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蒂》中儿童的伦理选择与成长


内容摘要:在斯皮里的小说《海蒂》中,海蒂对大自然的亲近和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是由儿童的伦理选择过程决定的。海蒂的伦理选择向我们说明,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一个从生物性选择到伦理选择的过程,只有完成了这个过程,儿童才能成长为成人。如果成人忽视了在完成生物性选择之后儿童伦理选择的特点,就有可能因伦理越位而对儿童造成伤害,阻碍儿童的成长。儿童成长的这一特点是人的斯芬克斯因子决定的。成人必须理解并且尊重儿童的自我选择,正确引导,才能帮助儿童顺利地完成伦理选择。

关键词:海蒂  伦理选择  斯芬克斯因子

 

作者简介:李纲,文学博士,副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儿童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语言文学系副主任,武汉市全民阅读促进会理事,研究方向为中外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教育。近年著有《英国儿童文学的伦理教诲功能研究》,《当代湖北儿童文学创作论》,主编《大阅读·教育部新课标分级阅读丛书》,主持《儿童文学选刊》“阅读经典”专栏。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教师资助项目【项目批号:2010003】的阶段性成果。

注:原文载于《外国文学研究》2013年01期,原责任编辑:刘兮颖。



  

瑞士作家约翰丽·斯皮里的代表作《海蒂》是西方儿童文学史上一部公认的经典,至今已被翻译成70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深受各国读者的喜爱。学术界在解读这部作品时普遍认为,小说主要反映了大自然和现代城市文明之间的对比与冲突。尼姑拉耶娃就曾指出,小说主人公海蒂身上体现出一种“对人类文明的疏离和与大自然的契合”(Nikolajeva 68),而小说也是“围绕着以大山为象征的大自然和以城市为象征的现代文明之间的对比和冲突来建构情节”(Nikolajeva 69)。《剑桥儿童文学百科全书》的主编齐普斯教授也认为,《海蒂》之所以广受欢迎,原因就在于小说通过将恬静自然的瑞士山村与单调繁琐的城市生活加以对比,“迎合了那些对复杂繁琐的城市生活感到厌倦的读者的遁世倾向”(Zipes 167)。

评论界从自然与文明对比的角度来解释《海蒂》并非是无的放矢,因为小说主人公海蒂在山区和城市的两段生活经历确实体现出了强烈的反差。海蒂是一个孤儿,在六岁那年被姨妈蒂提交给爷爷阿尔姆大叔抚养。海蒂和爷爷住在阿尔姆山山顶的一间小木屋里,过着与世隔绝,亲近自然的生活。尽管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是海蒂在阿尔姆山却生活得非常的愉快。两年后,海蒂又被蒂提姨妈带到法兰克福去陪伴富商塞斯曼先生的独生女克拉拉。法兰克福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塞斯曼先生家的物质条件也非常优越。海蒂在这里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可她却丝毫感觉不到快乐,甚至患上了严重的思乡症和夜游症。直到返回阿尔姆山后,海蒂才重新恢复健康和快乐。城市与山区不同生活环境对海蒂造成的影响固然是显而易见,然而,如果我们考虑到海蒂的儿童身份,便会发现海蒂这两段生活经历之间的反差归根结底是由于儿童身上存留的斯芬克斯因子发生作用导致的。小说也正是通过海蒂在阿尔姆山和法兰克福的不同生活经历,艺术化地向读者讲述了一个儿童如何经历伦理选择的过程。


一、海蒂的斯芬克斯因子

众所周知,儿童与成人是两个不同的身份概念。那么,这两个身份之间的区别究竟是什么呢?一般认为,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生理上,例如年龄的差别,身体发育程度的不同,等等。然而,按照文学伦理学的观点,“人作为个体的存在,等同于一个完整的斯芬克斯因子,因此身上也就同时存在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10)。其中,兽性因子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动物本能的残余,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而人性因子则是通过后天的教化和培养而形成的伦理意识,其核心是能够辨别是非善恶的理性。聂珍钊教授所说的斯芬克斯因子正是我们理解成人与儿童区别的关键所在。成人与儿童的斯芬克斯因子虽然都是由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构成,但却具有不同的组合方式。尽管成人的人格中也保留有兽性因子,但是在正常情况下,成人的人性因子作为主导因子能够约束和引导兽性因子,所以成人能够用理性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合乎伦理。但儿童却不同。由于他们完成了只是通过生物性选择而具备了人的生理特征,但却还没有完成伦理选择以获取成熟的伦理意识,所以他们的人性因子还不具备足够的力量对兽性因子进行有效的约束与控制。这就意味着,在儿童完成伦理选择之前,其行为和性格主要是由他们身上的兽性因子决定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其实就是儿童身上的兽性因子。儿童与成人斯芬克斯因子的不同组合方式决定了儿童与成人是两种不同的伦理身份,他们的区别既是生理上的,更是伦理上的。生理上的区别是外在的、形式上的,而伦理上的区别则是内在的、本质上的。

在小说的开篇,作者就向我们展示了儿童与成人的斯芬克斯因子的不同组合方式。在去阿尔姆山的路上,海蒂趁姨妈和人谈话的时候跑去追逐一群小羊。海蒂和小羊一起玩得非常开心,但身上厚厚的衣服却让她气喘吁吁,很不舒服。于是,海蒂毫不犹豫地脱掉了身上冗赘的衣物,在群山中“跳呀爬呀,像一只快活的小羊一样”(7)。当蒂提指责海蒂不应该将衣服扔掉时,海蒂的回答却是“我不需要它们了”,而且“从她的脸上一点都看不出对自己做的事情有什么后悔”(9)。蒂提认为海蒂不应该随意丢弃衣物,这是一个成年人凭借理性所作出的判断,自然是无可厚非。但是,海蒂是一个只有六岁的儿童,因此,她的行为和想法不是由理性所决定,而是受天性,也就是她身上的兽性因子的驱使。由于理性的缺乏,海蒂压根就不懂得衣服的伦理意义,因此才在回应姨妈的指责时显得理直气壮。与海蒂淡薄的伦理意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希望摆脱衣物的束缚,在山上自由玩乐的强烈天性。人类来自于自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首先通过生物性选择而获取了人的外形,而后又通过伦理选择获得了伦理意识,从而完成了从兽到人的伦理进化过程。而儿童从童年到成人的成长过程,正是对人类完成生物选择之后进一步经历伦理选择这一过程的演绎。在完成伦理选择之后,人类的动物本能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以兽性因子的形式存留了下来。作为人类动物本能的残留,人类的兽性因子会本能地体现出对大自然的融合与对不受约束的自由状态的渴望,这种本能在儿童身上就表现为儿童的自然天性。在上山途中,海蒂被美丽的自然风光迷住了,对可爱的小动物也有一种尤如同类般的亲切感,渴望摆脱衣物的束缚在群山中自由地奔跑,这其实都是海蒂的自然天性的流露。

在阿尔姆山生活期间,海蒂的自然天性得到了尽情的释放。阿尔姆山地处偏远,这里有雄伟的群山,青翠的草场,美丽的花草和各种各样可爱的小动物,保留着大自然的原始风貌。海蒂每天都和羊倌彼得一起到山顶的牧场放羊,山上“漫山遍野,色彩绚烂,随风摇曳的鲜花让海蒂迷醉”(22),甚至连风吹过杉树枝头发出的呼声,在海蒂听来都是“深沉而神秘,那么的美妙,那么的神奇,什么都比不上”(31)。每天晚上,海蒂都要守着日落,“看看太阳怎样向群山道晚安”。甚至在梦里,海蒂梦见的都是“闪闪发光的山和山上火红的玫瑰,小羊在玫瑰丛中欢快地跳跃”(30)。由此便不难发现,阿尔姆山上的生活虽然物质条件艰苦,但却为海蒂提供了一个非常适合她自然天性的生活环境。在这样一种天性和自然契合无间的生存环境中,海蒂“就像森林里的鸟儿快乐地生活在树上一样”(31),可以享受到一种如鱼得水的快乐。

海蒂在阿尔姆山上获得了无穷的快乐,而她一旦离开大自然,进入人类社会的伦理环境中,就会感到极度不适应。在法兰克福生活期间,富有的赛斯曼先生一家虽然能够给海蒂提供漂亮的衣服、宽敞的房间、精美的饮食,但她也必须遵守这个现代城市家庭的伦理规则,包括不许随意外出,必须按时入睡和起床,上课时不许说话,等等。而这些规则恰恰是海蒂的自然天性所抗拒的。海蒂之所以在赛斯曼先生家感到“身处牢笼的压抑感”(55),正是因为人类社会的伦理规则对她的自然天性形成了一种伦理禁锢,使她的自然天性无法得到释放。海蒂的天性真正需要的是远离人类社会的自然环境,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但这些需求在法兰克福根本无法得到满足。海蒂费尽心思爬上窗台,想看到窗外的青山和绿草时,她看到的却是“石头铺成的街道”,以及“一片屋顶,塔楼和烟囱的海洋”(59);即便是偶尔被允许外出,“也只能看到鳞次栉比的房屋,熙熙攘攘的人群,看不到青草和鲜花,杉树和群山”(83)。随着时间的推移,海蒂越来越渴望摆脱人类社会的伦理环境,重新回到大自然。她“想看到山上美丽而熟悉的景色的欲望变得一天比一天强烈,只要一谈到这些景物的名字,她的记忆就会被激起,内心的痛苦也几乎要爆发出来”(83)。如果说在阿尔姆山上,海蒂能够像小鸟生活在树上一样实现与生存环境的完美契合的话,那么,在法兰克福,“她就像一只被关进了漂亮的笼子里的鸟,在里面飞来飞去,尝试着从里面飞出去”(59),始终无法适应与自己天性相抵触的生存环境。

除了社会伦理环境与自然天性的抵牾之外,一些成人违背儿童天性,试图将自己的伦理意识强加给海蒂的错误做法也是造成她痛苦的一个重要原因。海蒂本来在阿尔姆山上生活得非常愉快,可蒂提却要强行将她带到法兰克福。在蒂提看来,海蒂能够离开贫穷的阿尔姆大叔到富人家去生活,“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43)。然而,她根本没有考虑到作为儿童的海蒂到底需要怎样的生存环境。结果,锦衣玉食的城市生活不仅没有给海蒂带来丝毫的快乐,反而令她饱受束缚与煎熬。到了法兰克福之后,海蒂又碰到了女管家萝得迈耶尔。平心而论,萝得迈耶尔是一个敬业的好管家,为了培养海蒂也花了不少心思。然而,萝得迈耶尔不懂得儿童必须依次经历从生物性选择到伦理选择的过程,超前地把海蒂置于一个她还无法适应的伦理环境中,强迫她提前进入伦理选择的过程。她没有认识到海蒂活泼好动和亲近自然的天性实际上是人类完成生物选择之后的兽性因子的保留,而是基于成人的伦理立场把儿童的正常天性看成“粗野”,“愚蠢”和“精神失常”。为了让海蒂改掉她眼中所谓的毛病,萝得迈耶尔强迫海蒂遵守一大堆只适用于成人的烦琐的道德规则。结果,她越是费尽心机地培养海蒂,海蒂就越是因为天性受到禁锢而感到痛苦不堪。

与海蒂有着类似遭遇的还有克拉拉。克拉拉早年丧母,塞斯曼先生对她格外地疼爱呵护,仆人们对她的照顾也非常周到。然而,由于没有考虑到克拉拉的儿童天性,所以他们的很多关爱和照顾都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克拉拉从小身体虚弱,行走不便,于是家人就让她坐在轮椅上,一步路都舍不得让她走,结果导致克拉拉极度缺乏锻炼,身体越来越差,险些彻底丧失了行走能力。塞斯曼先生为了给女儿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整天忙于自己的生意,但他没有意识到缺少了父亲的关爱和陪伴,女儿会有多么的孤独。在本该快乐地玩耍嬉戏的年龄,克拉拉却被逼着整天去读枯燥乏味的课本。可怜的克拉拉在念书无聊犯困时连哈欠都不敢打,更不用说提出休息或者玩耍的要求了,因为只要她一打哈欠,萝得迈耶尔就会认定那是由于身体虚弱,非要喂她吃难吃的补品。虽然出生于富贵之家,但作为一个儿童,克拉拉却比海蒂还要可怜,海蒂毕竟享受过在大自然中尽情嬉戏的快乐,而克拉拉从一出生就被剥夺了享受儿童本应享受的快乐的权利。

作为儿童,海蒂和克拉拉都有一个从生物性选择到伦理选择的逐步成长的过程。她们的遭遇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成人伦理越位的典型案例。儿童与成人的斯芬克斯因子具有不同的组合方式,在自然天性,也就是兽性因子的驱使下,儿童的价值取向、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都与成人有着很大的区别,他们还没有彻底完成从兽到人的伦理选择过程。然而,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文学文本中,很多成人都忽视了儿童的天性,超前地将成人的伦理价值观念运用到儿童身上,并以此来理解、评价和约束儿童。这种伦理越位会对儿童造成极大的伤害,所以卢梭曾经形象地比喻说:“他(成人)要强使一种土地滋生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的果实……必须把人像练马场的马那样加以训练;必须把人像花园中的树木那样,照他喜欢的样子弄弄得歪歪扭扭”(5)。


二、海蒂的伦理选择

海蒂在阿尔姆山和法兰克福的不同生活经历向我们充分展示了儿童斯芬克斯因子的特殊组合方式,同时也向我们说明,一旦成人忽视了儿童还需要重新演绎伦理选择的过程,就有可能对儿童的成长造成伤害。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成人对待儿童就应该采取不作为的态度,任由儿童顺其自然地发挥自己的天性呢?事实上,小说中的阿尔姆大叔就是这么做的。他在养育海蒂时没有对她的天性进行任何的束缚,而是任由她在群山中自由地奔跑嬉戏,“让她同小羊和鸟儿一起茁壮成长”(42)。然而,阿尔姆大叔的这种做法也是不利于儿童成长的,因为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拒绝海蒂进入伦理选择的过程。

按照文学伦理学的观点,人之所以成为人,不仅仅是因为通过进化过程中的生物选择而具有了人的外形,更是因为通过伦理选择获得了伦理意识,从而使自己的人性因子战胜兽性因子,用理性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使自己成为伦理的人。但对于儿童来说,由于他们的伦理意识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育和发展,他们的人性因子还无法对兽性因子形成有效的约束与指导,因此他们必须经历伦理选择才能真正长大成人。实际上,海蒂已经不自觉地进入了伦理选择的过程。例如,她经常去看望双目失明的彼德奶奶,陪老人消愁解闷,还敦促爷爷修好了彼德家的房子。彼德家境贫困,经常饿肚子,她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口粮分出一大半留给彼德。海蒂的这些善行说明她人性因子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伦理意识已经萌芽。但是,由于阿尔姆大叔没有给她提供必要的教育与指导,而海蒂自己的伦理意识还不够成熟,所以她经常会做出一些让人瞠目结舌、啼笑皆非的荒唐事情。这在海蒂的法兰克福之行中表现尤为明显。正如作品所说,“自从海蒂来了之后,塞斯曼先生家就乱了套”(80)。她随意将小动物带回家,弄得家里一篇狼藉;她好动不好静,每次上课的时候都忍不住乱喊乱动,让老师头疼不已;为了让彼得奶奶吃上松软的白面包,她攒了一大堆面包藏在衣柜里,结果存储不当,面包全都发黑变质了,浪费了粮食不说,还把衣柜弄得个一塌糊涂。

如果说伦理意识的缺失和只是导致海蒂做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荒唐事,那么,在彼得身上,我们就能更加清楚地看到伦理意识的缺乏对儿童所产生的危害。由于父亲早逝,奶奶终日卧床,母亲又整天忙于生计,所以家人根本无力对彼得进行管教。因此,尽管彼得已经是一个十多岁的少年,但却依然没有完成伦理选择的过程。由于没有经历伦理选择,彼得缺少理性意志,他的自由意志也因此得到充分的释放。彼得身上的很多不良习性,例如厌学、粗暴、私心重、占有欲强,都是他不受约束的自由意志的体现。最能反映彼得身上的自由意志及其危害的例子发生在克拉拉上山修养期间。彼得觉得克拉拉抢走了自己的伙伴,居然出于嫉恨故意摔毁了克拉拉的轮椅。彼得身上的这些恶习一方面说明了经历伦理选择对于儿童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如果不对儿童的行为加以约束与教导,必将酿成恶果。

海蒂和彼得都需要成长,他们成长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伦理选择的过程。只有顺利完成了伦理选择,海蒂和彼得才能拥有成熟的伦理意识,获得辨别是非善恶的理性,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伦理。但是,由于儿童自身的伦理意识并不成熟,所以他们在经历伦理选择的时候,就需要得到已经完成了伦理选择的成人的教育和指导。如果成人像阿尔姆大叔和彼得的家长那样对儿童采取放任和不作为的态度,儿童是无法独立完成伦理选择过程的。

由此可以发现,海蒂的法兰克福之行虽然给她造成了很多痛苦,但也为她的成长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她伦理意识的成熟。在法兰克福,海蒂学到了很多之前闻所未闻必须掌握的基本礼仪和行为规范。更重要的是,她学会了阅读。读书学习的过程是儿童伦理选择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只有通过阅读,儿童才能从书本中获取大量的知识技能与道德经验,从而加快自己伦理选择的过程。得益于在法兰克福所接受的教育,海蒂身上的兽性因子逐渐被人性因子所控制,通过伦理选择逐渐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伦理的人。回到阿尔姆山后,海蒂“时不时地会产生一些新念头,都是她以前不曾想到过的”(119)。这些新念头正是海蒂在伦理选择过程中所产生的伦理观念,而且她也开始用这些伦理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每天早上起床之后,海蒂都会认真梳洗,而且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因为她觉得“作为一个小姑娘,任何时候看起来都应该清洁整齐”(118)。海蒂不再厌学,而且还帮助彼得学会了拼读,改掉了逃学的恶习。通过阅读书本,海蒂学到了很多有益成长的道德经验,并且将这些经验与他人分享。她经常给彼得奶奶念赞美诗,帮助老人重新恢复了对生活的希望与信心。她还给爷爷讲述了一个浪子回头的故事,帮助孤僻遁世的爷爷重新回归社会。面对海蒂这些积极的变化,就连当初反对将海蒂送到法兰克福的爷爷都不得不感慨“海蒂真的没有白白到外面世界走一趟”(119)。

海蒂在法兰克福接受教育的过程,也是她经历伦理选择的过程。然而,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海蒂没有取得任何进步。但是,问题并非出在海蒂身上,而是出在那些教导她的成人身上。萝得迈耶尔一味地用各种行为规则束缚海蒂,这就违背了海蒂天性中活泼好动的特点,引起了海蒂的强烈抵触。坎达特先生上课时只会照本宣科,压根就没有考虑到儿童的接受特点,就连温顺的克拉拉都忍不住抱怨“他讲得越多,你明白得就越少”(52)。经过长达一年的学习,海蒂却连基本的拼读都没有掌握,而且越发觉得读书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萝得迈耶尔和坎达特先生教育失败的经历告诉我们,儿童在进行伦理选择时固然需要得到成人的帮助和指导,但是,成人也必须理解并且尊重儿童的天性,避免产生伦理越位,否则便不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在法兰克福,真正为海蒂的成长提供巨大帮助的是塞斯曼奶奶。和萝得迈耶尔等人不同,塞斯曼奶奶不是将成人的伦理观念强行灌输给海蒂,而是用儿童容易接受的方式激发她的学习兴趣、传授给她各种知识。她发现海蒂对大自然有强烈的亲近感,便用一本描述大自然和山区生活的图画书激发海蒂对阅读的向往;她理解儿童爱好玩乐的心理,经常陪海蒂一起给洋娃娃缝制衣服,让海蒂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针线活;她看到海蒂常常满腹心事却不知如何诉说,便用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导海蒂向上帝倾诉自己的烦恼,告诉她如何通过信仰获得面对未来的希望和勇气。可以说,正是得益于塞斯曼奶奶正确的教育方法,海蒂才真正地结束了伦理蒙昧的状态,逐渐完成了自己的伦理选择。

除了海蒂之外,彼得和克拉拉得益于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也通过不同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伦理选择。由于饱受成人伦理越位之苦,克拉拉活泼好动,亲近自然的儿童天性被压抑。这不仅使她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也使她的心灵逐渐变得枯萎,无法从生活中感受到快乐。她最需要的是走进大自然,让大自然激活她的心灵。在克拉森医生和阿尔姆大叔的帮助下,克拉拉来到了阿尔姆山。山区新鲜的空气和健康的食品使得克拉拉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强壮,重新站了起来。生机盎然的自然美景令克拉拉找回了久违的快乐心情,让她“心中产生了很多从未有过的想法,她要在明媚的阳光下活下去,并且做一些让自己和别人都感到快乐的事情”(155)。可以说,阿尔姆山的生活经历不仅让克拉拉恢复了健康,更帮助她树立了正确的生活信念。

彼得和克拉拉的情况正好相反。克拉拉是因为被管束太多以致于天性受到了压抑,而彼得则是由于缺少管束而过分放纵自己的自由意志。因此,在帮助彼得进行伦理选择时,就必须通过适度的批评和惩罚来约束他的自由意志,同时也通过积极的鼓励以强化他的理性意志。彼得逃课时,阿尔姆大叔严厉地批评了他。而彼得答应改掉逃学的恶习后,阿尔姆大叔又为他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作为鼓励。彼得摔坏了克拉拉的轮椅后,赛斯曼奶奶告诉他,人的心灵中住着一个小卫士,人一旦犯了错误,就会受到这个小卫士严厉的惩罚,“永远生活在惊恐和害怕中,不再会有快乐”(178)。这个小卫士,就是能够分辨是非善恶的理性。赛斯曼老奶奶实际上是在通过这个形象的小故事告诉彼得,人必须时刻用理性约束自己的行为,否则便会受到惩罚。在老人的启发下,彼得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作为奖励,赛斯曼老奶奶也答应可以满足他的一个愿望。通过这种赏罚分明的教育,彼得身上的自由意志和理性意志出现了此消彼长的变化,获得了辨别善恶的能力,理性逐渐得以成熟。

海蒂、彼得和克拉拉的成长经历各不相同,但都说明了同样的道理:儿童的伦理选择固然需要得到成人的帮助,但是成人对儿童的理解与尊重也十分重要。成人只有结合儿童的特点进行因势利导的培养,才能有效地引导儿童,帮助儿童完成伦理选择。这就恰恰呼应了小说的副标题—为孩子和爱孩子的成人写的故事(a story for children and those that love children)。正如聂珍钊教授所言,文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人类提供从伦理角度认识社会和生活的道德范例,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道德指引,为人类的自我完善提供道德经验”(“文学伦理学批评: 基本理论与术语”17) 。《海蒂》通过对儿童的斯芬克斯因子和伦理选择的文学化描述为儿童提供了有益成长的教诲,让儿童明白成长的意义和成长的方法,同时也对成人读者提出真诚的忠告:如果我们真的关爱儿童,就应该做到理解儿童、尊重儿童,为他们提供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伦理选择的过程。

 

注解【Note

① 本文中所有《海蒂》的引文均出自Johana Spyri, Heidei (Philadelphiaand London: J.B. Lippincott Company, 1919)。以下引文只标明出处页码,不再一一注明。中译文参考了奠自佳译:《海蒂》(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

 

引用作品 【Works Cited

  1.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外国文学研究》6 (2011):1-13。

  2. [NieZhenzhao.“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Ethical Choice and Sphinx Factor.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6 (2011):1-13.]

  3. ——:“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外国文学研究》1 (2010):12-22。

  4.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Its Fundaments and Terms.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1 (2010) :12-22.]

  5. Nikolajeva,Maria. “Tamed Imagination: A Re-Reading of Heidi.Children’s Literature Association Quarterly25.2(2000): 68-75.

  6. 卢梭:《爱弥尔》,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

  7. [Rousseau.Émile.Trans. Li Pingou.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78.]

  8. Zipes, Jack. “Down with Heidi, Down withStruwwelpeter, Three Cheers for the Revolution.Children’sIterature 5 (1976): 162-80.


责任编辑:吕洪波/审校:王松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