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两地登上央视!一个“结金果”、一个“跨千年”……
丽江:矿山大变样 百里芒果林结出“金果果”
丽江市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境内有615公里金沙江。2018年,丽江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的决定,全力推动以绿色食品牌为重点的一产、以绿色能源牌为重点的绿色二产、以健康生活目的地为重点的绿色三产落地见效,推动荒山变绿地、生态富民生。
华坪金沙江百里芒果走廊 刘畅 摄
短短3年,丽江境内绿色经济走廊轮廓绘就。
丽江华坪也曾是煤矿大县,生态受到严重破坏。如今沿江芒果连片成林,在冬天的艳阳下与江水相映交辉。2014年以来,华坪县引导年产30万吨以下煤矿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和有序关闭退出,全县有25家煤炭企业7.3万人转行发展高原生态产业。2020年,华坪县芒果、花椒、柑橘、核桃等生态产业共计124万亩,全县芒果种植面积39.7万亩,实现综合产值58.2亿元。
独龙江:“一步跨千年” 乡村从头越
曾经
这里因高山峡谷而与世隔绝
出门就爬坡 过江靠溜索 运输靠马帮
2014年高黎贡山隧道贯通
2018年底独龙族宣告整族脱贫
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
如今
独龙江通电通水通网络
乡里发展的草果种植、生态旅游等产业
依托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越来越红火
独龙族的乡亲们正朝着
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跨步前进
绿了荒山富了农民
从2007年至2016年,独龙江乡林地面积从20306.87公顷增至21597.70公顷,森林覆盖率从89.03%增至93.10%。
贡山县普拉底乡沿江一带,茂密的森林边,山涧箐沟旁,农忙时节,普拉底乡其达村村民余忠华总会在山后的草果地里除草、围栏、清沟。他家的十多亩山地都种着草果,还套种了黄豆、花生。
独龙江乡孔当村群众分拣草果 周灿 摄
两年前,余忠华一家搬下山,并在政府的引导下种植草果,每年可为他家带来三四万元的收入。
“这里房子盖得好,卫生这些方面都比山上好多了,做饭都不用烧火,全部用电。”余忠华说。
“怒江草果香飘万家,成为边疆稳定、百姓脱贫致富的金果果。”普拉底乡党委书记杨玉华说,“草果是乡里精准扶贫的主打产业,普拉底乡草果富民的故事,是怒江州生态扶贫的生动写照。不挖包谷种草果,美了峡谷,富了百姓,保住了水土。”
如今,21.95万亩草果遍布贡山县各乡(镇),片片草果地,绿了荒山富了农民,成为独龙族、怒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生态补偿让群众受益
贡山县地处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是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过去,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原始森林逐年减少,加剧了水土流失,造成了“生态伤疤”,群众生活困难。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出台了《独龙江保护管理条例》,实行严格的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让山上的老百姓下山住进安置房,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面退耕还草,并引导村民发展特色林下种植养殖业,通过组建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实施生态建设项目,带动群众增收。
贡山县把生态保护和精准扶贫紧密结合起来,在全省率先开展生态护林员脱贫工作。按照“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要求,从具有一定劳动能力但产业基础薄弱难以按期脱贫的贫困人口中,聘请3135名生态护林员,其中2520名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帮助贫困人口实现了山上就业、家门口脱贫。
“第一次听说‘生态护林员’,知道这份工作既不用离开家又有收入,我就报名了。第一个月就有了800元的补助,一年差不多有1万元的收入,再加上草果收入,一年到头家里就有3万元进账。”独龙江乡巴坡村村民邓仕忠说。
除巡山护林外,在当地农林部门的扶持下,邓仕忠种植了草果、黄精15亩,妻子还学会了养蜂,迄今已养了10多箱蜂。加上每月800元的护林员补助及各项惠民补贴,他家人均年收入增加到6000余元。
特色产业走出致富新路子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旅游,一些村民抓住商机开起了农家乐。
贡山干部群众把生态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的重点工作。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领导小组,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陡坡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复垦复绿等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积极推进“怒江花谷”建设,全面推行生态护林员制、河长制、路长制、片长制,累计聘请生态护林员、护边员、地质检测员、护路员、河道管理员等各类管护人员7010人。
如今,贡山县以草果、中华蜂、羊肚菌、中药材、独龙牛、高黎贡山猪、独龙鸡为主的特色生态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山区农户走上了致富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