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奇迹,一种精神
西畴县
位于云南省东南部
99.9%的国土面积属于山区
石漠化面积占75.4%
达到1078.56平方公里
这里群山裸露、怪石林立
是全省乃至滇黔桂
石漠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曾被外国地质专家断言为
“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
西畴人开山修路 (资料图)新华社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如今的西畴实现山乡巨变:从“三餐不继”到“丰衣足食”、从屋漏房斜到安全稳固住房、从人背马驮到四通八达、从愁医愁学到文明健康、从满目疮痍到山清水秀。
在云南历史性地告别了延续千年绝对贫困的今天,我们“重读、重解、重用”西畴精神,汲取不竭的动力和养分,为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建设美丽云南凝聚磅礴力量。
省委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弘扬新时代“西畴精神”同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结合起来,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信心、激发内生动力,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一流、示范引领作表率,咬定目标一鼓作气,坚决攻克贫困堡垒,迅速在全省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云南篇章而努力奋斗。
◆学习弘扬新时代“西畴精神”,就是学习西畴人民苦干实干的务实品质,自强自立,埋头苦干,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学习弘扬新时代“西畴精神”,就是要学习西畴人民迎难而上的进取意识,砥砺奋进,久久为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总攻战。
西畴人民坚信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不怨天尤人、不坐等受穷
坚守“与其等着看、不如自己干”的信念
勇敢地向贫困落后、
向石旮旯地、向恶劣环境抗争
一代代西畴人前赴后继攻坚
一点一滴改变
一步一个脚印前行
探索实施“1+4+N”脱贫体系
创新脱贫十条路径
◆学习弘扬新时代“西畴精神”,就是要学习西畴人民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锐意进取,主动求变,推动新发展理念落地落实。
◆学习弘扬新时代“西畴精神”,就是要学习西畴人民担当作为的主人翁意识,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凝聚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西畴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
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苦在一起
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
用扎扎实实的行动和成效
凝聚民心、聚合民心
激发了贫困地区各族群众
源源不竭的内生动力和创造精神
11月5日至11日,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启动“新时代西畴精神主题蹲点调研”全媒体采访活动。在7天时间里,采访组深入田间地头,企业社区,将镜头对准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保护一线工作中闪现的新时代西畴精神,采撷到一批“鲜活的样板、挺立的标杆、闪亮的镜子”。
立冬,采访组车行西畴大地,穿山越岭,第一印象是“绿”,满眼深深浅浅的绿。
“这是那个被称之为与地球‘癌症’抗争的地方吗?”
西畴县全景 陈飞 摄
在随后的采访中,一路青山绿水,一组组数据,让记者从疑问转变为惊叹。
走村串寨,两个村组的嬗变,让人印象深刻。
多依坪村,全村森林覆盖率从1990年的15%提高到62%以上,封山育林296亩、退耕还林371亩、植树造林215亩;
江龙村,全村森林覆盖率由1995年前的32%提高到80.4%,封山育林1020亩,退耕还林336亩,植树造林980亩……
美丽的江龙村 刘珈彤 摄
划重点!这两个村有很多共同之处。
两村,均属于西畴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三光片区。
两村,嶙峋石漠变丰美绿洲,只因坚持做“加法”——造绿。
我们把镜头拉远,从西畴整个县域看——
让贫瘠的土地、怪石嶙峋的石山披上绿装,让脆弱的生态环境得以修复,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木者,一个藏在山窝里,贴在石壁上的村庄。曾是当地有名的“口袋村”,几十户人家居住在山旮旯上,村里没有一块像样的耕地。“没有土地,怎么办?只有造地。”1990年12月3日,木者村村民在刘登荣等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在摸石谷炸响了第一炮,用105天在山梁上垒起了360亩“三保”(保土、保水、保肥)台地,种植核桃、玉米、生姜。第二年的春天,亩产从50公斤增至460公斤。刘登荣说:“村民家的楼梁都压歪了。”20多年来,西畴人民累计改造田地24.4万亩,炸石造地10多万亩,人均拥有耕地从0.78亩增加到1.2亩,用石头垒成的地埂长达5万多公里 ,足以绕地球赤道一周以上。
兴街镇东升村委会江龙村,老人带着孩子去柑橘园里采摘 陈飞 摄
种树,就是种下希望。1985年,西畴县委政府提出了“用30年的时间绿化西畴大地”的目标。一时间,全县掀起了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保护的热潮。30多年来,西畴人一个荒山接着一个荒山的绿化,将森林覆盖率从90年代初的25%提高到今天的50.68%。
西畴怎么做?一是坚决落实生态补偿制度,足额兑付补偿资金。全县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生态公益林61.32万亩,按权属划分为:国有公益林6.03万亩、集体公益林55.29万亩。
二是坚持生态产业惠民,加强生态护林员选聘,实施上岗就业脱贫。西畴县林业部门积极统筹扶贫资金,将符合《云南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实施细则》基本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地转化为护林员,实现了1037名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
三是转变营造林实施主体,支持造林合作社发展。林业部门积极支持全县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采取“基地+产业+资金”模式,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积极参与入股分红、加入产业发展致富,参加务工增收,全县现已组建造林专业合作社7家,吸纳贫困人口664人参与林业生产经营。
“坚持生态补偿政策落实到位。”西畴县林草局主任科员骆长明介绍,坚守生态红线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有力促进了西畴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行稳致远。
通过多年的治理和总结,西畴县探索形成了一条“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搭台子、平地铺毯子、入户建池子、村庄移位子”的石漠化治理之路。
西畴县始终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共进,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三光片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便是其中的一个生动范本。
“从来没想过石旮旯地能长出猕猴桃。”西畴县兴街镇三光村委会多依坪村党支部书记夏应书说。多依坪村是西畴县典型的石漠化山区,这里土壤层浅,植被匮乏,乱石林立,石漠化程度很高达99.9%。所在的兴街镇三光村委会就因水土流光、植被砍光、姑娘跑光而得名。
石旮旯地里之所以能长出猕猴桃,变化来自于石漠化治理。2013年,西畴县在多依坪村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夏应书家原本的20亩石旮旯地摇身一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台地,土地面积增加到44亩,夏应书有了一块像样的耕地。地块集中平整后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高效率利用并增加经济效益产出。2016年,西畴县引进文山浩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对三光片区改造过的土地进行流转,实施深度产业开发,夏应书家的44亩土地以800元一亩的价格流转给公司,家里老伴和儿媳都在公司务工,年工资总收入超过70000元。
西畴三光石漠化片区千亩猕猴桃 陈飞 摄
三光片区在坚持“六子登科”石漠化治理的基础上,还重点实施“生态建设、水利设施、土地整治、道路建设、村庄建设、产业发展、扶贫开发、机制建设”八大工程,把该片区打造成省级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国家级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2018年4月28日,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在文山召开,西畴县三光片区作为现场参观点,国家水利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领导充分肯定了西畴石漠化治理成效和经验。同年,三光片区获批国家4A级石漠公园项目。
经过多年来艰苦的努力,如今的西畴绿化代替石漠化,绿洲覆盖石窝窝,石窝变成金银窝。
从石漠上走出来的西畴人,在实现家园由荒山秃山变为绿水青山后,将保护生态环境刻在了骨子里,同时他们也在开始思考如何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程敦儒,地地道道西畴人,受老中医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对中草药感兴趣,并给自己立下了志愿,希望通过中药材的种植,让自己石漠化严重的家乡重新披上绿装。1992年,程敦儒做出了人生中一个重大的决定:上山种树!他和妻子来到西畴县与砚山县的交界处租了500亩荒山种起了阳荷、烤烟、八角,并把这片地称为“把独基地”。90年代末,“把独基地”效益初显,程敦儒也开始思索今后的发展路子。2001年,他开始在基地试着利用喀斯特地貌的石山区培育各种中草药,尤其是重楼和山豆根。2012年,他成立了西畴县百汇药材林果种植有限公司,如今公司拥有林园面积800亩,资产保守估计近6000万元。在程敦儒的带动下,西畴县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77258亩,产量4075.4吨,实现产值10923.9万元。
程敦儒 段毅 摄
香坪山景区 陈飞 摄
面对山大石头多、人多耕地少、石漠化程度深、水土流失严重的生存发展困境西畴人坚持不懈探索石漠化治理的有效路径和成功模式实现了从石漠遍布到喀斯特绿洲的蝶变绿水青山一步步变为金山银山
香坪山:飘香的八角林下乌骨鸡
高兴龙,原是香坪山林场的一名工人。2001年,他在香坪山承包了800亩地种植八角。在种植过程中,他发现八角常常被一种当地称为“漩涡虫”的小虫子挖空。为了提高八角产量,高兴龙便想到在林下养殖乌骨鸡,让乌骨鸡消灭“漩涡虫”。2011年,高兴龙组建成立兴龙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在八角林下放养乌骨鸡,探索出了一条绿色生态发展路。截至今年10月,兴龙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售出20000只鸡,30吨八角,纯收入达到了300多万。
自合作社成立以来,共向农户免费发放了11万只种鸡,带动153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在9000到14000左右。高兴龙介绍,合作社免费发放鸡苗给贫困户,并提供技术指导、实施疫病防治、回收成品鸡,带领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增收。
在西畴县,像高兴龙这样发展林下经济的农户越来越多。如今的西畴县,正利用西畴乌骨鸡养殖周期短,成本小,见效快,成活率较高的特点,大力发展乌骨鸡产业。
清泉再次涌出江龙村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地处岩溶山区,受自然、历史等因素影响,青翠的青山变得满脸沟壑,江龙村里唯一的水源点龙泉也断流干涸。“生态破坏了,龙泉干枯了,大家过得很苦。于是有村民提出,搬走吧。” 1975年,江龙村组织了5名村民去外乡考察,最后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村里50多户人商量后作出决定,“不搬了,守住我们的根。
为了守住这片祖祖辈辈开垦的家园,江龙人开始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对山上的集体林地和农户私有林地一律实行封山育林。江龙村小组组长刘忠恩介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江龙村投入了81万元,实施封山育林1020亩、植树造林980亩、退耕还林336亩,生态公益林保护479亩。此外,江龙村还将石漠化综合治理与农村能源建设相结合,走低碳经济的路子。
经过一系列的修复,江龙村逐步恢复了昔日的模样,干涸的龙泉再次涌出清泉。生态得到恢复,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好起来的江龙人,意识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03年,村子里8户人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种下了20亩橘子。随着柑橘挂果卖钱,村民们都看好这个产业,越做越大。2020年,江龙村共种植1100亩果树,目前已挂果600亩,正在进入销售阶段。
如今的江龙村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教育事业、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走在了西畴县的前列。
总有一种崇高信念在坚守
总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凝聚
总有一种奋搏的精神在延续
致敬!西畴精神
统筹策划:谭晶纯撰文 摄影:段毅 张登海 李喜翠 张文峰 施颖 刘珈彤 陈飞 普建彬来源:云报客户端编辑:徐琲童 张音笛 马正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