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八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

日本年会组委会 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 2021-03-17



      2018727日至30日,第八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日本北九州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编辑部和日本九州大学联合主办。来自中国、日本、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加拿大、西班牙、丹麦、巴西、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10多个国家的260余位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的核心命题及其批评实践。

    大会开幕式由日本九州大学波潟刚教授主持。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秘书长、《外国文学研究》主编、华中师范大学苏晖教授宣读了中国驻福冈总领事馆领事张映川先生的贺信。在信中,他向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指出文学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艺术形式,文学作品是一个民族的语言艺术和社会智慧的结晶,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就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因此只要人类存在,文学的价值就是永恒的。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副秘书长、宁波大学王松林教授宣读了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会长、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耶鲁大学克劳德·罗森教授的贺信。在贺信中,劳德·罗森教授表示,看到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国际影响力日渐壮大,理论基础和基本框架不断成熟,并开拓出一条跨学科研究的新道路,对此他颇感欣慰。另外,得知2018年世界哲学大会将设“聂珍钊的伦理哲学”专场,他向聂珍钊教授表示热烈祝贺。

    日本九州大学地球社会统合科学府府长中野等介绍了日本九州大学大学院比较社会研究院及大学院地球社会统合科学府的基本情况,并高度肯定了本次会议的意义。他表示,北九州国际会议中心是八年前东亚文学论坛的舞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在此演讲,北九州市还是日本近代文学重要作家的故乡,如森鸥外和松本清张,在这个有着如此丰富文学背景的城市里举行这么盛大的会议具有重大意义。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浙江大学聂珍钊教授从理论与思潮的不同定义出发,强调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用于文学批评的理论,它不仅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还拥有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伦理选择作为基本理论对应着两个概念,即ethical selectionethical choice。在伦理选择的过程中,人的伦理意识的产生与善恶观念的形成是通过教诲实现的。人通过教诲和学习(teaching and learning)获得人的本质,从而成为有道德的人。

    本次会议共邀请了十位世界知名教授做大会主旨发言。第一场主题发言由苏晖教授主持,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罗兰德·施莱弗教授担任评议。

    聂珍钊教授在题为“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Brain Text and Brain Concept in Theory of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的发言中阐释了脑文本和脑概念的形成机制。他认为,脑文本是决定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既定程序,不仅交流和传播信息,也决定人的意识、思维、判断、选择、行动、情感,决定人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行为,决定人的存在,决定人的本质。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副会长、德国耶拿大学沃夫冈·穆勒教授的发言题目是“What Is the Worth of Human Life? The Dilemma of Whom to Save in Emergency Situations in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他从哲学和文学的角度聚焦危急时刻的伦理困境。他通过追溯古希腊哲学家卡涅阿德斯和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的观点,反思从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末文学作品关于伦理困境的呈现,从哲学与文学两个层面对危机伦理进行了思考。

    第二场主题发言为日语专场,由韩国建国大学申寅燮教授主持,韩国高丽大学郑炳浩教授担任评议。    

    波潟刚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介绍一种理论:对话文学伦理学批评》。他援引与聂珍钊教授之间的七封书信内容,回顾了自己作为一名日本学者接受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全过程。

    华中师范大学李俄宪教授在题为《川端康成<千羽鹤>的伦理价值论》的发言中以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小说《千羽鹤》为例,分析了作品中人物从伦理混乱到伦理困惑再到伦理选择的过程,指出伦理意识与伦理选择的重要性。

    第三场主题发言,由台湾淡江大学蔡振兴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罗良功教授担任评议。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副会长、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伊戈尔·奥列格维奇·沙伊塔诺夫教授的发言题目是“World Literature as a Challenge and Ethical Problem”。他立足俄国文艺学家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维谢洛夫斯基提出的“历史诗学”的概念,通过引述莫拉蒂、达姆罗什、歌德等人关于世界文学的概念,探讨伦理在世界文学建构中发挥的功能和作用。他认为,当下世界文学正呈现出地域性与多样性两种特征,因此文学伦理学批评可被视为一种世界文学诗学。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副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尚必武教授的发言题目是“Ethical Ways of Worldmaking”在论述西方学者关于世界建构的现有模式后,以文学伦理学为基础,提出了世界建构的伦理方式。他还以伊恩·麦克尤恩的作品《赎罪》为例,分析了麦克尤恩作品中世界建构的伦理纬度。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副会长、挪威奥斯陆大学克努特·布莱恩希尔兹沃教授的发言题目是“You have to change your life. A response to Peter Sloterdijk”。他尝试把当代德国哲学家彼得·斯劳特戴克反思现代文明的畅销书You have to change your life置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语境中去考察,认为斯劳特戴克所提出的重建免疫系统应该增加伦理元素,从而增强全人类的适应力以保证人类生存,因而,文学伦理学批评对于人类命运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场主题发言,由浙江大学吴笛教授主持,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副会长、韩国东国大学金英敏教授担任评议。

    南丹麦大学Johannes Noerregaard Frandsen教授的发言题目是“Hans Christian Andersen and Ethical Literature”。他指出,童话不仅是为儿童写的,青少年和成人同样能在童话世界中找到共鸣,能在童话世界人物的伦理选择中看到自己人生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困境。阅读安徒生童话能够促使人思考一个问题,即人何以为人的问题,这正是安徒生童话的伦理价值所在。

   菲律宾圣托马斯大学Maria Luisa T. Reyes教授的发言题目是“The Ethical in the AestheticThe Aesthetic in the Ethical in Literatures from the Philippines”。她认为,世界文学的伦理转向与美学转向一直是交织在一起的,并通过梳理菲律宾文学发展史及实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日本福冈大学大嶋仁教授在题为“Ethic in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发言中引述了伊曼纽尔·列维纳斯对“他者”的阐释,从比较文学发展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本质,指出文学与科学的结合是历史的必然。

    大会小组发言分32组进行,包括欧美文学组、日本文学组、中国文学组、比较文学组、文学跨学科研究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组、儿童文学组、戏剧文学组等。

    大会闭幕式由王松林教授主持,波潟刚教授、李俄宪教授、沃夫冈·穆勒教授、尚必武教授分别致辞。此次大会的胜利召开,对进一步加强各国学者合作、推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世界性传播及发展,将产生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

责任编辑:任洁 熊卉 / 审校:张连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