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生态共学之 土地归属感
不单单是自己成长在这里,自己所信仰的价值,生活的智慧都是一代一代在同样的土地上积累下来。
感觉我们的几个身份,在自己成长的文化里可以找到归属,跟相似价值观的可以找到归属,但是内核里面,所有人都能在大自然(土地智慧,自然灵性)感觉到连接,拥有了一个更广更深远的身份,这样的我们好像可以超越地理位置的限制,更大层面的拥抱自己的自然身份。
或许对特定的人和物的记忆和情感的连接的丧失,也是一个“把自己带回大自然的契机”,被托住。|阿娃
文章的我,是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她见证了她和她的子女后代和土地的关系。我觉得你说得对,他们对生活的土地有很深的归属感。但是因为人类,森林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逐渐丧失了继续在森林里生活的条件(内在和外在都在发生变化)。原本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慢慢在他们身上也发生了矛盾。感觉我们都是在这种丧失当中建立自己的归属感:只是他们丧失的时间比较短,我们这些属于文明社会的人,和土地的联系丧失得更久。我生活在澳大利亚,这片偷来的土地上。我也在探寻着归属感。当我在开阔的地方,我觉得可以很深地和大地和天空相连。我觉得不同的地方,土地的感觉也不一样。有些地方比较感觉到被接纳,有些地方则会让我觉得不适应。(接下面)
(接前面)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搬过很多的家,对这里也有很深的感情。更多的时候,是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情,感谢这片大地接纳了我。但我是不是百分比觉得被接纳呢?也不是。我们这一代,或者从我们之前的几代开始,就在丧失和土地的联系。这种丧失带着很大的悲痛。小小的希望,也还是来自于大自然。归属感的丧失,大概也来自于头脑的声音。寻找归属感的方法,大概是要放下我们的头脑,用心去倾听和感受。有时候悲伤这种强烈的情感,反而是把我们的带回大自然的契机。当我们觉得沉郁的时候,这种低沉,也有大地的特质。就像喜悦和快乐,有天空的特质一样。|Alice
好棒!我也在寻找归属感。在与大地接触,和自然更加靠近后,与温暖的社区和人有更多的交流,归宿感也增加了。但是还在寻找这样一片能让我扎根的土地。如果有关于归属感的书和文章,我也感兴趣。
外婆离开人世后,我对于出生地的归属感就更加少了。一个地方,由于有你爱的人,会让你牵挂。那里的食物,自然风光也是。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是带来了便捷,却疏离了自然,让人们也间隔在混泥土小方格中。|Alice罗凤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