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元培青年|蔡元培奖学金候选人董梦莹:唯有热爱和责任可抵岁月漫长

大学生媒体中心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2022-06-05


编者按:为了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进德修业”的院训,实践蔡元培先生“五育”教育思想,提倡“尚自然、展个性”的理念,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才华, 鼓励学生冒尖创新、努力成才,实现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多样化,学院设立“蔡元培”奖学金。今年,蔡元培奖学金评选对象可以是以个人或团队形式申报。8名学子及2组学生团队突出重围,以独特的个性与出众的能力成为了奖学金的最终候选人。为促进“学习榜样、争做榜样、成为榜样”的氛围营造,推进学院学风建设,特开辟元培青年蔡元培奖学金候选人专栏,叙述候选人背后的故事,展示我院优秀学子的青春风采。



【个人事迹资料】


董梦莹,语言文学分院传播1701班,预备党员,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半路出家”转入传播学专业,多次获得浙江省政府奖学金和综合奖学金,全院唯一以非英语专业学生身份参加浙江省大学生英语写作竞赛的获奖者,国家级科研项目的主要成员。她通过团委官方微信公众号“元培青年”宣传学院共青团工作,在职期间累计推送文章300余篇,阅读量超620000次,取得院级以上荣誉30余项。策划的新闻报道被越牛新闻、浙江新闻、中国教育在线等多家媒体转载。


【推荐词】


对镜能讲,抗机能拍,坐下能剪,提笔能写——她是董梦莹,一名怀揣新闻理想的传播学子,一位校园正能量的记录者和报道者。就任学院学生会副主席期间,她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工作,积极挖掘校园新闻,传播元培先进文化,用300余篇文章和高达620000次的阅读量交出完美答卷。她还积极参与校外见习活动,被评为区优秀实习生。勤于学而不囿于学,她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申报、全国青年摄影大赛、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浙江省大学生英语写作竞赛中屡获佳绩,浙江省政府奖学金、2次综合奖学金为她锦上添花。一腔热情,一念执着,一份责任,一往无前,肩扛相机,手持笔墨,她将用自己的实力与真诚,让青春在奋斗和担当中闪光。

                            ——语言文学分院副教授 任荣




深夜时分,路过元培南区宿舍楼之间的绿化道,举头张望,一个小时前灯火通明的宿舍楼已变得一片漆黑,楼层中传出的嬉闹声已被完全的寂静取而代之。在这样一片宁静与漆黑中,有一间寝室内的小小书桌前仍旧亮着灯,董梦莹还在微亮的电脑屏幕前进行着公众号的排版以及文字编辑。作为学生会副主席的她,董梦莹很少早早上床睡觉,多半处理完工作已近深夜,无数个夜里,支撑着她在枯燥的打字声和室友香甜的呼吸声中坚持工作的,是她对传播学专业不曾改变的热爱与坚守。


遇见传播 以尝试与坚持重拾昔日热爱



董梦莹,预备党员,学院学生会副主席,语言文学分院传播1701班学生,学院第二届蔡元培奖学金候选人。在这样一份优秀简历的背后,是董梦莹四年大学生活不辞辛劳的付出与努力。


追溯梦想的起点,谈到为何转专业进入传播学班学习,董梦莹首先想到的便是自己在大一时加入院学生会新闻部的经历:“高中时期就一直对传播学感兴趣,但由于当时艺考落榜,带着这份想要弥补遗憾的心情,我想着去新闻部试一试。”董梦莹说,整个大一期间,自己在新闻部里学到了很多摄影以及视频剪辑的相关知识,在聚焦的镜头之下,重新找回了高中时期对传播学的热爱与坚持在同为转专业进入传播学专业学习的部长的鼓励之下,董梦莹下定决心,转入语言文学分院进行学习。


“这是一趟破冰之旅。”转专业学习之初,即便已经做足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董梦莹还是遇到了许多困难,离开原来熟悉的环境和同学,为了追赶同专业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更是拼尽全力。为此,她每日的空闲时间都被补修课程所填满,最满的课程安排甚至需要从早上八点一直到晚上的九点半。一整天的满课学习结束后,长时间的久坐令身体疲惫而僵硬,课程补休、学分转换这些困难琐事也让她一度怀疑自己是否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但当背着书包离开教学楼,每每抬头看到“红色学府”四个大字,每每在走回寝室的路上放空时,董梦莹总能回想起自己转入传播学专业学习的初衷,总能回忆起白天所学到的传播学相关知识。“我发现,自己内心里始终涌动着的、最多的是一如往日对传播学的热爱,我没有做出让自己后悔的决定。”董梦莹说。



讲好故事,用新闻温暖他人也温润自己


采访当天下午,记者在约定地点见到了董梦莹。小脸,长卷发,遇人就羞涩地抿嘴一笑,在谈到相关工作时,她的腼腆退去,详细耐心地回答起记者的各种问题。


“学生会这三年,如果说我在新闻部找到的是热爱与美好,那么在主席团收获的是责任与担当。”今年5月,疫情期间返校时的董梦莹积极投入到了校园抗疫的工作行列之中。在学院官方公众号推出的《关于志愿者,你不知道的这一面》文章中,董梦莹用镜头记录下了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在初暑的热浪中将8万个口罩和8千支体温计搬运到每幢寝室楼学生的宿舍门口,记录下了坚守在元培西大门负责搬运提前返校学生行李的志愿者们,还有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超负荷工作陷入疲倦之中的志愿者们。


“脚不沾泥的新闻人称不上是真正的新闻人,在参与到志愿者的活动之中后,我才知道他们有多辛苦,才更加深刻地明白坚守的意义。”董梦莹告诉记者,《关于志愿者,你不知道的这一面》这篇推文背后的初衷,是想为志愿者们“说说话”,如今自己还会时不时去翻看一下文章结尾志愿者们留下的评论:“最热情,最温柔,最努力的志愿者们”、“你们都是元培最美的人”......每当想到这些温暖的话语,坚守在每一个写推送的深夜的董梦莹,就重新燃起了前行的动力。“新闻和传媒的作用就是向社会传递声音,我想尽自己绵薄之力,在校园内传播更多的正能量,讲述更多的元培故事,我相信,热爱是最初的开始,责任是最后的坚守。”



知行合一,在实践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在大二和大三的暑假期间,董梦莹分别在绍兴市上虞区章镇镇人民政府以及上虞市广播电视总台新媒体中心实习。她充分利用自己所学专业以及在校社团的工作经历,配合团委做好志愿公益夏令营、城市形象宣传片等拍摄工作,虽然相比起其他实习生来说,董梦莹对这份工作能够更快胜任,但是校园的部门社团工作与真正社会上的媒体职业相比,大有不同。


“实习单位的工作要相对更加专业,在工作中没有人会替你纠正文章中的错误,每一篇稿子的细节需要精确到每一个错别字、每一个小标题以及标点符号。”实习生活给董梦莹带来了成熟与历练,她“知行合一”,以扎实的理论基础支撑校园工作和实习生活,又以实践与操作夯实课本知识比如在实习结束后,董梦莹学着以一个媒体人的角度去考量工作,在微信“拍一拍”该功能被推出并成为全网热潮后,董梦莹将“拍一拍”与疫情时期学生们的返校结合,创作了有关“元培拍了拍你喊你返校”主题推文。在公众号发布之后,给观看推文的老师和同学都带来了十足的新鲜感,反响极佳,这也为董梦莹不断地尝试探索写推文的新模式提供了动力。


如今的她,在有条不紊地做好学习以及工作之余,也有着对未来的清晰规划。“希望在未来自己能够顺利通过研究生考试,进入浙江传媒学院深造。”董梦莹说,“新闻行业所需要的精英是兼具写稿、拍照、采访、剪辑这些能力于一身的全能型媒体人才。成为媒体人的路还很长,我还在路上。”


董梦莹摄影作品《城市因奔跑而精彩》


董梦莹摄影作品《城市因奔跑而精彩》


董梦莹摄影作品《在努力生活》



推荐阅读

浙报集团程为民副社长一行来院考察

元培青年 | 蔡元培奖学金候选人齐林:以收获之名,行向远之路

元培青年 | 蔡元培奖学金候选团队大学生舞蹈团:起舞不舍昼夜,热爱可抵艰辛


END

来源 | 党委组织宣传部文字 | 吴知颖 俞欣恬编辑 | 谢潇影责编 | 沈佳蓉终审 | 齐陈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