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有每天收听音频的习惯吗?如何收听才不会造成永久性内耳损伤?

新明日报 新加坡鱼尾文 2022-08-22



长时间处于高音量环境,例如听音乐时经常把声量提到最高,可导致听力渐进损失。究竟“高音量、大声”的定义是什么?本期《活得好》请黄廷方综合医院高级首席听力学家兼听力学主任李则宗博士以及黄廷方综合医院听力学家李思婷解析。


李则宗博士:我曾在一所理工学院进行调查,发现近95.8%的学生每天都在他们的个人音响系统上收听音频。我另一个研究显示,暴露在高音量的青少年有着少于其他青少年的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这说明噪音能损害内耳毛细胞。长时间戴着耳机听大声的音乐,会大幅度提高噪音性听力损失的风险。


(新明日报)


李思婷:声音以分贝(decibels, dB)测量。我们建议每天的声音暴露量限制在85分贝以下。以下列出了一些常见活动的声音级别:


●计时表:20分贝

●正常会话:约60分贝

●吸尘机、吹风筒:约70分贝

●城市交通(车内):约80-85分贝

●电单车:95分贝

●个人音响系统调到最高音量:约105-110分贝

●鞭炮:约140-150分贝


耳内结构的损伤程度取决于两个因素:音量和暴露时间。若提高音量,得减少听音乐的时间,以此类推,能避免对内耳毛细胞造成永久性伤害。


内耳损伤是可以累积的,所以高音量造成的伤害一开始可能并不明显,但长年累月的伤害会在多年后呈现为听力损失。


环境或音乐的音量怎么才算大声呢?一般而言,当需要更靠近说话者,或提高声量与他人交谈,或者在活动结束后听力模糊、出现耳鸣或耳朵疼痛的情况,音量算太大声了。


相关阅读:




文:新明日报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视频号

收看独家访谈、特约节目

了解本地新闻、疫情资讯


一只爱生活、文艺范的小鱼尾狮
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
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