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柏林“马博会”看德国的某种气质】

梁高了 taichi梁 2019-10-06


昨天柏林时间(夏令时)下午两点,2019柏林马拉松博览会正式开锣,地点在2008年已停止飞行使用的柏林滕珀尔霍夫机场(Berlin Tempelhof Airport)的内外。



德国人把严谨又文艺的特点展示的淋漓尽致,今年主赞助Adidas的服装鞋袜走橙、红、黄三色系,好是喜庆!



我想聊聊攻略以外的某种气场与气质。


气场上,历史上的柏林滕珀尔霍夫机场那可是饱经岁月洗礼的大拿了,先不谈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投入使用的机场之一,仅凭1948年6月28日后的11个月,滕珀尔霍夫机场足以青史留名。



2005年的德国电影“空投柏林”展现了这段历史。


二战后的柏林被美、苏、英、法四国分治,本也互通自由、相安无事,可1948年开始,苏联开始把柏林周边的地区通通占领,及至1948年6月24日切断了柏林对外的所有交通。


顿时美英法占领的西柏林没了补给来源,在第三次世界将要打响的瞬间,明智的意见占了上风,美英法空军开始在第四天利用滕珀尔霍夫机场进行大规模的空投。



在苏联地面封锁的11个月里,盟军飞机不断空投食物、煤炭、机器及其他物资,总共出动飞机27.8万架次,飞行的距离加起来可以往返月球250次,提供的物资则重达250万吨。



这项巨大的成就彻底改变了德国和西方盟国之间的关系,德国彻底疏离了苏联而靠向西方盟国,而德国人冷静坚忍的气质也开始重新得到尊重。



可以说柏林滕珀尔霍夫机场的气场催生了二战后德国的重新站起,而这种气场孕育的气质也在柏林马拉松马博会上体现着。



最近国内的知识界在讨论两个问题:1.我们能否从以英美为师,转向与德日同行?2.从香港的现状看“摘瓜李”对于我们社会结构发展的正负值。



这确实是值得观察与思考的事,气质上德日与我们确实有某种天然的暗合之处,比如日本从我们承习了根本的文化基因,而我们近代又从德国采阳补阴了马克思主义。



从马拉松比赛的组织就看到了这种气质。



国际大型马拉松采用参赛者必须佩戴组委会统一手环的赛事仅就东京和柏林,而这种对待事物善恶统一的方式马上被我们的北马、上马等所学习与采用。



强执政能力而弱议会选举的德日也许更值得我们从英美转胎来研究,至少看得见的新加坡是稳定的,但效法英美的香港、台湾却似乎是被带到沟里。



柏林马博会上有长得像李大芝(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的台湾女孩和长得像张家辉的香港男仔在摆摊,耐心、努力和亲切,更像我记忆里奋斗着的港台人。



国内的“安踏”也摆了展台,推出了水墨丹青的“拨云见日”系列,手笔、创新和引领确实又是港台做生意的展商所难以比肩而立的。



这种场景也许只能在比罗马更现代,比伦敦更开放,比巴黎更严谨的包容的柏林才见得上。



中国文化讲究“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从马博会确实能看见德国的某种气质。



跟滕珀尔霍夫机场合影,隔空跟历史打声招呼,那背后,是千千万万人在千百年里千千万万的人生,我们现在却能在祥和里无碍的跑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