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一棵树 乌桕 (四) 你的年龄
(今天是2月18日,补观察日记)
2022年1月27日的温度和雨水很有春意,撑着伞,在细雨中前去看我的乌桕。
细雨中的她越发像个姑娘,我有这个印象只是因为她的身姿和细密的枝条,其实我并不了解她的年龄。如何才能知道她的年龄呢?从小时候的科普知识中掌握的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通过树杆的横截面数年轮,一圈表示一岁。这方法对正在生长的树显然行不通。
“观察一棵树”微信群似个强大的百度,在我的发问下,有两个群友发了正在看的书。《弓形锯,猫头鹰,坚强的橡树》中英国人介绍了两个方法:一是树的直径*不同树种的生长因子;二是在正常的空间、养分和光线下,树木的周长平均一年增长一英寸。《造物记 人与树的故事》中说,离地面130厘米处测量树身周长除以1.2 ,大概就是她的年龄。也是个英国人说的。
我们普通的植物学爱好者很难得到不同树种的生长因子,我排除了这种计算方法。但是后两种方法得到的数字差距很大——按周长30厘米计算的话,前者估算树龄在12岁,后者是25岁。我估且只能再平均一下,得出我的乌桕正是18年华。前几天问过一位教授级高工,他说乌桕的寿命与生长环境和管理水平相关,绍兴估计没有百年以上的乌桕,一般寿命在20-80年。我的乌桕先天生长环境特别潮湿,后天又处于失管状态,生命状态并不乐观。
如果有两个外星生物互相在探讨人类的寿命,估计也是这样的吧。小白甲问专家乙:人的寿命一般是多长。专家乙答:80岁左右,但与生长环境和管理水平有关。延伸开来,还可以分为物质的和精神层面的生长环境和管理水平,既可以是人类个体的遗传环境和自我管理,也包括外部给予的环境和管理。
人类一直在探索自我,却也没有停止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如同我们这群人,对这身外之物(植物)充满着好奇,观察它记录它。这个冬天,有的人像植物学家一样仔细地分析植物的主轴、合轴、假二叉分枝现象,冬芽的分化等等,去学习去考证;有的人在观察着植物,同时也在发掘着自己,看到了自己另一个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