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绮贞,斯文尖叫

给大榜打钱 谈资 2023-07-17

编辑 | 门牙少女
陈绮贞在本月初开通了自己的新微博。一段吉他solo,仅仅11秒,已足以让期待依旧的歌迷尖叫。她终于回来了。还没等到她在音乐现场恣意歌唱,却等来了一场似是而非的风波。一些你来我往的争执,再度把前尘往事推向风口浪尖。看过她新近Live的人说,风波之外的陈绮贞好像不一样了。她温柔但又独具个性,她自在但又傲娇坚硬。她虽然老了,但她还是那个甜甜的少女。以前唱得小心翼翼,现在唱得自由自在。选了两首陈绮贞的歌,一首慵懒一首迷幻,为永远年轻永远随性的陈老师。
第一首歌,《下午三点》。收录在陈绮贞2000年发行的专辑《还是会寂寞》。那年,她25岁。一点点民谣摇滚的尖锐,碰上Bossanova的热情,再拼贴一些创意电子的采样——这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对陈绮贞最早也最深刻的印象:清新明亮。喜欢这样轻松慵懒的百无聊赖,下午三点的跳脱、甜蜜和浪漫,都在这四分半钟的字里行间。
有人多年来沉醉于最后一分半钟的纯音乐演奏,觉得它是一种恰如其分的延伸。把原本浓郁的情感渲染开来,一圈圈地,从耳膜浸润到所有感官。其实早在《下午三点》正式发行的前一年,杨千嬅就已经先一步演唱了它的粤语版本《夏天的故事》。不同的声线,不同的情感,演绎同一种调调。一个是夏日午后,一个是夏夜晚风。从来没想过杨千嬅那么早就和陈绮贞有所关联,这个冷知识太妙了。
第二首歌来自43岁的陈绮贞,《小船》。收录在她2018年发行的专辑《沙发海》。这是一出用手风琴和陈绮贞的声音共同谱写出的童话。优雅、浪漫,温柔也悲伤。一路跟着小船,从午夜的天空漂流而下,女孩长出了翅膀,猫的眼睛里有了光。
相比陈绮贞细腻的词曲,我更喜欢她丰富的编曲。比如早前的《还是会寂寞》,从前奏开始就是一种特殊混合而成的情调,一串灌耳的旋律,欢快又悲伤,跳跃又缥缈,孤独又不失希望。
还有《小步舞曲》。轻柔,迷幻,轻盈。像杯沿残留的takila,和夏天白T恤领口上的汗。
陈绮贞的表达太好了,它是干净的,柔软的,纯粹的,也是真实的。评论区刷到一条陈绮贞2016年在《房间里的音乐会》里说过的话。她说:“小虎是一位浪漫的智者,他说的话总会让我看见奇妙的景色。有天忘了为什么事情低潮,电话中他安慰我说:「用轻盈的脚步跨过生命中沉重的事情。」挂了电话我拿起吉他,为这句美丽的话写下这首歌。”
现在再来听,不禁唏嘘。他们并没有像那份声明里说的那样,永远支持、祝福彼此,永远不失去彼此。分道扬镳之后,曾经很好的两个人已然闹僵。就像阿信说的,喧哗之时,也许难以听见所有真相。但回过头来听听这些时间里的歌,那些曾经美好的情感,依然透明,清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