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节用爱民,永恒的治国理念

2018-03-04 天平 天平在线

悟读论语〔005〕


节用爱民,永恒的治国理念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更不要耽误农时。


千乘之国是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春秋时代,战争频繁,国家的强弱都是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相当于现在你这个国家军事实力强不强,有多少架战机、多少舰艇。一乘是4匹马拉兵车1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一个千乘之国就是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算是一个即诸侯国,算不上大国。


孔子这儿针对的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讨论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问题。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要恪守信用;二是要节约用度,爱护官吏;三是役使百姓时一定要注意不误农时。这是治国安邦的基点。


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爱人”,泛爱一切之人,但本处所说的“爱人”则非此意。他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主要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


孔子讲的“道”,是教导人们的领导之德、领导修养。孔子是在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支招谋划。


鲁迅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孔子治国方略的,因而颇具尖锐。


秦汉以前的“国”,不是现在的国家观念,那个时期的“国”、“邦”都是地方政治单位的名称,所谓“诸侯就国”,就是中央政府下一个命令,要这些地方官(诸侯)各自回自己的岗位(封地)去。那时地方单位有千乘之国,百乘之国的分法。换句话说,领导一个大国家,或者领导一个单位,乃至领导地方的政治,要认真做事,是使下面的人绝对信服(敬事而信)。如何得到“信”,就要敬其事,说了的话就一定要兑现。对经济要节省(节用而爱人),节用为什么?不是为我,而是为“爱人”。用人应该把握时间(使民以时),用人要在时间上恰到好处。


春秋战国为什么那么乱,与既不节用又不爱人有很大关系。这些话不但是孔子教育门人做学问的道理,同时也是孔子当时针对社会人情弊病的指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