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海学什么!跟着云南省党政代表团的脚步来一次学习之旅
从彩云间来,看沪上潮涌
7月29日至31日,省委书记王宁、省长王予波率云南省党政代表团赴上海市考察,学习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先进做法和经验。
沪滇携手,山海情深
上海是“领跑者”,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城市建设、文化民生等方方面面的发展在全国乃至全球都走在前列。中央确定上海对口帮扶云南以来,上海市高度重视沪滇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倾注真情实意、投入真金白银、坚持真帮实扶,沪滇情深意切。
云南是“奔跑者”,对标先进、筑牢基础、补齐短板、发挥优势,近年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此次考察,云南取真经、求实效、谋发展的信心笃定,将与上海一起共同迈向美好明天。
👇👇👇
第一站
中共一大纪念馆
学习
7月30日上午,云南省党政代表团在上海市考察学习,首站来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以下简称“中共一大纪念馆”),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深切缅怀革命先辈,重温建党光辉历程,体悟伟大建党精神。
位于上海黄浦区的中共一大纪念馆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是党的根脉和精神家园。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
中共一大纪念馆由中共一大会址、宣誓大厅、新建展馆等部分组成。中共一大会址原建筑建于1920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一大会址被勘实、修复并建立纪念馆。2019年8月31日,中共一大纪念馆新馆正式开工建设。2021年建成运营并对外开放。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
“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回顾建党历史,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苦干实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就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笔记
从饱经沧桑的石库门建筑,到嘉兴南湖的一叶红船,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重回中国共产党的“产床”,追寻党走过的过去,就是为了强健党的根脉,只有根脉强健,党才能长盛不衰、枝繁叶茂;只有牢记来时的路,牢记为什么出发,才能有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同时,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第二站
杨浦滨江公共空间
学习
云南省党政代表团考察学习的第二站,来到了杨浦滨江公共空间。
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是黄浦江两岸45公里公共空间贯通的一部分,总长5.5公里,其中杨浦大桥西侧2.8公里、东侧2.7公里。杨浦滨江地处杨浦区老工业区域的“铁锈”地带,见证了上海百年工业的发展历程,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创造了中国工业史上众多第一。
在城市改造建设中,这里的毛麻仓库旧址成为众多艺术展览的举办地,明华糖厂仓库保护性修缮后承接了不少文化演出、艺术展陈,永安栈房的老建筑将建设成为世界第一个技能博物馆……老工业遗存焕发全新的生命力,让历史和乡愁在一代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绽放光彩。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杨浦滨江,充分肯定这一昔日的“工业锈带”变成了“生活秀带”,并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自2020年年初开放以来,这里已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网红打卡地”。
为了充分发挥人民建议征集等制度作用,杨浦把杨浦滨江作为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示范区,率先建立全市首家基层人民建议征集站,构建起“1个示范区+12个街道工作站+X个合作伙伴”的工作网络,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同时,还与复旦、同济等高校合作,形成了社区政工师、规划师、健康师,社区党建顾问、法律顾问、社会治理顾问的“三师三顾问”协同治理机制,主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断把群众的“想法”变成工作的“办法”,把群众的“金点子”变成发展的“金钥匙”。
笔记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杨浦区将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作为城市转型和发展的指引,融入杨浦滨江开发的每一步进程,融入城市发展的血脉之中。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都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老百姓的合理化建议变成“金点子”,成为打开城市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高质量发展之路的钥匙,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
第三站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
学习
云南省党政代表团在上海考察学习的第三站,来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新片区”)。新片区位于上海东南,北临浦东国际航空港,南接洋山国际枢纽港,是上海沿海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海运、空运、铁路、公路、内河、轨交构成了十分便捷的综合交通优势。
未来,这里必将是一个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以国际风、未来感、海湖韵的新姿态展现在世界舞台。
代表团来到新片区第一个鲁班奖地标——璀璨地绽放于东海之滨的创晶科技中心。如晶体般闪耀的创晶科技中心,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4.67万平方米,是新片区国际创新协同区的首发项目,亦是新片区科创中心建设的重点项目,集科技研发创新、产品展示发布、学术会议交流、技术共享、共性实验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创新成本最低、创新效率最高,是创晶科技中心的不懈追求。作为科技产业创新孵化基地,这里不仅落地了临港集团本部及体系内多家公司,为国际创新协同区内科创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而且集聚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产业、高端智能制造等企业。科技企业在此踏上征程,用科技、思想、技术,奔赴未来。
东西协作,沪滇联动。上海临港集团还以产业合作为抓手,携技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资源入滇拓展。2021年12月28日上午,临港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临港控股”与昆明经投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合力打造“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相信合作园区将有力承载沪滇产业交流,成为两地合作新的样板和标杆。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数字经济创新中心,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全国自贸试验区中建立的首个数字经济创新中心。
笔记
临港新片区令人印象深刻的发展带来这样的启示。
一、软环境也是硬实力。最高水平的支持政策,依旧是吸引市场主体的决定性因素。新片区对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航空航天四大重点产业聚集发展提出若干支持措施,不仅支持力度大,且在垂直领域“精准聚焦”,横向政策覆盖面广,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支持体系。
二、集群协同是产业成长良方。新片区通过高新产业项目数量与能级的不断提升,形成产业集群,更低的成本、更稳定的供应链,进而催生“化学反应”,打造全链良性循环的经济生态圈,发展与共、生生不息。
第四站
张江科学城
学习
位于浦东新区丹桂路上的张江国创中心门口,印着“张江科学城”大字的殷红色展牌耀眼夺目。这是云南省党政代表团在上海考察学习的第四站。
张江科学城从“高科技园”起步开始,经历了孕育起步、快速发展、转型升级,真正实现了由“园区”向“城区”的转变,发展成为“科学特征明显、科技要素集聚、环境人文生态、充满创新活力”的世界一流科学城。
张江科学城规划总面积约95平方公里,其中37.2平方公里已纳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承载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诸多国家战略。现有从业人员约37万人,汇聚企业1.8万余家,各类研发机构44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0家,高新技术企业828家。
张江科学城集聚了一批大科学设施: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上海超算中心、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等;集聚了一批科学平台:李政道研究所、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国际创新中心、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张江药物实验室研究平台等;集聚了一批一流创新型学校:上海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集聚了一批国际知名科技企业:中芯国际、华虹宏力、上海兆芯、罗氏制药、微创医疗、和记黄埔、华领医药等,形成了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为重点的主导产业。
笔记
在张江,从来就不缺“奇思妙想”。更重要的是,只要带着梦想深耕技术,创业者们就能在这片创新产业高地播下“种子”,长成“参天大树”。
首开企业直接登记制先河,登记时限从一开始的5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发放全国首张“科技信用卡”,无需任何抵押,中小科技企业可获最高150万元信用额度;率先试点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设立全国首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发明专利的平均授权周期从3年缩短至3个月;承接市、区两级下放的121项审批事权,“张江事张江办”;首创“人在彼地,才在此地”的用人新模式;颁发了首张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
敢于做梦、无惧失败、勇往直前,是无数张江创业者的重要特性,也是张江的魅力所在。张江的每一次飞跃都是大胆试、大胆闯出来的。正是凭借着这样的勇气和魄力,才有了诸多在上海乃至全国的“先试先行”。
第五站
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
学习
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简称“上药信谊”)由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是上海医药旗下最大的工业制造企业,旗下拥有11家工业企业(含2家合资企业)、2家商业公司、1家采购中心和1个研发中心。上药信谊也是国内产品品种和剂型最齐全的产业实体之一,拥有产品批文过千,涉及14大治疗领域,覆盖20种剂型,有2个国家一类新药品种,常年在产品种约300个,主要聚焦于消化代谢、心血管、呼吸系统和类风关四大领域,在眼科、精神、性激素领域也具有特色优势。
作为上海医药旗下最大的工业制造企业,信谊拥有着出色的制剂产能。信谊集约整合的制造基地可实现年产固体制剂100亿片、胶囊26亿粒、注射剂3亿支、气雾剂700万支。信谊药物研究所设有微生态制剂、吸入制剂、药物新剂型、特色制剂四大研发平台。其中自主研制的明星产品培菲康上市20余年,在中国微生态领域的市场占有率第一,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也是国内唯一同时被美国ATCC和中国CMCC菌种库典藏的标准菌株。
瞄准转型升级,上海医药正在建设上药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着力打造国内生物医药板块布局最齐全、技术最领先的孵化转化基地,聚焦治疗性抗体和疫苗、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方向,建成开放共享的一体化生物医药创新项目孵化平台和国内标杆性的高标准、布局前沿的产业化平台。
笔记
大格局才有大手笔。聚合,是上海医药产业的“增长密码”——立足于共同发展,吸引重大创新成果在上海产业化落地,通过孵化转化,形成专业领域和区域优势,服务于上海市乃至全国的医药研发与创新。
云南生物医药资源丰富,也有优势领域,比如疫苗生产,产业集群基本建成,研发水平、生产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山海携手,在生物医药领域合作方面多着墨,借上海全球资源配置枢纽和科技创新策源地之力,集聚高端要素资源,提升突破核心技术的能力和产业引领能力,打通从研发到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必将推动两地生物医药产业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的成效。
第六站
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
学习
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这是云南省党政代表团此次考察学习上海的最后一站。有意思的是,这里也是许多“云品”进入上海的第一站。
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被当地人称为“水果到上海的第一站”,而云南是“水果大省”,因此,琳琅满目的云南水果入沪以后,首先要来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报到”。
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的“地位”为何如此显赫?主要原因是,其搭建了一个全国各地的农产品进入上海、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
作为长三角地区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综合性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上海市重大工程之一,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占地面积1528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分批发交易、展示直销和检测服务三个区域,提供批发交易、展示直销、物流配送、进出口代理、电子商务、信息发布等全方位服务,汇集四海农商,荟萃八方农产,旨在建设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农产品价格发现者和信息发布者,上海食用农产品安全把关者,农产品生产基地化、标准化引导者,农产品现代化流通和国际化业务集大成者。其中蔬菜占全市批发总量70%、肉类占全市批发总量60%,水果占全市批发总量50%。
当然,不仅是水果,在沪滇紧密协作中,云南还为上海“菜篮子”提供稳定供应。香格里拉鲜松茸、元阳红米、德宏茭白、镇沅瓢鸡、会泽小龙虾、昭通苹果、保山咖啡等云南农特产品也成为了市场抢手货。
在云品中心的基础上,2020年上海市12个部门联合发文,建立了上海市消费帮扶工作平台,按照产品认定平台、推广销售平台、数据整合平台“三台共建”的思路,建立健全消费帮扶的市场前端、营销后端、消费终端“三端联动”机制。产品平台遴选认定特色鲜明、品质稳定、竞争力强的区域品牌农产品供应上海;推广销售平台以“百县百品”为引领,搭建灵活便捷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开展消费帮扶活动;数据整合平台建立分级上报审核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省级层面集成消费帮扶成果,从源头提升上海消费帮扶数据收集和分析运用能力,成为帮扶产品在上海流通销售的总枢纽、指挥部。
国资国企作为主渠道承接消费帮扶任务、链接消费帮扶销售渠道、衔接消费帮扶直营店,搭建“上海所需”与“当地所能”的连接桥梁,打通帮扶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助推帮扶产品规模化、品质化、品牌化。
2021年,上海市累计销售云南省农产品和特色手工艺产品53.7亿元。
笔记
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是沪滇协作的生动缩影,因为在这里,你能找到“云品入沪”与“沪企入滇”两大样板。优质的云品需要市场,繁荣的上海需要资源,因此“云品入沪”可谓互利双赢。
借鉴上海经验,云品要想走得更远,还得主动作为,加快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前进步伐。要强化协同、数字赋能,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环节到抓体系转变,积极对接国内国外大市场,推进农商互联、产销衔接,创新发展农商直供、场景销售等业态,强化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塑造市场新格局,打造竞争新优势,让农民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据澎拜新闻报道,上海是国内云南咖啡消费热度最高的城市,带动云南咖啡精品化率大幅提升,美团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月,上海售卖云南咖啡的商户共有569家,同比去年增加848%,订单量同比去年增加713%。数据透露出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为此,我们还要有意识借助上海的开放优势、上海商企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让“云品”进入上海走向全世界。
统筹:刘晓颖 杨猛
策划:罗蓉婵 曹璐 李星佺 沐旭 包涛 杨昊
撰文:李星佺 杨萍 牟燕红 赵岗
摄影:雷桐苏
海报设计:解舒然 鲍子仟 王元
编辑:马正麟 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