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的一点思考

Edison Edison的SAP实践与修行 2023-04-15

   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就像是现代制造企业生产运营管理的一对孪生兄弟。因为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为企业的运营管理,包括生产、采购、物流、财务、品管等各业务部门,提供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数据基础及驱动支撑。

       比如在实际企业组织架构中,很多企业会设置PMC部门,当然也有不这么叫的,例如曾服务过的一家企业他们PMC简称为运管中心,其实都具有着相似的职能。PCProductionControl)一般负责生产计划的管控,而MCMaterialControl)一般负责物料计划的管控,即原则上PC制定生产计划,MC制定原材料采购计划。当然诸如计划分解、预留提报、编制或录入SAP单据等日常工作,PC/MC均有负责,这是后话。


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的关系

        生产计划,根据前一次的记录(Ref:关于计划流程的理论),可以看到它作为直接承接“需求”的计划活动,尽量去满足市场或企业内部运营的需要,根据计划策略的不同,一般是针对产成品Finished Goods或半成品Semi-finished goods(例如SAP中“无最终装配计划”的计划策略)。如果把自己企业内部运营也视为“客户”的话,例如预测、例如公司间交易(Ref: 公司间交易在SAP APO中的解决方案),那么无论是“以产定销”的模式、还是“以销定产”的模式,“生产计划”也是我们常说的,以“客户”为导向。

    而采购计划,依据APICS的建议,其匹配MRP这一层。当然在SAP术语里,我们也一般对原材料称之为“料”,说MRP其实也就说的是物“料”需求计划。而“料”,其需求,并不是像生产计划那样的FGSFG直接来源于“客户”需求(无论是外部客户,还是自身例如预测F/C),而是主要来源于FGSFG生产计划的分解。也就是说,当FGSFG有了一个生产计划,那么为了满足这个生产计划,必须按BOM、按工艺路线推导出来原材料的采购需求,然后去满足它们,最终使得上层生产计划才切实可执行。所以,可以看得出来,“生产性物料”的采购计划,有时候也会称之为“直接采购”(相较于非生产性采购的间接采购),本质上是以“生产”为导向。

     个人认为,这是很重要的概念性问题。在现如今的企业运营及经济环境下,很多企业均提出,“以市场为导向”,或者“以满足客户为目标”,“以产定销”向“以销定产”转变等等诸如此类的运营策略。从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上来说,借鉴APICS的理论,可将此称之为“Focus Strategy”。

 从虚的“理论”落到实的“应用“,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应该体现在“计划”上,例如如果真正要做到“以销定产”,那么首先就需要生产上做到灵活机动,无论市场如何波动,企业的生产线的可调控能力、可适应性均可游刃有余,比如常见的“精益制造”、“柔性生产”等等,生产计划均可以快速且高效地满足“销”,否则再怎么玩儿、生产干不出来或者干出来全是“亏本买卖”,“以销定产”就是个失败;而这种灵活的生产计划要真正做得出、落得了地,那么相应的,采购、物流等相关职能,例如采购计划、物流执行,就得为此服好务,或者更准确的说,生产、采购、物流相辅相成,共同去服务好“销”。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间,假如采购说这版采购需求无法执行,生产计划就得给我调,必须优先满足我原材料采购,那么,“以销定产”就是个伪命题。比如销售第4天要交货、生产第3天就必须要开工、需要一颗原材料,而采购说“对不起,我在第3天搞不回来,只能第5天才能搞得回来,生产你给我把生产订单挪到第5天,销售在第6天再交货给客户”,试想,此时如何体现“以销定产”,而外面的“客户”要是最终不等呢。

        当然,在实际过程中,虽然这一类问题经常出现,但并非都会造成交期延后,有很多种解决办法,例如安全库存,例如紧急采购,例如插单管理,甚至例如线下沟通折中妥协等等。


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的主体

      根据上面的阐述,所以我们供应链排产项目最常做的工作,或者第一步做的工作,就是“生产计划”。很多时候,做完“生产计划”就“告一段落”甚至“鸣金收工”,或者分下一期再去完成完善“采购计划”。

     这其中就有一个“主体”的原因,无论是从过程参与方的角度,还是从最终受益方的角度。

   生产计划,承接需求、安排生产,所以在主体上牵涉的主要还是销与产,所以有时候我们会叫“产销协同”。如果只做“生产计划”,那么很大的篇幅将集中于:

  • 如何获得“销”的需求

  • 如何准备“产”的计划环境,如生产主数据

  • 如何安排“产”的生产计划

      在这一过程中,最大的主体应该就是“生产”,即需要“生产”作为中心(并不一定是推动)来进行计划,比如“生产”需要提供准确的主数据,包括BOM、工艺路线、生产排产制约因素等等,所以最多的用户参与也应该来源于“生产”。

     同时,如上面所说,如果此时仅做或先做“生产计划”,其实还有一层隐含的意思:

  • 料,即原材料,不是瓶颈;或者此时可以先暂时不用关注料。

      这种项目开展方式,也有很多的实际应用。例如在一些行业,原材料备着很足的库存,或者采购答应只要有需求都可以满足,或者原材料采取VMI/Consignment寄售管理的方式等等。

    与之相比,“采购计划”,接续生产需求、安排采购,所以在主体上牵涉的主要是“产”与“供”,结合着“生产计划”,所以我们称这一集成体为“产供销协同”。如果项目同时要做“采购计划”,那么接下来的篇幅就需要涵盖:

  • 如何管理“产”的相关需求

  • 如何准备“供”的计划环境

  • 如何安排“供”的采购计划

   在这一过程中,最大的主体就应该转变为“采购”,即需要“采购”作为中心来进行计划,因为只有采购才能真正的决定什么物料以什么方式进行计划管理、以什么形式安排采购,同时也只有采购才能真正知晓并设置正确的主数据,包括原材料的采购提前期、批量、合同、协议、信息记录、采购价格、配额等等。所以,如果光论“采购计划”,最多的用户参与应该来源于“采购”,或者至少与“生产”需要匹配,因为“采购”会反过来影响“生产”的计划是否可执行、是否需要调整,然后循环往复。


    同时也正因为如此,对于IT信息技术衍生的软件产品而言,提供的排产工具也有比较明显的功能划分。从功能逻辑上而言:

  • 匹配“生产计划”的工具:还是解决“产”的问题,例如产能的约束(例如订单不可低于、超过产能负荷、只能或优先在某某产线生产等),订单执行层面的约束(例如不同订单间的约束关系,前后上下左右,顺序、颜色,空间、大小等)等;

  • 匹配“采购计划”的工具:解决“料”的问题,例如料的可用性对生产上的制约(例如原材料制约导致上层生产必须bottom-up的调整),料的替代性排产,料的质保有效期,与供应商的采购协同等;

  

  当然,现在也越来越多的企业应用,要求不能简单地割裂“生产排产”与“采购排产”。或者,至少在排“生产计划”时,不能不考虑“料”的制约,也就是说虽然不能“一步到位”地同时实施完“采购计划”、但至少在“料”上需做出必要的排产限制,比如我们需要考虑FGSFG下层的原材料是否有库存、是否采购可满足,如果不满足是否可以找寻替代料等。

     如果做不到,那么就会带来很多业务执行的问题。比如我们常见的是,就像上面说的,因为“以客户为导向“、要满足客户嘛,对于某些生产计划,采购部门疲于应付采购需求,几乎所有的采购需求都是“紧急”,周五下班时采购才得到“由于计划调整,下周一要生产,需要采购某些原材料”,也就是说,周末采购就全加班吧,而且加班也不一定采购的回来,咋办呀,所以这种Case,就有采购告诉我的是,靠脸面、靠关系呀,与供应商关系好,赶快拉些原料来吧。

      如果这是一种常态,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反过来想,如果相关联的业务层面大家都达成共识,固化好规则,非紧急例外情况各业务就照此执行。就举上面的例子吧,哪些原材料采购周期就是3天,那么在做“生产计划”时,考虑到“料”3天的制约,结合库存等因素后,那么当真的出现“下周一真的无法采购回来料“的情况时,至少在“需求端”就会及时的知道,从而由“销”来确定新的“需”,重新开始“以客户为中心“,这也是”销“的工作。

    但是,现状就是,经常听到的话语就是“采购周期是3天,就真的是3天吗?难道2天采购不回来吗?“,IT系统例如SAP里维护的采购周期就是个假的,或者非常有buffer的采购周期。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排产项目,很多时候先做”生产排产“的一个原因,”神仙(业务)打架,凡人(系统)遭殃“。

  所以,真正做到线上“销不杂乱无章改需求、产不乱七八糟排生产、供不稀里糊涂排采购“,这真是一项路长且阻的工作,无论是业务,还是IT系统。



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的输出

        生产计划的产出,很容易理解,就是FGSFG的生产计划,在SAP的术语里就是“计划订单“,其代表着”什么时间(如2019.11.23  09:00:00),什么地点(如产线1),开始投入什么物料(如SFG,原材料)及多少数量,最后什么时间(如2019.11.23  12:00:00)收货什么产品(如FG)及多少数量“。

如果使用了排产工具,例如SAPAPO,那么在APO排产后并确定的计划订单(例如生产认可、采购也都认可)就可以由计划员(PC)释放给生产线形成真正2019.12.23要开动机器生产的“生产订单“。到点后(如2019.11.23  09:00:00),生产订单就开始生产执行,包括投料、报工、收货,最终收货入库,完成”生产“的使命。

   所以从源头上来说,对于“生产计划”,其输出相对较简单,就是“计划订单”Planned Order“

           那么,采购计划呢?

    从字面上理解,那就应该是原材料的采购计划,具体体现就是采购的单据,在SAP的术语里有诸如采购申请PR、采购订单PO、采购协议行项目SALine等,其代表着“什么时间,应该从什么供应源处,以什么条件,采购什么物料及多少数量”。

     正因为采购渠道、形式的多样,所以,相较于“生产计划”,“采购计划”的输出就相对丰富些了,比如在SAP里,如果依然使用APO来排了“采购计划”,使用不同的采购主数据,就有无sourcePR、有sourcePRSA LineStock Transfer Request等多种输出单据。

       所以,如果使用APO来排“采购计划”,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明确APO是使用什么样的采购形式,有无“采购信息记录Purchasing info record”?有无采购协议Schedule Agreement?有无配额Quota?比如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如果在APO环境下,既有inforecord又有SA,那么APO输出原材料的采购计划是PR还是SA Line

       所以,这也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APO要用的主数据需要在APO中以正确的方式存在。

       曾经在一个整车项目上,使用了APO,也使用了APO排出采购计划,即直接输出采购协议行项目(并最终集成“供应商平台”,与外部供应商线上实时反馈并协同采购收发货等),由于以往的思维定势(只有ERPECC),都是依据ECC的要求进行数据收集,然后将很多采购主数据均创建在ECC端,同时又没有部署将其传入APO,例如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主数据“采购配额”,由于无法直接从ECC通过CIF等标准技术手段传入APO,而且ECCAPO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例如ECC里的配额一般是直接对着source如供应商做的配额分配,而APO里的配额却是对着“单据”如不同vendor的采购信息记录做的配额分配,比如一个vendor有多个inforecord或多个SA的情况下如何从ECC导向APO),从而导致好不容易从采购业务那边收集的配额数据,需要IT按一定的规则再二次处理并人工写程序的方式从ECC传入APO。只有APO里有正确配额了,APO再做原材料采购计划时,才会按配额进行正确的处理。



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的深化

     显然,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二者需要相辅相成,才能形成真正具有可执行的高效的整体计划。

     当业务上的问题或瓶颈都已解决(虽然这才是现实中的重点),如果站在IT系统支撑的角度来看,二者计划的深化集成与深化应用,其实就体现在了整体供应链层级。

     最后修改一下曾经画过的图做个总结:

从一个“计划“窥全身,路漫漫其修远。

 

 

个人观点,仅做记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