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环境&微生物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i3microorganism 吾爱微生物 2023-08-18


期刊快览



影响因子IF=4.011,JCR 1区,1870刀/篇官方主页https://www.nature.com/srep/杂志主:Richard White综合评价:难度适中、口碑有待提高、审稿一般、综合评分3分

个人评价




如果说PLoS ONE是PLoS系列的垃圾箱(如同RSC Advance和RSC系列),那么Scientific Reports则是Nature Publishing Group的回收站。Nature系列杂志可概况性分为Nature、Nature各种子刊(例如Nature Microbiology,新成立的微生物领域龙头老大)、Nature Communications("小子刊")和Scientific Reports,简称SR。SR运行模式与PLoS ONE如出一辙,也是综合性期刊,不以任何特定层级的科研人员为目标,有助于同一学科领域,或者跨学科领域的更多研究人员交流,其受众面广,包括物理科学、地球环境科学、生物科学、健康科学等多个学科。SR也是刚出道即巅峰,甚至一些学校主页都曾有SR文章的报道。SR和PLoS ONE是开源期刊的两大巨鳄,两者发文总数超过其他刊源期刊总和,其中SR在2017年超越PLoS ONE占据首座,但两个期刊这几年发文量有一定的下降。既为队友,也是对手,SR的出道直接影响PLoS ONE的投稿量,而且背靠大树好乘凉,Nature Publishing Group毕竟压制PLoS系列,总体上SR比PLoS ONE影响因子更高,口碑貌似稍好,这给PLoS ONE带来巨大压力。

SR保持着4分以上的较好表现,让人可以满意,预测今年影响因子也会保持4分水平,但这4分与它的口碑不太相称,甚至已经被一些学校和研究所拉进"黑名单"。SR的审稿说明中也不强调文章的创新性,而看重文章的系统性和准确严谨性,这导致小领域的专家们不太看得上,而且编辑们似乎对稿件的包容性比较大,一些审稿人拒稿稿件仍然给了发表的机会,良莠不齐也是让人诟病的原因之一。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是SR和PLoS ONE的综合性、广泛性和开源性,才能让科研之花遍布世界角落,上到诺奖大师,下到苦逼小硕,都能在同一个期刊上发表研究进展,交流学术思想,岂不让人澎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并不是每个学校都能发NCS,但每个小小的研究者都可以取得微不足道的进步,也许小小的发现积少成多就促进了某个研究方向的发展,这应该也是我们这些无名之辈做科研的价值吧。

开源期刊的烙印一旦打下,就在人心中产生芥蒂,目前杂鱼众多的掠夺性开源期刊让人目不暇接,我的邮件里也塞满了各种野鸡杂志的邀请信。希望大家都能少一分偏见,多一分阅读,毕竟文章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才是值得我们真正关注的。

对于SR个人评分如下:影响因子4分,影响力3分,文章质量3分,审稿过程2.5分,总分评分3分。


期刊官方介绍



SR 每月有近150万人次的访问和500万次的页面阅览一个真正的全球性期刊,2018年度总访问量超过4900万,文章引用超过30万次,排名全球杂志第11,被全球各大媒体报道,包括中国新华社、美国纽约时报、英国广播公司、日本朝日新闻、美国国家地理等提述超过72,700次,SR已经出版了来自180个国家或地区的投稿影响因子排名高于全球87%的期刊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的全球百强高校皆在 SR上发表过文章,贡献作者超过29,000位。

论文从投稿到经过一轮修改后被接收通常用时122天,每一篇接收的投稿会受到平均2位评审加1位专业编辑的审查,每一篇接收的投稿会经过平均1.6次的修改。2018年该刊全球的平均接受率为56%,其中中国为35%(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值)。2018年在该刊发表论文最多的25家研究机构都是世界一流的大学,如东京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哈佛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