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拜登胜选,特朗普放狠话,是时候揭秘那些“潜规则”了

书院特邀作者 李砍柴 2021-03-18


本文作者 | 青草
责任编辑 | 大琦

 

北京时间11月8日上午9点,中国人民还在享受周末清晨好时光,美国人民已经迎来一个重大历史时刻:民主党候选人乔·拜登赢得大选,以“当选总统”身份发表了讲话。



一时间无数美国人民热泪盈眶。一半人是为了拜登当选喜极而泣,另一半是为川普落选难过悲伤。

 

美国每四年上演一次轰轰烈烈的“总统大选”,也让全世界见识了各类美式的明规则和潜规则。

 

比如,总统大选实行的是“赢者通吃”的明规则。虽然有选举权的选民都可以参与投票,但是最终计票是以“州”为单位。竞选人哪怕在该州只领先一票,也等于赢下了这个州的全部“选举人票”。赢得270张选举人票,就等于实际赢得了选举。



再比如,总统大选的“潜规则”之一,并没有年龄和经验的限制。所以四年前与川普一起竞选的,还曾有一位眼科医生和惠普的前CEO。不限年龄就更好理解了,47岁的奥巴马可以当选总统,78岁的拜登也可以。

 


随着拜登的当选,同时引起人们关注的,还有拜登的竞选搭档,他亲自挑选的副总统人选卡玛拉·哈里斯。这就是美国竞选制度下的“副总统潜规则”。


一般来说,副总统并没有什么实权,总统提名副总统的考量,就是与自己优势互补。当然,这里的“互补”,主要还是竞选优势上的互补。

 

比如当年47岁的奥巴马提名66岁的拜登作为副总统时,考虑的就是自己比较年轻,所以找个年纪大更有政治经验的,为自己增加选举胜算。



如今拜登提名的哈里斯,今年只有55岁,法律背景,检察官出身,是一名非裔和亚裔,父母分别是印度移民和牙买加移民。她将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女性副总统。年龄、身份、性别、经历,都让她成为拜登团队的最佳搭档。



其实,大到总统大选,小到日常生活,只要与人相关,就少不了各种明规则潜规则。

 

说起“潜规则”这个词,人们褒贬不一。但是这个词的出处,却很少有人知道。

 


这个词,源于一本书《潜规则》。中国作家吴思在2001年出版此书时,轰动了文坛。


在这本书里,“潜规则”是负面和可怕的。


吴思以大量的明清史料案例佐证,讲述了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实际支配官场运作的不成文规矩,而且进一步指出了“潜规则”是导致历代王朝倾覆的主要原因。


盘点那些形形色色的潜规则


  • “县官不如现管”的潜规则


古人有句俗语“县官不如现管”,意思是高层官员,有时还没有实际负责办事的工作人员权力大。


在过去,官府中的管事或差役,叫做吏,也就是“县官不如现管”中的“现管”。


在《潜规则》一书中提到,打着官方的旗号,合法地祸害别人的能力,是官吏们的看家本领。



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大臣张居正说过:“人们怕那些吏,一定要贿赂那些吏,并不是指望从他们手中捞点好处,而是怕他们祸害自己。”


那么,官吏可以仗着官方赋予的权力祸害百姓到什么程度呢?


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清代四川有一个流行甚广的陋规,名叫“贼开花”,每当民间发生盗窃案件,州县地方官接到报案后,官吏衙役不作任何调查,就先把被盗人家周围所有的富户都指定为窝赃户,这种一案牵连数人的现象,便叫“贼开花”。


因为认定嫌疑犯是官吏们的合法权力,所以他们这么做没有任何风险。


而且那些被指认的窝赃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没有后台可撑腰,是可以随便啃一口的“大肥肉”。



于是官府就放心大胆地把他们拘押起来敲诈勒索,那些富户们害怕做牢,为了洗脱嫌疑,只能自认倒霉,拿出大把的钱来贿赂官吏,打点差役。


官吏捞足了钱,才把人放出来,并宣布他们没有窝赃,为他们“洗贼名”。


甚至犯人被叛了死刑,也需要贿赂行刑者。


比方说被判了凌迟处死的犯人,如果给行刑者钱财,便可以被一刀刺心,“死得痛快”。


但如果没钱打点,那么行刑者使故意让犯人死得痛苦,即使胳膊、腿全都卸光,还是不死。


  • 清官为什么会被淘汰出局的潜规则


继朱元璋之后的明朝几代,官场中“以不同的名目,按不同的数量收受财物,已经成为未必明说但又真正管用的潜规则。”


这是为什么呢?



明朝官员的正式工资很低,如果按照正常收入,维持日常生活也许勉强够,但是官员们孝敬上司,迎来送往拉关系,养活家人、手下、仆人等一大堆的开支从哪里出?


于是,整个官吏集团便把俸禄外的“灰色收入”列入了每年每日的生活预算。


地方官除了各项正式的赋税收入之外,把大量灰色甚至黑色收入充实到小金库里,已成了公开的秘密。


而且官员这种行为,并不是从明朝才开始,而是由来已久。


那么,最高统治者皇帝知道吗?当然知道。


对这么一大笔钱,皇帝让下边私吞又不甘心,但查又查不清楚,于是索性采取了大包干的政策:“交够了我的,剩下是你的,不交不许上任。”


在东汉时期,汉灵帝因为要修建宫殿,便向下面官员摊派费用,除天下田亩要多交税赋外,还规定各级官员升官上任,也要交一笔钱,这相当于赤裸裸的卖官行为。


这时,有名的清官钜鹿太守司马直,也接到了新的任命,需要交三百万“上任费”。



三百万相当于司马直19年的工资,就这,还是看在司马直名声清廉,给他的特别优惠。


《后汉书》说,司马直接到诏书,怅然道:“为民父母的,反而要割剥百姓,以满足现在的苛求,我不忍呀。”


于是上书请辞,说自己身体不好,不能赴任。结果上边不允许,司马直只得上路,走到半路时,服毒自杀。


在从上到下的贪腐环境中,清官的命运,不是同流合污,便是被淘汰出局,如果连主动出局都做不到,那只有死路一条了。


  • 第二等公平的潜规则


在封建社会中,老百姓是被压榨的对象,官府以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来盘剥老百姓,而且丝毫没有公平可言。


书中提到一个案例,明朝时,为了供养各个驿站的马匹,朝廷向老百姓征收喂马匹的草料,这在当时叫号草。


如果按照正常的规定,是朝廷以购买的形式向百姓收号草,这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实实在在的一等公平。


而政策传达下去,便成了驿站的马匹号草,由本地的百姓分摊,定期无偿交纳。这对老百姓来说,成了二等公平。



最可气的是,在实际收号草的过程中,驿站的官吏不是故意大秤不准,多收号草,便是让百姓再上交驿站收号草的“辛苦费”,否则他们就不肯收。对老百姓而言,这就成了三等公平。


仅一个小小的收号草,政策层层落实下来,就完全走了样,由公平逐渐变为了不公平,老百姓无偿上交号草,还要额外再给官吏贿赂。


有百姓因此拦住官员的轿子告状,而真正想要争取的,无非是二等公平:就是交号草时不再受盘剥。


那老百姓不接受这样的不公,拒交可以吧?当然不行。


老百姓一旦抗粮、抗税,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因这些罪名落网后,就成了送上门的肥肉,不仅被罚,还会受到变本加厉的盘剥。


所以老百姓但凡不是被压榨得走投无路,还是会默认这样的不公,只是会适时争取一下二等公平。


为什么潜规则如此嚣张


  • 首先官吏们有合法伤害权


官吏们之所以可以明目仗胆地“鱼肉”百姓,一是因为他们手中的权力可以支配、影响他人。


二是因为他们在执行权力时有弹性空间,只要不超出这个空间,那么他们的作为便是合法的。


所以他们就能打着权力这面大旗,来吓唬、胁迫那些“落网之鱼”,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 其次承担风险的成本低


搜刮民脂民膏,是官员们的共同利益所在,在这方面,官员们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再加上官场往来的潜规则,使得官员们好处均沾,并且结成了强大的关系网。即使某个官员出了差池,也大多会因为官官相护而逃脱惩罚。


而皇上这个握有最高权力的人,对官场也有着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一来皇上并不是全知全能的神仙,事事都能看清,往往反馈到皇上那里的,都是真正掌握信息的官员们润色后的“真相”。



二来,皇上嘴上说,你们要按照我规定的办,听话者升官,不听话者严惩。实际上,有人利用一些小机会试探性地违法乱纪一下。结果皇上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真正实施惩罚。


宽容和隐瞒的开端处很小,蒙蔽的结果则祸害很深。


这样一来,官吏们承担风险的成本变得极低,于是大批的贪官污吏,在潜规则中如鱼得水,恣意妄为。


  • 还有“民不与官斗”的妥协思想


做为最大受害者的老百姓,是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长期的压迫和盘剥,让老百姓变得木然,而且习惯于被不公平对待,所有的不合理也变成了合理化。


对于百姓来说,平安即福。但凡可以苟延残喘,老百姓是很难构成反对力量的。



因为对零散百姓来说,反抗的成本要大大高于遵守的成本,百姓的力量,是无法与官吏的力量相匹敌的。


所以“民不与官斗”,常常是问题的解决方式,老百姓们也常常妥协于各种不公和盘剥。


看不见的潜规则,后果可怕


潜规则的直接后果是淘汰清官,最大后果是王朝覆灭。


前面我们已经讲了官场中清官是如何被淘汰出局的,面对实际的利害关系时,清官很难在官场中立足,所以很多心怀理想的清官,不得不向潜规则低头,跟贪官同流合污,实现了质的转变。


贪官们互相庇护,自然就出现了“任人唯亲”的潜规则,朝廷为了避免这种现象,采取了更加可笑的抽签法和论资排辈来选官的新的潜规则,这样选拔出来的人,什么样的都有,老百姓摊上谁就是谁。



恶政推行到极致,各种苛捐杂税压得老百姓喘不过气来,当良民和当强盗的风险已经相当,各地农民纷纷造反,王朝的覆灭之路正式拉开序幕。


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面临内部农民起义不断,清兵不断入侵的情况下,看不清催生农民造反、习惯养尊处优的官兵没有战斗力的实质问题,反而听从近臣的建议,制定了一个极其错误的决策:增加税赋用以练兵。


结果这一决策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沉重的税赋压垮了更多的农民,逼出了更多的土匪和造反者,官府越加紧敛财,老百姓加入叛乱队伍的速度和规模就越大。


当恶政触达谷底,丧失民心时,一个王朝也就彻底覆灭。


生活中那些需要遵守的潜规则


《潜规则》这本书虽然说的都是负面事例,但是不代表所有的“潜规则”都是负面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蕴含着一定道理的“潜规则”,值得思考。


人与人之间,边界感很重要。



叔本华说,人与人之间,就像寒冬里的刺猬,虽然需要抱团取暖,但是靠得太近,会被彼此刺伤,离得远了,又会感到寒冷。


所以,人与人之间要有恰当好处的边界感。


即使再亲密的朋友,也不能强行介入他人的生活,或是一厢情意地将别人带入自己的生活中去。



之前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中,宋倩和童文杰情同姐妹,但是宋倩却不懂边界感,随意对童文杰的生活指手划脚,评价童文杰的老公不挣钱、吃闲饭等等,引起童文杰的反感。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越界,给人足够的空间和隐私,是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尊重。


礼尚往来的交情,才会长久。


有句老话说:“来而无往非礼也”真正好的人际关系,是礼尚往来。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把别人的帮助和馈赠视做心安理得。



虽然对方对你的好,并不是希望从你那里得到回报,但是长时间的付出得不到回馈,任谁也会心理不平衡。


知乎上有人提问:“一直付出,却得不到回应,这样的关系还要不要坚持?”


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应该放弃。


好的关系从来都是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你在困难时帮助我,下次有需要时,我也会全力帮助你。


好事不炫耀,坏事不抱怨。


遇到好事时,人们都想跟别人分享。



不过,分享时首先要考虑对方是谁,如果是亲人或关系密切的朋友,那么喜悦自然加分。


但对那些并不是很在意你生活的人来说,你的分享也许会是一种打扰,别人有可能认为你在炫耀,甚至会引发嫉妒或厌恶。


受到挫折时也一样,不要没完没了向别人诉说,因为现在谁也不愿意当情感“垃圾桶”,不要让你的负面情绪影响他人。



真诚待人,尊守与人交往的“潜规则”,才能为自己赢得尊重,拥有舒适的人际关系。


“潜规则”这个词虽然臭名昭著,但是生活中,潜规则也隐藏着一些为人处世的智慧,可以让我们受用无穷。


排版:燕子
校对:华子

文章作者简介:青草,努力向阳而生,相信世间皆有美好。

情推荐阅读文章


喜欢娱乐影视类文章的朋友

欢迎关注柴叔带你看电影


再纯的爷们儿,也希望变得更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