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道法:大道至简,终而复始

郑屹 正见天下 2023-08-24

1. 定义


在《道德经》二十五章,老子写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法,指效法、遵循。即:人要遵从地,地要遵从天,天要遵从道,道要遵循自然。


那么,究竟什么是道呢?


老子在《道德经》中的讲述,白话翻译一下,大致就是:


有一种“存在”,它混混沌沌、无边无际、无象无音、浑然一体,早在开天辟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它独一无二,无双无对,永远不会改变,却又周流于万物而永远不会停止,它可以作为世间天地万物乃至宇宙的根本。


我不知它究竟何名,于是姑且用“道”来命名它吧,也可勉强称其为“大”。


因此,


所谓“道”,大概就是宇宙最初形成之时,就已经存在的某种力量,这种力量无所无在,是万事万物变化发展之最根本动力,亦是宇宙人心运行之最根本规律。



2. 宇宙规律


读过《易经》的朋友,就会了解:

 

一阴一阳之谓道”,宇宙万物都由“阴”“阳”组成。

 

“阴”“阳”并非一成不变,具体有四个特点:


1,“阴”“阳”是不断变动的;

2,“阴”“阳”是相对于彼此而言的;

3,“阴”“阳”相互制约、彼此互补;

4,“阴”“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而“阴”“阳”之间的互动,即为道。

 

有的朋友可能不相信,心想,“宇宙万物的根本都是一阴一阳,这太荒谬了!”

 

大家都知道“二进制算法”,即1、0,构筑了整个虚拟的网络世界和计算机算法,也就是说,我们手机屏幕里的微信、某宝、某音视频等各种app,都是用1、0,来作为底层代码,经过复杂的排列组合来实现的。

 

“1”和“0”,的的确确就构成了我们这个五彩缤纷的万有世间。

 

而二进制算法中的“1”“0”,不过是一个代称,它们的真实本名,就是阴”“阳”

 

计算机的程序算法如此,大自然亦是如此。

 

人分男女,男为阳,女属阴;


世间分天地,天为乾,属阳;地为坤,属阴。


因此,我们常说,老天“爷”,大地“母亲”。这是因为大地能生养和滋润万物,就如同母亲用子宫孕育了万物。


阴阳彼此相对,能相互转化的。所以,地上称为“阳间”,“地下”称为“阴间”。




3. 底层逻辑


近年来,人工智能成为热门话题,科技圈也存在争议,人工智能算法会不会有一天取代人类。

 

试想一下,大自然乃地球万物之母,人当然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即人是自然之子。人体也不过是由各种化学元素组成。

 

令人细思极恐的是,人工智能的所谓“智能”,其来源不过是科学家和程序员编写出来的“算法”;而程序员作为人类,本身也来源于大自然,本身也是大自然编写的一种“算法”。

 

为何麻雀虽小,却又五脏俱全?


为何蝴蝶翅膀上,花纹“设计”如此精妙,充满几何美学?


为何花花草草各种植物的纹理路数,又是如此精工细作、独具匠心?

 

大千世界,凡此种种色相,无一不是大自然奇思妙想的“设计”,无一不是大自然精心编写的“代码”和“算法”。


还有比大自然更神通广大的设计师吗?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大自然是“爷爷”,人类是“爸爸”,论资排辈,人工智能只能勉强算得上是“孙子”。“孙子”想赢过“爷爷”,恐怕有难度。

 

此外,


现代“科学”认为,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再往下解构,就是电子、中子、质子、粒子,再往下,显微镜都看不到了,就“无”了,“虚空”了。


而有趣的是,这些近代的“科学研究成果”,其实早在大约2500年,出生于今尼泊尔境内的佛陀,在讲《金刚经》时早已说过: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更耐人寻味的是,


粒子分正负,正负即阴阳。

 

一阴一阳之谓道,大道至简,简化到最后,即为“阴”“阳”。

 

所以,


万法归一,这个“一”,就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人原本就有的“真心自性”,也是“一阴一阳”这个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

 

这就是宇宙万物人心的底层逻辑。



4. 因果与阴阳

 

明白了阴阳理论,我们还要知“因果”。


万物不离阴阳,也不离因果。阴阳相互转化,因果也彼此循环。


上一件事的果,也是下一件事的因,不同的因果相互纠缠,便产生了无限的循环。


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阳互根互藏,相互交感,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人的一生就是自作自受,这是一个中性词,即我们“自”己所“作”的因,导致的好或不好的“果”,都要自己去承受。


总之,要内自省,反求诸己。


有一句话很有意思,也很真相:


今天的结果未必是你想要的,但一定是你自找的。


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我试着总结了几点:

 

1,世间万物分阴阳,非此即彼易致伤。

 

2,顺应自然即合理,合乎天道即可取。

 

3,凡是逆“道”而行,迟早“打回原形”。

 

【为方便理解,咱们稍微用大白话解释一下:1,任何事情都要从阴阳、正反的角度去思考,一旦采取非此即彼,一刀切的态度,就容易招致损失、损伤。2,这点很好理解。3,所有违背“天道”的行为,就算当下没问题,但迟早出大问题。】


所有背道而驰的“术”,都是旁门左道、歪门邪道,看似头头是道、能说会道,实则胡说八道、离经叛道;结果大家分道扬镳,怨声载道;最后失道寡助,弄得自己微不足道。



5. 生理与物理


人与物理世间,都属“道”的范畴,都受到“道”的影响。


同时,人的生理,和物理世界也是相互影响的

 

人可以影响自然,这很好理解,比如破坏环境,导致气候变暖等等。

 

物理世界又如何影响人的生理呢?有显性影响,也有隐性影响。


显性影响很明显,比如连续几天下雨,湿气重,有些人身体就会发生不良反应。

 

隐性的呢?如,

 

月亮的引潮力,会引起海水的涨潮和落潮,而人体的70%都是水,所以中秋节时,人体也会出现“潮起潮落”,情绪起伏较平时会更大,所以中秋节传统,吃月饼,就是为了让大家在这一天,少生事端。

 

 

6. 警示


大道至简,终而复始。


道”是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而体现在人的身上,就是“德”。


当我们的行为合乎“道”,就叫做“上德”;背“道”而行,就是“失德”。

 

如果我们的言行举止顺应天道,“道”就能得以发扬,这样一来,“道”便会在无形中成为我们的保护伞。


最重要的,判断一个事物是否合理,就要去审视它是否在依“道”而行。

既然“道”是宇宙人生的根本运行规律,那么,“道”便可以作为我们判断万事万物是否“合理”的一条准绳,一个根本的“参考坐标”。

我们每天都会频繁地使用“知道”这个词,口腔早已形成肌肉记忆,以至于我们都忘记了其真正含义。“知道”这个词,正是老祖宗对我们的告诫:

不仅要“知道”,更要知“道”。

道德,才是人类的最高信仰。


-全文完-


注:本文选自《解药2:“拉真打假”的根本漏洞》第五章(文/郑屹),全文36200字,写作时间2021年10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