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M爱上海(二)| 海派文化的味觉呈现
面对上海疫情防控进入“人不流动,足不出户”的关键时期,市委宣传部加大“艺起前行”文化文艺内容在线供给。上海明珠美术馆响应市文化和旅游局号召,持续发挥美术馆的社会美育作用,以丰富的数字美术馆内容,积极为全市人民抗疫贡献绵薄之力。
由明珠美术馆推出的系列线上讲座“PAM艺起读画”已顺利完结,“PAM爱上海”接档上线。甄选“开卷有艺·在我的城市游弋”公教品牌中的高水准讲座与大家线上分享。每期一位作者、一本好书,以上海为中心,深入挖掘这座城市的美食、文学、艺术、民俗等方方面面。邀请大家一起以“旅人”的视角、以充满温度的人文情怀,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重新回味、认识这座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
上海移民的先头部队与华洋杂处的市民生态
1891年,在当时国外移民的居住区建起了上海第一批菜场:八仙桥、虹口、中国、东虹口、新闸、马霍、霍尔金、汇山等;餐饮业的货源有了可靠保障,餐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这对我们上海人的饮食生活起到了决定性的改善作用。广东人和浙江人是对当时上海城市化作出最大贡献的群体之一:宁波人在上海社会经济生活中至少创下了五十个“第一”;广东人对于上海百货业的打造尤为精心倾力,包括南京路四大公司、电影业、娱乐业、餐饮业等等。
高桥松饼、鸽蛋圆子等上海本土小吃
我们耳熟能详的四大金刚、生煎包、小笼包、老虎脚爪、梅花糕、海棠糕、油墩子、草头塌饼等小吃居然都不是“上海制造”,而是外省人经营的。而年糕团、赤豆糕、鸽蛋圆子、高桥松饼等却是实实在在的上海本土小吃。
开埠后至二十世纪初,全国各地和国外的异域风味和餐厅纷纷聚集上海,上海已然成为了一个美食大观园。胡祥翰在《上海小志》里这样描述:“沪上酒肆,初仅苏馆、宁馆、徽馆三种,继则京馆、粤馆、南京馆、扬州馆、西餐馆纷起焉。”徐珂则在《清稗类钞》中提及:“上海之酒楼,初惟天津、金陵、宁波三种,其后乃有苏、徽、闽、蜀人之专设者。”这些记录虽然有些差别,但都为我们描述了当时上海滩上各种风味饭店的形成,是借移民之功而从四面八方汇集上海滩的历史进程。
鲁迅在魔都拨过的草:
陶乐春、言茂源,全家福、六合馆、中有天、万云楼、共乐春、兴华酒楼、兴华楼、东亚饭店、东亚酒店、东亚食堂、新亚楼、新亚饭店、刘三记、都益处、消闲别墅、沪江春、美丽川菜馆、新亚茶室、悦宾楼、大东食堂、功德林、荷兰西菜社、皇宫西餐社、川久料理店、大中华饭店、中华饭店、南云楼、川味饭店、新雅茶店、新雅、兴雅、快活林、新半斋、爵禄饭店、觉林素食处、中西食堂、古益轩、南京酒家、知味观、知味轩、冠生园、聚丰园、聚丰楼、四如春、杏花楼、致美楼、会宾楼、鸿运楼、天一楼、如园、南越酒家、大三元、鼎兴楼、南京饭店、梁园、味雅、冠珍酒家、明湖春、桥香、麦瑞饭店、乍孙诺夫店、大雅楼、六三园、陶陶居、宴宾楼、新月亭、东兴楼等。没有本帮菜。
美食不仅满足了大众的口腹之欲,也给作家们和艺术家们提供了创作的灵感。鲁迅是中国最早“吃咖啡”的代表,《鲁迅日记》里有大量他去咖啡馆的记载,左翼作家联盟也是在咖啡馆里成立的。除了咖啡,鲁迅也叫过外卖,从1927年到上海至1936年去世的十年间,据他的日记记载去过的饭店酒楼有七十余家,加上有些并不记名的饭店,总数可能会超过八十家。
贺友直笔下本帮厨师的作派
戴敦邦笔下的美食风情
被誉为“中国现代漫画鼻祖”的丰子恺、“三毛之父”张乐平、连环画泰斗贺友直、著名国画家戴敦邦等艺术家们都曾用画笔记录过上海的独特美食魅力。贺老在八九十岁高龄时仍根据记忆创作,他用画说老上海的方式,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片段。戴敦邦笔下的插图,也蕴藏着许多破解老上海美食奥秘的密码,见证了艺术家真实的生活。上海漫画家们对海派文化、市井生活、风俗人情的经典描摹,成了中国漫画历史上独树一帜的风景。
《上海老味道》
作者:沈嘉禄
插绘:戴敦邦
上海文化出版社
《手背上的一撮盐:美味的沉淀、漂移及裂变》
沈嘉禄
上海书店出版社
爱上海 · 小贴士
相当八卦的八宝鸭
上海名菜——八宝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