系性强和覆盖面广的优势,也须推动航运和港口业更广泛于业务流程和运作上应用数码科技,建设“智慧港口”。我们会与业界合作研究推动“智慧港口”发展的具体方案。物流方面,我们要加快推动大湾区物流信息的互联互通,完善多式联运;并发展高增值物流,鼓励物流业界进一步应用科技,提高生产力。


44. 另一个重点发展方向是高增值海运商业服务,包括船舶注册、融资及管理、海事保险、海事法律及仲裁等。我们会引入税务优惠,吸引航运业界人士在香港设立业务;特区政府亦会扩大海事处辖下香港船舶注册处在海外的办事处,除了伦敦、上海、新加坡和悉尼外,在三藩市、东京和多伦多成立办事处,为在香港注册的船隻提供更好的支援。


45. 跨境陆路交通方面,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港珠澳大桥(大桥)和莲塘╱香园围口岸三项重大跨境基建于过去数年相继落成,有助香港融入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促进大湾区基础建设互联互通。港深政府已成立“推动港深跨界轨道基础设施建设专班”,共同构建“轨道上的大湾区”。此外,粤港两地政府正全力推进“大桥港车北上不设配额计划”,待疫情受控和免检疫“通关”逐步实施后,可让合资格香港私家车经大桥往来香港与广东省而无须事先取得常规配额。粤港两地政府亦同意计划可稍后伸延至另一个陆路口岸。


提升国际贸易中心地位


46. 香港拥有高度国际化的营商优势,在国际贸易中佔重要地位。去年,香港的商品贸易总值全球排名上升至第六。受惠于内地有效控制疫情而保持供应链稳定,香港商品贸易总额由去年第四季开始反弹。今年首八个月合计,香港商品贸易总额更高达65,099亿元,是有史以来新高。


47. 本届政府锐意提升香港与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的商贸投资关係,我们正争取尽早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係协定”(RCEP)。在国家双循环格局中的内循环,我们会继续争取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係的安排》(CEPA)框架下为香港业界进入内地市场创造更有利条件。

 

48. 会议展览业(会展业)是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一环。为应对疫情的衝击,政府正透过总额超过10亿元的“会议展览业资助计划”,为会展业注入动力。政府会进一步延长计划的有效期至明年底,并会优化计划细节,为业界提供即时及更到位的支援。长远而言,政府会继续扩建会展设施,包括把湾仔北三座政府大楼及港湾消防局用地重建为会展设施、酒店和甲级写字楼,以及扩建亚洲国际博览馆,以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会展枢纽的地位。


49. 中小企在香港实体经济担当不可或缺的角色,但不时面对资金周转困难。目前贸易流程以纸本为主,各种商业数据分散储存,银行难以收集和核实资料。当银行无法根据企业最新营运或财务数据进行信贷评估,可能因而要求企业提供物业等作抵押品以减低信贷风险,这是中小企长期面对的融资问题。


50. 我们认为可善用数据提供解决方法。为此,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在构建“商业数据通”,预计明年投入运作。这项全新的金融基建设施可统一对接银行,企业能通过这个平台授权付款系统、公营机构或公用事业公司等服务提供者向银行提供数据,让银行对企业的营销状况作出更准确的预测,从而减低企业提供抵押品的需要。


51. “商业数据通”让中小企善用自身的数据来获得更便利的融资服务,同时也是香港金融基建发展的重大突破,以企业的意愿为本,建立平台促进数据安全共享,令本港银行体系可更有效为实体经济服务。


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


52. 香港的法治优势让内地和国际投资者可以放心在香港进行商业交易和解决商业争议。为推进香港成为亚太区主要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我们会採取多项措施,包括引进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机构在香港法律枢纽落户,促进国际法律合作及交流,并争取国际组织来港举行决策会议。律政司已成功争取亚洲—非洲法律协商组织的年会及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第三工作组间会于今年底在香港举行。

 

53. 为协助法律界迎接大湾区对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的需求,律政司会继续推行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制订统一的大湾区调解员资格、资历评审及其他相关标准,以及落实适用于深圳前海的“港资港法港仲裁”,并争取将措施扩展至深圳其他地方以至整个大湾区。


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54. 本届政府推动创科发展的力度可说是史无前例,四年间投放超过1,300亿元。目前香港的创科事业生机勃勃,“官产学研”的良性互动亦大幅提升。要保持这良好势头,我们锐意建立更完整的创科生态圈,令“再工业化”植根香港,并与深圳以至大湾区的创科发展相辅相成,使创科成为香港新经济动力,成就《十四五规划纲要》下的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创科用地╱基建


科学园


55. 作为香港创科的旗舰机构,香港科技园公司(科技园公司)明年将庆祝成立20周年。科学园现有约900家科技企业和初创,涵盖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环保技术等范畴,亦培育了四间独角兽。过去三年其租户╱培育公司成功筹募330亿元资金。按估计,科技园公司每投资1元便吸引外间投资13元。


56. 科学园的扩展工程正全速进行,以便提供更多空间予科技企业及初创。未雨绸缪,我建议政府应马上研究为科学园扩容。为此,政府会重启马料水填海计划,加上沙田污水处理厂迁入岩洞腾出现址,共提供88公顷新土地。有别于原先建议的住宅用途,我们建议新增土地可主要用作创科发展,强化东部走廊地区以创科为主要经济功能。藉此机会,我们认同应改善白石角和科学园一带的公共交通接驳。政府会邀请香港铁路有限公司(港铁公司),研究以现时位处白石角的香港教育大学(教大)运动中心用地为基础,兴建新的东铁线科学园╱白石角车站,并按教大早前要求重置运动中心到大学本部附近的地点,方便同学使用。政府亦会善用车站用地与毗邻土地的发展潜力,提供更多房屋及区内居民需要的泊车位、商舖和公共设施。我已指示发展局、运房局和教育局联同港铁公司及教大,全力推展有关项目。


数码港


57. 本港创科界另一个标志性社羣是数码港。数码港拥有不少科技企业,并培育了五间独角兽,涵盖金融科技、智慧生活及数码娱乐领域。按估计,数码港每投资1元便吸引外间投资13元,过去三年其初创企业吸引了超过125亿元投资。数码港第五期工程已经展开,可于四年内增加超过四成总楼面面积。长远而言,在《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下建议升格为新界北现代服务业中心的洪水桥╱厦村会扩大范围至流浮山,可考虑在与深圳前海一湾之隔的地方建立规模媲美数码港的地标性创科设施。


河套地区


58. 我们正研究加快位于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港深创科园建造工程。此外,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港科创合作区)的“一区两园”工作进度良好。长远而言,在《发展策略》下,港深创科园与落马洲╱新田一带地方,将会整合为新田科技城,当中与创科相关的土地估计约有240公顷。新田科技城联同深圳科创园区组成佔地约540公顷的深港科创合作区,可集港深两地优势汇聚海内外人才,势必成为推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引擎。


大学科研


59. 香港雄厚的科研实力,一直备受国家以至国际肯定。我们至今已设有16所国家重点实验室、6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及22间中国科学院联合实验室;近年更获得中央政府开放了国家不少科研项目及资助计划予香港的研发人员。香港作为一个城市,拥有五所全球100强的大学,不少学者专家荣获国际及国内顶尖科研奖项,可见人才济济。

 

60. 为巩固香港在基础研究的领导地位,我们原则上接纳香港大学(港大)和香港中文大学(中大)的建议,为两所大学提供土地作科研用途,分别于薄扶林为港大预留4公顷现属“绿化地带”的土地兴建深科技研发大楼,并支持中大在中大医院附近2.5公顷主要为“政府、机构或社区”的土地设立研究设施和扩充中大医院,并同时改善现有东铁大学站的公共运输交汇处和泊车设施。我们亦会支持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研究把其用作提供自资专上教育的红磡湾校舍,进行学术和研究发展。


工业邨


61. 政府会持续从基建、人才、资金、技术及科研五大方面推动“再工业化”,令我们的产值链更为完备及经济更为多元。位于将军澳工业邨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元朗工业邨的微电子中心将分别于明年中和2023年完工。业界对这两项设施反应理想,反映不少企业认同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制造工序和生产线可在香港落户。有鑑于此,我已邀请科技园公司开始构思兴建第二个先进制造业中心。


推动研发


62. 香港拥有发展为环球科研合作中心的扎实根基,旗舰项目“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已成功招揽了28所由世界级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与本地大学合作的研发实验室。我早前到访部分实验室,体会到研发团队对追求科技突破和崭新商机的热忱和努力。我深信这些实验室和人才会令香港的创科发展更上一层楼,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环球科研合作中心的地位。


63. 展望未来,《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瞄准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我认为香港应回应“国家所需”,更好发挥香港在生命健康科技的优势。香港在这方面的科研根基深厚,拥有多位世界级权威专家,成就广受尊崇。香港设有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承认的临床试验基地,其符合临床试验相关标准要求的数据,亦广泛获美国及欧盟的有关机构承认。我现建议在河套地区港深创科园内设立“InnoLife Healthtech Hub生命健康创新科研中心”,以“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16所与生命健康相关的实验室及8所与生命健康相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基础,聚焦生命健康领域的科研工作。我知道不少生命健康初创或大型企业看准香港在这方面的优势和大湾区市场的潜力,有兴趣在港发展。新田科技城将可为相关的科研及先进制造业提供土地。


64. 要大力推动生命健康科技,临床数据、临床试验、药物注册等配套不可或缺。我已要求食物及衞生局(食衞局)、医院管理局(医管局)和衞生署全面检视现行做法,作出配合。


科技投资


65. 政府的“创科创投基金”以配对形式连同风投基金投资于本地创科初创企业,至今已有11个共同投资伙伴。科技园公司的“科技企业投资基金”及数码港的“数码港投资创业基金”已把投资范围扩大至A轮以后的融资。此外,我们去年从“未来基金”拨出一成款项,成立“香港增长组合”投资组合,策略性投资于“与香港有关连”的项目,创科是其中一个目标行业。政府会透过合适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作为伙伴进行相关投资,丰富现有多种资助计划来发展创科界别和市场,以协助正在迅速发展的创科企业(包括初创)。科技园公司亦会成立“大湾区创科快线”,全方位培育初创,以及支援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我鼓励更多企业和基金投资者支持香港的创科发展。


参与国家研发工作


66. 多年来,本地大学与内地的研究机构透过不同科研计划已建立紧密合作关係,成果纍纍,例如理大过去积极参与国家的太空探索项目,现时在月球以至火星上的部分仪器便是由理大研发,令香港人感到骄傲。我鼓励香港科学家继续参与这些极具意义的协作,贡献国家。

 

巩固国际航空枢纽地位


67. 香港凭藉其地理和管理优势,及大量航空业的人才,多年来建立了广阔的国际航空网络,令香港国际机场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航空枢纽。虽然新冠疫情重创全球包括香港的航空业,但我对香港可巩固和提升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充满信心。


68. 兴建三跑道系统扩大客量,是加强香港国际机场竞争力的策略投资,亦是我们由“城市机场”蜕变为“机场城市”愿景中的重要基建设施。约650公顷的填海工程已大致完成,而长达3 800米的新跑道早前亦已完成铺设工程,目标于明年启用第三跑道,而整个三跑道系统项目则预计于2024年完成。香港机场管理局(机管局)亦推展多项提升机场效率和旅客体验的工程,而多个因应区内跨境电商迅速发展的高端物流项目亦正全速进行。


69. 去年我在中央和广东省支持下,在《施政报告》中提出善用港珠澳大桥,加强港珠两个机场合作,并由机管局以市场化规则入股珠海机场。特区政府在积极跟进入股事宜时,亦希望与广东省在珠海共同打造一个高端航空产业羣,例如飞机维修工程、飞机零部件代生产和配送,以及飞机工程专业研究等;香港国际航空学院(航空学院)也可为香港、珠海以至大湾区的航空业培育技术专才。


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70.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支持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为香港的文化事业打了支强心针。政府会把握香港中外文化荟萃的独特创意氛围,打造香港作为亚洲文化及创意之都的品牌。特区政府会循五大方向落实香港的新文化定位,包括(一)建立世界级的文化设施和多元文化空间;(二)加强与海外艺术文化机构的关係;(三)加强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合作;(四)善用科技;及(五)培育人才。

 

71. 要加强特区的文化领导和有效统筹和推动现在分散在不同政策局的文化及创意产业工作,立法会和社会普遍支持成立专责的文化局。我们会在早前提及的政府重组中认真考虑。此外,海外经济贸易办事处(经贸办)和内地办事处将在推广香港文化事业上担当重要任务。


发展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


72. 《十四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支持香港建设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特区政府会从多方面推动香港知识产权贸易发展,包括提升知识产权署的实质审查能力,以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原授专利”制度,以及与内地当局研究把《专利合作条约》的适用范围扩展至包括“原授专利”制度,和把其他主要知识产权国际条约适用于香港。


73. 特区政府亦会强化知识产权制度,以及加强推广、教育和对外合作。其中,我们计划重启修订《版权条例》工作,就更新版权制度以配合数码环境展开公众谘询,目标是在下一届立法会提交修订《版权条例》的条例草案。


持续投资基建


74. 政府会继续投资基建,提升香港竞争力。因应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我们亦会把基建投资作为刺激经济逆周期的主要措施。本立法年度财务委员会已批核的基本工程拨款高达破纪录的2,200亿元,我们预计未来数年政府在基本工程开支每年将超过1,000亿元。


75. 发展局会继续推行“建造业 2.0”,透过“创新”、“专业化”和“年青化”,带领行业革新,提升建造业的生产力及技术水平,并更广泛应用创新科技和“组装合成”建筑法, 以缩短建筑时间、减少人手和加强地盘安全。我们正积极筹备明年举办的“国际建造领导高峰会”,与业界持份者分享经验,共谋策略,推动建造业革新,提升项目表现。

 

支援旅游业


76. 旅游业受疫情重挫,目前仍处于困境;我们除了支援业界外,也要为复苏作好准备。现届政府过去四年已按2017年公布的《香港旅游业发展蓝图》推出多项措施及项目,包括成立法定旅游业监管局;加强推动文化、古蹟、绿色及创意旅游项目;完成邮轮业发展策略规划;以及促成不同盛事和会展活动。政府会继续推行多项措施,以巩固香港作为“一程多站”示范核心区及国际城市旅游枢纽的地位。有关工作包括继续深化与大湾区城市合作,建立大湾区旅游品牌,并透过不同资助及推广计划争取更多盛事及会展活动在港举行。


支持渔农业发展


77. 我们会继续为渔农业界引入先进技术及把握机遇,推动可持续发展。我们将更主动协助业界善用“渔业持续发展基金”和“农业持续发展基金”。即将在本年底起分阶段完成的古洞南农业园第一期,将有助推进农场管理现代化。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积极推广智能温室科技,并透过发展精准及自动化的水耕生产技术,协助业界提升效率及善用生产空间。在渔业方面,现代化的深海网箱养殖是全球海产养殖的趋势。渔护署会在这方面的发展继续履行“促成者”的角色。


维护香港营商环境


78. 香港是一个自由、开放及多元的经济体,是世界各地人才、机构及不同规模企业汇聚的大都会。去年,香港的外来直接投资流入金额位处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及内地。特区政府重视香港的营商环境,一直与本地和驻港外国商会保持沟通,并回应他们的关注。据我们观察,《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一段时间后,初期引起的外商关注已大幅减退,目前他们最关心的是跨境人员往来的限制。根据最新年度调查,今年母公司在海外或内地的驻港公司数目和初创企业数目同创新高,分别达9 049家和3 755家,可见纵然受疫情影响,和部分西方媒体对香港情况的偏颇报道,香港的营商环境并无受损。更详细的情况已载于日前发布题为“优势独特、机遇无限”的《香港营商环境报告》,供企业参考。


加强与内地联系


79. 《十四五规划纲要》支持香港加强与内地经贸、创科合作。事实上,除了粤港澳大湾区外,特区政府与泛珠三角区域、北京、上海、福建和四川分别建立了合作机制,推动两地多领域的合作。在中央支持下,我们亦已着手与湖北省成立鄂港高层合作新机制。


80. 相对于特区政府的海外经贸办,我们在内地的办事处除负责推动经贸、促进投资和支援港商外,更包括促进与内地省巿在不同范畴的联系交流、推广香港,以及联系在内地学习、就业和居住的港人等。我已要求政制及内地事务局稍后重新检视内地办事处的角色及工作成效,并研究是否有需要为它们重新命名,以更好反映其广泛职能。



(五)增加房屋及土地供应


房屋供应


政策理念


81. 让市民安居,是我的房屋政策首要目标。鑑于社会关注,我在今年7月15日的行政长官答问会上,已就房屋及土地议题发言,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总结时,我说要较彻底地解决香港市民“住”的问题,我们需要的不是因时制宜的短期“招数”,而是持之以恆供应土地的决心;我们需要的是不会因经济短期波动或物业价格升跌而动摇政策的勇气。


公营房屋供应


82. 本届政府展现了这种决心和勇气。我们在2018年将公私营房屋比例由60:40调整至70:30,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兴建更多公营房屋;我们持续不断觅地的努力亦已见成效。在未来十年(即2022-23至2031-32年度),我们已觅得约350公顷土地,可兴建约330 000个公营房屋单位,比去年公布的数字略高,足以满足该十年期预计的301 000个公营房屋单位的需求。运房局会于今年底发表的《长远房屋策略》2021年周年进度报告中交代详情。


83. 公屋轮候时间居高不下,令人忧心;但事实上,本届政府五年任期内的公营房屋建屋量达96 500个单位,较对上五年增加30 000个。至于未来十年的建屋量,会出现“头轻尾重”的现象,三十多万个单位可能只有三分一在首五年落成。我已督促运输及房屋局局长要竭力压缩香港房屋委员会(房委会)的建屋程序,争取尽快建成更多单位。为此,房委会和香港房屋协会(房协)将会更广泛使用“组装合成”建筑法和其他崭新建筑科技,而房委会亦会在合适的项目採用新的採购模式,引入承建商一併负责设计和建造,一方面可藉此腾出额外资源协助房屋署开展前期设计工作,另一方面可借助承建商的专业知识,进一步优化整个建造工作的流程。此外,秉持我去年承诺会亲自督导房屋土地的相关工作,我已要求发展局与运房局就后五年期(即2027-28至2031-32年度)每幅公营房屋土地提交季度报告,如土地交付时间或建屋进度未如理想,我会亲自作出指示。


私营房屋供应


84. 私营房屋方面,包括铁路物业发展,我们争取未来十年准备好约170公顷土地,透过卖地或铁路物业招标为市场提供可兴建约100 000个单位的用地。数字并未计及市区重建局(市建局)项目和其他私人土地发展项目。加上政府决心进一步精简土地发展的程序,我们有信心私营房屋土地供应可维持稳定。


重建公共屋邨


85. 编配公屋给轮候册上的申请人,除了新建单位外,亦依靠目前每年约8 000个回收的公屋单位。基于公屋资源须公平分配的考虑,我们不能轻言重推“租者置其屋”,把住户租用的单位变为可承继或出售的资产,也难以大量重建旧屋邨,把可供分配给轮候册的单位拨作重置现有租户。我恳请本会多年来倡议这两项房屋措施的议员理解。


86. 房委会一直按既有政策及实际情况,检视并考虑是否重建个别旧屋邨。有见西环邨及马头围邨有合适的迁置资源,以及原址重建有潜力供应更多单位,我会邀请房委会研究在合适条件下重建这两个楼龄约六十年的旧屋邨,并在发展局的配合下争取把周边土地纳入重建地盘,让这两幅难得的市区用地可多建公营房屋单位,满足市民诉求。


重建大坑西邨


87. 就讨论多年的大坑西邨重建计划,行政会议近日已批准了由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平民公司)与市建局合作落实项目,先决条件是平民公司必须妥善安置原有租户。按平民公司与市建局的构思,重建后的大坑西邨项目可提供超过3 300个单位,较现时增加一倍多,当中包括1 300个供重置现有租户的单位,以及2 000个由市建局发展的“港人首次置业”单位。


增建过渡性房屋


88. 为纾缓未能“上楼”家庭的境况,本届政府突破思维,推出过渡性房屋。过渡性房屋需要民商官三方合作,负责筹备和营运的非政府机构提供适切居所的同时,亦引进邻里互助、支援就业的措施,是建立社会资本的一个好例子。运房局已觅得足够土地提供原先承诺目标的15 000个单位,近日再获得私人土地拥有人表示有意参加计划,我现建议再额外提供5 000个单位,令整体供应在未来几年可增至20 000个,并将相关资助计划的资助额增至116亿元。此外,在现金津贴试行计划下,截至8月底,我们已向约30 000个合资格的一般公屋申请住户派发津贴,佔已接获的合资格申请约五成。若获立法会通过,“劏房”租务管制条例会于明年1月生效,为“劏房”租客提供合理及有效保障。


土地供应


政府主导 多管齐下


89. 在多管齐下的土地供应策略下,我们同步推进多个新界新发展区项目以及东涌东填海工程。有意见指政府迴避棕地,也不愿意触碰新界土地利益,但事实是超过一半的棕地已纳入多个发展项目内,而过去两年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条例》已收回90公顷新界土地作发展,远较之前五年的20公顷为多。预计政府未来几年收回的土地将高达700公顷。同样是整合和发展新界土地的还有“土地共享先导计划”,透过善用私营界别的规划力量,释放新界私人土地的发展潜力,供以公营房屋为主的发展。发展局正处理的三宗申请,涉及23公顷私人土地和拟议的17 850个单位,七成是公营房屋。地尽其用是我们坚守的原则,以三个位于茶果岭、牛池湾和竹园联合村的市区寮屋重建项目为例,在房协和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公营房屋单位数量由原先的6 300个大幅增至8 700个,由2029年起陆续入伙。


90. 为确保十年后有持续土地供应,我们积极推进交椅洲人工岛填海工程和新界北多个发展区的相关研究。在近岸填海方面,发展局会审视涉及约220公顷的龙鼓滩填海和约220公顷的屯门西地区规划,目标是在明年上半年争取立法会拨款启动这项开拓土地的规划及工程研究,检视不同的发展选项,以敲定未来路向。政府亦会重启马料水填海计划,主要提供创科用地。此外,透过多项搬迁政府设施往岩洞的项目,预计由2027年起将陆续腾出超过40公顷土地作房屋和其他有利民生用途。


91. 视乎项目的研究结果及假设住用地积比率为4至6.5,持续推进的大型项目及策划中的项目可望于中、长期提供约400 000至500 000个公、私营房屋单位。加上在《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可供兴建165 000至186 000个房屋单位的新开拓土地,2031-32年后的下一个十至十五年的供应可高达565 000至686 000个。


92. 究竟香港欠缺多少土地,是一个不能迴避的问题,因为这个估计将主导香港的空间发展策略。发展局局长稍后将发表《香港2030+》的最终报告。更新了的研究适当反映了国家多项战略性规划为香港带来的机遇、未来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市民对居住环境的期望。最终的估算显示,香港由2019至2048年的土地短缺约为3 000公顷。透过成功推动各项新发展区及填海项目,以及推展北部都会区,我们有信心会在中长期找到所欠缺的土地。


93. 与此同时,我们会採取以下措施,加快土地供应:


(i)进一步检视“绿化地带”:目前陆续进行改划的210幅土地中,约三成涉及“绿化地带”,但只佔香港约16 000公顷“绿化地带”的2%。由于不少“绿化地带”的生态价值较郊野公园低,可进一步检视“绿化地带”的发展潜力。规划署将有系统地进行新一轮“绿化地带”检讨,集中检视坡道较高和距离已建设地区较远的用地,预计明年中完成筛选并随即展开技术研究。至于湿地和湿地缓衝区的发展事宜则会在《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中处理;


(ii)释放新界祖堂地:儘管没有正式数字,但新界有不少祖堂地可供发展。在《施政报告》谘询会上,我收到不少意见表示应修订《新界条例》放宽出售祖堂地限制,并提供合理机制处理司理出缺问题。我同意可考虑修订《新界条例》,在尊重祖堂传统和保障祖堂成员合理权益的前提下,务实地处理目前祖堂地难以发展的困局。民政事务局局长将与新界乡议局成立工作小组,联同发展局和其他部门,在一年内完成检讨并制订具体修订建议;

 

(iii)延伸补地价标准化至新界土地:由于市场和业界对以“标准金额”为工厦重建补地价的先导计划反应正面,至今已有四个重建项目接受以“标准金额”计算的补地价金额。发展局会把“标准金额”补价模式扩展至新发展区“加强版传统新市镇发展模式”下的原址换地申请。发展局和地政总署会制订计划详情,目标是明年首季推出;及


(iv)现有的两项活化工厦措施,包括放宽旧工厦重建地积比率及免收整幢改装的地契豁免书费用,将会一併延长至2024年10月。至于“土地共享先导计划”,我们鼓励有意者于2023年5月截止申请前尽快提出申请。


精简程序 与时并进


94. 土地由开发到可供建屋涉及多项法定和行政程序,包括技术研究、城规许可、工程详细设计、工程刊宪、处理公众反对、争取拨款、收地、安置及补偿,以至土地平整和铺设基建等。上述各个工序有其必要性,不应轻言废弃。但为了加快土地和房屋供应,发展局正领导相关部门,致力压缩土地开发流程;我已要求发展局更彻底、更全面检视现行城规、环境影响评估、收地和道路工程的相关法定程序以及行政安排,计划明年上半年向立法会和其他持份者提出建议和听取意见,并争取于年内提出条例修订草案。环境局亦会精简及优化新自然保育政策下公私营界别合作的安排,兼顾发展和保育。



(六)建设宜居城市


城市愿景


95. 我在担任发展局局长五年期间,与同事创建了优质城市愿景,并不断实践。我们通过“保育中环”、“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起动九龙东”等创新政策,採用地区营造手法推动城市建设、市区更新、文物保育、海滨美化、园景绿化等,并取得一定成效。虽然目前香港面对房屋土地不足、道路挤塞、楼宇老化等问题,但这些挑战都不应阻碍我们为市民建设优质生活环境的决心。此外,香港必须坐言起行,努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极端天气危机。


迈向2050年前碳中和


96. 二氧化碳是气候变化的主凶,国家和全球不少地方都已承诺减碳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香港也不例外。我在去年《施政报告》中宣布,香港将力争在2050年前达致碳中和。我亲自主持气候变化及碳中和督导委员会,制订整体策略和监督各行动协作。环境局局长即将公布的《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会定下更进取的减碳排放策略和措施,以迈向碳中和,并加强减碳中期目标,力争在2035年前把香港的碳排放量从2005年的水平减半。为了监督行动有效执行,环境局将成立新的气候变化与碳中和办公室,加强统筹和推动深度减碳工作,并会成立专责的谘询委员会提供意见,以及推动主要持份者包括青年人积极参与。


97. 本港约三分之二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于发电,其次是运输界别和废弃物,分别佔18%和7%。我们的减碳工作必须针对这三方面,并以“淨零发电”、运输界别零碳排放和废物处理达致碳中和为最终目标。


98. 要做到2050年前“淨零发电”,首要改变本地电厂的燃料组合。我们的中期目标是2035年或之前停用煤作日常发电。这目标并非遥不可及,因为目前发电燃料组合中,煤所佔比例已减至少于四分之一。电力公司须继续逐步淘汰燃煤发电机组,并以天然气及可再生能源等取代燃煤发电。政府会尽力克服香港地理环境限制,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透过促进本地项目、区域合作和共同投资等,争取提升可再生能源在发电燃料中所佔比例。


99. 另一“淨零发电”策略是减少能源需求。现时香港九成的电力用于建筑物,推广绿色建筑、提高建筑物能源效益和加强实行低碳生活能降低用电和发电需求,并减低市民因转用更多清洁能源发电的财政负担。我们的目标是在2050年或之前,商业楼宇用电量较2015年减少三至四成,以及住宅楼宇用电量减少两至三成。我们希望在2035年或之前能达到以上目标的一半。


100. 发展绿色运输是实现运输界别零碳排放的必要条件,同时改善空气质素。政府今年初公布的《香港电动车普及化路线图》提出多项措施,包括在2035年或之前停止新登记燃油及混合动力私家车及安装充电设施的策略和目标。政府会积极推动各种电动及其他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和商用车的发展,包括与专营巴士公司合作试行以氢燃料电池驱动的巴士,以期在2025年确立更具体使用新能源交通工具的未来路向和时间表。


101. 至于废弃物相关的碳排放,我们会按政府今年初公布的《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35》加快步伐推动全民减废、发展转废为能设施,以及支持循环经济发展。


102. 气候变化是挑战也是机遇。未来十五至二十年,政府将投放约2,400亿元,推行各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私营界别亦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以实现低碳转型。绿色经济转型是大势所趋。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庞大的金融市场和完善的国际级监管架构,汇聚全球领先的金融和专业机构、绿色评估认证机构以及国际投资者,有条件和优势发展成区内的绿色金融枢纽,成为绿色企业和项目首选的融资平台,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扮演重要角色。

 

减废及资源回收


103. 立法会于今年8月通过都市固体废物收费的条例,是香港减废工作的重要里程碑。我们会开展落实垃圾收费的筹备工作,包括加强对社区资源回收的支援,增加社区回收网络的回收点及提高服务实益,并善用智能技术。政府先后推出厨馀及废塑胶的中央回收先导计划,初见成效。我们即将扩大此两项先导计划以覆盖更多地区及服务对象。配合上游的回收物收集工作,我们会进一步推动建设下游的转废为能、转废为材设施,逐步摆脱对堆填区的依赖。此外,为产生更大的协同效益,我已要求环境保护署接手食物环境衞生署管理的垃圾收集站和家居垃圾收集服务,把废物的收集、回收、运送、处理一条龙结合。


市区更新


104. 目前的市区更新策略是重建和复修并行,除由市建局或发展商收购拆卸旧楼和进行重建外,本届政府先后拨出合共超过190亿元,资助旧楼业主保养和维修其物业。但面对楼宇急速老化,楼龄达五十年或以上的私人楼宇在过去十年由3 900幢急增至8 600幢,加上全港5 000多幢“三无大厦”日久失修的问题,我们须採取更有效的政策手段,加快重建更新步伐。


105. 我们会从多方面入手。第一,按刚完成的“油旺地区规划研究”,市建局会在油麻地和旺角,以创新、地区为本方式加快市区更新,包括在合适重建项目试行转移地积比、街道整合等规划手段。这些措施亦会适用于私人主导的重建项目,并在合适情况下在其他地区採用。第二,我会邀请市建局在荃湾和深水埗旧区开展同样的地区规划研究,以确定更新这两个旧区的方案。第三,研究降低《土地(为重新发展而强制售卖)条例》下的强拍门槛,以加快旧楼重建。在过程中,发展局会充分考虑小业主利益、楼宇状况等因素,并听取持份者意见。

 

“跃动港岛南”


106. 我在去年的《施政报告》提出“跃动港岛南”计划,发展局已于今年2月成立跃动港岛南办事处,并拟备了首份概念总纲计划,就如何美化、活化和绿化黄竹坑、香港仔及鸭脷洲地区,听取地区意见。同时,我们在区内推展多个小型工程项目改善行人连系及海滨地带,以增添地区活力,当中包括连接港铁黄竹坑站和香港仔郊野公园的“绿色连线”,将于明年展开工程。


107. 继海洋公园的水上乐园正式开幕后,政府和海洋公园公司正积极落实海洋公园的未来策略,包括为园区物色发展合作伙伴展开招标程序,以及于明年就深水湾及大树湾码头项目展开技术性研究,并正探讨在码头项目落成前提供临时登岸设施的可行性,善用水体和水上交通将园区与其他地方更好连接起来。


108. 此外,政府正进行公开招标邀请私营机构在已复修的石澳石矿场设计、建造和营运一个供市民大众享用的水上运动中心,当中包括为香港体育学院(体院)提供专属滑浪风帆精英运动的训练设施,预计明年首季批出合约,让水上运动中心约于五年内全面投入运作。另一方面,我们正研究重建及整合黄竹坑现有运动场、体育中心、游乐场及游泳池设施的技术可行性,以“一地多用”模式善用现有土地和为市民提供更好服务。我们并会于明年展开扩建香港仔避风塘的勘查及设计研究,以增加船隻停泊区。


优化海滨


109. 政府一直致力优化维港两岸海滨,通过和海滨事务委员会的共同努力,由去年10月到本年底,我们将一共开放15处海滨场地,把维港海滨进一步延长至25公里;试行的“海滨共享空间”管理模式亦深受大众欢迎。我们会继续把开放式管理推展到更多海滨用地,让市民可在共融环境下无拘无束地享受海滨空间。此外,我们会于维港海滨首次引入完全无栏杆的梯级式沿岸设计,让游人可临海而坐,无阻隔地欣赏维港景致。


110. 不少市民对维港有特别的感情,加上近几年政府的努力,维港两岸海滨已成为非常受市民欢迎的公共空间。近日有意见认为应修订《保护海港条例》。我不反对检视这条实施了超过二十年的法例,但认为任何修订条例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提升海滨畅达性和增加公共空间,而非为了填海造地供卖地或房屋发展。发展局局长稍后会展开有关讨论。


单车径


111. 近年骑单车成为热门户外活动。政府分别在去年9月和今年7月开放的屯门至马鞍山段60公里单车径及荃湾海滨段两公里单车径,深受市民欢迎。我们会继续推展馀下约20公里由屯门至荃湾的单车径,以贯通新界东西的单车径网络。市区方面,启德发展区全长13公里的行人及单车共融通道会分阶段于2023年起落成。


智慧城市


112. 5G服务于去年推出后发展迅速,现时网络覆盖率已逾九成,核心商业区的覆盖率更达99%。有国际市场调查机构本年发表的报告指出,香港的5G覆盖范围和稳定性分别排行全球第一及第二,为各种商业服务和智慧城市应用方案提供极大潜力。政府会多方位推动5G发展,包括推出更多5G频谱于本月底拍卖,在速度、容量和覆盖等方面满足各种5G服务需要。我们会通过“鼓励及早使用5G技术资助计划”,资助更多行业採纳5G创新应用,包括遥距医疗、遥距维修支援、实时工地安全监测等,提升效率和生产力。


113. “智慧出行”是推动智慧城市的另一个重点。运输署将于明年底开始逐步在政府收费隧道及青沙管制区实施不停车缴费,既便利驾驶人士,亦可改善隧道交通。七个自动泊车系统项目当中,位于荃湾及大埔的项目将分别于今明两年投入服务。为推动自动驾驶车辆,运房局会向下一届立法会提交条例草案以设立新的规管框架,令业界能更广泛和灵活地进行测试和应用。今年3月推出的“智慧交通基金”资助便利驾驶者出行、提升运输效率,以及改善驾驶安全的项目。


体育发展


精英体育


114. 中国香港代表队在东京奥运会表现卓越,取得香港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全港市民都引以为傲。而香港运动员在残疾人奥运会的赛事中亦是全力以赴,成绩有目共睹,令人鼓舞。香港运动员的成功并非偶然,除了他们自身的努力和各方的支持外,政府的政策导向和资源投入也是不可或缺。


115. 为进一步支持精英体育发展,我早前已公布会加快兴建体院的新设施大楼,在立法会的拨款配合下,可争取在2024年中完成工程;政府亦会与“香港赛马会慈善信託基金”共同斥资设立3亿元的特别资助计划,透过运动科学及运动医学研究提升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中的竞争力。


116. 此外,政府会继续为退役运动员(包括残疾运动员)提供支援。在2018年推出的“退役运动员转型计划”,在本年度就有超过70名退役运动员参加,并受聘于合资格学校和体育机构,以协助推广体育和发掘具潜质运动员。我们将增拨资源扩展计划,目标是在五年内将参与计划的退役运动员人数增加一倍,为运动员退役后提供更多转型机会。


专业化和产业化


117. 我们会研究进一步推展本港体育事业,在精英化、盛事化和普及化以外,向更专业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启德体育园在2023年落成,以及大湾区的发展机遇,将可缔造更多体育相关的多元发展,为青年人以至为退役运动员提供就业和发展机会。由民政事务局局长主持的工作小组,会与商界和体育界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支持香港体育产业发展,稍后向我提交报告。


承办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


118. 我感谢中央政府的信任和支持,让香港能够与广东及澳门共同承办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我们会全力以赴,与中央有关部委、广东省及澳门特区政府紧密合作,筹备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全国运动会。


文化新地标


119. 《十四五规划纲要》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令香港文化界大为振奋,加上西九文化区的旗舰项目,即M+博物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及演艺综合剧场,以及属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的东九文化中心和也可作文化演出的启德体育园在未来数年一一落成,这些文化新地标联同我较早前提出支持文化发展的五大政策方向,香港成为文化大都会的愿景指日可待,肯定会为市民和访港游客带来独特的中西文化荟萃的体验和丰盛文化之旅。



(七)持续改善民生


福利开支增长


120. 本届政府对建立关爱社会,照顾弱势社羣的承担,可见于资源的投入。用于社会福利的经常开支由2017-18年度的653亿元,大幅上升至2021-22年度的1,057亿元,四年间增幅达62%,且成为开支最庞大的政策范畴,佔约两成。鑑于经济前景充满变数和严重的财政赤字,未来一年政府会集中推行已规划的政策措施,并不时检视成效,确保能惠泽有需要的巿民。


贫穷问题


121. 香港的贫富悬殊是大众关心的议题。政府的责任是透过收入再分配,提供社会安全网,照顾有需要人士。去年底公布的2019年贫穷人口数字,计及所有现金和公屋福利后,成功把贫穷人口大幅由政策介入前的149万减至64万,可见安全网能有效发挥再分配功能,为不少基层市民提供实质援助,让他们脱离贫困。


122. 以只计算收入,不计算资产的相对贫穷概念和方法为香港制订贫穷线,是由我以政务司司长身分担任扶贫委员会主席时所倡导的,目的是借助定期的数据搜集和分析,监察情况,并精准扶贫。过去分析显示长者和在职贫穷住户这两个羣组需要特别关注,而公屋是最有效的减贫措施。因此,有人认为香港的贫穷问题其实也是房屋问题;本届政府除了加快兴建公屋外,过去几年大幅改善现金福利。第一,推出高额长者生活津贴(长生津),让约57万名长者,包括部分拥有自住物业或与有收入家人同住的长者,每月领取3,815元的高额津贴。第二,优化在职家庭津贴(职津)计划,大幅增加金额和放宽申请资格,让收入不超过22,400元而育有两名儿童的四人住户每月领取最多4,200元津贴。第三,落实一系列改善综合社会保障援助(综援)措施,包括大幅增加租金津贴及放宽多项特别津贴资格等。这三项和其他改善措施令现金福利总经常开支增至2021-22年度的674亿元,较2017-18年度高出56%。


123. 政府未来的扶贫策略主要会有四方面。第一,我们继续以综援、长生津等现金福利协助有需要长者脱贫,我们会在明年下半年合併普通及高额长生津,划一採用普通津贴较宽鬆的资产上限,而合资格申请人将领取高额津贴。第二,我们会继续发展经济,提供培训和再培训,鼓励就业,并以职津为较低收入的在职住户,特别是育有儿童的住户,提供财政支援。第三,我们会全力加快兴建公屋,增建过渡性房屋和为轮候超过三年的合资格公屋申请住户提供现金津贴。第四,在共同承担的原则下,我们会加强强积金的退休保障功能。首要工作是在下一个立法年度修例落实取消“对冲”。我们亦会透过全力推行“积金易”平台以减低强积金的管理成本,并落实为低收入僱员代供强积金。此外,我们会进一步探讨如何更好鼓励市民将强积金一笔过资产转化成退休后定期可领取的年金,为长者提供稳定收入。


安老和康复服务


124. 除了现金福利外,本届政府亦大幅把安老服务的经常开支增加了85%,康复服务的开支增长亦有66%。儘管如此,由于人口高龄化,资助院舍服务需求远超供应,我们必须按照多管齐下的策略增加院舍服务在短、中、长期的供应,包括增加向私营院舍买位、在合适的卖地项目加入条款要求私人发展商兴建指定福利设施、在政府用地发展福利设施,以及在未来合适的公营房屋项目预留等同约5%总住用楼面面积的处所作福利用途。


125. 同时,我们会继续增加日间护理和居家照顾服务,让长者和残疾人士可以居家安老和与家人同住。为便利长者在内地养老,政府会研究把“广东院舍住宿照顾服务计划”扩展至其他在大湾区内地城市符合资格的安老院,以及放宽长生津和高龄津贴须连续居港一年的申请规定。

 

爱护儿童


126. 我们已相继落实多项加强幼儿照顾服务的措施,包括将资助幼儿服务规划标准纳入《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增加幼儿服务名额、推出“幼儿中心家长津贴”,以及恆常化“课馀託管收费减免计划”的改善措施。来年的儿童工作有两个重点。第一,为让虐儿悲剧不再发生,我们必须立即採取行动。经早前谘询持份者后,我们正拟订立法建议,建立强制举报虐儿个案的机制,同时加强有关专业工作者识别虐儿的培训,目标是尽快将法例提交予新一届立法会审议。第二,我们会将“到校学前康复服务”的名额由今年的9 000个,进一步在2022/23学年增至10 000个。随着服务名额逐步增加,“零轮候”的政策目标指日可待。


妇女事务


127. 本届政府除落实多项推动妇女发展的措施,包括将法定产假增至14星期、加强幼儿照顾服务、在政府处所内设置更多育婴间并修例将歧视和骚扰喂哺母乳定为违法行为外,我亦欣喜任内致力推动女性参与公共事务的努力渐见成效。女性参与谘询及法定组织的比率已于今年6月达到早年所订的35%目标。


加强支援少数族裔人士


128. 政府致力为香港的多元文化族羣构建公平关爱的社会。本届政府已落实约30项涉及教育、就业支援、医疗健康、社会福利及共融的措施,加强支援少数族裔。下一步工作是政府以身作则,为少数族裔人士多提供受聘机会。

 

劳工福利


129. 本届政府竭力回应劳工界多年的诉求,分别把法定产假增至14星期,并由政府补贴额外4星期的产假薪酬;把法定假日由明年起逐步增至17天,与公众假期看齐;以及果断地取消强积金“对冲”安排。我们将于下一个立法年度向立法会提交取消“对冲”的条例草案。我们亦非常重视职业安全与健康,现正准备修例提高罚则,并于明年推出“工伤僱员复康先导计划”,协助工伤僱员尽早康复并重投工作。


公营医疗系统


130. 在过去二十一个月的抗疫工作中,所有确诊的市民和人士都能在医院获得适切治疗。这成绩殊不简单,显示本港医疗系统的高效专业和快速应变能力。然而,我们的医疗制度仍有不足之处,须在多个范畴作出改善,以应对人口老化对医疗服务带来的挑战,其中大力发展基层医疗和推动医社合作是刻不容缓。


131. 我早在2017年的《施政报告》已提倡设立崭新运作模式的地区康健中心,提倡基层医疗以减轻医管局的压力。经过数年努力,政府于葵青、深水埗、黄大仙、屯门、南区及元朗设立或即将设立地区康健中心。我们亦已于另外11区设立地区康健站。同时间,食衞局已着手全面检讨基层医疗健康服务及管治架构等方面的规划,以期为香港基层医疗健康服务制订可持续发展蓝图,其中加大医社合作将是重要的一环。


公共卫生策略


132. 新冠疫情为全球公共衞生当局带来极大挑战,香港也不例外。我们会就过去二十一个月的抗疫经验作阶段性总结,并考虑加强衞生署在制订和实施公共衞生策略、监管和促进医疗科技及药物研发等方面的核心功能,以提升该部门在应对未来社会和公共衞生发展的能力。

 

医疗人手


133. 政府一直採取多管齐下的措施增加医疗人手,包括持续增加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资助院校及自资院校的本地医疗培训学额,以及引入非本地培训医疗人员,以支援各项医疗服务发展。


134. 香港医疗系统素以优质和安全见称。然而,一如其他先进经济体,本港的医疗系统面对不少挑战,包括人口老化、与生活模式相关的疾病与日俱增,以及公众对医疗服务的期望不断提高等。要应对种种挑战,充足的医护人手不可或缺。除了增加本地医护人员的培训学额外,立法会已完成审议相关的修订条例草案,让合资格的非本地培训医生在香港执业,从而增加本港整体的医生人手。


135. 另一方面,我们亦需要强化其他医疗专业在本港医疗体系(特别是在基层医疗方面)的角色。食衞局会与各个医疗专业的法定管理局及委员会跟进2017年发表的《医疗人力规划和专业发展策略检讨》的多项建议,包括修改法例容许免医生转介而让市民选择直接接受医疗专业服务(如物理治疗、职业治疗),避免延误治疗。此外,为确保医疗人员的专业水准,我们会向条例下的辅助医疗专业人员,以及护士、牙科医生,以立法方式推展强制性持续专业进修及╱或持续专业发展。食衞局亦会因应现正推行而属自愿性质的“认可医疗专业注册先导计划”的经验,探讨为尚未有法定注册制度的专职医疗人员,如临床心理学家、言语治疗师、营养师等,引入法定注册制度,保障市民大众的利益。


中医药


136. 政府已确立中医药在本港医疗发展的定位,兴建中医医院及政府中药检测中心、提供政府资助门诊服务及中西医协作治疗住院服务,以及成立“中医药发展基金”等。为促进中医业界长远发展,政府会探讨赋权中医师指示病人接受诊断成像检测(例如X光)及化验检查。



(八)培育人才及青年发展


优质教育


教育愿景


137. 人才是香港向前发展的要素,而教育是培育人才的关键。我在任内积极实践我的教育愿景——培育青年人成为有质素的新一代,具国家观念、香港情怀和国际视野,对社会有承担,并履行竞选时的承诺,为教育投入额外资源。但从少数学生被误导和激化参加违法行为,甚至参与组织极端的政治活动,我们更须关心下一代的国家观念、价值观和公民责任心。


加强政府角色


138. 青年兴则国家兴,对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政府在教育的角色不只是提供资源,更是教育政策制订者、推行者及监管者。为提升教育质素,我一直重视教育持份者的意见,并要求教育局须深入研究八个教育范畴,提出完善制度的建议。我乐见教育局正联同办学团体、学校和相关机构落实建议,但与此同时,局方须以学生福祉为依归,有效监察及跟进涉及学校管理和老师操守问题,为香港教育正本清源。


幼儿教育


139. 本届政府为幼儿教育投入大量资源,目的是让所有儿童,不论家庭背景,均可享有易于负担、优质的幼稚园教育。现时多达九成参加“幼稚园教育计划”的半日制幼稚园是免费的。我们会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照顾有不同需要的学童、强化质素保证架构、推广家长教育等,以提升教育质素。

 

家庭教育


140.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无论我们的上一代是否接受过高深教育,他们传递给子女的都是母慈子孝、兄弟相亲、睦邻友好、遵守纪律的价值观。我认为家庭的教育功能是文明社会的重要元素,而家长对子女的影响是别人不可替代的。教育局将继续支持各项加强家校合作和推广家长教育的工作。


基础教育


141. 在基础教育方面,为更好照顾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绝大部分公营小学已实施小班教学;并于公营中小学改善教师与班级比例和增加非教学人手,让教师专注教学。从2019/20学年开始一次过把公营中小学教师职位全面学位化,更是本届政府对教师展示最大的诚意和支持。我期盼教师团队履行春风化雨、作育英才的使命,并按社会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装备自己,在基础教育上为学生打好学习的根基,包括语文及阅读能力、创新思维和对科学的兴趣。


多元进阶路径


142. 为学生提供多元灵活的进阶路径,丰富学生的学习机会,我们已完成学校课程检讨,并由本学年中四级起在高中四个核心科目实施优化措施。此外,我们将检讨毅进文凭课程资助计划,以继续为中六离校生和成年学员提供另一学习途径,从而取得就业和进修所需的正式学历。在职业专才教育方面,我们会持续推广应用学习为有价值的高中选修科目,发展更多元化且与时并进课程,实践与理论并重,照顾学生不同兴趣,并为他们的升学就业开拓更多出路。


专上教育


143. 本届政府推出多项措施,确保今日所有在香港中学文凭考试考获“3322”成绩并有意继续升学的学生,都会接受到资助学士学位教育。事实上,香港的专上教育是我们的优势,不但可培育本地人才,也可为大湾区打造人才高地出一分力。

 

144. 我在今年7、8月期间分别到访八所教资会资助大学,了解他们最新发展和动向。我乐见本届政府投放在大学研究的资源正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并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果。例如教资会早前公布的2020年研究评审工作结果,由海外和本地学术界翘楚评审了横跨13个范畴、41个学科约16 000个研究项目等,其中有25%获评为“世界领先”水平,另45%获评为“国际卓越”水平。为期三年的“研究配对补助金计划”原定明年7月结束,我建议把计划延长两年,让工商界能继续善用计划支持高等教育界的研究工作。


特殊教育


145. 我们致力照顾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本届政府投放在融合教育的经常开支倍增至每年约36亿元,而在特殊教育的经常开支亦由每年约25亿元增加至每年约35亿元。这拨款尚未计及属劳福局有关为学前儿童提供的“到校学前康复服务”。


非华语学生


146. 为鼓励非华语家长安排他们的子女入读本地幼稚园,由2017/18学年起,教育局为参加“幼稚园教育计划”并录取了非华语学生的幼稚园提供额外资助。但更重要的是评估成效并作出适当的调整,使语言不会再成为非华语人士融入香港社会和进入职场的障碍。


国民教育与价值观教育


147. “三岁定八十”,特别是个人品格、国民身分认同的教育必须从小朋友做起。教育应协助学生从小就正确认识国家历史、中华文化和人民生活,包括香港特区的宪制秩序。我和教育界不少前辈都对特区政府自2018/19学年把中国历史科列为初中独立必修科并对课程进行修润,以及本学年取代通识教育科的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寄予厚望。同样地,教育局会负起监察功能。


148.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为建立学生正面价值观和态度,教育局近年透过“优质教育基金”设立拨款计划,支援学校推展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积极面对逆境,建立正向思维。针对网络假资讯的不良影响,我们加强培养师生媒体和资讯素养,并善用“优质教育基金”支援学校推动媒体和资讯素养教育、教导学生辨别资讯真伪、建立慎思明辨的能力、巩固价值观教育。


吸引人才


建立人才库


149. 香港正面对人口急速老化及生育率持续下降的挑战,人力资源供应面临樽颈。香港作为一个细小经济体,难以单凭培育本地人才便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我们需要更进取地吸纳更多非本地人才,丰富香港的人才库,推动高端经济发展和抓紧《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大湾区的发展机遇。


“优秀人才入境计划”


150. 政府在去年宣布将“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优才计划”)的年度配额倍增至2 000个,以扩充香港人才库。措施成效显著,去年已有超过1 700名来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优才获发配额。我决定进一步将“优才计划”的年度配额倍增至4 000个,以吸引世界各地优才来港工作。


人才清单


151. 政府2018年公布首份香港人才清单。我们刚完成检讨,决定新增“资产管理合规专才”及“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财经专才”专业,并扩阔部分原有专业的领域,涵盖“医疗及健康护理科学”、“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和“艺术科技”专才,以及优化法律及争议解决专才的要求,以配合香港未来重点发展金融、创科、文化艺术和争议解决服务的政策方向。此外,我们会透过海外经贸办和内地办事处的网络,协助相关政策局吸引人才来港工作。

 

金融服务人才


152. 香港作为与内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国际金融中心,需大量金融服务业人员。财经事务及库务局会与教育局和劳福局研究,为金融科技行业在资历架构下建立专业资历基准,让僱主及从业员有更清晰及认可的专业发展阶梯,并同时把更多金融相关课程纳入“持续进修基金”可获发还款项课程,吸引更多人才投身这行业。


法律人才


153. 为吸引及留住顶尖法律人才,律政司将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放宽解决国际商业纠纷的资历要求、釐清业务交易律师相关证明文件要求等。另外,律政司会恆常化自去年6月推出的先导计划,为短期来港参与仲裁程序的合资格非香港居民以访客身分入境,无须事先取得工作签证,巩固香港作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的地位。


知识产权人才


154. 提升私营企业知识产权人力资源是建设香港成为知识产权贸易中心的关键。知识产权署会优化和举办更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计划培训课程,以协助中小企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和商品化的人力资源。


研究人才


155. 近年为壮大创科人才库,政府是不遗馀力。其中,我在去年《施政报告》提出的“杰出创科学人计划”就非常成功,第一批获聘用超过40名来自八个经济体的杰出学人及其研发团队已陆续来港。我们会继续推行此计划,以引进更多知名创科学者及其团队来港,让本地大学在创科研发活动更上一层楼。


156. 为鼓励教资会资助大学灵活调配资源以培育更多研究人才支持其研究活动,教资会资助的研究院研究课程学生超收上限将由七成进一步放宽至十成。此外,我们已邀请教资会评估资助研究院研究课程学额的供求情况,并考虑增加资助学额的可行性。


航空人才


157. 航空学院于2016年成立,致力培训香港及区内空运管理人才。航空学院不但积极与本地教育及职业训练学院和国际民航组织等合作推出课程,还与法国国立民用航空学院合办航空运输管理高等硕士课程,成功吸引来自香港和“一带一路”沿线多国派员就学,国家教育部更已批准内地业界高级管理人员从明年起可报名修读相关课程。


艺术文化人才


158. 人才是缔造优秀艺术文化的灵魂,我们会更着重培育不同艺术及创意领域的人才,例如艺术行政、艺术科技和剧本创作。在粤剧方面,我们会训练年轻人才,支援粤剧从业员的持续专业发展。在电影业方面,我们会透过“电影发展基金”培育新晋导演和编剧人才。


促进大湾区内人才流动


159. 为推进大湾区双向人才流动,以及积极回应国际商会对便利非中国籍港人前往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期盼,我已向中央提出具体建议。我获悉相关部委将积极考虑促进粤港两地人才流动,特别是便利居港的外籍人士前往大湾区内地城市进行商务、科研、交流访问等活动的有关安排,并为此同意于本年底与特区政府进行工作会商,这将有助提升吸引外商和海外人才落户香港。


与青年同行


160. 过去两年,香港面对严峻挑战,促使我们反思青年工作的定位和重点。一方面,我们应建立更有效的渠道,聆听不同背景青年人的心声,务求更适切地满足他们对学业、事业、房屋、向上流动、发展潜能等不同范畴的需求。另一方面,我们更须注重培育青年正向思维的工作,让他们建立正面的价值观,成为有担当、有理想,愿意为国家、为香港未来奋斗的新一代。就此,我邀请青年发展委员会研究丰富现有计划并推出全新资助措施。今年的《施政报告》谘询会,我特别安排三场与学生和青年的会面,直接聆听他们的心声,我期盼在《施政报告》公布后有更多交流机会。


161. 中央同样关心香港青年,《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须“便利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就学就业创业,打造粤港澳青少年交流精品品牌”,近日中央部门和相关市政府亦推出支援香港青年到内地发展的措施,包括支持我在去年《施政报告》提出的“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和“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以及支持深化各项内地实习和交流计划。


162. 为鼓励青年议政,我们已将“青年委员自荐计划”转为恆常项目,定期招募18至35岁青年加入政府谘询委员会。至今已有约270名青年获委任至谘询及法定组织担任约440个职位。谘询及法定组织青年成员的整体比例亦从2017年底的7.8%上升至现时14.8%,逐步迈向本届政府订立 15% 的目标。

 

(九)走出疫境


163. 儘管香港有鸿图大计,眼前头等大事仍然是令社会继续尽最大努力稳控疫情,以达致早日恢复跨境人员正常往来。回顾二十一个月的抗疫工作,我和政府同事、医管局及专家团队,坚守“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秉持科学态度,在广大市民全力配合下,成功战胜先后四波疫情,并从实践总结经验,适度调校防疫策略。这个策略令本港确诊个案总数和死亡个案属全球的低水平,以香港的城市密度、人员和货物的流动,能有如此成绩,每名香港市民应记一功。我亦要衷心感谢每一位参与抗疫的公务员、医护人员、院舍员工和不同行业人士,紧守工作岗位,令我们的城市尽量在疫情中维持正常运作。我更要代表特区对中央政府在抗疫工作中给予香港的关怀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164. 政务司司长在上月率领香港特区政府团队与内地相关单位进行了疫情防控工作对接会议,双方详细探讨了逐步有序恢复“通关”所涉事宜,以及评估“通关”以后可能面对的风险。双方会进一步研究细节,争取尽快举行第二次对接会议。要成功争取“通关”,市民的支持至为重要。如果你或家人朋友仍未接种疫苗,请不要再犹豫,尽快打针,保护自己及家人免受病毒感染,并为跨境出行创造有利条件。

 

(十)结语:团结建未来


165. 立法会主席、各位议员、各位市民,在总结我五年任期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的这一刻,我想说几句感性的话。


166. 我从四十一年前离开大学校园,踏入政府以来,一直坚信凭着为民服务的理念和积极有为的作风,就可以在政治体制内建设更公平、更仁爱的香港社会。我有幸参与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回归后又在不同工作岗位贯彻落实“一国两制”,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四年多前就任特区行政长官,深感任重道远,既是我公务生涯内最大的荣耀,也迎来了人生中最大的挑战。


167. 上任不到两年,就因“修例风波”、社会暴乱、外部势力不停粗暴地干预香港事务、新冠疫情衝击,而承受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支撑着我排除万难的动力,来自中央永远是特区坚强后盾的谆谆嘱咐、我在就职时承诺为香港市民一直护航的不变初心和家人的无限信任及默默支持。今天,香港在国家安全和选举制度双重保障下,已回到“一国两制”的正确轨道,我比任何时候都对香港更有信心、更肯定香港可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国家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亦更期盼我们可以培育有国家观念、香港情怀、对社会有承担的新一代,薪火相传。


168. 明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重大日子,由政务司司长领导的跨局跨部门委员会已展开筹备一系列庆祝活动的工作,并于稍后与社会各界沟通,共同举办更多精彩活动,务求达致普天同庆、共贺回归的宗旨。有人曾经形容香港特区成立25周年这一刻,是《基本法》保证“五十年不变”的中途站,开启了“一国两制”的下半场;但我的看法是,“一国两制”在中央督导、特区配合下,已完善了维护国家安全应有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和特区符合宪制秩序的选举制度。这个受《宪法》和《基本法》保障的制度已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之一,只要特区坚持以“一国”为本、“一国”为根,以“爱国者治港”,“两制”肯定会枝繁叶茂,香港仍然是祖国的掌上明珠。在这个新起点上,《2021年施政报告》展示了新气象,勾划了新布局,让我们齐心同行、开创未来! 

 


(香港政府新闻网)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


更多热门视频




粤港澳超级大湾区 ID:YGA119

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肇庆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 ,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并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支持大湾区建设↓ ↓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